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活动:世界战争史上都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神操作?

头条军迷大本营


1949年12月底,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的两个军进驻雷州半岛,以第40军和第43军另附兵团炮兵和工兵各一部组成“渡海作战兵团”,准备解放我国第二大岛屿海南岛。当时的我军既无空军也无海军,而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麾下则拥有海军“第三舰队”的舰艇50余艘和空军四个大队40多架战机,因此解放军用木帆船横渡宽约10--20公里的琼州海峡风险极大。

尤其是三野金门失利的消息传来,让渡海兵团背负着更大的压力。



为了保证一次性至少运送20000人以上的登陆部队,15兵团尽全力搜集船只,同时派人秘密赴香港试图采购登陆艇等装备,但最终无果。然而时间不等人,渡海作战越拖下去敌人准备的越充分,为了掩护登陆部队的木船队,四野官兵创造性的发明了“土炮艇”,这绝对是解放战争期间人民军队神一般的操作,这批土炮艇也为解放海南岛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所谓“土炮艇”,就是在大型木帆船上安装汽车发动机作为动力,用沙包垒成战斗掩体,船上部署山炮、战防炮、迫击炮等步兵重武器,以及配合作战的轻重机枪,每艘艇上一般可以承载一个排左右的解放军战士。它把汽油发动机的动力、战防炮的平射和穿甲能力、山炮的曲射和机枪的火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目标较小,隐蔽性强,成为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的海上近战利器。



1950年3月31日,第43军以一个加强团实施偷渡作战,以加强海南岛上负责接应的琼崖纵队之力量。次日凌晨敌机发现了由88艘木帆船组成的船队并扔下照明弹,刹那间海面亮如白昼,渡海部队完全暴露在敌人的海空火力之下,随即出现了国民党海军的一艘巡逻舰和两艘炮艇,开枪开炮轰击解放军船队,此时,担任护航任务的“红五连”三艘土炮艇勇敢的迎击上去。

为了有效发挥步兵武器的威力,三艘“土炮艇”并不急于开火,而是沉着冷静地向敌舰靠近,而敌舰艇也根本没把三艘木船放在眼里,还以为是被冲散的普通船只,当双方接近到不足200米时,土炮艇突然同时开始射击,战防炮、火箭筒和60炮一起招呼连连命中,到最后非常接近时连手榴弹都甩上了敌舰,这艘巡逻舰登时火光四溅,拖着浓烟急速逃离,另外二艘炮艇见势不妙也掉头远遁。

解放军首次创造了三艘土炮艇击败三艘敌舰的辉煌战绩。



1950年4月16日晚7时,渡海兵团第一梯队25700人分乘350艘木船发起总攻开始强渡,航渡编队刚刚离岸8海里,便遭到敌空军巡逻飞机的扫射和轰炸,午夜时分国民党海军舰艇也赶到拦截海域。在两侧护航的解放军20余艘“土炮艇”迅速展开,迂回到敌舰的侧后战位,利用其火力死角发挥近战威力,瞄准指挥舱、轮机舱和炮塔等要害部位猛烈射击,打得敌舰不知所措疲于应付,有力保障了渡海船队乘风破浪直扑海南。

由第40军炮兵主任黄宇指挥的“土炮艇”编队在第一梯队顺利登陆后,奉命掩护空船队返航接应渡海第二梯队,归途中遭遇敌舰的炮火拦阻,指挥员一声令下,五艘土炮艇开足马力向敌舰冲去,一顿操作猛如虎迫使敌舰望风而逃。追击途中黄宇的指挥艇一台发动机熄火,造成航速减慢而掉队成为孤船,而突然在后方出现了一艘大型敌舰。形势非常危急。



解放军官兵急中生智,用篷布把火炮等武器盖起来,绝大部分人员下舱隐蔽,同时关闭另外一个发动机依靠风力航行,将土炮艇彻底伪装成一只木帆船,敌舰果然上当,大摇大摆开近至我艇左侧,造成自己的前后主炮全部进入射击死角。黄宇突然命令开火,炮手迅速掀开篷布一口气打出30多发炮弹,打得敌舰多处起火重伤逃逸。

事后得知,被击伤的是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的旗舰“泰康号”,是美国人赠送给国民党的护航驱逐舰,排水量高达1450吨,在当年可称庞然大物了,而当时正在指挥舱内的舰队司令王恩华被击成重伤,并且最终伤重不治,这几乎又是一波世界海战史上的“神操作”。



战后,40军授予该船以“战斗英雄船”的光荣称号,并给全船指战员和船工各记大功一次。就这样,解放军的土炮艇威震琼州海峡,掩护两个军主力成功登上海南岛。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成为我们今天的旅游圣地,而仅仅一个多月后的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便封锁了台湾海峡;如果不是韩先楚等四野将士的坚决请战和奋勇杀敌,以及这些“土炮艇”神一般的存在,很难想像海南后面会发生什么状况,事后回味,仍然是一身冷汗。


度度狼gg


世界战争史上的神操作,淡然小司找了一下关于战争史上的特别案例,其中最能让人惊叹的往往是那些不合常理的出牌,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样的军事作战就是“大纵深穿插作战”,这在二战时期被广泛运用,而发挥到极致的还是我们在朝鲜战场上给麦克阿瑟深深上了一课,什么才是世界上“大纵深穿插作战”精髓。

然而,这样的“大纵深穿插作战”却不是西方国家第一个运用,而首先运用这样“大纵深穿插作战”的却是拥有近3000年的军事作战理论的中国古代军事家,他就是伍子胥和孙武。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06年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攻打楚国,亲自上阵,率吴军三万军队水路进发,从水路绕过在江淮一带的楚国重兵,与唐蔡联军会合,三国联军沿淮水继续西进。进抵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吴军却突然舍舟登陆,舍弃自己最擅长的水路进攻,由向西转而向南,改从陆路进攻楚国。



楚国本是在淮河以南的国家,但是其都城郢却是在汉水的沿岸,而汉水是由北向南方向的河流,最终汇入长江。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按正常的用兵原则来看,吴王阖闾所率领的吴国大军,本身就擅长水路进攻,那么应该很显然是沿着淮河逆流而上,到达与汗水相邻的位置在取道汉水南下,这样就可以直捣楚国的都城郢。


正是按照这样的担忧,楚国才在淮水与汉水交接处的桐柏山、方城一带布下了重兵,准备在这里和吴军决一死战。然而吴军却在伍子胥的带领下,却突然放弃了吴国水路的优势,反而在淮汭登陆,改走旱陆。这样的举动也确实让很多人琢磨不透,让楚军的准备完全落空。伍子胥利用这样一个大穿插,直接避开了楚军的锋芒,直捣楚国的心脏郢城。最终楚国灭亡,楚国国王被抓。而后来就是“卧薪尝胆”了,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

伍子胥和孙武为何会有这样出人意料的军事穿插呢?纠其原因还是,伍子胥根据吴楚两国的各方面形势所做的军事调整。①楚国国土庞大,军队资源强大,久战必然对吴不利,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吴军就必须快速取胜,直捣黄龙,这样才能速战速决,以免自己被拖垮。②伍子胥建立了一直快速反应部队,大概为3500人,身穿轻甲,手执短剑,在淮汭上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楚国北部大隧、冥阨、直辕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这样让楚国来个措手不及,根本无法招架。③吴军的快速反应部队的大纵深穿插作战,已经让在桐柏山一带的楚军在回师南下救国来不及反应。吴军的快速穿插已经到达了郢城之下,最终郢城已破,援军未到,楚国休矣!


其实,伍子胥和孙武能够开创人类战争史上的大纵深快速穿插作战,也是由于吴国本身的军事实力导致的。春秋和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集中爆发的时代,这里诞生了众多的学术学派,而兵家也是其中最重的一派。伍子胥和孙武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家的典范,为我们中华军事文化留下了很多旷世精髓的产物。《孙子兵法》这样被世界公认的军事著作就是孙武所著,而伍子胥却演绎了很多经典的军事战例。总统来看还是中华文明古代的军事智慧更加强大,而在中华文明史上这样不合常理的“神操作”也不仅仅是这一例,而这也我们古代军事家智慧的结晶!



淡然小司


哨兵小虎第515条回答。

世界战争史上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神操作,但要说到“不可思议”,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没想到,也让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蒙在鼓里的事情,小虎认为只有一件事:“冷战时期的U-2飞机被击落事件”。

(艾森豪威尔总统↑↑↑)

一、冷战阴霾。

1.二战后,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相互敌视。由此引发了长达20多年的军备竞赛。

(北约、华约实力图↑↑↑)


2.1955年2月,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U-2飞机试飞成功,最高飞行高度2.5万米,航时10小时,航程7200余公里。并由美国总统亲自批准生产,中情局专用为其收集情报!

3.1959年9月中旬,为了缓和美苏多年的紧张局势,赫鲁晓夫访美,两国约定于次年5月1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和平会议。



(赫鲁晓夫↑↑↑)

二、U-2来了!

1956年7月4日凌晨,苏联西南防空指挥所发现一批不明目标,高度2.4万米,随后令所属歼击机部队、高炮部队以及地空导弹兵转进一等。

然而,听令起飞的米格-19,17500米的升限,连“不明飞行物”的尾烟都没看到就败兴而归。随后,高炮兵更是疯狂的向天空开火,然而18000米的射高,对于这架“黑色幽灵”来说,更像是欢迎自己的节日礼花。

就连苏联的杀手锏防空导弹萨姆-1,三枚齐射,射高21000米,“不明飞行物”依然从容不迫。。。

(萨姆-1导弹↑↑↑)

三、“美国人的明星”。

气急败坏的赫鲁晓夫,脸色铁青的国防部长朱可夫把少校机长、高炮团长、地导营长统统撤职查办!

然而,“不明飞行物”就像上瘾了一样,一次、两次、三次。。。苏联的空防竞形同虚设,军官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国防部长都换成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朱可夫元帅↑↑↑)


很快,克格勃就掌握了“不明飞行物”的信息,搞清楚了“U-2”在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的部署情况,甚至还搞到了一张“U-2”在2万米高空拍摄的高尔夫球场照片。

看到照片后的赫鲁晓夫,对国防部长痛骂到:“亲爱的达瓦里氏马利诺夫斯基,再这样下去,美国人就会把你和情人在花园幽会的照片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了,你就成为美国人的明星了!”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四、赫鲁晓夫的恨。

显然,苏联人的防空武器拿“U-2”毫无办法,赫鲁晓夫几次想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然而却无法开口。

到时候面对各国记者,总不能说:“美国人飞的太高了,苏联的防空导弹打不着”。那岂不是把苏联人的脸都丢尽了!

绞尽脑汁,赫鲁晓夫想到了“克格勃”。

五、和俄国人欢度佳节。

1960年5月1日,四国巴黎会谈的前两周,也是国际劳动节,苏联人在莫斯科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纪念活动。

美国人鲍尔斯中尉也于当时凌晨2点整被叫醒,他的上司上司谢尔顿上校像他祝贺到:“又该轮到你去俄国旅游了,全美国只有你能和俄国人一起欢度佳节。”

凌晨4点半,天热微亮,鲍尔斯在探照灯的指引下从巴基斯坦白沙瓦机场起飞了,不知不觉,“U-2”又出现在了苏联防空军的雷达屏幕上。



(飞行前的鲍尔斯中尉↑↑↑)

六、再也回不去的“U-2”。

很快,赫鲁晓夫的卧室电话响了,他咆哮到:“一定要把他给我打下来”!

紧接着,米格-19起飞,萨姆-2则扬起了头,整装待发!

(萨姆-2导弹↑↑↑)

此时的鲍尔斯发现了一个怪现象,米格飞机居然追到了他的高度,他心中大惊,赶紧开大加力,爬升到了“2.1万米”的高空,在他的心里,这是个绝对安全的高度,别说是米格,就是苏联的导弹也休想达到这个高度。

然而就在鲍尔斯以为万事大吉之时,飞机突然一震,鲍尔斯回头一看,机尾冒火,以为是发动机爆炸后熄火了,等他再次发动引擎,才觉得大事不妙,飞机加速下坠,他急忙发出“小狗68”的暗语。

最后,为了逃生,他弃机跳伞!在一片苏联国营农场里,鲍尔斯被工人们围住,并主动投降!

(接受审判的鲍尔斯中尉↑↑↑)

七、百思不得其解的马利诺夫斯基。

防空军立即将消息报告给了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欣喜若狂,得意自己的“萨姆-2”终于漂亮出鞘了。

参加阅兵的赫鲁晓夫听到消息后,别提多高兴了,向游行队伍挥动的手也举的更高了,挥动的更有劲了。

(参加阅兵的赫鲁晓夫向群众致意↑↑↑)

待“U-2”残骸运回莫斯科,赫鲁晓夫立即前往视察,马利诺夫斯基不失时机的为“萨姆-2”部队请功,然而赫鲁晓夫却摇摇头:“导弹部队的功劳并没有很大啊!”



这下马利诺夫斯基是彻底的“百思不得其解”了。

八、克格勃的功劳。

原来克林姆林宫实在难以忍受“U-2”的这种猖狂行为,便密令克格勃,看能否从“U-2”身上想点办法?

此时巴基斯坦的一名优秀青年默罕默德·贾尼兹·汗进入了“克格勃”的视野,他曾在列宁格勒学习过“米格”飞机的驾驶,又是一名受过克格勃训练的谍报人员。

很快,默罕默德便在白沙瓦机场谋得了一份扫跑道的低贱工作,而他也按照约定时间,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趁哨兵换班之际,用一颗带有磁性的小螺丝替换了U-2飞机高度表上的一颗螺丝。

(白沙瓦机场↑↑↑)

就这样,U-2在进入苏联领空后,以为自己高度已经达到了2.1万米,而实际高度也就不到1.8万米,最终被苏联发射的14枚萨姆-2击落。

九、最后的结局。

自此以后,美国人再也不敢派“U-2”进犯苏联的领空,而赫鲁晓夫也因为人赃俱获,让艾森豪威尔颜面尽失。

多年以后,克格勃的一名重要官员叛逃到美国,这个关于“U-2”的谜底才得以被击落。

而在苏联被判了17年监禁的鲍尔斯中尉也仅仅被关押了17个月,便被用作筹码,交换了被美国逮捕、监禁的“克格勃”鲁道夫·阿伯中校!

(苏联著名间谍鲁道夫阿伯↑↑↑)

题外话:我是哨兵小虎,谢谢你的阅读。作为一个老兵自媒体也需要您的支持关注。多谢了!


哨兵小虎


说起印度人,坊间流传着一句话:虽然没亲眼见过三哥,但江湖上处处流传着三哥的传说。

关于印度人的传说,真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们的开挂本领。百米高空舍命自拍,铁皮火车百人接力,上完厕所徒手吃饼……额,好像有哪里不对,但不管怎么说,在世人眼里,印度人就是开挂的代名词。

辣么,这么牛逼的印度人,在战场之上是不是同样战斗力爆表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印度人尽管在许多地方都能开挂,但似乎就是忘了点亮战斗天赋,简直堪称战场战五渣。

一战时期,德国仗着自己实力强劲到处约架,这让旁边的英法两国很是不爽,于是联合起来计划给德国一些苦头吃。

恰好当时德国在非洲有四块殖民地,更巧的是这四块殖民地刚好被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所包围,更重要的是,德国的这几块殖民地上只有土著的警备部队,战斗力非常弱。

这对英法两国来说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德国在欧洲疲于战斗,根本无力调兵保护殖民地,于是英法两国计划进攻这些殖民地,将德国人赶出非洲。

一开始计划很顺利,当地土著警备队根本无力抵抗英法军队的进攻,很快德国的三个殖民地吐寇兰、喀麦隆、和德属西南非全部失守,只剩下德属东非还在苦苦支撑。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英法两国最终却在这里栽了个大跟头,而且是栽在了一通骚操作上。

和其他三个殖民地不同,德属东非的守将是德国名将佛贝克,他很早之前就征集了很多的当地土著,将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军人,而现在正是需要他们守住阵地的时候。

相反英法军队这边,很多士兵是临时召集的印度人,因为英法不想牺牲自己国家的士兵,于是就从殖民地印度抓壮丁,这样的军队纪律性和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这些印度士兵一登陆非洲,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很多人不适应非洲炎热的天气而纷纷中暑,一枪都还没开就已经倒下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以基本是奄奄一息,毫无战力可言,而在同一时间,对面的德军充分发挥了地利优势,他们甚至设法激怒蜜蜂去攻击英法的士兵。

被蜜蜂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印度士兵还没回过神来,就发现德军已经率先发起了进攻,而那些非洲土著更是一边冲锋一边发出恐怖的声音。

就是这些奇怪的声音吓得印度士兵魂都没了,纷纷四散逃跑,像是见了鬼一样,完全不顾指挥官的命令,其中很多人甚至吓得直接跳海。

最终,十二名下级英国军官被印度兵给打死,而这一战英法的士兵伤亡800人,而德军毫发未损,更讽刺的是,开战前英法军队握有八比一的人数优势。

更搞笑的是,当时那些印度人逃跑后留下了很多的枪支弹药,这些装备都成了德军的重要补给。据说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发现德军大量使用英国的各种装备,都是印度士兵丢下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印度人,德军可能会更早弹尽粮绝了,这简直是真正的神对手,猪队友啊。


菲李


抗日神剧很多,真正让人称道的只有一部《亮剑》,因为他拍出了八路军的魂,今天就说一个当年李云龙们用脑子玩死鬼子的真实战例。



两个八路军在路边埋伏,袭击了鬼子的巡逻队,打死了两个鬼子,然后有多快跑多快,鬼子步兵跑不过熟悉地形的八路,就骑着马追。

八路军提前把细细的电话线绑在两棵树上,一人多高,勒紧。

八路从下边跑过去,鬼子骑兵撞上去,一条日本骑兵被当场挂掉了脑袋,另一个折断了脖子。

等其它鬼子追上来,两个八路军早就跑没影了。

八路偷了电话线,日本通讯兵来修,通讯兵这么重要而且脆弱的目标,一打一个准,结果电话线没修好,又折了几个通讯兵。

鬼子被逼的没办法,只能派一个小队士兵去保护通讯兵。最后好歹有了结论:电话线没有断!鬼子自然不肯认可这个结论,没断电话会打不通。

八路军用智慧告诉他们,这叫暗断。把电话线切开一个口,把中间一小段铜线切除,然后再用绝缘胶带捆好,不爬上电线杆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一千多根电线杆,五六个通讯兵攀上爬下,两天过去了,也没找到毛病,现在他们距离最近的据点也有十多公里,晚上只能在一个地主家的祠堂中过夜。

半夜时,祠堂外枪声大作,鬼子兵马上全体出动,原来是不远处树林里铁皮桶里响了一挂炮仗。

鬼子悻悻的回到祠堂,刚躺下枪声又响了,鬼子再次出击,结果和上次一样。这样的游戏又反复了四五次,鬼子们终于明白,这是有人捉弄他们。

最后一回枪声格外激烈,却再也没有人出去查看动静,没想到这回是真的,三个哨兵被八路军明目张胆的干掉,然后几颗手榴弹顺着窗户飞进祠堂。


37个鬼子就稀里糊涂的送了命,五个八路军一手导演了这场战斗,趁他们清点缴获物资是,两个受伤的鬼子逃到院里跳了井,八路军向井里开了几枪,没有击中目标,两个鬼子这才捡了一条命。


花近高楼1


战争史上的“bug”当然得提提位面之子刘秀了,引来“陨石”灭了那位穿越者王莽。

先解释一下穿越者和位面之子。

穿越者王莽:因为他篡汉称帝后颁布了很多新政策,这些政策跟现在的某些政策类似,比如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等,所以被很多人称之为穿越者。



位面之子刘秀:因为他建立东汉的过程完全就是有如神助,尤其是他跟王莽的昆阳之战,他以不足两万人灭了王莽的“百万大军”,其中更是穿插了很多的神话色彩。因为他灭了穿越者王莽,所以很多人说他是时空之神为了阻止穿越者王莽改变历史而派出的空间之子。



回归正题。王莽篡汉建新,实行新政以后,由于新政水土不服,全国各地爆发了起义军。这里面最厉害的就是北方的赤眉军和南方的绿林军,由于北方的赤眉军看起来更牛逼一些,所以王莽决定出动一线部队去平叛,用二线部队去打绿林军。当时的刘秀仅仅是绿林军的一个偏将军。

王莽的二线部队由严尤和陈茂统领,但是兵符被王莽掌控制着,你想干啥都得请示他,要不然就是造反!当这批二线部队遇到绿林军后,被杀得大败。绿林军的首领刘玄在大胜得势之后,称帝复汗。王莽一下子就慌了,这得调集精兵歼灭啊。他着急忙慌的从北面调集一线精锐部队,就这样他觉得还不够,毕竟位面之子在对面,不能瞧不起人家。他又命令各地的郡守带领自己的精兵强将前来汇合,此外还征集精通63派兵法的人来当参谋;并且驯养虎、豹等猛兽,用于随军作战。总兵力达到四十二万余人,对外号称百万大军。这百万军由王邑和王寻统领。哼哼,此时的莽军还不知道位面之子的厉害,这时的王邑根本瞧不上那帮子绿林,轻敌要付出代价的。



公元23年,这百万大军抵达昆阳。昆阳守城的绿林军还不足一万人,昆阳守将王凤见到城下的这百万大军吓得不行。他下面这帮绿林,也是毫无斗志,都建议分散兵力弃城算了。这时候位面之子刘秀的主角光环迸发了,刘秀站出来稳定军心,并且号召他们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分散退兵早晚被灭,力劝大家守城。

入夜,天空异变,上空突降陨石,陨石直接对着莽军大营砸了下去,顿时莽军死伤无数(有没有宇智波斑的赶脚),莽军士气大落。这段在《后汉书.光武本纪》中有记载。这完全就是陨石的精确打击啊,至此位面之子的神力完全觉醒。随后刘秀带领十几骑外出求援。



莽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对昆阳城发动了攻击,昆阳守军誓死搏杀。莽军动用了各种攻城利器,始终没能攻破这几千绿林军防守的昆阳城。可见绿林军的战力并不低。几天后,刘秀带领几千兵马回援,并与莽军决战于野。昆阳守军看到后,士气高涨,开门迎敌,两下夹击莽军。莽军军心混乱,刘秀又选出3000死士,沿河往城西攻击莽军的主将所在。莽军主将王邑、王寻轻敌,只带很少一部分人马PK刘秀,结果王寻被杀,莽军大溃。此时位面之子的神力再度爆发,在追击溃兵的时候,大风骤起,暴雨随之而来,河水暴涨,淹死无数莽军,刘秀趁机掩杀,大破莽军,昆阳之战刘秀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敢问历史上谁有刘秀这般开挂的人生?



补充:

关于天降陨石,只有后汉书上面有过记载,其他的史书上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可见这一传说并没有让人信服。后面的暴风大雨,河水暴涨,这个在其它史书上倒有记载,这完全就是运气爆棚,好运气在战场上就是一场bug。另外刘秀用不足两万人大破王莽的42万大军,可以说是战争史中的“神操作”了!

我是铁血军史1927,专注于科普军史知识,传递正能量,欢迎各位评论与关注!


铁血军史1927


抗战时,汪伪汉奸曾想用一些列“神操作”将自己洗白。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在第二年(1938年)就带着一帮国民党员向日本人投降了。

汪精卫脑瓜子很好使,日本的综合国力远超过中国。而此时,英法等国正忙着处理欧洲事务,无暇东顾。所以,汪精卫觉得中国坚持不了多久,早晚会投降。既然早晚都要走这一步,为何不趁着“价高”,把自己卖个好价呢?

于是,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正式和日本达成“交易”。第二年,在南京成立汪伪政权。汪精卫获得“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一职,日军给的价格还不错。汪伪政权此时,绝对是全心权益想投靠日本人,帮日本人打中国人的。

珍珠港事变以后,汪精卫觉得形势变了。

美日一开战,汪伪政权的高层就明白,日本人要完蛋了。日本多大点儿地,跟美国没法比。而且,日本的工业实力,也远弱于美国!汪伪一党瞬间觉得上错了“贼船”,那怎么办?

搞“曲线救国”啊!于是,汪精卫马上让胡兰成等人宣传“曲线救国”,为自己汉奸行为做演示。胡兰成等人的文笔确实不错,他把“曲线救国”描述的很“有理有据”:

我军正面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话,能力不够的。所以,我们加入日军,在日军内部搞破坏,从侧面打击日军。为了唤醒国人支持,我们甘愿背上骂名。

他们这帮汉奸在战后,甚至还写了一本书《伪廷幽影录》,粉饰“曲线救国”。其“救国”行动有:在伪政权贪腐,搅乱日军在华财政,搞臭日本人;趁着替日本收税征粮的机会,压榨亲日村庄,逼亲日村庄抗日;建立伪军,消耗日本钱财。等等

汪精卫死后,汪伪高层马上开始和重庆展开亲密联系。

重庆政府对他们也很暧昧,派出去高级官员前去联络。而汪伪政权也把这些人当场“接收大员”来招待。

不过,汪伪政权的高层也怕重庆政府对他们下狠手。于是,他们想到了加强伪军建设,提高自身筹码的方法。甚至,在日本投降时,胡兰成、陈公博等人竟然妄想让日军不要向国军投降,而是以“私人名义”加入汪伪政权!!!这样,汪伪政权就有实力和重庆政府谈判了。

可惜,国民政府的接收大员一到,这些汉奸就“作鸟兽散”了。汪伪后期领导人陈公博逃亡日本后,被国民政府通缉,最后被从日本拉回来枪毙了!

(陈公博尸体)

总之,搞“曲线救国”的这帮人,脑子确实转的很快。但是,脑子快不代表能成事。因为他们太精明了,不肯吃一点亏。光想着靠自己的“骚操作”,来获取更多的眼前利益。

但是,他们忘了一件事“民族大义岂能儿戏”!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军神”戚继光是团长极为推崇的战术家,他登峰造极的神操作让后人津津乐道。近日,团长对“鸳鸯阵”产生了极大兴趣,发现其中之奥秘,其战术思想与现代坦克有极为相似之处,其灵活性与现代坦克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嘉靖末年,东南倭寇猖獗。有多猖獗呢?50名倭寇浪人从福建登陆,一路经过浙江、安徽,再来一个左勾拳到江苏,对陪都南京形成威胁,城内居民慌成一团。倭寇横行千里,杀伤军民4000余人,威慑到了帝国的经济核心地带。朝堂震惊,已经到了不得不剿的地步。戚继光就在这个时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被调任浙江任参将,负责宁、绍、台地区海防,相当于现在的海防旅的旅长。

戚继光从义乌招募了4000名性格彪悍的矿工,通过严格训练打造了第一支戚家军。以武为生的倭寇,双手持又长又锋利的倭刀,攻击力极强,明军的腰刀根本不能与之抗衡,于是戚继光发明了近战法宝“鸳鸯阵”。“鸳鸯阵”有12人组成,其中盾牌兵2人(一人为长牌兵,另外一人为藤牌兵),狼筅兵2人,长枪手4名,镗钯手2名,还有一名队长、一名伙夫。“鸳鸯阵”通常使用两种阵型:两路纵队“双仪阵”与两路横队“五行阵”。向敌军进行正面冲击时,一般使用“双仪阵”,盾牌兵、狼筅兵、长枪手由前向后依次排开。从体积大小看,“鸳鸯阵”与现代坦克相差无几,武器配备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长牌兵——正面主装甲。长牌兵专司防守,盾牌又大又宽,既能抵挡倭刀攻击,又能掩护后面的狼筅兵、长枪手攻击,相当于坦克的正面装甲。

藤牌兵——侧面防护装甲兼炮手、机枪手。藤牌兵圆形藤牌盾比长牌兵的长盾牌小得多,手持腰刀的藤牌兵担任补刀手的作用,专门砍接近的倭寇。藤牌兵还肩背标枪,远距离攻击敌人,犹如坦克的主炮。

狼筅兵——复合装甲与反应被动式装甲。狼筅是戚继光亲自发明的武器,浙江特有的毛竹,装上铁制倒刺,能够阻挡缠绕倭刀的攻击。如图现代坦克的复合装甲与反应被动式装甲,抵挡化解敌方炮弹的攻击。

长枪手——机枪手。长枪手用长枪刺向被狼筅缠住的倭寇,狼筅与长枪两种兵器的巧妙结合,有效遏制了威力巨大的倭刀。犹如坦克与步战车机枪扫射手持步枪的士兵。

镋钯手——机枪手。镋钯总长七尺六寸,重五斤,钯头为三股铁叉,柄为木制,能挡能刺,可攻可防,与藤牌兵有效配合,形成“鸳鸯阵”的最后防御圈。

队长——坦克驾驶员兼火控系统。队长是“鸳鸯阵”的指挥官,负责观察敌情,下达作战口令,调整阵型,转化攻防。

有人不禁要问,那个伙夫是干嘛的呢。这可是点睛之笔,他是“鸳鸯阵”的超级预备队,一旦有人受伤,他立即捡起武器参加战斗。戚继光把对付倭刀办法都用全了,“鸳鸯阵”将12名士兵有效整合起来,多兵种互相配合补缺,形成密不透风的防御体系与多层次的攻击能力。

“鸳鸯阵”投入战场后,多场战争中都能消灭几千倭寇,己方只伤亡一二十人,甚至个位数,创造了冷兵器时代的神话。除了闻名遐迩的“鸳鸯阵”,戚继光还善于利用火器,火箭、佛郎机、狼机铳、火药铅弹等多种火器编组成车营,2500人组成的车营给蒙古骑兵形成巨大杀伤,稳固了明朝的北方边疆。战术之王戚继光就是天生为战争而生,每一项创新都堪称神操作,他对战场的认知远远超过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更为可贵的是,戚继光在明朝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委曲求全,却始终秉持尚武精神,一心杀敌以武报国,南灭倭寇,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最后一支戚家军的血脉虽然在抗清战争中陨灭,但戚家军的功绩已彪炳史册,戚继光也作为民族英雄为万世敬仰。


红龙军团长


我就说说几个中国战争史上的神操作!

一,宋蒙钓鱼城之战,飞石毙蒙哥。

蒙古大军所向披靡,携胜利之威向钓鱼城扑来,岂料这是一个硬骨头,久攻不下。1257年2月3日,蒙哥汗率领蒙古军渡过“鸡爪滩”后,亲自率军攻城,一直打到七月,一无所获,7月21日,气急败坏的蒙哥亲临一线战场,为蒙古军呐喊助威,岂料此时钓鱼城内飞石袭来,正中蒙哥,蒙哥没几天就伤重不治而亡。这飞石一击,可以说改写了中国史与世界史,蒙哥死后,南宋又苟延残喘了二十多年,蒙古帝国的内部状况也因其亡而面临巨大分化,帝国史都改写了。

二,宋辽澶州之战,宋军床子驽射杀辽国名将萧挞凛。

公元1004年,宋辽之间爆发战争,辽国元帅萧挞凛孤军深入,一直打到了黄河边的澶州城,让北宋举国震惊,大宋天子宋真宗接受寇准提议,决定御驾亲征……

就在决战将至时,11月的一天,萧挞凛视察战场,岂料澶州城上的宋军大杀器床子驽瞄准了他,直接远程击中了其额头,当晚便死于军中。

这一次远程击杀影响是深远的,失去主帅的辽军士气大跌,进退两难,促成了宋辽之间的和谈,而后,澶渊之盟订立,宋辽百年和平到来!

三,于谦领导的京师保卫战,瓦剌也先吃瘪而退!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英宗被俘,大明王朝面临严峻危机,危机时刻兵部尚书于谦整军备战,力挽狂澜。也先以英宗要挟明朝不成,遂于十月携英宗进犯京师,岂料诸事不顺:十月十一日,在彰义门先锋部队被击败,俘虏被明军夺走了一千多人;十二日,瓦剌军被于谦的虚虚实实的策略迷惑,夜里还被明军偷袭,折了数百人;十三日,德胜门,瓦剌军乘风雨攻城,岂料中计,遭明军埋伏,被神机营的火器和明朝军民的弓矢火箭等打得哭爹喊娘,大败而回,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等将中炮身死,瓦剌大受打击,也先然后转攻西直门,依然未能得逞;十四日,攻彰义门,在城门外的街巷又中埋伏,遭到火器弓弩的打击,被击退,此时明朝监军太监率数百骑兵抢功打乱了明军阵势,瓦剌反扑,追到了德胜门下,本以为天赐良机,哪知当地居民纷纷爬上屋顶对也先大军砖头石头招呼,恰巧于谦派出的援军赶到,瓦剌军只好败退。

也先在京师各门吃瘪,中路军在居庸关也受挫,得知明军各路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后路被断,遂带一部分人携英宗撤退,于谦发觉后,命火炮集中轰击也先军营,炸死瓦剌军一万余人。明军各路追击,瓦剌大军打败,退回关外………

这一次的京师保卫战,火器是一大亮点,绝对出彩!依托城池,以战待守,少数兵力做诱饵,待敌中计迫近,就以火器招呼,敌乱之际,步骑反击。


那年那兔这些事


说到战争史上的“神操作”,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靖难之役中的白沟河之战,这一战朱棣简直如有神助。朱棣当时深陷李景隆六十万大军重围,命在旦夕之间,然而谁想一阵旋风刮过,竟然把李景隆的帅旗给吹断了,直接导致数十万南军陷入混乱之中,朱棣绝地反击、反败为胜。

△白沟河之战

白沟河之战背景,六十万南军VS十五万北军

靖难之役爆发之后,朱棣可以说是愈战愈勇,再加上不少敌将临阵倒戈,尤其是在击败耿炳文率领的十三万南军之后,可以说是声威日隆。然而,相对于拥有整个国家为后盾的朱允炆来说,仅在北平一代取得优势的朱棣,仍然处在绝对劣势。

△靖难之役

似乎是被耿炳文的战败所刺激,为了尽快剿灭朱棣叛军,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朱允炆以李景隆为帅,重新募集五十万大军,力求以绝对优势兵力扑灭叛乱,甚至亲自到江边为李景隆践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面对李景隆的数十万大军,朱棣自知不敌,于是一面令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精锐兵马先救永平,后突袭大宁,执宁王朱权及其妃妾世子,逐将大宁八万守军和朵颜三卫起兵拢至麾下,兵力大涨之后,逐回救北平。双方在郑村坝展开激战,燕军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大败溃逃,损兵折将十余万。

△朱允炆

建文二年(1400年),建文帝认为李景隆兵败乃是权柄太轻之缘故,于是授其“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再次筹措兵力,令其挥军六十万再度北上。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六十万大军直指白沟河(北拒马河)。四月二十日,朱棣率领十五万燕军渡过玉马河,驻于苏家桥。白沟河之战爆发。

朱棣如有神助,一阵风导致南军惨败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二十四日,白沟河之战正式打响。李景隆的先锋平安曾跟随朱棣出塞作战,因而对朱棣的战法颇为熟悉,于是设下伏兵。朱棣燕军到达之后,平安伏兵四起,翟能父子也率兵一同合击,燕军初战失利之下只得撤退。谁知此事南军郭英部突然也赶到战场,并在燕军的必经之路上埋设地雷,导致燕军损失惨重。

△李景隆

四月二十五日,双方展开决战。翟能、平安率军绕到燕军后方,前后夹击燕军,燕军顿时陷入不利。朱棣眼见形势不利,于是亲自率军杀入阵中,同时令丘福率军冲击李景隆的中军,但由于南军数量实在太多,并未获得成功。

由于双方兵力相差实在太大,混战之中燕军危急无比,朱棣本人更是差点被翟能刺伤。危急直下,朱棣纵马来到河堤之上,举起马鞭向远方招呼,假装招呼援兵,李景隆见状果然生疑,而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也恰好于此时率军来救,这才使得燕军形势稍有缓解。

△朱棣

不久,南军再度发起进攻,燕军形势仍然不利。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股旋风突然刮起,竟然直接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要知道,战场上帅旗倒下一般仅有两种情况,要么主帅战死,要么主帅投降,李景隆此时突然投降显然不太可能,那么便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李景隆战死了。于是乎,在看到李景隆帅旗消失之后,南军顿时陷入大乱。

朱棣眼看机会难得,立即率军绕至南军后方放火,大呼“李景隆已死”,南军混乱之下顿时大败,翟能父子也被朱高煦阵斩。郭英等人则率军向西撤退,李景隆眼看局势不可挽救,只得率领残军向南撤退,更是有十多万南军直接选择了投降。

△这一战朱棣如有神助


白沟河之战堪称靖难之役的转折点,此战之后南军已经很难再威胁到北平,而朱棣的势力也终于不再仅限于北平一地,开始向山东发展,更为可怕的是,接连损兵折将,使得朱允炆的兵力出现了问题,最终迫使其不得不抽调京营,使得南京周边出现兵力空虚,最终导致朱棣偷袭南京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