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師團被稱為“皇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僅僅是因為組成的士兵都是販夫走卒嗎?

第六天711


大阪師團,莫不是那個在戰場還在做買賣的師團!

據說這個師團是日軍中最大的奇葩。

奇葩有三點,第一點,都是由商人組成的軍隊,第二點,最怕死的軍隊,第三點,最會做生意的軍隊!其實以上嗎?

都是一個牛逼的中國寫手誇大之後的奇葩印象而已,雖然這個師團確實奇葩,但是也沒想的那麼搞怪!

這個中國寫手就是“旅日作家”薩蘇,因為他的大作在網絡時代還為普及的時候發聲,最後成了非常非常火熱的爆文,並刊登上了發行量很大的軍事雜誌,最後日本大阪師團就成了今日中國網絡上這個樣子,其實薩蘇的資料來源於日本作家伊藤桂一的暢銷書《兵隊たちの陸軍史》。

算不得嚴肅的軍事史作品,更類似於舊日本陸軍內部流傳的風評小話,事情確實有,但是誇張成分居多。

那麼真實的大阪師團到底什麼樣?戰鬥力如何!

其實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原因很簡單,在日本能成為甲種師團的總共不過17個,而大阪師團排名第四!

不得不說的是,大阪師團在二戰中運氣還是比較好的,沒有遭遇什麼強敵,也沒有受到過多少重大打擊,不過要說他們沒有打硬仗,沒有特別出彩的戰績也不公平。

比如說在1942年4月的第二次巴丹半島戰役中,大阪師團就幾乎以一己之力打贏了戰爭,當時的情況是,大阪師團和第16師團還有65旅團協同作戰,而這兩個友軍部隊,很不給力,戰鬥沒結束就幾乎失去了戰鬥力,只剩下大阪師團繼續作戰,面對這不利局面,大阪師團充分發揮步坦炮協同能力,戰術指揮得當,在十天內突破了美菲聯軍在巴丹半島的三道防線。

戰果也很輝煌,迫使七萬美菲軍(包括美國菲律賓師)投降,自身戰死不到400人,傷者也不過千人。

隨後大阪師團又繼續作戰,部分兵力在42年5月登陸科雷吉多爾島,逼降美第4海軍陸戰團,還有其他守軍一萬二千人。

之後這個師團就被日本軍部調配到泰國駐守,直到二戰結束為止!

由少數的戰鬥案列可以得知,這個師團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那麼他被無底線群嘲,是為何?

其實還是和他們那不光彩的出生,不光彩的作風有關,不光彩的做法!

這三個不光彩組成了大阪師團的特點。

第一個不光彩的出生!

其實源自於大阪師團的人員組成,自古以來大阪都是日本的商業重鎮,哪裡商業氛圍之厚重已經深入所有大阪人的骨髓,也因此才有大阪師團特殊的個性出現。

這就和那些由農民組成的軍隊截然不同,他們不會高喊口號大聲衝鋒,不會在狂熱的軍國主義情懷下,熱血上湧,在日本狂熱的軍國主義氛圍中,這個師團就顯得特別另類。也因為這種另類,他們長期被右翼極端份子黑。

商人組成的部隊,在都是農民的日軍中,成了他們不光彩的出生!

第二個不光彩的作風

這其實也是商人出生,在戰鬥中的延續!

我們都知道商人特點,就是用腦子比較多,重利輕義,這讓他們不狂熱的同時,也讓他們更狡猾,這種狡猾體現在他們作戰往往更加理智。不會盲目衝鋒!比如遇到硬仗的時候,其他日軍往往都顯示自己的武勇,於是都不怕死的向前,可是大阪師團不這樣,他們更加珍惜生命,因此更加註重戰術配合。

其實這樣的敵人才更可怕!

他們會分析敵情,如果一輪衝鋒沒有攻下來,他就會試試旁敲側擊,找對手的弱點,看可否採取包圍啊,炮擊啊,這樣的辦法拿下對手,這也是為何他們在東南亞時候,面對美軍能戰而勝之的關鍵,你們都是敢死隊,我不是,我找漏洞打仗!

第三個不光彩的做法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之後,無數的日軍都扼腕痛惜,還有為數不少的人切腹自殺,可是這樣的消息傳到大阪師團之後,場景卻截然不同,這個師團的人,別說自殺了,他們中有部分人居然為能安全回家而笑容滿面。

兒大多數人則是面色凝重,在冥思苦想!

至於冥思苦想的是什麼?不是在懊喪而是在想辦法怎麼賺錢,以面對戰後的生活!於是一出奇景在戰俘營上演,投降儀式結束後第二天,就有無數大阪師團的官兵,開始大包小包的拿出自己的東西,開始練攤!

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商人本色,

他們跑到盟軍的軍營前面,從包裡掏出各種東西擺在地上,對著盟軍的大門扯著嗓子喊,賣戰爭紀念品啦,物美價廉,多買東送,都來看看啊,限量版戰爭紀念品了!

這三個不光彩,就此讓商販出生,主張和氣生財的大阪師團在日本陸軍中出了名,最後在無數日本右翼推波助瀾之下,添油加醋之下,就成了奇葩事蹟廣為傳頌!

然後就是中國“旅日作家”薩蘇的融會貫通!

一個偉大的師團就此誕生!

其實於敵人而論,一個狡猾的敵人更難對付


阿斗不傻


這個謠言,連傳播這薩蘇都承認有問題,還有人信啊。

首先解釋下,提問者的問題,販夫走卒組成的軍隊戰鬥力很弱,或者說不聽話嘛?當然不可能,以唐朝時候安史之亂來說,在洛陽地方招募來的防禦軍隊。就是當地人,這些人知道自己保衛的是自己的家園,與安祿山的軍隊作戰時,爆發出的戰鬥力可以說不亞於一支久戰沙場的部隊。

而且在中國或者日本歷史上,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販夫走卒的戰鬥力不強。相反,在日本戰國時代開始後,由販夫走卒組成的足輕部隊(也是就下層士兵),因為知道戰後可以掠奪敵佔區的東西,反而有很強悍的戰鬥力。既然說到大阪,那就該找大阪士兵作戰的實例。在戰國時代末期的“大阪冬夏之陣”中,豐臣軍隊組成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大阪當地的農民,商人這一類下層人物。照理說戰鬥力不強,結果是,大阪人和大阪城因為太能打了,把德川軍隊打的戰後要拆城牆洩憤(這個實例還可見北宋毒皇帝趙光義拆太原城牆的例子)。對當地居民的屠殺,自然不會少。

然後說第四師團在日俄戰爭的表現吧,1904年的5月25日,第四師團和第一師團合力向遼東半島的金州城進攻,一天時間後,金州被日軍攻佔。然後這個師團單獨向俄軍佔領的南山地帶進攻,在海軍火炮支援下,血戰南山炮臺。正是因為第四師團的關係,俄軍被迫撤退,後來第四師團第二師團聯合攻佔了大連。這才有了後來的旅順攻防戰。

到了抗日戰爭時候,第四師團的戰鬥力照樣兇悍。1941年的豫南會戰中,這個師團從湖北的當陽,荊門等地向東進攻,殺入到安徽的太和等地。如果從地理上看,這個師團和39師團等部隊從湖北西部的宜昌地方打到安徽西北部。足可見這個師團的戰鬥力。豫南會戰結束後,僅僅幾個月,日軍發動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第四師團照樣打前鋒,9月18日後,第四師團僅僅幾小時就攻破了中國軍隊死守的新牆河陣地,24日,攻破汨羅江,25日,抵達撈刀河陣地,27日又破撈刀河中國軍隊防禦。此時,日軍的一部分已經攻入長沙城內,第四師團也因此進入長沙城內,長沙其實被第四師團佔領了!

10月1日,彈盡糧絕的日軍才撤出長沙城。10月8日,長沙會戰結束。當年11月8日,為了太平洋作戰需要,第四師團調往太平洋戰場,1941年內,第四師團經歷兩次大戰,還能被日本大本營用作太平洋戰爭的有力部隊,這隻能說明是這個師團的實力決定。

不僅是第四師團,以第四師團留守人員(有些是退伍軍人)組成的第104師團,也是中國軍隊很難抵擋的部隊,104師團在1938年10月攻佔廣州以後,就一直呆在廣州,在1944年的一號作戰中,這個師團可謂是橫掃兩廣,打入廣西,攻佔梧州,合圍柳州。當第三師團等部傷亡慘重的時候,這個師團又在第二年的1月到2月參加打通粵漢鐵路南部作戰。如果鐵路通暢,這個師團很可能到會師武漢日軍。

當然了,大阪人組成的師團戰鬥力都不差。但是相對的。以第四師團來說,因為第四師團的資歷老,戰功又不少,所以整個師團上下會有一種驕橫之氣也不奇怪了。就算是師團長也不一定能管的住手下的部隊,比如類似的第六師團,這個師團的野蠻之氣,連日軍內部也受不了,更不用說使用這個師團的軍隊高層了。

第四師團也是類似的情況,對上級的命令不是斤斤計較,而是看有沒有好處可以拿才是這個師團的心理。而面對第四師團的上級命令看情況執行的作法,日軍也沒法子有效遏制。再比如第五師團,這個師團也是有一股驕橫之氣。在臺兒莊會戰中,這個師團乾脆丟下第十師團狂逃。在廣西的時候,在中村旅團被殲滅後,抗命的怎麼可能只有師團長今村均一人。

因此,第四師團所謂的窩囊廢之名,肯定是不對的,如果真的第四師團是窩囊廢,長沙城的血與淚就不算數了。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慣於經商的大阪人從來沒有其他地區的那種狂熱,對於上級總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並且慣於討價還價。所以沒有那種玉碎的覺悟。能打就打。打不過絕不死磕。戰爭結束時。其他的日本人都是面黃肌瘦。只有大阪師團是紅光滿面。並且很快就找美軍做生意。相比下就顯得很窩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