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医院和医生分开,医生看病不卖药,医院卖药不看病,结果会怎样?

天道酬勤13xx9xxxx


现行的医药已经开始分家了,这也是以后的趋势。但是这个还是不能根本的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医疗的诊断费并不高,即使是全国最顶级医院的最著名的专家的挂号费也不贵,普通百姓也消费的起,当然你的有本事正当渠道拿到号才行,黄牛号除外。然后就是检查费和治疗费,这个就高了。但检查费在同家医院还接受的了,花费不会特别多,还称不上巨款。治疗费分两块,操作的费用,比如手术等一些医疗手段。这个公立医院是物价部门定价的,价格高点也没办法,人家卖的就是技术,凭本事赚钱,吃饭。但要防止有些黑心的利用病患不清楚而多收费,重复收费的现象。账单要经得起查,多一罚十是个不错的选择,希望能够推行。另一块就是药品和器械的费用。药品不能严格按照暴利标准来评定,特别是新药,这个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在保护期内是允许暴利的。这是不可能解决的,不然不会有医药公司做新药开发的。解决这个只能靠医保的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防止假新药,用以前的药品,配方加以修改,变成新的名字,有的加上个复方什么什么的。这个要打击。加强新药审批的监管。还有就是药价的定价要监管到位,不留有药品回扣的空间。不在知识产权保护期内的药品价格是要受到监控的。这些工作做到位了,才能某种程度上缓解药价问题。


茶论道1


医生与医院分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首先要医生好好学习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端正思想,做个有医德的医生,药物工厂直供,不须要中间商,让工厂有利润及医院也能有利润,老百姓也站点便利不行吗?其实药价都是中介商拿大头,再给医院领导,直管进药的,直接开药医生再提成,算算这笔帐到头来都加在病人的身上得,所以百姓看不起病。有的见意医生开药,到药店去买,我举个例子,去年我的老伴高血压降不下来,听说要换药吃,得医生开才行,我们到市中心医院专看高血压科室去看,医生开的药要到大力大药房去才有,我去买是四十多元1合,最后到其它药店才二十多点一合,降压快反头痛,所以药店也深的很,总的一句话吃亏的都是老百姓病人。


1号幺Sir


在现在的医疗体质下,不是分不分的问题,我在基层卫生院,在这里住院,门槛低,报销比例大,可以说对百姓是有利的,今年5月以后,在基层可以说是无药可用了,注射药剂几乎没有了,以前在基层医院住院7天基本花费在2至3百元之间,5月以后就得去2.3级医院,一个检查也不少于这个数。其实现在药品本来不加成,所有药品都是网购,医院管不了,说现在的药价高,逮住网购定价的参与人员,枪毙都不冤。现在的价格基层医院收治一个住院的7天才挣16块钱,门诊诊疗费才8毛钱,要不是财政开工资,也早就没人干了。


gaosheng3


你说的办法国家已经想到了,全国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就是说医院药品一分钱不挣。现在医院和医生都不卖药了,药房不但不挣还搭人员工资。所以,有的医院把药房托管给药店,国家不让了必须收回。


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大概有三年多,你问结果会怎样?自已看吧!还是那样子,老百姓骂得更欢了。 为啥呢?病根没在这。我们得个感冒在社区就能看好,非得上大医院,大医院程序多、检查项目多、花钱就多呗:还有有的人去医院治疗时,专挑高精尖没备,那价格能低吗?可是看完病觉得钱花多了。


这些也都不重要,重要是你医院上这么多收费高的设备,医保不买帐不给报销。病根找到了吧,如果不论你做了多少检查,也不论你花多少钱,医保全报您还说贵吗?您还骂检查的多吗?所以,改革医保现行体制,就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解决医患矛盾最有效的良药。


用户临江楼主


可以说对医生大大的有利,对患者弊大于利。

首先说医生,医生现在诊疗费挂号费才多少钱,寥寥无几,医生的收入来自医院发的奖金。如果没有医院这一层,医生相当于独立个体,收费自定,符合市场经济,水平高的收费高,一般的收费低。患者也有更大的选择权,医生的收入也就全部也只能来源于此,那么诊疗费必然升高。

对于患者,诊疗费升高,但是药品检查费用肯定不会降的,那么整体医疗质量会上升,但话费也会上升。另外医生看病,只选对的,比如某病需要A药,那么就会开A药,具体在哪买能不能买到,那就要患者自己跑了。买不到,只能再回来找医生。现在医院的医生,会根据医院有什么药开什么药,开检查,至少一条龙。

但是医,药,查分开是医疗的趋势。


CuteRico


医生和医院分不分开,医生开不开药,医院卖不卖药这都不是实质问题!实质问题是医院还能不能坚持救死扶伤的方针,医生还能不能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是医院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怎么改都没用!

医院不是商场,不应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医生也不是药品推销员,不应只顾多开药。那么,医生说了,我们的利益谁来管,当然要顾及,国家的投入,保险的支出都可保障,但你想靠病人发财就最好别当医生。发财的路有许多,你还是去干点别的!

医院怎么改,也不应改变救死扶伤的根本,怎么改医生也能改掉医者仁心。也不能改掉为病人服务的根本!


老白


香港和日本的醫院都是醫藥分離沒這麼多利和弊,學學人家日本和香港的成功經驗。動不動就講醫生的收入一萬和一百萬哪裡是個頭,人的貪婪和貪欲永遠都無法滿足。醫院應該是政府主導医生只管治病救人,藥企只管提供合格優質的藥品由政府及相關機構統一釆購和醫院不發生關聯關係。病人的治療和住院费該走醫保的走醫保,該自己承擔的就自費。醫生的收入由政府和相關機構認定和醫院的收入無關。醫院的一切醫療設備都由政府投入,讓公立醫院真正回歸公益性質服務於民。私立醫院作為公立醫院之外的一種補充全自費政府監管不乾涉,有錢人可以去私立醫院享受更高級特別醫療全自費不與醫保掛勾。公立醫院的醫生來源可以參考現正的師范生招生,國家減免學雜費訂合同畢業必須要進入國家公立醫院從業多少年以上,中途不安心工作跳槽到私立醫院的就要追責天價賠償。這才是可行的醫改。


似水流年84258


暂时来说,觉得医药分开不太可能,别的我不说,你从外面带来的注射类药,有几个护士敢给你注射吧!(现在都是外来注射液慎之又慎)

另外,去年家里有人住院,医院开的药,只要是医保名单上的,他报销前的价格比外面药房还便宜。别的我记不住那个胃药达喜医院22.8,药店26-28;复方南星止痛膏医院58,药店61。其实现在医保名录上的药品,一般不会比药店贵,这方面国家控制的很严,毕竟报销的国家财政出钱。至于有些医生建议的外面药店的药,这不就是来了你说的医药分离了么?死贵啊!说实话,你再分离,你怎么也得医生开药吧?他给你开独一门的药,你还不是得多花钱!只要是人在操作,就有漏洞啊!

现在医院,我最郁闷的就是挂号难,看病难!医疗资源还是少了!前面我儿子晚上生病,急诊啊!挨号俩小时,才排上大夫!检查,诊断!该怎么说,大夫是真的一闲不闲的在那看病!然后,挂点滴,又排俩小时!急啊,急有什么用,注射室的护士忙的脚不沾地的!


妖刀長安


据说医生多开新特药,就会有很高的提成。而这个提成,并不是在自家的医院买才有,而是各药店只看处方上医生的姓名,就可按图索骥,将提成交给医生。医药代表已经与时俱进了,我们却还停留在旧的认识上面。

只是,我们的医院的理念一直在坚持,这么多年来,排队挂号的方法没有什么改变,大家都清早出门排队,也许日落才能回到家中。为什么地铁公交有早高峰,去医院看病的人,也有一份很大的贡献!不早点去能行吗?老年人多病,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现在资讯那么发达,为什么不在网上挂号,按照号码排出时间段,让大家不需要在医院久等呢?


宋思考


医药分开是未来医疗大趋势,也是医生体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看两三分钟开一两千块钱的药将成为过去,医生依靠优质的,超过患者预期的服务来获得回报,有可能产生以下的影响和医疗模式的改变。

1.每个病人将获得医生更长时间的问诊和体检,欧美国家的医疗模式可能是中国医疗模式的未来,一位医生一天只看10个左右的病人,每一位病人获得充分的诉说自身病程的机会,并能够得到医生对于病情充分的解释,甚至从疾病的病理,病理生理,解剖基础,病因等基础知识讲起,病人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关怀。

2.医疗可能开启预约模式,病人实行分级问诊制度,很多简单的,不太严重的疾病沉积于基层医院诊治,甚至每一个患者会获得自己的家庭医生服务,这意味着大部分患者不会到大型三级医院问诊,小医院解决大部分疾病诊治工作。

3.医药分开可以促进医疗教育的平衡话,人们对于健康的药物可能会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医生的水平趋同,起码是毕业院校趋同,不同的级别的医院只是工作分工不同,收入也会趋同,小医院医生的工作比较繁杂,而大医院的医生则处理疑难危重疾病。

4.未来的医疗服务会出现区分,可能会出现满足不同需求的不同类别的医院,中国中产阶级的人口数量超过美国总人口,这部分患者存在获得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他们可能存在自费获得医生单独看诊的愿望,这一方面的需求会促使医疗服务的分化。

5.网络医疗服务将成为现行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目前医生多点执业还不太方便和灵活,网络医疗为少部分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获得大医院医生诊治机会方面提供了可能,这一模式解决轻症疾病就诊的时空限制,可以很方便的解决一些轻症疾病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渴求。

6.商业健康保险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这一方面,商业保险可能出现更多的创新,以适应上述情况的变化,覆盖特殊服务形态业务尤其是网络医疗服务将成为保险公司未来业务的一个方向。

医药分开是医生愿意见到的未来,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超出患者预期的医疗服务来获得回报,是医生自身价值真正体现的起点,没有医药分开,医生始终被圈囿在药物流通闭环的怪圈中,医生作为医疗服务主体的作用被抹杀,而疲于奔命于应付大量患者反复就诊的低质量工作中,每一个发达国家的医疗改革历程都说明医药分开是必然的历史进程,尽早实现医药分开是医生光明未来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