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价格持续低迷,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上半年玉米价格能到9毛一斤吗?

三番种植


东北玉米价格持续低迷,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上半年玉米价格能到9毛一斤吗?

对于本年度的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来说,从2018年12月初到2019年的3月份,确实可以用低迷来形容,市场收购价格持续走弱,在跌破了开秤价格之后还低于了去年同期的水平,收购进度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偏慢态势,使得农民的卖粮收益受到了较大影响。时至4月中下旬,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在华北涨价带动下,以及随着收购进度的加快,市场余粮的减少,呈现出持续稳中上涨态势,部分深加工企业的价格涨幅比着3月末较大。截止目前,黑龙江地区的企业玉米主流收购价1580-1680元/吨,吉林地区多在1650-1700元/吨,内蒙古多在1700-1750元/吨,辽宁的港口主流收购价在1790-1800元/吨。

前期价格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上陈粮结转库存较大,用粮企业的陈粮库存水平也比较多,对新玉米的收购积极性不高;二是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使得饲料需求预期悲观,也减弱了外流的收购积极性。而随着陈粮的逐渐消耗,以及市场收购的持续推进,在2018年产玉米因灾减产的情况下,农民手中余粮的减少,黑龙江省级储备玉米收购和一次性储备玉米收购的相继启动等等,使得市场各方收购积极性和收购力度加大。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目前,北产区整体售粮进度为92.5%,同比偏慢5%,其中黑龙江玉米整体售粮进度是92%,同比偏慢5%;吉林省整体售粮进度是95%,和去年相差不大;辽宁省整体售粮进度为95%,同比偏慢5%;内蒙古自治区整体售粮进度是90%,同比偏慢4%。

虽然从当前情况看,贸易商的存量同比增加,但在减产和临储拍卖延期预期等支撑下,随着用粮企业的玉米库存逐渐减少,对后市价格也较为看好,出货积极性有所降低,挺价的意愿则随之增强。初步判断,结合目前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的玉米挂牌价格,预计在临储玉米拍卖消息没有确定之前,在5月份东北的吉林、辽宁、内蒙等地深加工企业挂牌价就可能会有突破0.9元/斤的可能性,当然,辽宁的港口地区收购价格已经突破了0.9元/斤,锦州元成最近的收购价格品质好的在0.94元/斤。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流通粮源大多集中在贸易环节,出于成本提高、后市供应偏紧等考虑,虽然玉米市场需求依然面临饲料消费的低迷,但在深加工需求逐渐好转的情况下,以及5月份正值春播、基层购销减少等支撑,东北玉米价格“低迷”的行情应该已经是“过去时”,预计后期价格走势将保持稳步上行,而上涨的幅度,除了还会受到猪瘟疫情影响下的饲料采购需求偏弱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看临储玉米拍卖规则如何制定了。


粮小咖


根据最新的玉米价格行情来看,东北玉米的平均价格只有8毛左右一斤,价格相对全国其他省份低很多,东北三省的玉米价格普遍比去年下降很多,仅仅在年后的一个月每吨下降100元,这对农民的打击可不小。其中玉米价格最低的是黑龙江生,均价不到8毛,辽宁的玉米价格相对高于其他两省。

那么为什么今年东北的玉米价格持续走低,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由于中美贸易关系得到缓和,我国已经向美国进口30万吨玉米,向乌克兰进口100万吨玉米,全部都已经陆续到达我国境内。这是近期玉米价格下降的重大原因,而且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玉米价格持续下滑。虽然相对于我国整体对玉米的需求量2.64亿吨来说,这点玉米进口量不算什么,但是短期内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而且我国每年的进口配额是720万吨,目前来看玉米进口仅仅130万吨,由于国外玉米种植成本要远远低于国内,造成国外玉米价格比我国少很多,这也是很多玉米需求厂家纷纷选择进口国外玉米的原因,后续还有将近600万吨的进口量,对于国内的玉米价格可能也会打来不小的冲击。

其次就是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养殖户很多都已经全部出栏手中的生猪,尤其是中小型的养殖户,为了规避风险,纷纷选者观望或者短期内没有补栏的意愿。而大型的养殖户户,也因为近期仍然频发的非洲猪瘟疫情,不敢轻易补栏,甚至提前出栏。目前我国的生猪存栏量相对于去年同期减少30%,而玉米是猪饲料主要的原材料,一下子市场少了这么多生猪的存栏,饲料加工厂对于玉米的需求量明显降低。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玉米需求了的下降,不过玉米价格下滑,养猪的成本倒是降低,近期养殖户的利润相对提高。

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均价8毛左右,上半年想要涨到9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我国的生猪养殖户仍然不敢轻易补栏,饲料的需求量下降,必然使得玉米需求了降低,短期内价格很难有所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