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看灵山】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灵山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纪实

【党媒看灵山】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灵山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纪实

“工作队员吃住在村进行帮扶,村里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近期,灵山县对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2018年度考核等次进行公示,恰逢该县“两会”召开期间,公示现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驻足观看,交口称赞。“我留任,继续为群众编织致富梦。”烟墩镇三联村工作队员班华宝毛遂自荐。2018年,该村采取“支部+公司+电商+农户”的模式发展竹编等特色产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77万元,全覆盖带动54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党媒看灵山】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灵山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纪实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确保全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去年3月,灵山县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了新一轮工作队员奔赴农村一线开展帮扶工作,选派的960名工作队员中,像班华宝这样选择留任的便有49名。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隔行如隔山”,帮扶工作面临重大考验,然而队员们并没有被“唬住”。

【党媒看灵山】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灵山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纪实

助脱贫——攻坚拔寨

“书记,我明天入户进行产业奖补验收,请您参与把关。”2018年8月9日,伯劳镇新禾村第一书记陈俊锦收到帮扶干部发来的短信。新禾村共有贫困户97户390人,除了要遍访每户贫困户,第一书记需对每户情况熟记于心,以便指导开展帮扶工作。在驻村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该村2018年顺利实现了摘帽。

其实,这只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剂“小调料”。要实现一个贫困村摘帽,得完成“有特色产业、有基本医疗保障、贫困发生率低于3%”等“十一有一低于”12项指标;要实现一户贫困户脱贫,得完成“有稳定收入来源、有路通村屯、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等“八有一超”9项指标。

一个个指标都要具体去落实、去把关、去攻克。

“灵山县核定脱贫贫困人口18820人、摘帽贫困村42个。”自治区日前反馈了扶贫成效考核“四合一”实地核验结果。在队员们的驻村帮扶下,灵山县如期完成2018年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啃下了又一块“硬骨头”。

【党媒看灵山】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灵山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纪实
【党媒看灵山】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灵山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纪实

促和谐——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阶段要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巩固提升方面发力。”石塘镇分队长黄剑雄在“一月一讲”课堂上给队员们上课。2018年,石塘镇18个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该镇在全县两轮“美丽灵山·清洁乡村”活动评比中均名列前茅、荣获流动红旗。“我建议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石塘镇上流村工作队员孙金桥在村党支部会议上提出建议。该村2018年建立15人的党员群众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形成常抓机制,促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

2018年,灵山县有2个村荣获广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5个自然村荣获“绿色村屯”,石塘镇上流村委上流自然村名列其中。驻村以来,全县工作队员指导各村根据村情实际,建立党员群众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志愿活动4820多场次,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党媒看灵山】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灵山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纪实

强引领—— 筑牢根基

“一个村的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是看有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沙坪镇桂塘村工作组长王家良颇有感慨。驻村后,他通过遍访70多名党员、村民代表,推荐选举出新任村支书,结束了空缺村支书7个月的现象,并对党组织战斗力不强、“两委班子”服务群众意识较差等软弱涣散现象进行整顿,迅速扭转了局面,带动群众筹集60多万元建设“一事一议”硬底化道路2.13公里,累计整合310多万元建设革命老区文体中心、“党建阵地”等一批项目,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05万元。

“基层党组织是‘指挥所’更是‘先锋队’。”为切实建强农村党组织,提升引领力,工作队员坚持把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扎实推进“村党支部建设年”,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43个,组织各村开展“两日一争”主题活动3650多次、参与党员群众4.2万人次,有效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周顺彬 苏坚发)

脱贫榜样

黄邦善:冬瓜种植开拓脱贫致富路

劳祥先:付出汗水终见彩虹~

陈华芳:用心“编”出致富路

莫祥和:酿出甜蜜 收获祥和

迟之强:勤劳双手 摆脱贫穷困扰

审核:李萌

中共灵山县委宣传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