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吃多了不行,吃少了更不行!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一定只能留下兩樣,

那米和鹽可能是大多數人會選擇的,

可見鹽的重要性。

但其實,

鹽吃多了或吃少了,

對身體都有很大危害。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鹽的消費量是6g,而根據“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食鹽消費量高達12g。

鹽吃的太多,各種疾病就會找上門!

1.鹽和高血壓

通常來說,膳食中的鈉鹽指的是氯化鈉。氯化鈉攝入後會在體內積蓄,增加體液容量、增加外周阻力及心輸出量,是升高血壓的重要機制之一。

2.鹽和骨質疏鬆

腎臟每排出2.3g鈉(相當於6g鹽)。就會丟掉40~60mg的鈣。鹽吃多了鈉的排出量會增加,而鈉與尿液中排出的鈣有關。

3.鹽和胃癌

鹽可能損傷胃粘膜保護層,引起炎性再生反應,增加DNA和細胞繁殖,同時當胃粘膜損傷後,幽門螺桿菌將促進癌變發生。

*長期的高鹽飲食不僅增加鈣流失,增大患骨質疏鬆的風險。還可能增加胃癌發生的幾率。


鹽吃多了不行,吃少了更不行!


那是不是要少吃或不吃鹽呢?

鹽吃少了,更危險!

鈉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參與細胞內外液平衡、神經遞質傳輸等等。

如果長期攝入鈉鹽攝入過少,會引起很多生理反應,比如神經倦怠、肌肉無力...過度控制鹽分的攝入,還可能對心臟造成損傷。

所以,不要拒絕或害怕吃鹽,健康成人每日合理攝入6g鈉鹽即可。

那麼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吃6g鹽呢?


並不是,不同人群對鹽的需求也有一定差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1. 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是6g;

2. 嬰幼兒,至少在嬰兒1週歲前應儘量避免含鹽量或調味品多的家庭膳食;

3. 高血壓患者建議每日食鹽控制在3g以內;

4. 老年人每日攝取量最好控制在5g以內;

5. 輕體力活動者每人每日攝入食鹽15g,中重度體力活動者則攝入20~25g為宜;

鹽吃太多太少對身體都不好,那每天做菜只放6g鹽就安全了嗎?

要記住:膳食指南推薦的攝入量可不單指食鹽,有些“隱形鹽”要格外小心!

比如作為調味料的醬油、雞精,以及海產品、燻肉、香腸、醬肉、醬菜、臘肉、火腿、零食等鈉含量也非常高。


鹽吃多了不行,吃少了更不行!


如何科學控制鹽的攝入呢?


4個科學控鹽小竅門

1. 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

2. 遠離重口味:記得常備1g、2g、6g的限鹽勺,平時做菜宜清淡;

3. 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大多數餐館在烹調食物會重油重鹽,這對身體來說是高負荷;

4. 購買包裝的零食,要留意看營養標籤及食物配料表:通過營養標籤可以瞭解食物含鈉量,可根據自身情況挑選食物及控制食用量。

看看配料表中的鈉含量(1-2g鈉相當於食鹽3-5g,很多成分表中以mg為單位,1000mg=1g),鈉含量高的食物儘量少吃或不吃。


鹽吃多了不行,吃少了更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