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村镇银行有利于社会资本向农村配置

动向 本报记者 姜业庆

近日,常熟农商银行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兴福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获准在海南省海口市筹建兴福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福村镇银行”)。这是自2018年1月份《中国银监会关于开展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以来,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首家试点机构。

原有发展模式遇到瓶颈

之所以设立投资型村镇银行,主要在于原有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中国村镇银行的设立源于2006年,当时,原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个省(区)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

在当时,这份文件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两项放开:一是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并且,大大降低了设立一家银行的门槛,不仅调低了注册资本,还取消了营运资金的限制。在县(市)和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分别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100万元。

原中国银监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567家,中西部地区组建1018家,占比65%;村镇银行县(市、旗)覆盖率达到67%,其中覆盖了411个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3万亿元,已累计向474万农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万亿元,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92.1%,户均贷款38万元。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缺乏市场化根基的村镇银行一直未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商业路径。管理难、发展难、盈利难也成为了它成长过程中翻不过去的“高山”。这从2018年建行整体出售27家分布在浙江(8家)、江苏(6家)、山东、黑龙江、安徽、河北、湖南、上海、重庆等地的村镇银行就可以看出端倪。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一方面村镇银行资金融通渠道有限,主要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风险分散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利率定价基础薄弱,各期限存款利率长期保持在同业间最高水平,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对村镇银行发展形成挑战。

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

按照《通知》规定,新型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为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等。

《通知》提出,具备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新设或者选择1家已设立的村镇银行作为村镇银行的投资管理行,即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由其受让主发起人已持有的全部村镇银行股权,对所投资的村镇银行履行主发起人职责。原银监会表示,这是针对现行主发起人管理模式协调难度大、成本高、资源不集中等问题,为强化中后台系统支持,提高村镇银行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水平而提出的。

投资管理行模式是对现行村镇银行投资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现行管理模式相比,投资管理行模式有显著优势:一是与管理部门、事业部相比,投资管理行作为独立法人,能够更好统筹集中优势资源,提高管理服务效率,解决中后台服务短板。二是有利于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入股。三是投资管理行能够针对村镇银行特点,建立专门的风险识别、监测、处置以及流动性支持等制度安排,构建“小法人、大平台”机制,促进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村镇银行管理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投资管理行模式遵循“先试点、后推开”的实施原则。

中国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副主任马晓光曾表示,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是丰富、完善和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中国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市场准入处处长朱惠春表示,《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投资入股投资管理行持股比例不低于15%,在这个前提下,要求投资管理行优先引进优质的涉农企业投资入股,从而有利于扩大民间资本,尤其是一些优质涉农企业投资银行业的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称,为实现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村镇银行股权充分整合,监管层于2018年出台政策,允许商业银行选择一家其设立的村镇银行作为投资管理行。此举可将原本分散在各个地区的村镇银行实现统一集约化管理。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表示,由于村镇银行没有主分行制度,和发起行缺乏有机的联系,使得发起行在经营过程中无法进行统筹管理,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且股东也比较复杂,缺乏合力。而投资管理行类似于村镇银行的控股公司,具有整合的优势,通过对现有村镇银行的整合,充分发挥集中管理,更好提升村镇银行服务三农、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服务整体的可持续能力,这样才能和其他银行进行竞争。

有利于社会资本向农村配置

由于近年来部分村镇银行风险频现,《通知》重点要求通过有效的监管激励约束,引导村镇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和社区银行的基本特征,防止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离农脱小”。此外,要求村镇银行强化支农支小的战略定力,要创新个性化、本地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按照风险匹配的原则开办一些新的业务,从而进一步拓宽支农支小的资金来源,也引导更多的资源向农村进一步倾斜。

以新设立的兴福村镇银行的母行——常熟银行为例,该行半年报披露,在深耕常熟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常熟银行先后在湖北、江苏、河南、云南四省发起设立30家兴福系村镇银行。这些村镇银行重点面向“三农、两小”客户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而常熟银行也通过它们实现精准扶贫——截至去年6月末,兴福系村镇银行在22个贫困县发放经营性贷款余额70.97亿元,囊括3.7万户;12家村镇银行2018年半年度共向当地缴纳税收4270万元,成为贫困地区重要财政收入来源。

在30家兴福系村镇银行中,有27家的注册资本集中在3000万元-5000万元,最高的注册资本金为1.74亿元。而承担村镇银行管理职责的投资管理行,起步注册资本就不低于10亿元,且常熟银行持股比不低于90%。

常熟银行发起设立的投资管理行将会采取股权出资和货币出资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股权系常熟银行目前持有的30家村镇银行的股权,其他发起人股东以货币方式出资。

也就是说,出资完成后,常熟银行将不再直接持有兴福系村镇银行的股权,转而通过投资管理行间接持有相关村镇银行的股权。目前该方案已经顺利获批,这意味着,常熟银行开创了一种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母行放手让子行管村镇银行”。

董希淼称,投资管理行除受让其主发起人已持有的全部村镇银行股权外,还能继续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点布局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通过制定“支农支小”整体发展战略规划,支持村镇银行建立特色化的商业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满足县域“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