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佛山臨終關懷社工獨白:24歲的我,為何陪著將要離世的陌生人?

在佛山市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的社工站內,區曉姍說話時略帶一絲拘謹。在過去半年裡,這位“95後”姑娘已經在該醫院送走了30多位接受臨終關懷服務的患者。

去年,南海區衛計局與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共同出資購買了“寧養關愛項目”,佛山市北達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下稱“佛山北達博雅”)的3位年輕社工,就駐守在這間位於醫院門診部三樓的小房間裡,為有需要的危重病人及家屬提供臨終關懷服務。

什麼是臨終?很多人理解為生命消逝前的那一刻。然而,臨終關懷是為生命即將結束的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的心身照護與支持,使病人平靜、安然地度過人生的最後歷程。

“在這裡服務一年獲得的經驗,等於在別的領域服務兩年。”佛山北達博雅負責“寧養關愛項目”的項目主任張馨勻說,在社會服務領域裡,醫務社工對專業性要求較高,而臨終關懷又是醫務社工領域中專業性要求較高的服務領域。

陪伴患者走完“最後一程”

每週,3位社工都會去到那些重症病人較多的科室巡房,向這些科室的醫護人員瞭解患者的情況,尋找需要接受臨終關懷的患者。有時候某個科室新接收了臨終患者,護士長也會打電話與社工聯繫,推薦合適的患者給社工。

“醫院的醫護人員都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張馨勻說,社工提供臨終關懷服務,離不開醫院提供的各方面支持。

對於接受臨終關懷服務的患者,社工們會提供情緒疏導、陪伴安撫、救助資源鏈接、善終指導等多方面的服務,旨在提升患者在臨終前的生活質量,緩解患者家屬的身心壓力。

在接到科室護士長的推薦後,區曉姍會先在電腦上查詢病人的病情記錄,瞭解病人的基本情況,隨後,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到病房與病人聊家常,建立起信任關係後,再與患者在生死方面的問題上進行探討。

一位佛山临终关怀社工独白:24岁的我,为何陪着将要离世的陌生人?

患者的樂觀與淡然經常會打動她們。

張馨勻第一次見到一位臨終患者時,這位由於身體虛弱而說不出話的絕症患者,竟然費力地舉起了雙手,向她豎起了大拇指,這份樂觀深深地感染了她。“患者走的時候面帶微笑,身體柔軟,讓我很欣慰。”她認為,自己陪伴患者安詳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這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經歷,也是這份工作的價值所在。

患者去世後,社工們會協助有需要的逝者家屬料理後事,並通過各種專業手法幫助家屬接受親人離開的事實,並提供心理援助,引導家屬走出失去親人的陰霾。

區曉姍粗略算了一下,畢業後從事臨終關懷服務的半年時間裡,她已經送走了30多位服務對象,經常與死亡打交道,改變了她對很多事物的看法。

她坦言,自己以前認為,健康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在接觸很多臨終病人後,改掉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更加註重養生,也會經常督促家人去做身體檢查。

事實上,經常與死亡打交道的區曉姍,是一位非常熱愛生活的姑娘,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做手工DIY,親手製作一些香薰蠟燭、衍紙等小玩意。她製作的黏土玩偶,顏色鮮豔,線條柔和,透著一股童趣。

一位佛山临终关怀社工独白:24岁的我,为何陪着将要离世的陌生人?

目前社會接受度仍不高

“家人只知道我做社工,但不知道具體工作內容。”被問及家人是否知道自己的工作內容時,張馨勻說,並不會主動跟家人談及自己的工作。

打算應聘臨終關懷社工時,剛畢業的區曉姍遇到了家人的不理解,家人擔心她經常與臨終患者接觸會感染上疾病。同時,家人還覺得她年紀輕輕卻經常要面對死亡,不僅對心理會有不好的影響,也會“不吉利”。

“當時我猶豫了四五天。”區曉姍回憶,她那當社區志願者的外公後來幫了大忙。外公了解到她想從事臨終關懷服務後,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趁一次喝早茶的機會說服了其他家人,並鼓勵她大膽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區曉姍談到,自己之所以堅持要從事臨終關懷工作,是希望能夠給予社會上的老人更多關愛。她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發現,很多人在面對小孩子時很有愛心,但轉頭面對老人就變得很冷漠。“其實老人跟小孩子一樣,都特別需要別人去關愛。”

一位佛山临终关怀社工独白:24岁的我,为何陪着将要离世的陌生人?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臨終患者都願意接受臨終關懷。張馨勻認為,由於死亡在傳統文化裡始終是一個忌諱的話題,對於部分臨終患者和家屬來說,接受臨終關懷相當於給患者判了“死刑”,因此並不願意接受。

對於張馨勻來說,社會接納度不高也導致“寧養關愛項目”存在招人難的問題。雖然相比其他服務項目,臨終關懷社工會有特殊項目補貼,但在去年依然存在招人難的問題。她表示,一方面是臨終關懷對社工專業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死亡會讓一些社工感到忌諱或害怕。

事實上,提高社會各界對臨終關懷的接受度,仍然任重道遠。

南海區一養老機構負責人透露,該機構曾經設立臨終關懷室,並配備了醫護人員、心理輔導師和相關醫療器械。然而,由於一直沒有長者願意使用,臨終關懷室最終被改作他用。該負責人認為,在南海區,長者普遍對臨終關懷服務接受度不高,難以接受自己患上絕症的事實。

“但我仍然看好臨終關懷服務在南海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醫院,身邊都是病人,長者接受臨終關懷的心理壓力反而沒那麼大。”該負責人說。

“希望做一份善美生命手冊”

2011年,臨終關懷服務登陸佛山,不少醫院和養老院開始了對臨終關懷服務的探索。

2018年10月,第四屆中國社工教育協會醫務社工專委會年會暨第二屆廣東省醫務社工研討會在西樵舉辦,就對臨終關懷服務做了進一步的探討。

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院長林孝和表示,南海區第四人民從2015年開始引入臨終關懷服務,通過這幾年的醫務社工服務,感受到了醫務社工對醫院、社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通過他們在醫院、患者、社會之間建立一道溝通的橋樑,讓醫患更和諧、更感知,讓生命更溫暖,進一步強化了人文關懷照顧,促進人文管理的進步。

另一方面,臨終關懷的目標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通過消除或減輕病痛與其他生理症狀,排解心理問題和精神煩恐,令病人內心寧靜地面對死亡,幫助患者家屬緩解疲勞與壓力。

一位佛山临终关怀社工独白:24岁的我,为何陪着将要离世的陌生人?

在張馨勻的記憶裡,社工們曾給服務過的患者製作過一個人生相冊,這讓老人十分開心。“我們希望儘可能的去完成他們的心願,讓他們走得更安詳。”張馨勻介紹,目前,她們正在著手設計一份善美生命手冊,患者的人生回憶與對後事料理的意願都將在這份善美生命手冊裡得到展示。

“有些家屬在家人去世之後很快走了出來,但是有些家屬很難接受家人去世的事實,一直否認家人離去的事實,這類家屬大都需要心理援助,需要我們比較多的介入。”張馨勻介紹,在對病患家屬的關懷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在臨終關懷服務方面也有著較大的需求。”南海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南海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有22.5萬,佔南海全區戶籍人口總數的17.6%,預計至2020年,這一數字將攀升至30餘萬。

【撰文】黃逸豪 肖霞 李慧君

受訪者供圖

【作者】 黃逸豪 肖霞 李慧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佛山記者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