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賬戶被凍結,主動現身忙還款

勞動合同法 | 微信賬戶被凍結,主動現身忙還款

近日,河南省平頂山市衛東法院執行局依託“總對總”網絡執行查控系統,依法凍結了2名失信被執行人的微信賬戶,迫使其主動現身,到法院還清了欠款。

這2起執行案件均為2019年新收的案件,分類涉及勞務合同1件、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件1件,執行標的合計50000餘元。衛東法院執行局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順利將這2起執行案件全部執行到位。

勞動合同法 | 微信賬戶被凍結,主動現身忙還款

勞務合同中,被執行人吳某在承包衛東區某村工程期間,僱傭一農民鄧某為其幹活,雙方經結算,吳某尚欠鄧某勞務費,扣除吳某已支付的2000元,尚欠3000元。法院判決支持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但老闆吳某雖然服從法院的判決,但到期後不但不履行還款義務,還四處躲避。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件中被執行人李某,因交通事故致申請執行人顧某受傷,案經法院主持調解,李某投保的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付顧某2萬元;李某應給付顧某共計2.5萬餘元,但是到期後,李某未履行還款義務,還玩起了“躲貓貓”。

執行法官在對兩名被執行人名下財產進行梳理時,發現其名下均有互聯網銀行,也就是人們常用的微信、支付寶賬戶。雖然銀行賬戶中沒有錢,但不排除其使用微信、支付寶的可能。執行法官立即查看了吳某、李某二人的微信賬戶,發現有餘額便立即將其依法凍結。果然,賬戶被凍結不久,二人就主動找到法院,將該案全部標的款履行完畢。

隨著社會生活的進一步發展,微信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大家常用的支付手段,遠程查詢、凍結網絡虛擬交易賬戶中的資金將成為執行工作中的一項常態化措施,方便人民法院快速地控制被執行人的財產,有力保障申請執行人合法權益,豐富了執行手段,也成為破解執行難的新的有力武器。衛東法院利用各種科技手段,進一步壓縮“老賴”的生存空間,讓“老賴”們寸步難行,以推動執行案件順利執結,給老百姓兌現“真金白銀”。

以上就是萬邦法務小編為您整理,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諮詢我們萬邦法務的律師。

勞動合同法 | 微信賬戶被凍結,主動現身忙還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