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韩国古装照(1)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韩国古装照(2)

倘若讲起朝鲜的历史,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印象便是,朝鲜是小邦国家、中华属国,长久以来都受到中原王朝的控制。是的,自第一代箕子被分封到朝鲜半岛以来,一直到1897年高宗脱离清王朝独立称帝,上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朝鲜的地位是很微薄的。然而俗话讲得好:”麻雀虽小,五脏六腑俱全。”在权谋诡计方面,朝鲜可一字不差的学习了中国。而承旨今天要带给你们的,就是这么一位号称是李氏王朝版的燕王朱棣,通过强硬无情的手段,仿效大明王朝的明成祖发起“清君侧”,将皇位从自己的侄儿手里夺过来。他就是朝鲜王朝的世祖大王---李瑈。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李氏王朝(朝鲜)太祖---李成桂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威化岛兵变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朝鲜王朝疆域图

在讲述李瑈这个人之前,我们得先对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在14世纪末,高丽王朝(王氏高丽,都城位于开城,李氏王朝前一个朝代)在历经了蒙古人入侵和连年战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民心浮动。此时的高丽贵族们却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全然不顾国家昏暗的现状。公元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臣前往高丽,宣布元朝的领土为大明王朝所领有,要求高丽国王奉还开元路辖区(即辽东一带,南抵长白山、西临辽河、北逾黑龙江达外兴安岭、东到日本海)。此时掌握高丽军政大权的是领三司事崔莹,他打算利用这次领土争议的机会,煽动高丽禑王起兵进攻明朝,趁机称霸辽东朝鲜地区。同年农历四月,崔莹被任命为八道都统使,曹敏修为左军都统使,李成桂为右军都统使,共同率领三万朝鲜军北上攻打明朝。当行军至威化岛(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平安北道义州郡新义州市西北)

时,李成桂以士气不振、粮饷不足为由,请求崔莹停止继续行军,但被崔莹当场拒绝。李成桂可不傻,他知道新建立的大明王朝国力鼎盛,三万朝鲜军是根本无法抗衡当时镇守东北地区的二十万明军的。于是当即发动兵变,掉头直驱开城,并击溃了崔莹部署的禁卫军。李成桂借兵变之际,废黜并处死了高丽禑王及其王储王昌,推翻了高丽王朝,不久登基称王,正式建立李氏王朝,定都汉阳(今汉城),奉明朝为正朔。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李氏王朝(朝鲜)太宗---李芳远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李瑈官服画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李瑈君服画

太祖李成桂开创了朝鲜王朝以来,历经定宗李曔、太宗李芳远、世宗李裪三代君主后,国家日益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朝鲜世宗时期,南征对马岛倭寇、北设“四郡六镇“、创造谚文(今天的韩文),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他也被朝鲜百姓称之为“世宗大王”。正是在这种盛世的背景的下,李瑈诞生了。据朝鲜王宫史册记载,李瑈是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出生的,母亲是昭宪王后沈氏,他是世宗的第二个儿子。与其他常年生长在王宫里的皇子不同,李瑈从小就被寄养到民间特定的民户家中,因此对民间百姓的疾苦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和认识。李瑈五岁的时候就熟读《孝经》,为人沉敏谦虚、重义气、好角力、有志向,读书之余还非常喜爱拿着弓箭到野外狩猎飞禽走兽。能文能武的李瑈在父亲世宗大王的眼里,自然是最乖最有出息的孩子,以致于当他长大成人后,但凡军国大事,世宗都会让他参与进来,父子俩人一起做决定。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六月,李瑈被世宗册封为

晋平大君,后相继更名为咸平大君、晋阳大君,最后定名为首阳大君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世宗大王坐像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世宗大王李裪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韩国人重现世宗大王上朝的画面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昭宪王后沈氏

成人后的李瑈更加具有不凡的气息,尤其重视武备。在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二月,世宗带着诸位皇子和王宫大臣到平康这个地方讲武,途中要求李瑈表演狩猎。李瑈手持弯弓左右射击,七箭都准确命中鹿头,令在场的所有人非常惊叹。当李瑈挥动着沾染鹿血的袖子乘风离场时,一位曾经跟随过李成桂四处征战的老臣李元奇金敢大呼感慨:”昔太祖遗风,今复见矣。”李瑈也对自己的武艺感到非常自豪,就连他的哥哥、王世子李珦都夸奖他果敢健壮。但是武艺了得的李瑈却不喜欢学习音乐,他的弟弟安平大君李瑢临瀛大君李璆都能演奏出不错的音乐,唯独李瑈拒绝涉及乐理。可是当他听说世宗也喜欢音乐时,又能够摒弃个人喜恶去学习,实在令人惊讶,这也从侧面说明李瑈这个人是很有城府的。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景福宫勤政门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景福宫勤政殿内部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朝鲜文宗李珦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朝鲜大臣因政变激化矛盾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世宗李裪驾崩,王世子李珦在景福宫勤政门即位,是为朝鲜文宗。文宗向来体弱多病,即位后也没什么大的建树,就在两年后因病逝世,享年三十八岁。文宗走的很突然,但他在临终前任命了皇甫仁、金宗瑞、成三问等一批忠心的顾命大臣来辅佐自己年幼的儿子李弘暐,即朝鲜端宗。主少国疑,朝鲜王朝的权力中枢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身为首阳大君、端宗叔叔的李瑈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一方面利用此前积攒的人脉关系,成功勾结到了重臣郑麟趾、韩明浍;另一方面,以王叔的身份调集亲军卫队进京。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借口顾命大臣蛊惑端宗治国理政为由,发动政变,出其不意捕杀了皇甫仁、金宗瑞等顾命大臣,同时将反对自己的官员全部流放和处死,彻底架空端宗的王权。不久后,李瑈又以“密谋罪”将自己的三弟安平大君李瑢及其儿子宜春君李友直、六弟锦城大君李瑜

一同流放江华岛乔桐,随后下令赐死他们。这场继太祖李成桂时期爆发的“第一、二次王子之乱”的王宫事变,史称“癸酉靖难”。而李瑈也在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闰六月十一日乙卯在景福宫勤政殿受禅,废端宗为鲁山君,他自己则登基为王,是为世祖大王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朝鲜端宗李弘暐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金宗瑞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李瑈窥伺王位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李瑈准备发起政变

毫无疑问,李瑈的篡位和明成祖朱棣如出一辙,都是通过武力和阴谋诡计,把权力从自己侄子的手中抢过来。对于朱棣和李瑈这两个人,历代文人墨客都非常喜爱搜寻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闲情轶事,甚至还有人四处宣传,说李瑈曾经出使过明朝,期间经过北平,还和当时的燕王朱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种话在承旨看来,各位茶余饭后笑谈就好了,大可不必当真。因为在上文承旨已经明确指出,李瑈是在明永乐十五年出生的,换句话说,此时的朱棣已经当上大明王朝的皇帝了,时间上就不对。况且李瑈是在宣德三年正式受封大君称号,宣布正式成人,毕竟只有成人了才能担当重任。十一岁的年轻人去和一个逝世的皇帝做朋友?显然是不存在的事情,这不是在看恐怖片。但他们两人间谜一般相似的性格和人生履历,确实令我们很感兴趣。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令人肃然的李瑈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李政宰在电影《观相》里扮演的李瑈

即位后的世祖李瑈虽然对政敌痛下狠手,可他到底还是一位有想法的君王。朝鲜王朝历史上闻名的春秋馆,就是世祖时期设立的,春秋馆在后来对于完善各类法规制度、密存珍贵书籍、编撰《朝鲜王朝实录》

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世祖李瑈还首创了私见官员的做法,冲击了君王接见官员必须由史官和承政院官员(承政院是朝鲜王朝时期传达王命与上奏臣下报告的机构)在场的规定,进一步扩大了王权。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君王历来遭受两班贵族(指朝会时列于殿中的东班、西班的文武官员)的左右,在世祖时期有了新的变化,李瑈高度宣扬大学儒梁诚的“檀君论”,借“朝鲜也是被赋予天命的国家”的观点,打击了两班势力,加强了王权。当然啦,世祖时期编修的《经国大典》、《东国通鉴》、《经济六典》等一些列成就,都成为了当今朝鲜文化里珍贵的瑰宝。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承政院

世祖大王---李氏王朝(朝鲜)版的燕王朱棣

承政院历来受到朝鲜君王的重视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九月七日,世祖大王李瑈病重。临终之际,他传位于王世子李晄(朝鲜睿宗),次日于寿康宫明政殿辞世,在位十三年,享年五十二岁。这位朝鲜历史上翻版的燕王朱棣,就这样结束了自己人生的路程。或许你们会说他也就是一个暴君,亦或是阴谋家,但他的一生既有功绩也有过错,千词万句,一切留待后人评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