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钢琴你们都有什么目的?

柚子练琴


(图片是去年我带儿子去四川音乐学院参观的时候拍的,他说要上作曲系,先和老师们合个影。)


大家好,我是一位琴童妈妈,我的儿子学钢琴一年了,我也来谈谈我的想法。

说来惭愧,我最初让孩子学钢琴的目的特别不纯,就是圆自己一个钢琴梦。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唱歌,乐感也很好,唱歌的音准和感觉都不错,但是那个时候家里一是没条件去学,二是家长真的不懂要给孩子进行艺术方面的培养,所以就耽误了。

上初中以后,我们班里有一个女同学会弹钢琴,那时候90年代,我们那个小地方会弹钢琴的人凤毛麟角,而我的这位同学已经达到了业余钢琴10级的水平。所以,每次文艺演出都有她的加入,我们有的时候也合作,她弹琴我唱歌,感觉特别好。

自打有了孩子以后,我就一直想着要让他学钢琴,让他能帮妈妈圆一个钢琴梦、音乐梦,也能有一技之长。

但是孩子究竟能不能学下去,真的不是家长的一个愿望就能决定的,首先要孩子喜欢钢琴才行,他不喜欢,你再逼他也没有用。幸运的是,我的儿子音乐天赋很好,比我高,我和他一起到琴房里自由弹了一个星期以后,最后决定学钢琴。

孩子开始正式学琴后,我的目的就很明确了,想让他在钢琴方面成才,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目的。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多一门一技之长,有的想让孩子提升艺术修养,有的想让孩子多一门生存技能,还有的想让孩子通过弹琴提高智力,提升自信。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家长的美好心愿。

而孩子究竟是不是学钢琴的料,到底能不能学出一个样子,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需要家长和老师、孩子拧成一股绳,三方面同时发力,持久坚持,才能达到一定效果。

有的家长想说,我不懂钢琴,不懂音乐,我花了钱,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行了,孩子放学回家自己练琴不就好了嘛,哪用这么麻烦。

我想告诉有这种心理的家长朋友们,孩子学钢琴,咱不能只当孩子的经济支持,更要当他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为什么呢?孩子启蒙阶段尤为重要,他才四五岁,五六岁,他能学懂五线谱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钢琴需要的是“眼看谱—脑读谱—手弹音—耳听音”这么一个全身心的协调作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课下如果没有家长的辅导,是很难坐下来自己完成这些难题的。所以,真的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把孩子没理解的帮助他理解了,同时在练琴的时候多鼓励,多赞赏,做他的精神支柱,让他认为自己学琴有意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

而且,学钢琴的目的会随着孩子学习的深入而发生改变。我儿子学到半年的时候,我看出他对音乐兴趣越来越浓厚,想着将来他可以走钢琴这条道路。现在他学了一年,不但琴弹得有模有样,还喜欢作曲,喜欢即兴演奏,每天结束了练琴的功课后,还能弹十几二十分自己心里的旋律,一些基本的和声运用的非常好,弹出的曲调也很好听。我和老师交流以后,老师说可以考虑在以后的课程中加入作曲的内容,鼓励孩子多创作。那就意味着孩子不但可以走钢琴这条路,还可以走作曲的路。

我相信也有很多家长朋友们,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孩子更多的进步,更多角度的发展机会,给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现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我们的孩子们在钢琴的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最后,祝我们的好孩子们都能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徜徉,学有所成。


小琴童王奕霖


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音乐专门学习的家长,在思考要不要孩子学钢琴(乐器)时,眼前浮现的画面是:孩子穿着拖地的长裙,在舞台上流畅的弹奏出一首动听的小曲,然后,优雅的起身,接受观众的掌声和鲜花。当他人问及为什么学钢琴时,我们的回答多半是:别人的孩子都在学,学一学反正没坏处,可以陶冶情操,有点艺术细胞,开启一扇对世界认识的艺术之门等等。

我最初考虑孩子学琴时,也停留在让孩子陶冶下情操,提升一下审美这些想法上。与一些琴童家长聊天,看了一些书后,我重新思考了学习钢琴的目的,要不要学的问题。最终坚定了信念——学习钢琴只为了“坚持”二字。

学习钢琴的真实生活

我们看到舞台上优雅的、流畅的弹奏,觉得那就是钢琴,这是非常片面的理解。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孩子能在舞台上尽情展示时,那说明他在台下经历了无数个刻苦训练,一首曲子经历了一小节一小节的琢磨,基本功经历了一天一天枯燥的练习。

业余琴童学习钢琴真实的生活是:

1. 每天至少一小时的练琴时间;

2. 每天固定时间坐到琴凳上开始从技术基本功、曲目等一项一项作业的完成;

3. 别人写完作业就可以出去玩了,你的孩子还在和你为了弹琴斗争;

4. 每天孩子都在努力拖延开始弹琴的时间,你需要做的是绞尽脑汁把孩子送到琴凳上;

5. 每天孩子会因为弹琴哭那么一嗓子,大人连吼带哄吵吵闹闹;

6. 每天练琴的时间,大人固定地坐在边上陪伴;

7. 遇到新曲子、技术难点时,孩子畏难的哭泣、退缩,家长努力压抑自己暴风骤雨的情绪;

8. 寒暑假,练琴的时间需要加长,为此你得想出好办法化解由此造成的亲子矛盾;

9. 外出度假,刚两三天就得赶紧回来练琴,因为一天不练手生;

10. 孩子的学习进度加深,你需要不断地看书、查资料跟上孩子的脚步;

11. 有表演、或者比赛时,大人还要额外督促孩子练习;

…… ……

这才是学琴最真实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当孩子眼泪汪汪说,我不想练琴,你马上同意,大家都放弃。最不容易的就是狠下心来坚持练。


坚持练琴意味着什么

选择了家有琴童,那么就意味着:

1.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不愿意练琴、拖拉、千哄万哄不见效时,你仍能强忍自己的情绪,不打、不骂,还笑脸相迎,鼓励满满;

2. 面对孩子遇到新曲子或者技术难点,一遍遍练习仍然感到困难,无从下手时,你仍可以狠下心说,继续练10遍、20遍……

3. 面对孩子在不想练琴,告诉你,我不想学钢琴了时,你仍可以心平气和地思考孩子这样说的原因并尽快找到解决办法,让孩子重新回到琴凳;

4. 面对孩子,弹琴好几年了,成绩普通时,你仍然可以陪着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学习下去,体会音乐带给他的快乐,而没有一丝的后悔和退缩;

5. 孩子最初学琴的3-5年,你每天需要腾出1-1.5小时陪练;

6. 家人看到孩子辛苦的练习、情绪起伏,质疑学琴的意义时,你可以顶住压力,缓解孩子情绪,同时能说服家人和自己保持一致;

……

学习钢琴的真实生活,对琴童和琴童家长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当人们在说学琴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生活有情趣时,请问不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连音乐的大门都没有迈进去,不了解音乐的内涵,精髓,如何提高情操、如何感受音乐的美,如何能使生活生动有趣?任何的收获背后都是艰苦努力和坚忍不拔意志的支撑。

一个小孩从5、6岁开始,用经年累月的行动来践行坚持一件事,可以想见,5年后、10年后,他一定可以从这一件事中获得自信、自尊,而且他对困难、对生活、对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以上是我在陪孩子学琴过程中正在经历的。学琴中有很多的孩子无法坚持练琴,快速退步,越来越没信心;有很多孩子,坚持太难,中途放弃;很多孩子可以弹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了,但一起学琴的孩子却仍停留在入门阶段,最终只能放弃。

愿每个父母可以考虑清楚学琴的目的后,再引领孩子进入音乐的殿堂。付出总有收获,孩子登台表演的时候、孩子自信满满的时候,大家就能真正看到曾经梦想的画面。


琴童妈妈小能姐



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我们孩子能学钢琴,很多成年人也会去报名学习钢琴的。钢琴是在1709年,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发明,作为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着“乐器之王”的美称!它由88个钢琴键和金属的弦音板组成,其中有52个白键和36个黑键组成,其音域几乎囊括了音乐体系中的全部乐音,弹奏时发出的音乐优美动听,每一个悦耳灵动的音符就像是荡开的波纹,在那一瞬间进入我们的大脑,而印入我们的心田,所以,钢琴从古到今都是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



现在很多家长带领小朋友去学习,大多的是想给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将来长大之后,他们的那一代生活水平远远的操过我们这一代,很多家长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等孩子大了,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中能融入到这种氛围中去!不奢望孩子能成为钢琴家,但至少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学会用音乐减压,能融入到社会的圈子中去。



而对于很多成年人学习钢琴,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能陶冶情操,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有的成人学习也是为了给孩子增添一点家庭乐器的氛围,更能带动激发孩子的兴趣。还有很多的退休老人也学习钢琴,其实也是为自己的退休生活锦上添花!


珉之语


我和老公都是理工科,平时感觉确实艺术细胞太薄弱,生活缺少乐趣。

所以让孩子去学琴,希望他的世界能够更加丰富,能够接触更多我们指导不了的内容。

现在孩子每天会弹弹琴,有时候自己创作个旋律,有时候弹个听来的旋律,每天都很快乐。这样就够了。


苏苏快跑


成人学琴以陶冶情操为主,孩子学琴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很多成人学琴,也有为了弥补遗憾之说,自己小的时候,家庭环境有限或者生活环境有限,自己工作以后想弥补儿时没有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