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三口之家买100斤大白菜囤起来,南方人表示瑟瑟发抖,你知道的南北差异有哪些?

行摄青年


买100斤大白菜囤起来,简直就是笑话,我们东北人买白菜都是五百斤起步,南方人听了表示瑟瑟发抖(能拿得动吗),一百斤白菜才十颗白菜,两三天就吃没了,为什么东北人这么喜欢吃白菜?今天给大家看看东北人是咋样买菜的,跟着我们一起逛逛早市,国庆节之后秋菜成为早市最热销的菜品,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都带着小手推车呢,如果不熟悉去早市的路看见拉小车的大妈大爷就果断跟上,保证没有错。

南北差异有,平时差异不大,但秋天是特别明显。大白菜、大葱、萝卜、土豆、圆葱都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单品。

白萝卜一元钱一个,白萝卜炖着吃比较好,青萝卜可以晒萝卜干,红萝卜可以做包子吃。

土豆今年价格变化不太大,五元钱能买一大口袋。

雪里蕻是一种腌制菜的原料,很多人喜欢吃雪里蕻炖豆腐。

红圆葱也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一元五毛可以买二斤,个头大的圆葱不一定好吃。

芥菜疙瘩,也是一种腌制菜的原料,腌好切成丝凉拌很好吃。

深绿色的南瓜很好吃,如果形容说口感软绵我们东北人哪里叫做面。南瓜特别面!

芥菜五毛钱一斤,腌好的咸菜大概三元一斤呢。


看完以上的图片,是不是东北人特别有亲切感,南方人不太理解了,为什么买这么多菜啊,几百斤拉回家,能吃光吗?这些大部分是要腌制的蔬菜,除了土豆之外,萝卜要晒成萝卜干、雪里蕻要腌制成盐的、白菜要腌成酸菜,芥菜也要做成芥菜咸菜,因为北方很多家庭都有地下室或是小库房,土豆、洋葱都可以保存很久,起码到了春节都没有问题。


买秋菜的习俗来自于上个世纪,因为东北一旦到了冬季,各种食材物资是极为匮乏的,因为以前没有多少个蔬菜大棚,各种蔬菜基本要靠自己储备,有时候赶上农村的大雪封路,家里没有点存货是没菜吃的。如果大白菜不腌制酸菜,也可以吃冻白菜的,也有直接吃绿叶白菜的,如果大白菜存放久了,外面白菜叶扒掉喂猪喂鸡,农村可以拿来喂鸡喂猪,我们城里就把外面白菜叶子就直接扔了,小时候每逢秋天都要腌制酸菜,晒白菜可是一个力气活,每天翻来翻去要晒一周,现在家庭条件不允许了,大酸菜缸没地方放置了,但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大妈,我们可以做辣白菜,做好之后放在冰箱里面,起码可以存半个月。大白菜也可以阴干成烟叶状,香肉配阴白菜汤也是一道特别的美味。


有时候羡慕南方一年四季都有青菜吃,东北人只有秋天才会大批量购买秋菜,您看看秋菜可以花样百出的吃,家家户户都存着几百斤的白菜土豆,如果不是使劲吃的话,大概能吃到来年的春天,这回您理解我们东北人为什么买菜都要一车一车吧,其实也没多钱,一车白菜大葱也就百十元。



辽沈美食


2015年我去了三亚住了一段时间,发现南北方的差异还不小。

当时,我爸妈在那里常住。

有一天,我和老公去镇上买菜,因为当时爸妈住的别墅离镇上很远,所以,我大兜小包的买了很多。想着我们走了,爸妈可以有更多的东西吃,短时间内不用再去镇上跑了。

买排骨的时候,店家问我:“要一条还是两条?”

我愣了一下,然后说:“这一扇我都要了。”

店家再问:“这整个,都要了?”

我点点头。

店家这才给我称重,给我剁开。

当我交钱的时候,看到旁边的一个本地人,买了剁好的两块排骨,不到7元钱。

我不禁好奇的问:“您买这么一点儿,是一个人吃吗?”

我心实际想的是:即使一个人吃也不够吧。

可没想到那个人说:“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为了吃排骨,我买这个是为了煲汤喝的。”

煲汤?一两个小时的那种?

他说是的。

包这么一点,不觉得麻烦吗?多煲点还能多喝一顿呢。

他说:“不麻烦,每次都是买这些去煲汤,就煲一顿的量。下次再煲汤,就再买。”

我“哦”了一声,感觉确实有点不像一个世界的人。

我买排骨,平时最少也买两三斤,炖半锅,和家人过瘾的吃一顿之后,还能剩下几块,在第二天就加一些豆角或白菜或土豆或山药再炖一次,彻底消灭。

南方人真的很会养生!

每天煲汤,煲不同的汤,还放一些药材,真的很细致!

记得2008年我在广州出差了一个月,那个时候,我最最爱吃的就是他们那里的各种各样的粥,真是超级美味。

虽然在这边也有广州人开的粥店,但是总是喝不出那种味道。

以后有机会,要带着家人一起去广州逛一逛。

可是,我回到家,和爸爸聊起这件事,爸爸说:并不是所有南方人都是这么细致。

他们住的附近有一个很有钱的人,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儿,他有很多很多地,还雇着很多人给他干活。保守估计,至少有千万资产。

他这么大岁数了,依然每天陪着工人做农活,为了不让工人们偷懒,还发明了很多方法。

比如:上午工人们刚开始工作时,不要去陪着干。等到工人们干了两个小时有些疲沓了,再和工人一起干,这样,有老板在旁边,工人自然不敢偷懒。

他不但精明,而且很珍惜时间。

他家早上做一锅米饭,一直吃到晚上。就早上吃的是热的,中午和晚上就那么凉着吃。他老婆也要和他一起在地里干活的,他老婆也不能在家里悠哉的过日子。他对他老婆,基本上没什么尊重。

他看到我爸爸对我妈妈的态度时,感觉是很惊讶的。

他觉得,把时间浪费在做饭上,实在太可惜了!

可是,我妈如果做了馅饼或者饺子时,我爸爸会叫他过来一起吃个饭,他也吃的非常香,比爸爸吃的还要多。

还有,很多南方人,认为北方人比较懒,不如南方人头脑灵活,不如南方人吃苦。

北方人与南方人吃苦的区别我倒没什么感受,但是南方人确实头脑灵活。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南方人,家里很穷,他的大学学费都是自己赚钱赚出来的!

  • 参加无线电爱好者协会,给人家修彩电冰箱;

  • 自学吉他,弹得特别好,然后开办吉他班;

  • 面对社会人士开办电脑培训班(我也参加了他这个班,和他及另一个朋友轮流给学员们上课,那个班上完,我用自己赚的钱买了我的第一部手机,那是2003年暑假);

  • ……

这男生,个头比我矮半头,可是头脑很灵活,很能吃苦。

几年前和朋友聊起他,说是他开办了一个电子公司,在北京,而且刚买了三百多平的别墅。

还有另一个比我大两届的师兄,也是南方人,都是我在无线电爱好者协会认识的,不太熟,他也是毕业后开了公司,做的相当不错。

相比之下,那个协会中的北方人,再后来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包括我,更是很无名了。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1.记得一次去哈尔滨,我和另外个女同事两个人,点了一个锅包肉,一个醋熘白菜,一个炖鱼。还准备点一个大拉皮的时候服务员发话了;大哥,就你和媳妇两个人,这三个菜就足够了(我擦,谁是我媳妇(๑′°′︿′°′๑)我媳妇能和猴一样瘦。。。。)再多肯定吃不了。既然这样说那就算了,来两碗肉丝面吧,其他菜多少钱我记不清了,肉丝面6块一碗我是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是2009年。接下来上菜了,锅包肉,我擦,上海东北饭店一盘基本上十来块,这一盘和小山似得。就看我那瘦的猴似的女同事努力的在扒拉那堆肉山,这画面现在想起来就好笑。接着炖鱼和白菜量也很大,我也就不说了,反正是蒙头猛吃。期间我问服务员,肉丝面条是小份吧,他肯定的回答我确定是小碗。接下来真正震惊的来了,两碗面条还真是小碗,比家里吃饭的碗大一点。一筷子下去就叫肉丝没见面条,再一筷子下去,扒拉到底看见面条。感情这真是肉丝面条啊,一小半面条一大半肉丝。这才六块钱,估计能有三两肉丝,搁上海加点笋丝茭白丝能炒盘菜了。吃完付钱的时候问服务员,你们这儿肉不要钱是吧。


2.我山西人,平生爱吃醋。
一次和一山东汉子以及四川妹子去吃火锅。
山东大汉取了麻酱,
四川妹子取了油碟。
两人感慨南北差异之大,讨论到底什么是正统。男生说没麻酱不火锅,女生说四川人天天吃火锅难道会说错?
两人争持不下,于是问我。
我拿着一碗老陈醋站在原地南北不是人……

3.小编最近看到了一个段子,成都网友来到北方,在烧烤摊点了玉米,但玉米上桌后,

他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

原来你们北方的烤玉米是这样烤的???

北方的小伙伴一脸懵X:不然咧???

面对小伙伴们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博主晒出了成都烤玉米的样子

北方的小伙伴们被反扑了!

不少南方网友也晒出了当地的烤玉米!

看出如此串串玉米,北方网友们都市觉得失去了饱腹感。纷纷po出了北方的烤玉米

我们是论整根来的好吧。

作为一个东北人,小编非常理解,这位四川网友的“震惊”,

毕竟我们的烤玉米是很有气势滴↓↓↓

整棒整棒的来外焦里嫩的,再来点辣酱孜然辣椒面啥的,用嘴秃噜几圈啧啧,那个香气啊

北方的小伙伴晒出了各种各样的烤玉米都是整根的!

在北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弄点柴火自己烤着吃也是棒棒哒……

对于新鲜感十足的四川烤玉米

北方网友们炸开了锅:EXO ME?还有这种操作?

一个烤玉米都能看出南北差异,一边是精致、一边是豪放!

这个撸串的季节感觉又多了一种操作,估计南北方街头都快出现对方的烤玉米了~

南方的小伙伴们期待吗……

小编表示,在我们北方除了烤玉米,还有一种吃玉米的方式在小时候很流行

感觉相当酷砰,一声响!


莺莺的小厨


小时候,全家六口人,每年11月都要买1000多斤大白菜,花上十多元。那时白菜全是分级卖的,1级白菜2分五;2级白菜1分9;3级白菜1分4;4级白菜1分1,再次一点的白菜每筐5毛,是积酸菜用的。那时,家里都挖菜窖,是保存白菜的,隔十天左右还要下菜窖倒白菜,摘掉烂叶,非常累,也很好玩儿。

那时大白菜主要吃法是熬白菜,炒白菜,积酸菜,包饺子,凉伴白菜心,天天如此。想吃别的也没有,或者是各种萝卜。

80年左右,插队回城,又被分到菜蔬公司上班,每年11月都是最辛苦的,从11月初,开始卖大白菜,每天工作15个小时左右,半夜才能卸完车,回家就睡,几天也不洗澡,吃的很好,那几天有专门做饭的人,吃饭不花钱,还能吃上荤腥。等冬储白菜结束,每人能拿到10多元加班费,甚至更多,还会评选出先进个人,再奖励一下,总之,这个月能多挣二三十元,大家都很期待,终于可以买件衣服,或者一双好鞋,或者存起来。只能完成一件事情,实现一次梦想,真的很不容易。

蔬菜公司倒闭以后,或者说和副食合并以后,就不卖冬储白菜了,也没有人买,只有菜农,小商小贩卖,买的人也不多。排大队买白菜的景象也已成为了历史。我也60岁了,退休10年了,我都不买了,冬天市场蔬菜品种更多,虽然贵点儿,但是非常新鲜,现吃现买,很方便。

我文化水平不高,只有高中毕业,但是,我喜欢头条问答,喜欢读者,喜欢谈论往事。希望关注。


西里大姨666


老样湖南人,外婆家正是在东北,对于南北差异的体会是有的。说说我自己经历的差异吧。

大白菜是北方过冬必备食物,我外公外婆二个人,每年过冬的时候都能屯个一百多斤。而在老家,根本不需要屯,大白菜在家门口的地里,随时就可以去拔二棵回来。

我好奇的问过外婆,为何要买这么多白菜呢?她告诉我,在北方冬天里,大白菜是最实惠最百搭的菜,可以清炒,可以炖肉,可以当主菜也可以做配菜。不像在南方,南方冬天里可以选择的食材还是挺多的。更关键的一点是,冬天里的北方太冷了,除非要上班或者重要的事才出门,一般都不愿意出门。

想想也是,在冰封的东北,大多数食材都得靠南方运输过来,价钱肯定也变高了,而大白菜在北方也能种植,相对实惠一点。在那么寒冷的天气下,我也不愿意经常出门去买菜。

另一个区别是在夏天,在夏天的时候,南方人的命是靠空调给的,在北方呢?一个风扇就可以搞定。我去年最热的7.8月,我就在北方过的,没有空调和风扇,我居然也能睡着。在南方谁敢试试呢?

虽然白天同样很热,但是不得不说晚上还是比较凉快的,如果是睡在窗口,风一吹过就感觉很舒爽。

在北方,只要不是大城市,到了晚上九点十点,大街上基本上人烟稀少。有时候一个人走路都有点心慌,生怕遇到坏人了。而在南方所有的城市里,凌晨一二点,都还是灯火通明,尤其是夏天河边的夜宵摊,那是人声鼎沸。

我在广东工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跟朋友嗨到半夜才回家。但是我到北方后,有时候十一二点想下楼买点东西,发现连个开门的小商店都没有了。路上只有虫鸣猫叫,夹杂着偶尔飞驰而过的骑车声音。

其实南北差异的最大原因在于气候,是气候的原因导致人的行为产生了变化,所以相对来说,北方人觉得南方人有时候不可思议,而南方人则对北方人表示瑟瑟发抖。


老样


我是皖北的,姑且称自己为北方的吧,与南方人做对比,我们那里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主要是馒头面条。

还有,我们那里的人,大都喜欢泡澡堂子,就是很多人一个大浴池,完后让搓背师傅给搓搓背,南方人好像没有这个习惯吧,我印象中,他们都说淋浴居多,洗澡也比较频繁。我上高中的时候,冬天是一个星期洗一次澡,可能是因为冷吧。

还有就是有人晒出的饭菜了,先不说饭菜,就说饭菜用的盘子,我们那里用盆的多数,女友算是南方的,她家做饭,基本上都是小碟子,而我家基本上都是用那种比较大一点的铁盆盛的。


这是我家吃饭的时候。
女友家吃饭的时候。

一个显得精致,一个就有点粗犷啦😄


行者雷穷游中国


南方的朋友时常误解北方人或东北人,我在北京有一老师就是南方人,人很好,讲话实在,他就嘲笑北方人为什么冬天会贮存大量的白菜、土豆、萝卜等,并以南方人无需贮存蔬菜为荣。我家在东北,当地人在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以保持蔬菜的新鲜,记得当时最麻烦的就是下窖取菜!那时的白菜价是2~3分钱一斤,一般4~6口之家每到冬季来临都要贮存400~600斤白菜(部分用来渍酸菜,200~300斤土豆,100~120斤红萝卜,20~30斤青萝卜,10~20斤胡萝卜,甚至可能会更多,这取绝于收入的多少和食用量,以及家庭人口的多少。每个家庭无一例外都要贮存蔬菜,再配以各种菜干,如秋天凉晒的萝卜干,豆角干,茄子干,雪里红等等,因为那时东北的天气寒冷很少能吃到更新鲜的蔬菜!也是因为有了丰富充足的贮备,所以东北人家餐桌上盛菜都是用大盘,或小盆,从不用小碟子,这与有些地区用小碟盛菜完全不同,即便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也是如此!至今东北的饭店和家庭依然延续着使用大盘盛菜的习惯!这是北方人长的相对高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南方的白菜品种很多,都是绿叶菜,有的品种长的很高大,但几乎都没有充实饱满的菜心,近似于北方白菜的老邦叶。如今的东北早已没有了地窖贮菜,各种应季或反季节蔬菜包括南方的一些品种也都应有尽有,无需在贮存蔬菜了!但是每到秋季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人们仍然习惯于买上100~300斤大自菜用来腌渍大名鼎鼎的酸菜,多多少少留上几十斤大白菜,放上一个月仍能保持鲜嫩。


用户9426527412000


第一次见大葱时,我说那是大祘叶,朋友说是大葱,结果争了好久。北方有天然冰箱,南方没有,说实话,去北方看雪挺兴奋的,冬天太冷了,暖气房里虽然暖和,但没空气,我难受,窗户上全是冰花,装一杯水放阳台,第二天给你一杯冰棍,有一次出门没带耳套,回来耳朵痒痒的,第二天就肿了。还是喜欢南方。再冷也就零下一二度,还能扛得住,但至少有新鲜的空气,至于菜嘛,北方人卖菜用棉被悟着卖,记得在北京买包子吃,一个包子有我们南方的三个包子那么大,还有就是豆腐,份量也比南方多,但我不太喜欢吃北方的豆腐,因为好硬,南方吃的豆腐软软的,南方冬天的菜还是挺多的,特别像农村人,可以种五六种青菜,每天可以不重样,北方人吃面条、饺子是主食,南方人吃面条、饺子是早餐或者宵夜,天南地北的,差异挺大,但各有各的好处,反正都挺好。


月芽儿71


本人女,山东人,今年来深圳认识几个广东朋友,在聊天的时候就说起搓澡,我就说啊在我们那里冬天一星期就洗两次澡,一次是时间比较短大概洗一下就好,第二次就要大洗了,大概过程就是冲澡。洗头。搓澡。打奶。按摩。面膜。冲澡。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一个小时,给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广东朋友都会很惊讶的说被别人摸不会敢到不好意思吖!我从小学就自己洗澡了,从来不会和别人洗澡,就算是结婚了我也没让老公看过我洗澡。。。这个时候就表现出南北的差异来了,我小时候在农村夏天都是我妈给我洗澡,看到脖子或者后背,腿上有灰,就会用大擒拿卡住你脖子,用出洪荒之力措你,我吧就痛的嗷嗷叫。然后我妈就会在我屁股上赏两巴掌,一遍打一遍措,还一边说一个女孩家不爱干净,什么什么的。。。。都给我留下阴影了,但是就是因为气候的不同,我来到深圳后也是每天都洗澡的。不要因为南北差异感到有差距,我认识的南方朋友都超级超级好的,我现在也喜欢南方了,就是南方的馒头再便宜点就更好了,好~了不得来,两块五一个小小馒头,比我家乡超市卖的馒头小好多,像我三头一个奥!!


用户4341804937467


我家是陕西的,也是一个正宗的北方人。要说南方和北方的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还真的是特别的多。

我觉得大冬天屯100斤大白菜还真的很正常,因为我奶奶快到冬天的时候就不停的屯土豆,白菜,萝卜,南瓜,蒜,海带,绿豆…反正就是能买到什么我奶奶都会囤好多。可能老人比较喜欢囤东西吧,年轻人倒还不多。但是在南方朋友来看,这个就真的太夸张了,一次性囤100斤!

其实在一些生活小细节上也可以看出来,我大学的有两个室友是南方的,她们买水果的时候就是一个两个的买,而我不一样,就买十来个,总觉得买一个两个太奇怪。但是她们说在她们那边,哪怕买一个蒜,人家店主也会卖的,但是我们家那边,谁家会跑去买一个蒜啊!简直不能想象。



在饮食方面南北方也有差异,北方人一般都比较粗犷,但是南方人更讲求精致;北方人吃东西比较重口味,南方人比较讲求清淡,这就是饮食方面的差异。

当然啦,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北方晒衣服天气好的话半天或者一天就干了,但是南方不一样。我之前去上海,广西那边、,晒完衣服真的好几天才可以干,并且穿着也不大舒服,有点黏糊糊的感觉,可能还是没有适应吧!

南方和北方的差异还是蛮大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成就了我们的多元文化!

这是大猫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