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來到圓明園


這組照片選自意大利人費利斯·比託跟隨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時所拍攝,他是英國軍隊的戰地攝影師,被譽為“軍事報道攝影的先驅者之一”,他也是第一位為中國皇室拍照的人,著名的恭親王奕訢的照片便由他拍攝。圖為通州通往北京的御道。

圖為北京城東北角的安貞門城樓,攝於1860年。冷兵器時代,即便是二戰時期,這樣的城牆,對於進攻者來說都是極具挑戰性的。但是,大清皇帝們依然沒能守住。

圖為北京巍峨的城牆,攝於1860年。不論從城牆的寬度和高度,以及看不見盡頭的長度,150多年後的今天再看,還是那樣的偉大。不過,隨著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600多年,明清兩代積攢的威嚴和皇家氣概,開始淪喪,中華帝國最後的榮光漸漸開始消磨殆盡。

圖為1860年10月14日左右的北京城牆。三尊清軍大炮不是朝向城外,而是面向城內的方向,一位清軍模樣的男子坐在大炮旁邊,看起來滿臉的惆悵,即便朝廷不是他的朝廷,失敗對於一名士兵來說,總是傷心之事。遠處便是雍正的潛邸雍王府,後來的雍和宮。

原圖注:Street and Shops in the Tartar City of Peking, October 29, 1860。意為:北京城裡的韃靼人城的街道和商鋪,攝於1860年10月29日。韃靼人指的是清朝的統治者滿族人,而清朝入關後,定都北京並佔居北京內城,按八旗方位佈列滿洲八旗官兵及其眷屬,使北京內城成為八旗官兵集中聚居的城市。


相對滿城的,就是原先漢人居住的漢城。有清一代,在全國20餘個大城市都設立了滿城。原圖注:Shops and Street, Chinese City of Peking,1860。意為:北京城裡的漢城商鋪和街道,攝於1860年。相對滿城,這幅照片裡的商鋪建築更為精緻和富麗堂皇,上端的如意裝飾非常顯目。如意是漢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符號,皇帝登基、大婚,及喜慶時便使用各式如意。

我們跟隨侵略者的步伐,有城內而城外。這幅圖的原圖注:The Imperial Porcelain Palace, Peking,1860。意為:北京皇家精美的宮殿,攝於1860年。這座建築應該是被焚燬前的圓明園中的某處,如今看來還是美輪美奐。至於圓明園這座皇家禁苑的大夥到底從哪裡燒起來的,學術界有過很多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