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近卫第2集团军为何能阻止住德军第57装甲军对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的解围行动?

历史长流水


首先一点,近卫第二集团军实力够强,此时的近卫第二集团军是斯大林格勒周边地域苏军中第二强的集团军单位(仅次于准备作为土星计划主攻的近卫第一集团军),近卫第二集团军下辖近卫步兵第1军(近卫步兵第24,33师,步兵第98师),近卫步兵第13军(近卫步兵第3,49师,步兵第387师),近卫机械化第二军,同时还配属了坦克第7军,机械化第6军,整个近卫第二集团军拥有兵力12.2万人,火炮/迫击炮2325门,坦克465辆,该集团军原准备作为打击力量投入土星行动或用于消灭保卢斯集团。

其次,曼施坦因对当面敌情估计不足,对己方能力估计过高,在11月底,57装甲军对面苏军只有虚弱不堪的51集团军,冬季风暴行动开始时,该集团军最强大的装甲兵团机械化第4军已经被调给第57集团军,该集团军只剩1个骑兵军(2个骑兵师),5个步兵师,2个坦克旅和1个筑垒地域,一线防御140公里正面的部队只有步兵第91,126,302师,骑兵第4军(骑兵第61,81师),第76筑垒地域和坦克第85旅,而且该集团军在之前的进攻作战中损失惨重疲惫不堪,实力大大下降,基本处于不堪一击的状态,但是曼施坦因对当面苏军情报也就停留于此,他并不知道近卫第二集团军的存在和第48装甲军对面突击第五集团军的存在,也不知道较强的机械化第4军(107辆坦克)和虚弱的机械化第13军(投入战斗时仅有28辆坦克)实际上处于随时能够支援第51集团军的位置。所以曼施坦因最初的计划并没有考虑到这些苏军兵团的存在

第三,第57装甲军在与苏军第4机械化军(近卫第3机械化军)在上库姆斯基交战浪费了太多时间,受到了太大损耗,当12月12-13日,57装甲军仅以12辆坦克毁伤(含机械故障)的代价顺利突破第51集团军防御之后,很快与赶来支援51集团军的第4,13机械化军遭遇,作为主攻的第6装甲师在上库姆斯基与第4机械化军遭遇,以优势兵力缠绵了五六天,直到第17装甲师赶到才将第4机械化军击退(第4机械化军因此荣获近卫机械化第3军番号),这就给了强大近卫第二集团军进入战场展开部署的时间,而第57装甲军此时也已经是强弩之末,自冬季风暴行动以来全损坦克33辆,重伤83辆(三周内可修好),轻伤27辆(需简单修理),全军3个装甲师可用坦克仅剩65辆(完好)+27辆(轻伤需简单修理),此时疲惫不堪损失惨重的57装甲军面对齐装满员以逸待劳的近卫第二集团军已经毫无胜算。

最后一点,指挥近卫第二集团军的马利诺夫斯基也并非泛泛之辈,作为战时元帅马利诺夫斯基虽然名气不如作风硬朗的朱可夫等人,但却是个缜密谨慎的老狐狸,就算有曼施坦因坐镇,实力不足的57装甲军想从马利诺夫斯基手里讨到好基本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DDG的老船坞


看看苏军近卫第2集团军的实力有多强大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缘由了,该集团军辖有2个近卫步兵军和1个机械化军的强大兵力,大部分步兵师都是精锐的近卫步兵师,总计超过12万人、2300门火炮和200多辆坦克。近卫第2集团军的规模几乎是一般苏军普通集团军的两倍,在兵力和技术装备方面接近德军的一个野战集团军。以这样一个强大的集团军去迎战已经被苏军第51集团军迟滞消耗而实力大损的德军一个装甲军,自然是不在话下。


阻止德军第57装甲军的不只是近卫第2集团军,在该集团军到达之前,负责该区域防御的是苏军第51集团军,尽管该集团军在之前一系列的进攻中损失严重但是仍旧有3.4万人、77辆坦克和419门火炮,此外该集团军还得到了第234坦克团(39辆坦克)、第235坦克旅的KV喷火坦克以及机械化第4、6、15军的增援,不少于300辆坦克。他们迟滞了德军近10天的进攻,并使得德军的坦克和人员遭到严重的损失。


相比于苏军强大兵力,德军第57装甲军只有2个装甲师和1个空军野战师还有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总计7.6万人,210辆坦克、340门火炮。其中罗马尼亚军队的35000人和德军第15空军野战师的10000人无法担负进攻任务,只能负责次要的掩护任务。在最初的进攻中,德军的坦克占据着2:1的优势,攻势进展也较为顺利,随着苏军各机械化军的陆续赶到,德军仅有的装甲优势也很快丧失。

德军第57装甲军除了在兵力上劣势越来越大外,更加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由于第6装甲师的突然调离,这是第57装甲军最主要的突击力量,失去该装甲师意味着第57装甲军的突击力降低了一半,德军不只是无法打通斯大林格勒包围圈,甚至连当前的阵地也难以据守了。调集第6装甲师是由于苏军突破了更北面意大利第8集团军的防线,导致为第6集团军提供空中补给的至关重要的塔钦斯卡亚基地失守,如果不能维持第6集团军的空中补给,那么救援行动也将毫无意义。

失去了第6装甲师的德军解围部队被迫转入了防御,并且在苏军近卫第2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的不断反击下后撤,他们用了两周时间前进了100公里,却无力完成最后40公里的冲刺,而仅仅一周时间苏军就将德军击退回原进攻出发线,德军第57装甲军实力已然耗尽,解围行动以失败告终!


战略论


1942年12月12日,德军解围集团由于在兵力兵器占据很大优势,突破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1集团军的防御,3天前进45千米。按照苏军战史数据,德军为解围出动了12.4万人,坦克650辆、火炮852门和飞机500架。不过这个数据是苏军根据德军编制表推算的,德军实际兵力没有这么强大。德军实际出动坦克292辆、火炮115门。

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战役


12月15日,步兵第1387团和步兵第87师炮兵第1058团1营一起在上库姆斯基敌军主要突击方向担任12千米正面防御,任务是在近卫第2集团军部队到达梅什科瓦河前将阻止德军前出到河北岸。激战到19日,该团歼敌1个多步兵团(2000人),击毁德军坦克近百辆,当然真正防御的主力是第51集团军和机械化第4军。在9天的作战中,第51集团军宣布击毁德军坦克75辆击伤20辆,而机械化第4军则称击毁击伤德军坦克140辆,自身损失72辆坦克;而德军称同时期击毁和缴获苏军坦克167辆,自身损失1613人,坦克永久损失33辆、可短期修复27辆以及可恢复损失83辆。

近卫第2集团军1942年10月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组建。领率机关是由原后备第1集团军领率机关组成的。近卫第2集团军编有近卫步兵第1、第13军和近卫机械化第2军。由于该集团军编成内均为近卫兵团,故它从组建时起就获得了近卫集团军的称号。1942年12月初,编入顿河方面军,12月15日,近卫第2集团军转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接到向梅什科瓦河地区推进的战斗命令后,近卫第2集团军各兵团便在严冬条件下完成了艰苦的强行军,从卸载地点到集结地域行程达200-280千米。该集团军所辖部队如下

近卫步兵第1军:近卫步兵第24和第33师,步兵第98师

近卫步兵第13军:近卫步兵第3和第49师,步兵第87和387师

近卫机械化第2军:近卫机械化第4-6旅,近卫坦克第21团,坦克第21团等

整个集团军共有90564人

波格丹诺夫,1945年6月1日晋升装甲兵元帅,时任机械化第6军军长


此外,机械化第6军和坦克第7军配属该集团军

机械化第6军:机械化第51、54和55旅,独立坦克第77和78团等,1943年1月9日改为近卫机械化第5军

坦克第7军:近卫坦克第3旅,坦克第62和87旅,摩步第7旅等,1942年12月29日改为近卫坦克第3军,装备坦克92辆

坦克第7军军长罗特米斯特罗夫


12月17日24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命令将步兵第87师、骑兵第4军、机械化第4军及其所有加强兵力兵器,全部隶属近卫第2集团军。命令该集团军当前任务是前出到阿克塞河,面前任务是粉碎德军科捷利尼科沃集团。从12月19日开始,近卫第2集团军开始迎战前来解围的德军第57装甲军。该装甲军辖第6、17和第23装甲师,共3个装甲团和5个装甲掷弹兵团。此时,德军内部统计该装甲军作战兵力有15666人,可出动坦克112辆。到12月22日,德军各次进攻全部被苏军击退。

德军第57装甲军军长基希纳


12月24日,苏军在梅什科瓦河北岸集结,开始对德军反攻,苏军集中了14.9万人,63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728门火炮和迫击炮、294架飞机,认为当面德军有9.9万人、1101门火炮和迫击炮、31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以及500架飞机,不过德军内部数据是此时第57装甲军只有1.55万人,可出动坦克36辆?!近卫第2集团军(近卫步兵第1和第13军,坦克第7军,近卫机械化第2军)用于主攻方向,第51集团军(机械化第13军和近卫机械化第3军)实施助攻。

马利诺夫斯基,1944年9月10日晋升元帅,时任近卫第2集团军司令


苏军在反攻第一日就粉碎了德军抵抗,12月27日苏军越过阿克塞河,坦克第7军进至科捷利尼科夫斯基周围。机械化第6军(12月25日投入交战)则从东南迂回科捷利尼科夫斯基。第51集团军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从南面迂回德军集团。12月29日凌晨,苏军收复科捷利尼科沃,彻底打破德军解围企图。近卫第2集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中将也在1943年2月12日晋升上将。

苏军战报12月12日-12月30日击毙德军2.1万人,俘虏0.52万人,缴获40架飞机、94辆坦克、292门火炮和329辆汽车等。当然这个战果有些夸大,德军第57装甲军实际损失约0.8万人,16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77门火炮和迫击炮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缴获的德军飞机


在新年即将来临的前夕,1942年12月31日,近卫坦克第3军军长坦克兵中将罗特米斯特罗夫邀请最高统帅部代表华西列夫斯基(1943年2月16日晋升元帅)、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近卫第2集团军主要指挥官及自身所在军的个旅旅长与英勇坦克手们参加新年晚会。华西列夫斯基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星斗满天,皎洁的月光倾泻在冰封的草原上。在科捷利尼科沃黝黑的房屋里,时时闪现自卷纸烟和打火机的点点火光。远处不时传来冲锋枪瑟缩的枪声。我深深吸了一口祖国冬天的空气。胜利使人心情欢畅愉悦,从里海那边吹来的风,尽管吹得人面颊火辣辣的,却似乎送来了我们即将取得巨大胜利的信息。。。”。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荣华之武器堂


苏军近卫第2集团军原配属于西南方面军,在包围德第六集团军的“冥王星”行动中,基本未参与大的作战,是苏军为“冥王星”计划后再进行“土星”计划而保留的力量。

随着坦克第5集团军在齐尔河以西的攻势受挫,使苏最高统帅部意识到使用原定的“土星”方案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不现实的,故折中修改“土星”计划为“小土星”计划。

由于原计划的修改和为实现消灭第六集团军的“指环”计划,增加攻击第六集团军的力量,故近卫第2集团军向东北方向调动。

至12月12日德军开始营救第六集团军的“雷鸣”行动开始,华西列夫斯基将军意识到单靠第51集团军是无法阻挡德军第57装甲军攻向斯大林格勒的,故只能暂停实行进攻第六集团军的“指环”攻势,紧急调动尚在运输途中的近卫第2集团军至梅克什瓦河流域,阻挡57装甲军。

近卫第2集团军基本满员,且多数师作战经验较丰富,是当时苏军中的一张王牌。纸面实力大致是57装甲军的二倍。

德军从12月12日开始的“雷鸣”作战,直至19日才克服苏51集团军的上库姆斯基支撑点,并到达梅什科瓦河一线,6天也就前进了28~30公里。此时57装甲军不单要对付原来的51集团军残部,而且就要迎战近卫第2集团军及其它围上来的苏军部队,除去伤亡损失,自身已锐气尽失、疲态尽显,前方尚有近60公里的路程要走,也不可能再有增援部队的到来……

唯一的希望是第六集团军主动配合,但保鲁斯却非是个“敢做敢当”的人物。不久齐尔河的再次危急,中断了57装甲军的任何想法,只能收兵回撤,不然自身难保了。


探测卫星A


苏第二近卫集团军于1942年10月,由苏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组成(由原来的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机关组成)。集团军编制内辖第1、13近卫军及第2机械化近卫军。

1942年12月初,编入顿河方面军。12月15日,当德军从科捷利尼科夫发起进攻,企图为德第六集团军解围时,该近卫集团军又转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接到向梅什科瓦河地区攻击的命令后,便在严冬下完成了艰苦的强行军。从卸载地点到集结地域,行程达200~280公里。在与德交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2月24日转入进攻,迫使德军向南撤退。12月29日,收复了科捷利尼科夫。


枫丹白露211735932


人数、装备都具压倒性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