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已暴漲,醫藥啥時起飛呢?

最近以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為代表的消費類股票暴漲,茅臺的總市值已經突破萬億,格力電器的總市值也逼近四千億。對於指數投資者而言,歷史上哪個行業指數指數收益最高呢?

博格使用申萬行業分類進行數據統計,關於為什麼選擇申萬行業而不選擇中證行業,在投資圈裡面其實大家都知道申萬、中信這樣的證券公司的行業指數做的相對更專業一些。

消费已暴涨,医药啥时起飞呢?

排名前兩位的行業分別是家用電器(例如:格力電器)與食品飲料(例如:貴州茅臺),醫藥生物位列第三。基金老司機都知道:”喝酒吃藥“,但是最近市場光喝酒了,啥時候吃藥呢?

消費已暴漲,醫藥啥時起飛呢?

從估值的角度,醫藥行業的估值相比消費類(食品飲料與家用電器)處於歷史底位,博格之前有一篇文章《醫藥基金還能上車嗎?》專門講解醫藥行業的估值。

借用李時珍重倉匯添富創新醫療的基金經理展望,說明醫藥行業目前處於轉折點的狀態:

”2018 年應該是醫藥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我們認為國家醫保局的成立意味著我們國內醫保支付方的角色將發生重大變化,行業邏輯將被重構,從過去的需求紅利拉動轉向未來的供給結構優化。行業將回歸價值,藥品將回歸其醫學屬性,產品力將成為核心競爭力。而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把眼光放向全球。未來,國內醫藥市場將從封閉走向開放,競爭環境劇烈變化,新的產業環境,競爭力重新定義。具有國別競爭力的產業、擁有全球競爭優勢的企業,應該是能夠獲得持續成長空間的機會。總體而言,2019 年的 A 股醫藥市場將繼續處於傳統與新興分化的結構變遷中,舊時代與新成長的交替將成為主旋律。我們將保持成長+價值風格,繼續看好創新藥及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服務、醫藥消費品等景氣度較高的子行業,此外如何應對傳統的製藥/器械行業轉型將是我們組合面臨的主要挑戰。“

消費與醫藥的走勢比較:

消费已暴涨,医药啥时起飞呢?

在2015年之前,大消費指數(家用電器與食品飲料)與生物醫藥指數的走勢不相伯仲,而且在2015年醫藥生物的收益率還是高於大消費行業。

但是自2016年之後醫藥走勢乏力,2018年醫藥行業剛有起色,又發生”疫苗事件“”帶量採購事件“導致醫藥行業暴跌,到2019年之後醫藥行業開始估值恢復,截至目前2019年以來醫藥指數漲幅40%,未來估計還看生物醫藥企業盈利狀況,畢竟人家家用電器與食品飲料都是靠盈利增值支持估值的。

毋庸置疑的是隨著老齡化的到來,醫藥是一個大產業…… 問題:醫藥指數還能上車嗎?研究一下估值水平:

(1)全指醫藥(000911.SH)

PE估值水平:

消费已暴涨,医药啥时起飞呢?

全指醫藥目前PE為35倍左右,基本還處於歷史均值下面,如果PE從低到高排序,目前的PE處於32%的位置,顯然已經不是底部了,但是也不高!

PB估值水平:

消费已暴涨,医药啥时起飞呢?

全指醫藥目前PB為3.85倍左右,從PB的角度而言比PE的角度更優,說明醫藥企業的淨資產增加了,加大了投入?

PS估值水平:

消费已暴涨,医药啥时起飞呢?

啥是PS呢?就是市值比銷售額,尤其在2017年之後醫藥PS大幅下降,估計有統計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真是賣的藥更多了。小時候感冒去醫院,醫生給開幾塊錢的藥,現在都開幾百的藥?目前全指醫藥的PS為3倍作用,還處於歷史底部。

從投資者角度而言,無論如何看到PS的下降都是好事,畢竟產業越來越大了。

(2)生物醫藥(930726.CSI)

中國人看病主要靠醫保,醫院開藥醫保給報銷,反正花的醫保的錢,醫院也沒有動力跟藥廠談談價格,而且靠醫藥代表的紐帶關係醫院與藥廠親如一家人,但是隨著社保資金的壓力越來越大,2018年社保總局搞的“帶量採購”降低藥價。

此舉讓我們認識到藥品分為化工藥與生物醫藥,在海外化工醫藥的毛利也就比化工廠高一些,但是在中國化工藥賣著生物醫藥的價格,倍社保局一砍價格直接降價80-90%。相比而言生物醫藥更優前途,例如中國或許也會但是醫藥行業中的華為。我們選取生物醫藥指數(930726.CSI)看看這個細分行業的估值:

PE估值水平:

消费已暴涨,医药啥时起飞呢?

生物醫藥的估值54倍PE,歷史百分比為41%,顯著的高於之前的全指醫藥指數的35倍左右。

為什麼市場給予如此較高的估值呢?當然是大家都看好生物醫藥!現在各種醫藥論壇聊的都是這靶向,那靶向的……

博格為了增加收入,也為了強迫自己讀書(一年至少十本)並寫筆記,博格建立一個新知識星球(按年收費):”望京博格書友會“。 歡迎大家加入讀書的隊伍,另外寫出好的讀書筆記發佈在星球裡面也打賞。

購買綠巨人,請回復購買”;

加收費星球,請回復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