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說我覺得華為不懂研發,研發費用並不是越多越好,你怎麼看?

司徒1386579861063


感謝您的閱讀!

雷軍說:我不同意華為(研發費用率要持續高於10%)的說法,我覺得是他們不懂研發,高管不親自做研發。我們小米都是有研發背景的。而喬布斯當年也覺得研發要效率,沒有效率投資再多都是無用功。

雷軍的話,想掀起了浪花,有的人覺得雷軍說的對;有的人覺得雷軍說的不對,雷軍在酸。確實,華為在這些年研發投入之大,是國產企業罕見的,我們不知道到底華為的研發效率高不高,但是華為的研發後,這些年屢屢見到成績。

2018年,華為研發投入了1015億元,近十年研發費用達到了4850億元,華為在2018年的收入達到了7212億元,這就是成績。雷軍所說對不對?我覺得不一定準確,研發確實要講究效率,但是,華為研發可不僅僅是手機一塊,它在運營商這塊同樣投入了巨資,在麒麟處理器這塊也耗費巨大,這幾點我們是不能忽略的。

當然,小米這些年的研發費用的持續高漲也是值得肯定的,從2016年的21億元,到2018年的58億元,小米的進步有目共睹。

目前,小米針對雷軍的話做了解釋:這是雷軍在針對“在主動控制硬件利潤,研發會否影響時”的回答,雷軍的話並非是針對華為的說法。我們其實不糾結在這裡,主要是雷總講話的時候,還是要注意,華為畢竟投入這麼大的研發,怎麼能說不懂研發呢.


LeoGo科技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雷布斯的言論:

雷軍說,華為不懂研發,<strong>研發費用並不是越多越好。

從華為公佈的2018年年報,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淨利潤593億元,研發費用為1015億元,而小米的58億研發費用竟然對華為的研發警告。

華為不懂研發?看一看這些年華為的研究成果

華為已經累計獲得授權專利87,805項, 其中有11,152項核心專利是在美國授權獲得。華為在全球部署16個研究所,綜合全球能力地圖,創新為我所用;華為有俄羅斯員工做算法,法國員工研究美學/色彩,日本員工研究材料應用,還有美國研究所、加拿大研究所等等。

如2005年華為發明了USB口模擬讀寫功能用於通信的技術,創造了一個新市場,原PCMCIA卡400美金,華為的新發明只要30美金!

又如華為俄羅斯研究所重點在於數學算法,俄羅斯工程師們發現移動網絡中不同代的網絡是可以通過軟件打通的,在這個理論支持下,華為開發了業界首個SingleRAN技術。這項技術大大融合並簡化了2G、3G和4G移動網絡設備,這種平臺統一在極端情況下,能夠節省50%的成本,一般能夠節省20%~30%。

最近炒的很火的5G,華為在10年3G開始普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佈局研發5G,當時沒有人知道5G是怎麼樣的,但是就是在這種條件下,華為也還是成功研發出自己的5G技術。

這些例子反應出什麼?最終反映出來的是華為背後實際上是技術實力的支撐。而這還是雷軍說的不懂研發?

再看華為的研發效率到底低不低?

華為在世界各地招募了許多名校高材生和技術大牛,至今華為擁有8萬多名科研人員,其建立龐大科研隊伍的目的就是為了匯聚大眾的智慧,更快速、更高效地發現更前沿的技術。所以僅是這些科研人員對公司的貢獻就不是小米能比的。

華為做芯片,才10年不到的時間就走過了高通至少20年以上的技術歷程;

華為進入通訊設備領域用20多年的時間就超過愛立信、諾基亞這些老牌公司做到了世界第一。

就這些還能說華為的效率低?

雷軍想要證明自己,請拿出你研發的成果,再來說小米研發的效率高。

現實就是這樣,小米的研發都沒有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雷軍就公然公開談論華為的”研發無用論”,“研發性價比”。現在講真的沒人相信。


<strong>


科技小博主


4月8日,小米集團上市後公佈的首份股東大會通告顯示:小米CEO雷軍去年年薪至少達到了98.18億元。對此,小米公關部總經理徐雲潔回應:“這是上市前的董事會會給予的2%的股權獎勵,比例在同業內也不算高。且這部分股權獎勵並未變現,這裡的數字只是按股權的價值作為計算而已。”

而與此同時,有人還扒出了雷軍在2018年4月25日的一段採訪。雷軍當時表示:我自己也是做技術的,研發費用的本質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越多越好,微軟不久成了日不落帝國?其實,幾乎所有的重大創新都是小公司乾的。雷軍不同意華為研發費用率要持續高於10%的說法,那是不懂研發。當年,喬布斯對此也是嗤之以鼻,蘋果投2%在研發,別人的效率太低了!當年6月21日,在香港小米上市投資者推介會上,雷軍也回應說,創業7年的小米在研發上投入35億,已是天文數字。

拿了百億年薪的雷總,卻覺得小米在過去七年中投入的35億研發費用是天文數字。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對於此番言論,網上的爭議頗大,徐雲潔也曾出面解釋:

雷軍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對此我是這麼理解的!

一、存在即是合理,小米能活到今天。35億研發費和雷軍的100億獎勵都是合理的

小米的成功不是靠技術優勢。而是雷軍發現了智能手機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的入口。用極致性價比和網絡營銷的方式創立開創了全新營銷模式。

當年小米1代手機發布在2011年,其時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還未初定。蘋果、HTC、三星佔據了高端智能手機市場,而在中低端市場中則是大量冒出的山寨手機和苦苦支撐的諾基亞。小米正是利用了這個時間差和價格差,在智能手機的普及前夕撕開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市場。

我還記得當年小米的“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與普通創業公司帶著技術去創業不同,風險投資人出身的雷軍是用自己的資金優勢和對移動互聯網的理解去創業。小米模式在當年顯得非常另類,相比於其他高端品牌。小米用幾乎是一半的售價做到出了比它們更高的配置。由於將毛利率控制到了極低的程度,小米手機在那個時候沒有建立線下門店,沒有商業廣告,沒有明星代言(雷軍自己就是小米的代言人)。僅僅靠高性價比和口碑傳播。

經歷了8年多的起起伏伏,2018年小米的全年銷量1.22億部。排名全球第四。不但手機銷量方面取得不錯的成績,還借小米手機的品牌和流量衍生出了小米生態鏈和小米之家。小米公司更是在去年成功上市。可以說,在創立生態鏈和上市的道路上。小米並沒有藉助太多的技術優勢,而是依靠創始人雷軍的佈局和運作。上市成功以後,作為創始人的雷軍拿走價值百億的股權獎勵也並無不合理之處。

二、技術研發不足或成小米品牌發展的瓶頸

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這對於低利潤率,依靠銷量和流量生存的小米手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回過頭看,智能手機市場經歷了幾年的發展之後已經進入成熟期。大家換手機的頻率沒有像之前兩年那麼頻繁。無論是全球還是國內,手機市場整體銷量都呈現下滑態勢。手機廠商之間更是進入了大魚吃小魚的兼併局面。此時小米手機在技術研發劣勢就顯露出來了——由於小米拿不出可以與友商相抗衡的獨門技術,小米旗艦機MIX3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不足,才導致了小米銷量的下滑。

2018年底,小米將原先的紅米手機獨立。延續小米手機的“性價比”策略。而小米手機自己將走品牌高端化路線,上探高端市場。但之前專注在性價比和營銷,而在研發上投入不足的小米想在短期內拿出自己的拳頭技術並不容易。在技術上的不足,或成小米今後發展道路上的“死結”。

三、中國大多數企業發展中遭遇了小米式困境

小米模式其實也代表了中國大多數企業的特點。中國經濟發展起步較晚,這也給很多企業帶來了“後發優勢”。特點就是我們一開始照搬別人的成熟的商業體系和流水線。試錯的成本非常低。加上中國市場大勞動力成本低。完全可以用規模優勢去超越“複製公司”的商業規模。小米創業時,我們看到小米團隊只做了一個深度優化的MIUI系統。至於手機的硬件方面,智能手機供應鏈已經形成。國內的代工廠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模具和零件了,只需要那過來用就好了。小米還直接找每一家廠家談到一個最低價格,於是就創造了小米的極致性價比的商業模式。

但後發既有優勢也有很大的劣勢——後發企業往往在技術研發上不如先發企業。在需要持續投入的核心技術方面。我們的水平還遠遠不足。中國大部分企業都是“貿工技”和“工貿技”模式:比如聯想,先做IBM的代理,再貼牌賣自己的電腦。最後做到了全球市場的老大了,才開始購買一些專利技術。

目前我們國內大量的企業的發展都走的是這種模式。但當你發展到了國內甚至全球前幾名時你會發現:雖然產品的銷量不錯,但大部分的利潤都貢獻給了掌握核心技術的供應商。你只賺到了非常微薄的利潤。而當你想進一步向高端發展時,你就會發現。目前最好的核心技術產品都是廠商們的非賣品:比如三星的2K OLED 屏幕 、蘋果的iOS系統、還有華為的麒麟芯片和通訊技術。

一家上市公司每年拿出10%持續投入研發,很少有公司能夠做到。但未必是不懂研發。但事實證明,只有擁有了核心技術並在研發上不斷積累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對此,在品牌升級中遇到瓶頸的小米應該深有體會吧,不僅是小米,也是目前眾多中國企業在產業升級中普遍會遇到的難題。


有態度的土豆


雷軍需要完成如下事情後才有資格評價華為的研發投入:

1.研發水準已經趕上並超過思科、三星、諾基亞。

2.被美歐同行霸主列為主要競爭對手和追捕對象。

3.主要股東是自己的幹部和普通員工。

4.給中國政府納稅連續五年達到華為的十分之一。

5.專利數連續三年達到華為的十分之一。

6.讓美國同行給小米支付的專利費用連續三年達到華為的十分之一。

7.股東無罪情況下被美國國家機構夥同跟班全球追捕。

8.讓歐洲人無數次排隊購買小米新品。

9.每次新品同款國內比國外便宜20%.

10.雷軍辦公室放加班床墊。

11.雷軍上下班剩公交、擠地鐵,出差不帶助理排隊等出租。


龍御天下20


臥槽,做實體產品尤其還是直接面對消費者和市場應用端的終端產品,你竟然認為研發不應該花很多錢?那我問你錢應該花在哪裡?另外雷老闆你知不知道通訊產業的技術重要性和研發成本的高代價?華為的主要產品可不是手機,通信行業是與軍工齊平的高科技產業。我是做通信產品的,而且只是裡面一個小小的光電轉換模塊,以100G的通信模塊來說只是一套簡單的主要特性的測試設備早在兩年前配套起來就要花費約200萬美金,並且核心設備和模組全部是歐美的國內壓根沒有。

原本我對小米沒用過也沒什麼意見,但是由此看來小米真的只是一個沒有自己技術的拼裝公司罷了,可能也就是下一個聯想。不要拿無知當無畏!


電腦報1


那麼說吧,任何一個行業,我們去買高端產品的時候,經常經常被卡脖子,為什麼呢?技術壁壘!我們體量大啊!隨便一個行業被宰,就讓外國公司做夢都笑醒了!以手機舉例子,如果我們沒有麒麟芯片,你以為高通會那麼好說話嗎?不把你脖子勒緊,它就不叫高通!蘋果手機是不是也可以不搞自己的芯片?沒有京東方,三星能讓國內手機廠商哭著回家找媽媽!但是一旦你國內有了相應的產品,哪怕性能差一些,外國公司立馬就會以白菜價出售,甚至哭著喊著求你!為啥?很簡單,賣東西的同時順帶打壓國內廠家!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一個叫中國,一個叫外國!問題是外國有很多很多。我們有世界上最全的工業體系,就是為了不讓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市場成為全世界韭菜!隔一段時間割一茬!雷布斯說搞汽車不做發動機?全世界有哪家著名的汽車企業沒有自己的發動機?路虎?算了吧~沒有山西煤老闆,路虎估計還在印度喝奶呢!這些東西,不搞研發,哪來的?天上掉的?研發這些玩意,有時候扔錢都不一定能搞定!有遠見的企業,恨不得在不影響運轉的情況下把所有的錢投入研發,能領先同行五年,三年,一年,甚至半年三個月!如果不研發,靠組裝,別人說弄死你就弄死你!還想起來一個例子,印度買武器,大家賊高興~中國買武器,大家都不樂意賣給中國!道理自己想!


王五哥這個名字有重複


研發費用和研發成果並不成正比!整好了比冪指數還大,整不好不只是賠錢、浪費精力。不過你想不投入或者少投入多產出,耍小聰明賺大成果?天下沒有白來的午餐。確實,搞科研不只是錢的問題,也有很多綜合要素,不過大體上科研經費的多少決定著可能產出的科研結果。比如雷軍想研製微型衛星,就得重金聘請相應級別的泰斗科學家(還得人家有時間且願意),配備各種資源,而且還不能指望能快速出成果,畢竟那是大型工程。這就是為什麼華為有今天這樣多的自主知識產權並且在行業中立足領軍。小打小鬧搞小把戲只能一時爽。幾十年如一日地搞科研創新的機構組織是不屑於階段性勝利(成功)的。請目光再遠大些,下大力氣努力帶給消費者更美好的未來。謝謝!


李海侖30716650


其實在雷軍這番言論出來之後,很多網友的評論也是比較有意思,他們表示,雷軍這是在科普研發費用過高的缺點。但就這個問題的本源,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基礎通信行業的創始人和互聯網轉行做手機的創始人差別還是挺大的。



我們說任正非經歷過與國際巨頭競爭的一個年代,在一個交換機上就要面臨世界巨頭的一個強力阻擊,也就更能明白,核心技術包括研發是對一個企業有多麼重要。

對比來看的話,雷軍作為一個軟件行業的工程師,顯然是沒有那麼多的核心技術阻礙。互聯網作為一個可能更加開放的領域,也就不存在絕對的核心技術,或者說絕對的核心代碼,所以從雷軍進入智能手機行業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小米還是偏向於造概念造營銷,但在研發方面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視。



與此同時,雷軍也表示小米確實是願意和更好的供應商來合作,推出更加優秀的手機,這也就表明了小米確實完全依賴供應鏈體系。

但雷軍的此番言論邏輯上確實有問題,自己沒有辦法投入那麼高的研發費用,卻去表達憂傷,投入超過10%的研發費用是浪費,是效率低下,這就有點奇葩了,真是夠酸的。



而華為目前的研發費用,帶來的成果確實是回報遠高於研發投入的資金!就在此前雷軍還在社交平臺上提問,為什麼小米不能夠成為國貨,那原因也就在於此,因為可能華為的研發產出,支撐了華為國產品牌一哥的一個地位,也讓央視免費為華為打廣告。

那對於小米又該怎麼宣傳呢?難道要宣傳成全面採用了國外頂尖的技術嗎?那對於國產品牌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出華為的投入研發資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基礎通信行業,一部分則在手機領域,手機領域裡目前,無論是拍照方面還是芯片方面都可以做到絕對的自主,以及領先程度。

同樣在5G基礎通信方面,也可以做到和高通平起平坐,甚至於在披露的可用專利方面,華為的專利是遠遠高於高通的。



那麼雷軍對這些成就是選擇性忽視嗎?作為對比的話小米9,作為小米史上最均衡的手機卻沒有一項可以稱讚的亮點,這難道不應該值得雷軍和小米反思嗎?


互聯網的放大鏡


雷軍說出這樣的話,我認為他是在為自家研發強度太低找藉口。2018年,小米公司營業收入1700多億,但研發投入只有58億,研發強度約為3.3%左右。而華為一年的研發,超過了1000億元,研發強度高達15%左右。

雖然小米一直自稱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但是把小米刨根問底,它終究是一家組裝公司,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前兩年小米還在研發澎湃手機芯片,這兩年已經偃旗息鼓了。他所謂的手機研發,不過就是想一想怎麼把各種元器件組合在一起,想一想什麼手機外殼更漂亮。一家組裝公司,根本不需要花太多的錢去搞研發。相反,他花了更多的錢去搞營銷,去請明星代言,去投放電視廣告。

華為方面,要是沒有數十年如一日大手筆的研發投入,能有今天的海思麒麟嗎?能在5G領域叱詫全球嗎?今天,華為的手機、通信設備、路由器等領域都做到了全球前三,有的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能有今天這種地位,除了靠華為人的艱苦奮鬥,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砸真金白銀搞研發。


研發能不能出成果,我們暫且不討論。但研發肯定出專利,雖然專利在有的時候並不能馬上轉化為成果。但你意想不到將來哪天它就能成為你的殺手鐧。

數據顯示在2017年華為全年遞交了4024件專利申請。而到了2018年,全年遞交的專利申請總數比2017年增加近1400件,這也創下WIPO歷史上由一家公司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總數量的最高紀錄!華為遞交的專利申請總數超過排在第二的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2812件)近一倍之多!而美國英特爾公司(2499件)、美國高通公司(2404件)也分別被華為甩在身後!

現在不但是華為的那頭顱遠遠超過了小米,甚至很多人不知道,OPPO和vivo的研發投入也超過了小米。這讓一家自稱擁有“黑科技”的小米情何以堪?


財經知識局


雷軍就一資本家,拿著百億年薪,輕談華為!自從小米業績下滑,雷軍越來越像個小羞,看看新手機發佈會,那言語我都覺得噁心!我們普通人不懂研發,但華為能走到今天,拿下半壁江山,靠的就是研發,人家研發效率不好?不高?至少人家用業績證明比同行做得好!那就證明人家投入產出比例比同行高,小米比人家高比人家好?都淪為二梯隊了!多操心自己的事吧!

再者,只看現實:華為越做越大,任正非的財富貌似沒怎麼變,股份倒是越來越少,反觀小米,越來越不景氣,但雷軍的個人私饢就越來越鼓..年入百億,哼哼...當然這是合法收入,旁人本不該多言,但雷軍這人太聖母婊,低調點沒人理你,非要整天裝逼到處說友商,越看越噁心!人家任總是真正一心做大,輕看財富的大企家,豈容你這等滿身銅臭的跳騷妄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