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绿皮书》耐人寻味,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又震撼

被朋友推荐了几次《绿皮书》这个电影,今天终于抽空去看了,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结束后接近100年的时间段,电影中一些小细节和备注文字都很好的表现出主配角之间身份、肤色、文化层次等的差别,但这种种的问题都在一路同行中发生了转变。故事情节简单但也能抓住人心,非常值得认真观看、好好体会电影所要表达的深处意义。电影情节有好几处说到黑人的种族歧视,带有颜色去评判好人与坏人,恰好这

也是讲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的命运,好人与坏人并不能只依靠肤色或别人言语来评判,只有亲身相处了解才有资格评论。

电影《绿皮书》耐人寻味,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又震撼

奥斯卡黑马,勾起了内心久违的温情,获得了难得的愉悦感,总会让我们热泪盈眶。真的不愧是奥斯卡影片,里面的一句台词很赞,你永远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战胜一切,从最开始托尼起床后发现两名黑人工人在家,将二人喝过的杯子扔进垃圾桶,能看出美国一些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了,但就是这么巧合在面试了为黑人钢琴家当司机,他义无反顾的拒绝了,但在后面妻子的劝说下有钱就行,还是接下了工作。

电影《绿皮书》耐人寻味,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又震撼

跟钢琴家一起开始一些细节也能看出托尼就是一个俗人,在慢慢相处中,真的就感觉身边跟着一位高品味的人一起会让你改变很多,每次托尼给妻子写信有了谢利的指导都真的是提高一个档次,让其他女人都羡慕,可以让人掉泪那种,也是这样在最后一次巡演托尼在没谢利指导下写出很美的信,途中谢利徒手吃炸鸡那段也是拍的很好,跟一个高贵的钢琴家身份虽显不符,但在两个人的旅途中就是相互在改变。

电影《绿皮书》耐人寻味,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又震撼

用托尼的话来说谢利是个天才,但真的就是这种天才有自己的孤独,每次演出到住的地方都要喝一瓶顺风威士忌,后面也刻画了一些细节,再这一切托尼也没有歧视他,从最开始真的是很大转变了,到最后圣诞节谢利决定加入托尼,也收到了托尼家人的欢迎。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应该是影片结尾白人托尼热情地将黑人唐博士介绍给其家人、孩子、妻子,人与人的相处中,不论彼此有多少不同,要尊重彼此的独特,要打开内心,要努力去感受、去接触,要不断提升认知,至于结果,谁管它呢。

电影《绿皮书》耐人寻味,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又震撼

这个电影,让我想到《触不可及》,只是肤色对调,也是个耐人寻味的好电影,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又震撼。光有天赋是不够的,你需要勇气来改变人们的认知,没有任何人知道选择勇气将面临什么直到你那么选了,并且这一刻你自己就是一支队伍,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唐的勇气和隐忍以及绅士风度,他只是个脆弱的孩子罢了。这个天才饱受了太多委屈和孤独,记得朱伟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对这些事物的接受程度。都说存在即合理,那么就是要有一批拥有内心王国的人来瓦解这个百年的误会,这就是不合理。

电影《绿皮书》耐人寻味,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又震撼

看完很感动,这种友情真让人羡慕,结尾的时候唐谢利的拜访,一家人都愣住了,我还担心他们不欢迎他,还好还好,很喜欢唐和劳作的黑人的对视,眼神很有力量,震撼人心,另托尼的妻子真的好美,果然她知道啊。平淡而有趣的一部电影,每个地方都会有弱势群体存在,但需要有人站出来才有可能改变。不要因为外表而判断一个人,因为透过肉眼所能辨别的实在太少。精神能够达到的高度,远超过物质,坚持你所认为正确的原则。 ​

电影《绿皮书》耐人寻味,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又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