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类博士该怎样写好学术论文

论文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来说一直以来是一个“心腹”,因为它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其文字功底与写作能力。尤其是对于文科类博士而言,论文的写作就相当于一个磨练心智的过程,其中的酸爽,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文科类博士论文写作的一些方法与技巧,结合了导师指导和个人的经验,希望能为各位有所帮助。

文科类博士该怎样写好学术论文

1论文选题方面

在文科类论文写作中,论文选题是关键,一个好的选题关乎到论文是否能博得期刊编辑的眼球以及认可。很多文科类博士在入学初期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在看过大部分的专业书籍后,依然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进行选题。其实不然,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从本专业的学术期刊中探寻和发现论文选题

由于文科类学术研究所要讨论的基本理论与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不大,很多问题都是悬而未决,比如管理学领域里的政府公共管理问题,以及社会学中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些都可以从期刊网上查到上万篇文献,且观察的视觉和思维方式不同,也是可以写出新意的。因此建议各位博士可以不定期地到图书馆进行相关查阅,再了解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可适当的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样会扩展思路,通过他人的选题研究来发掘潜在的信息,从而获得灵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对于博士进行知识管理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建议有选择性的阅读期刊,比如,有些学术论文只需浏览标题,有些可只看摘要,了解大致内容等等;没有必要进行全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除外哦)。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减少时间浪费,亦可以获得相应的选题信息。

2.从本专业经典书籍中发散选题思维

除了从学术期刊中探寻和发现选题以外,另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就是阅读本专业的经典书籍,因为对于任何一种学术研究,经典的重现与再造都是一个美好而享受的过程,我们会在阅读中获得灵光一现的亮点,这将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兴奋点,在前人的基础上找到另一种阐释问题的落脚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阅读与选题的过程中,兴趣至关重要。我的博导在开学时就告诉我,攻读博士的旅途是漫长而孤独的,因此,能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因为有兴趣才有激情,有激情才能产生思想与灵感的火花。当然,也许在我们刚进入一个学术领域进行研究的时候,往往很难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那么就要多翻阅专业学术期刊,多阅读经典书籍,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所在。

2文献研究方面

选题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要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了,尤其是对文科类的博士来说,想要写好一篇学术论文,文献资料的阅读与收集至少要占到论文写作三分之一的时间。

1.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

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学术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继承性。即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契合时代发展的扩展与创新。

因为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进行的,因此,在写作前,必须了解前人对本选题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而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类的科学研究差异甚大,因为文科类不搞实验,主要靠大量看书。那么,对选题相关文献的阅读看显得尤为重要。记得刚进来读博时导师对我们说:“如果谁能通读本专业 100本中外专著,谁的学术水平就脱胎换骨了,做学问就有了根底,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同了。”这就表达了对文献阅读相当有见地的理解。

2.以问题为导向收集资料

学术论文写作必须占有详尽的文献资料。文献研读得越多,论文的思路也就变得越来越清晰。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无不得益于深厚的文献资料的积淀。一般而言,写作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收集的文献资料至少应有上万字,甚至十万字、几十万字。同时,在研读文献时要学会做笔记,要带着问题阅读。在这里,笔者提供两点经验,以供参考:

(1)标明出处,如论文标题、作者、期刊名称、发表时间、页码;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以方便写作学术论文时标注参考文献。

(2)摘抄时,可在每一段落后面标注阅读时对此论述的心得、见解等,以方便正式行文时导引思路。

(3)可以从已经发表的、与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 ”中得到启发,按图索骥,从而寻找与选题相关的经典著作。

3论文表达方面

继选题、研究之后,接下来论文就进入写作表达阶段。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不少文科类博士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最困惑和茫然的阶段。下面针对文科类博士研究生的各种表达困惑力求找到解决之道。

1.关于论文“文体”

一般的学术论文要求 5000~8000字,可对于一些初来乍到的文科博士来说,有的会认为,论文一两千字就可以说清楚,没有那么多“废话”可写。然而,我们要明白的是,学术论文是议论文这个文体的高级形态。普通的议论文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组成,而议论文中的论点对应于学术论文的创新点;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引用典故或生活事例,学术论文则要求科学的事实(调查)或论述(文献)作支撑。如果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对于议论文而言,则为“优秀”;而对于学术论文而言,则彰显“功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能把一个普通的道理写成一篇 1000字甚至 3000字、很有说服力的美文。学术论文同理,如果文献或数据材料丰富,论证严密,逻辑清晰,无疑将凸显论文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创新。

2.关于语言表达

很多文科类博士研究生对学术论文的语言凝炼和表达要么没有意识,要么不得要领。但是,语言表达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影响着学术论文的深度。对于学术论文而言,如果不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优秀的思想也无法得到传播。更何况,语言本身就包含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态度和观念。它不仅是交流的媒介,也是思考的工具,恰到好处的语言能精确、完美地传达作者的见解、境界和智慧。当然,语言凝炼和表达能力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作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关于论文创新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但让不少博士研究生无语的是,在阅读了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达几十万字后,感觉所有问题好像都已被人家论述,怎么可能有“创新”呢?好,那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学术论文的“创新”加以阐释。学术论文的创新是对专业而系统的理论进行智力再加工,要想做一篇语言、思维、见解真正全“新”的论文是不可能的,一篇富有创见的文献,其提供的新信息仅占全部信息量的 10%,其余的 90%为前人所提供。而且,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化,创新难度越来越大。完全意义上的学术创新,实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不同的语言表达,凭自己独有的逻辑思辨,总能添砖加瓦,另辟蹊径。马克思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宏大理论体系,就是在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其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三卷中,引用资料的索引和注释就多达 300页。因此,只要我们打破对学术论文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勤于钻研,认真思考,善于借鉴,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对学术选题进行创新和发展。

4.关于论文标题

有些文科类博士研究生要么对学术论文标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感到难以找到吸引人的切入点,常见的标题问题主要有文不对题、小题大做、大题小做三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个好的标题是学术论文成功的一半。因为标题不但反映了论文的学术主题,而且能吸引期刊编辑和读者。有的博士研究生认为一些论文标题纯粹在玩文字游戏,实则不然。一个好的论文标题,既能反映学术论文的创新之处,同时还能昭示作者的文法功底和学术涵养,更是作者逻辑思辨能力的体现。因此,文科类博士研究生平时应多学习借鉴一些优秀期刊的论文标题表达方式,通过揣摩和积累,有意识地对学术论文标题多加锤炼。除此以外,文中的二级标题同样不容忽视,因为二级标题相当于一篇文章的“简明导游图”。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一篇学术论文的大标题和小标题之间,或者小标题和小标题之间,逻辑关联不大甚至四分五裂,那么,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整篇文章肯定是一盘散沙。如果二级标题在提炼段落中心思想的同时兼具学术美感,那就堪称完美了。

总之,学术论文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实践,即要在博览群书、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多动笔多练习。一些文科类博士研究生之所以一想到学术论文就头痛,因为他们误以为学术论文和文学创作的体验式表达一样,是一种需要灵感的艺术。其实不然,只要勤学苦练,无论是成功之经验,亦或是失败之教训,都能在体悟中感知学术论文写作并不断进步。学术研究其实是一种修行,“学术人不是普通人,要成为学术人并不容易,需要一次涅槃。”要实现“涅槃”,须有坐冷板凳的心境,这对一个学者而言,既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一个起码常识。

文科类博士该怎样写好学术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