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檢課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資知多少

近年來,全國各地投資理財領域非法集資大案要案頻發,這些非法集資者,往往工商執照、稅務登記等證照“樣樣俱全”,他們打著“投資諮詢”、“股權投資”、“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眾籌”等旗號,通過所謂的“能人”引領、高息攬儲、暴利引誘、短期兌現等方式,以“合法外衣”之名行詐騙錢財之實,導致參與者損失慘重、親人反目,甚至家破人亡,教訓極其深刻。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非法集資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目前,我國刑法規定了四種非法集資類犯罪,分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和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今天,瑪檢君解讀一則虛擬理財非法集資典型案例,講述其中一個罪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典型案例

2015年初,外籍人士張某夥同趙某、李某等人,成立了某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境內專門從事推廣虛擬貨幣。張某等人對外宣稱其所經營的“某某幣”是由“比特幣”發展而來的數字貨幣,在某知名國際金融集團及其控股的十大互聯網產業中用於企業集團內部結算、會員之間記賬,具有極大的升值空間。張某等人對外宣稱,該數字貨幣可以流通,增值迅速,能讓投資者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該數字貨幣項目對外運營資金籌集有兩種方式,分別為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均可以讓投資者獲得鉅額利益。在利益的誘惑之下,張某等人不斷向社會公眾吸納資金,涉案金額600餘萬元。張某等人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法律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二十八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五十萬元以上的;(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五)其他擾亂金融秩序情節嚴重的情形。

本案中,張某、趙某、李某等人未經國家有關金融機構的批准,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以虛擬數字貨幣為噱頭、以鉅額回報為誘餌,通過媒體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承諾給予高額回報,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達600餘萬元,嚴重擾亂金融秩序,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風險提示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為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遠離非法集資如何做?

一要理智看待虛擬貨幣,切勿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從目前技術發展來看,數字貨幣尚難以全面發揮真正貨幣的功能。上述以“虛擬貨幣”為噱頭的“金融創新”,實際上只是“借新還舊”的騙局,其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廣大消費者要擦亮雙眼,識破這些“金融創新”背後的陷阱,切勿盲目輕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最終讓自身財產受到損失。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二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資常伴風險,想要高收益必然要承受高風險。廣大消費者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不能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要注意學習金融和投資相關知識,客觀評價自身風險承受度,選擇正規投資渠道,實現自己財富保值增值的目標。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溫馨提示:

理財千萬種,安全第一條

投資不謹慎,親人兩行淚

來源|鳳城檢察(瑪納斯檢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但需要關注☺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