新生儿每月增重多少是正常的,该注意什么?


你好,混迹育儿界的医学、药学、心理学、营养学四栖生物菁妈来回下这个问题。

新生儿每月体重增重多少是正常,该注意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我想家长应该想问的是,婴儿每个月体重长多少?

因为新生儿指的是出生到28天的孩子,婴儿指的是0到1岁的孩子,对于1岁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在快速增长,器官也在不断的成熟,肌肉也在增长,骨骼也在增长,所以这时候体重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能说人的一生,在一岁之前长得是最快的。

孩子出生的时候6斤半左右,而到了孩子一岁就有20斤,也就是说孩子一岁比出生的体重翻了两翻,1岁的体重是出生体重的三倍,所以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果我们成年也以这样的速度增长体重,那就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了。

婴儿期的生长发育

孩子在前三个月体重平均是增长两斤左右,孩子3~6个月时每个月增长1斤2两左右,孩子6个月到1岁体重每个月体重增加8两左右。也就是说孩子越小,体重增长越快,有些孩子新生儿期一个月就长了三斤。

孩子除了体重的增长之外,身高也在增长,因为孩子的身高也是出生后一年长得是最快的孩子从出生到50厘米到1岁的时候长到75厘米。也是前三个月长得最快的,前三个月平均,每个月大概要长4厘米左右。3-6个月身高每个月长2厘米,而6-12个月身高每个月长1厘米左右。

婴儿期营养和护理

1、营养方面

6个月前建议纯母乳喂养,如果不能母乳喂养就喝婴儿配方奶粉。1岁前平均每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

6个月添加辅食补充一定的热量,而且预防婴儿贫血。

出生数天后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主要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预防佝偻病。

2、睡眠方面

3个月前保持夜间也要哺乳,防止婴儿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6个月后慢慢断夜奶(11点到4点这段时间不要喝奶)

给孩子舒适的睡觉环境,不冷不热不燥。

3、运动方面

满月就可以时不时放孩子趴着,以有利于宝宝的练抬头。

3个月试着帮宝宝翻身,如果天气好,穿得不多,不少宝宝3个月就可以翻身了

6个月尝试着让宝宝经常坐着。

8个月教宝宝爬。

11个月让孩子自己站起来。

话题:你家宝宝小时候体重如何,是中上还是中等?

更多母婴育儿话题关注菁妈育儿。


菁妈育儿


宝宝刚出生时候的体重大概为3公斤,前半年体重增长的最快大概每个月为600到800克。后半年大概每个月是300到400克。三到五个月的时候,体重可以达到出生时候的二倍。在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可以达到出生时体重的三倍。

下面是零到12岁宝宝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参照表格。






 1岁以内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是:   1~6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 体重(kg)=6(kg)+月龄×0.25(kg)   2岁时体重4倍于出生体重(12kg)。2岁后到11、12岁前体重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2kg,推算公式是: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但是由于每个宝宝的体质不一样,体重增长可能有快有慢,还有的孩子开始慢,后来长得快的,有的孩子则相反。

如果发现宝宝的身高体重与标准相差太多,而且一直增长很慢,家长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喂奶量和喂养方式是不是正确。

每个月具体的喂奶量,请查看以下数据。

宝宝每个月龄的吃奶量参考:1、宝宝出生前几天 每次奶量: 第1天的宝宝每次吃奶量5-7ml; 4-5天后奶量达30ml; 一周后可达60-90ml; 喂养频率:3-4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喂8-12次2、宝宝15天-1个月 每次奶量:90-120ml; 喂养频率:3-4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喂8-10次3、宝宝1个月-2个月 每次奶量:120-150ml; 喂养频率:3.5-4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喂6-7次4、宝宝2个月-4个月 每次奶量:150-180ml; 喂养频率:每隔4-5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喂5-6次5、宝宝4个月-6个月 每次奶量:180-240ml; 喂养频率:每隔4-6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不少于4次6、宝宝6个月-8个月 每次奶量:210-240ml; 喂养频率:每隔4-6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不少于4次7、宝宝8个月-12个月 每次奶量:210-240ml; 喂养频率:每隔6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喂3-4次

如果奶量符合上面表格,宝宝体重还是不增长。请检查您的喂养方式是否正确,如果有母乳喂养是否确保宝宝吃到了前奶和后奶,如果是配方奶粉,奶粉和水的比例是否符合奶粉的说明书。

最后就是请排除宝宝有其他疾病的原因。

如果以上三点都有注意到,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吃得香,睡得香,体重身高差一点,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可能是遗传因素,或者是生长速度的关系。


希望我认真的每字每句和用心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妈,创建了宝妈自媒体创业营,带领全营宝妈实现经济独立!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J妈学堂


体重是判断宝宝营养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所以家长们都会十分关注宝宝的体重变化。那么新生儿每月增重多少才正常呢?

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宝宝平均每周应增重150~200克;4~6个月时,平均每周应增重100~150克;等到6~12个月时,平均每周应增重70~90克。

不过家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宝宝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所以体重增长速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比这快,有的则可能比这慢,但无论是快还是慢,只要宝宝吃得好、睡的好、精神状态也不错,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但如果宝宝体重有一段时间没有增长,或是持续几天都在下降,家长就要及时排查原因了。

那么哪些因素会让宝宝体重不增或下降呢?一般来说,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1、暂时的生理现象

宝宝出生后2~3天,由于胎粪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丧失水分较多,加上新生儿吸吮能力弱、吃奶少,会导致宝宝吃奶的量要小于排泄的量,因此会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如果体重下降仅为出生体重的3%~6%,这属于暂时的生理现象,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但如果体重下降超过7%,则说明喂养存在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2、喂养不当

如果妈妈母乳不足或者是喂养方式不正确,也会导致孩子体重不增或下降。所以,为了让母乳充足,使宝宝体重正常增长,妈妈应做好3点:

1)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正确的哺乳姿势:妈妈呈坐位或侧卧,将乳房靠近宝宝脸颊,并让乳头触及宝宝口唇,诱发他的觅食反射,确保宝宝的嘴张得足够大,以含住大部分乳晕,这样能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区,有效刺激泌乳。

2)根据宝宝的大小便的量和吃奶后的反应,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若宝宝每天能换6~8块很湿的尿布,或者是在吃奶一段时间后,能主动吐出乳头,就说明宝宝吃饱了,妈妈母乳充足。

3)母乳分为前奶和后奶,前奶主要提供水分,可解渴;后奶主要提供热量、增加宝宝体重,

所以,妈妈每次应尽量让宝宝吃到后奶,千万别在宝宝一边乳房还没吃够10分钟时,就换到另一边让宝宝吸,否则宝宝只能吃到前奶而吃不到后奶,脂肪的摄入量不足,体重自然就没办法增长,长期如此,宝宝体重还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3、疾病因素

宝宝若是生病了,也会影响到体重的增长,以消化系统的问题常见,妈妈可以结合宝宝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等异常表现来进行判断。


医知袋鼠


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小儿的体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年龄越小,体重增加越快,但有个时期比较特殊,就是新生儿出生后3-4天。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3kg,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天,由于胎粪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丧失水分较多,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出现了暂时性的体重下降,体重比出生时还低,临床上称“生理性体重下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下降的体重一般不会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10%,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体重增加最快的一年,一岁时体重约为9kg,约为出生时的3倍。出生时头三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量为700-800g,第4-6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量为500-600kg,第7-9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量为250-300g,第10-12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量为200-250g。

出生后第二年:全年体重增加2-2.5kg,平均每月增加200g,2岁时体重约为12kg,约为出生时的4倍。

影响新生儿体重的因素有:

1、初产年龄。一般来说,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

2、胎次。一般第二胎的新生儿与第一胎的相比,呈递增趋势,当然这并不是绝对。

3、多胎。双胞胎、三胞胎甚至多胞胎的新生儿体重一般都比较低。

4、胎龄。一般早产儿的体重要比正常足月的新生儿的体重要低。

5、新生儿性别。男孩的出生体重一般都大于女孩的出生体重。

6、宫内营养。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是靠吸收母体的营养来使自己长大的。宫内营养不良不仅会让新生儿体重过低,还会影响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胎儿出生后体重过低,不仅体力差,智力也差且反应过于迟钝。所以妊娠期的妈妈们应该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注意孕期的营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


首先明确一些概念: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至28天的宝宝;

婴儿是指出生后至一周岁的宝宝;

幼儿是指1周岁至3周岁的宝宝。

所以,你应该是想问婴儿每个月增重多少?

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人一辈子体重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人体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期。在这个时期,体重增长不是匀速的,月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

具体的数字是:生后前三个月体重增长平均约30克/天,3~4月体重增长平均约20克/天。按月来算的话:

第一个月可以增重1千克以上,

2~3月每月增重700~800克/月;

4~6月约为500~600克/月;

7~12月约300~400克/月。

一般3月龄时体重为出生时的两倍,12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前3个月和后9个月的体重增长量是一样的。

当然,体重的衡量不能单纯以某个时间点来单独判断,最好结合生长曲线表来动态观察,出生后定期到医院儿保科进行常规体检还是有必要的。



悬壶小儿科


一岁以内的宝宝看起来小小的,软软的,每一点成长都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宝宝太瘦了,是不是缺乏营养?宝宝太胖了,会不会得了肥胖症?兜妈太理解宝爸妈们的忐忑心情啦!兜宝小时候,我恨不得天天给他测体重、量身高,恐怕落后于平均值。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盘点一岁以内宝宝体重增长指标,看看每个月的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吧!

0-4周

新生儿宝宝出生后体重一般在2500~4000克左右。出生不久后体重会有轻微的下降。一般在10-12天内,健康宝宝的体重能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这个阶段的宝宝只能喝母乳或婴儿奶粉,宝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奶粉的成分,避免宝宝过敏。

一个月

1-6个月的宝宝,平均每月会长2-3厘米,每周增重达140-200克。一个月的宝宝依然只吃奶粉或者母乳,而且每2-3小时就要喂一次。虽然很多宝宝饥饿的时间不规律,每次吃奶的量也不同,但是平均每天要喂12次左右,宝宝才能吃饱。只要喂养跟得上,宝宝会长得又快又好。

两个月

宝宝的生长速度和一个月的时候持平,宝妈一定要确保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注意检查宝宝吮吸的姿势,还有奶水是否充足。如果奶水不足,可以多补补身体,加上适量的配方奶。在4个月前,除了母乳和奶粉外,不建议宝宝摄入固体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器官发育。

三个月

宝宝增重变慢,平均每周增重量在100-170克左右。3-7个月的宝宝每月增重一般在1公斤左右,每天需要给宝宝喂5-8次母乳或奶粉,所以夜里依然需要给宝宝喂奶,可以减少次数。

四个月

四个月的宝宝生长发育速度和三个月时相似,最好继续哺乳或者喝奶粉。如果宝宝能抬头,还能在大人的帮助下坐起,可以让他尝一尝其他食物的味道,但是不能给宝宝喂食成人食品。

五个月

此时宝宝的重量应该有他出生时的两倍啦!如果发现宝宝过轻,一定要及时补充营养,并咨询医生。五个月的宝宝依然以奶粉或母乳为主食,肠胃发育快的宝宝可以开始尝试辅食。

六个月

从6个月起,宝宝一个月能长高1-2厘米,每周增重80-150克。除了母乳和奶粉外,宝宝应该开始尝试辅食。宝妈们更换食谱的频率不需太勤,3天换一种食物即可,这样比较容易辨别宝宝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

七个月

宝宝的体重依然会按每月1公斤平稳增长,如果宝宝增重过慢,或者一个月增重2.5公斤以上,一定要向医生咨询。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尝试蔬菜泥、水果泥和肉糜啦!制作辅食时记得不要放盐和蜂蜜哦。

八个月

八个月的宝宝增重速度平稳,可以开始试着吃一些小块的食物啦,比如蒸鸡蛋,切碎的水煮菜,肉糜。

九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发育很快,为了维持宝宝的增重速度,除了三餐外,在上午和下午还要给宝宝加一次餐。宝宝除了奶粉、母乳、辅食外,可以尝尝成人的食物,但是要小心吞咽窒息。

十个月

宝宝现在已经可以爬行啦!发育快的宝宝已经可以扶着家具或者爸妈走几步了。这个阶段的宝宝会非常活泼,每天的活动量增大很多,燃烧了脂肪,所以增重会变慢很多。除了手抓的食物,可以让宝宝试试蔬菜和硬一点的水果,比如苹果片。当然,奶粉和母乳也不能停哦。

11-12个月

宝宝一周岁的重量应该是出生时的三倍哦!这时大部分宝宝都开始学着走路啦!恭喜你,迎来了宝宝最可爱的时光!


恐龙快乐英语


从婴儿出生开始算起,一般到满月会增重750克,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增重约700克,后半年每月增重约300克,第二年体重增加2.5~3.0千克,2岁以后每年体重增长就只有2千克左右。早期婴儿属于快速生长阶段,身高增长快,体重也相应增重比较多,到了后期生长速度就会降下来,所以判断宝宝体重增重是否正常,也要和宝宝的月龄、身高有关。


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宝宝的生长曲线来做简单的判断。所谓的生长曲线,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对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国等6个国家的8440名儿童样本进行研究后,制定出了一套生长标准曲线,用于展示宝宝生长发育情况的一个“正常范围“。

将宝宝每次体检获得的身高/体重数据按照对应的年龄,描点连接起来,就是宝宝的生长曲线了。只要宝宝的生长曲线处于3%-97%范围内,发育趋势大致平行于参考曲线,就说明宝宝的发育是正常的。出现超出这个范围、生长曲线出现大幅度波动,或者BMI曲线超过85%百分位线的情况时,家长们就要引起关注,及时向医生咨询。

家长们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着宝宝健康长大、肉嘟嘟的可爱模样,但有时,并不是长胖长肉就是好事,我们要注意宝宝体重增长是否过多,防止出现“小儿肥胖症”。

当宝宝有小儿肥胖症时,大动作发育迟缓、运动吃力,对骨骼和关节都会有不小的压力,很容易造成损伤;而且也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增加宝宝患病的风险,以后患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可能性更高。

所以平时我们要从饮食、作息、运动等这些方面入手,避免过度喂养,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的均衡多样;也要让宝宝多运动,避免长时间的躺着或坐着,造成脂肪的累积,1岁以下不会自主运动的宝宝,家长们可以帮助宝宝做被动运动,以小幅度的动作让他们能够舒展手臂、腿部等。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知食说


通常婴儿在3-6个月达到体重翻倍为正常,但出生时巨大儿例外,因为基数太大。母乳宝宝前三个月每月增重1斤就合格,三个月以后更会放慢,你宝宝的体重完全正常,坚持母乳喂养最好了。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始终有太多配方奶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宝宝最安全可靠的奶源。指导意见:卫生部今春发布的《母婴健康素养》明确指出,添加辅食后,可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2岁以后。母乳比之于奶粉,相当于营养大餐比之于方便面,坊间流传的母乳几个月没有营养了的说法,纯属谣言。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母乳会、我国卫生部都明确指出,婴儿前六个月应纯母乳喂养,即不添加任何食物、饮料,包括水。

男宝宝体重达11.2~14公斤,身长85.1~92.1厘米。女宝宝体重达10.6-13.2千克,身长83.3-89.8厘米。指导意见: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其他疾病,身高、体重偏差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偏差太多,则需要到医院做个检查不要担心,只要母乳喂养就会健康成长的。宝宝六个月前每个月身高增长在3厘米左右为正常。指导意见:宝宝六个月的体重每个月增加应该在1公斤左右孩子精神饮食都不错就不需要担心。一般在每月1-2公斤左右,但也受季节、气候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半岁后比半岁前慢一些,满1岁就还要慢一些,以此类推


小苹果儿科医生


有没有宝妈觉得当了妈以后都有些神经质了?成天就怕宝宝哪不舒服,怕照顾不好,看见别家的宝宝都会凑上前去问下人家家长你家宝宝多大啊,多高啊,多重啊,吃的怎么样,睡得怎么样?要是再来上几个宝妈那恨不得组个团加个群来讨论宝宝的事情。

这段时间就有宝妈来问我怎么觉得我宝宝不长肉呢?看着瘦了是不是得什么病了?结果一问下具体体重还超重了,那我就只能呵呵了,家长关心宝宝没错但是有的是过于关心,结果宝宝没问题自己却吃不好睡不好了。

今天就来说下宝宝的体重问题吧,对于0-6个月的宝宝正常体重每个月增长0.6公斤就是正常了,7-12个月的宝宝每个月增长0.5公斤就OK,当然宝宝的体重肯定不会就是严格按照书上的数字来的,那天下岂不是就没有胖子和瘦子的区分了?

上面所说的数字是平均值,在向上95%,向下20%浮动是正常的,只要是正常范围内发育,就是正常的,家长也可以下载相关曲线图,记录宝宝生长轨迹、在曲线图的上下两个百分点浮动都是正常的,说明孩子生长正常、不管是体重还是绘制出来的生长曲线,都不可能出现匀速增长趋势,宝宝体重增加速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减慢,这是个非匀速过程,曲线轨迹只要大致在同一水平,上下波动幅度控制在2个百分点内都算正常


十月呵护


以下表格是我国1个月到21个月宝宝再到10岁小孩的体重标准表,你可以参考一下:

出生时的体重,男婴3.0-3.4千克(平均3.2千克),女婴2.9-3.3千克(平均3.1千克)。与身高相同,体重亦受母亲相当大的影响。

出生后第三天体重会减轻,这是因为胎便及尿的排泄,再加上皮肤及呼气的水分蒸发后,乳汁的吸取量少而引起的现象,通常约减轻出生时10%的体量。慢慢开始吃奶后,体重便增加,约10日体重会恢复出生时的体重,以后,每日增加30-40克,一个月后约有4千克重了。

所以,新妈妈们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参考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