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家,对不同的人可能意义不同:有人认为是窗户里透出的温暖的灯光;有人认为是亲人亲切的关怀和温暖的目光;有人认为是大树怀抱遮风挡雨的地方;还有人说家是血脉相连多年以后仍然依依不舍发自内心的渴望。很多人为了工作事业或者其他原因离开家乡去打拼,可每到节假日都无法抑制的发出回家的渴望。今天我们说说清朝初年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前世今生。寻根溯源的分析这段历史的根本原因和历史背景。土尔扈特部又是如何在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下舍死忘生以伤亡三分之二族人的代价毅然决然的万里长征回归祖国怀抱的。

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卫拉特蒙古,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但是换一个明朝的称谓,可能大家就耳熟能详了-瓦剌。明朝前期,明朝政府赐瓦剌汉文官印,命其统辖诸部以起到分化蒙古削弱北元鞑靼的作用。直到瓦剌也先取代北元皇帝脱脱不花而建瓦剌帝国,达极盛阶段,他被杀后瓦剌诸部分散于西域。清朝初年,卫拉特蒙古(瓦剌)分为四大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土尔扈特西迁的起因:

如果没有准噶尔的异军突起,可能土尔扈特部还不会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也不会离开其他几部血脉相连的亲戚。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准噶尔部落的强大发生了变化。强大后的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开始对其他几部进行侵扰和压榨。原游牧于雅尔地区的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不满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的所作所为,也许看够了准噶尔的脸色,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总计25万族人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这片水草丰美的无人草原,开始定居游牧繁衍生息建设家园,周边的邻居部落称呼他们为卡尔梅克(就是流浪者的意思)。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辛勤的土尔扈特部在异国他乡历尽艰辛才不断壮大,并依此为基业建立起游牧的土尔扈特汗国。土尔扈特虽然身处他乡,可对故乡的念念不忘使得他们从来没有断绝同祖国政府的联系。

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土尔扈特汗国的位置

在土尔扈特汗国在伏尔加河下游繁衍生息的时候,准噶尔部在首领葛尔丹的领导下,不断并吞不服从管理的蒙古各部建立起雄踞西部的准噶尔汗国,并妄图恢复大元帝国的无上疆域。几代人的打生打死,清朝的几代帝王的心心念念的西疆,多少财富的对抗消耗,多少兵马钱粮的不断投入终于在将近百年的绞杀下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重新把新疆纳入祖国的版图。

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准噶尔汗国和清王朝对峙,左上角红色位置是土尔扈特

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统一后清朝版图,土尔扈特遥望家乡

土尔扈特东归祖国的背景分析:

准噶尔汗国的灭亡了,土尔扈特被逼出走的石头被搬开了。可是真正促使土尔扈特部考虑回归家园的原因还是因为沙俄。刚刚定居在伏尔加河下游游牧的时候,此地是无主草原,土尔扈特部还算过了几天清净的日子。可是永远吃不饱的沙俄渐渐的盯上了这块已经建设完成肥美的草原。沙俄对土尔扈特逐渐的蚕食、挑衅、强制入籍甚至不断抽调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为沙俄的扩张远征做兵员。沙俄对土地的贪婪众所周知,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土地。沙俄抽调土尔扈特人参加军队扩张,一方面削弱土尔扈特的实力(青壮年不足你怎么增长力);另一方面弥补沙俄疯狂扩张所造成的不足的兵力。到俄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时候,沙俄对土尔扈特的压榨达到了顶峰:不断抽调土尔扈特的青壮年参军扩张,在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征战中充当炮灰。仅仅十年时光,土尔扈特阵亡子弟就超过8万多人,这真是敲骨吸髓啊。不仅如此,沙俄还强迫土尔扈特摒弃传统信仰的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改信仰沙俄国教东正教,这让土尔扈特感到了亡国灭种的锥心之痛。

土尔扈特部历史时刻的决定: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普通人,当我们在内心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想到的就是温暖的家。那里是一个大树的怀抱可以遮风挡雨;那是一个橱窗中透出温暖灯光的地方;那是一个从发自内心渴望游子回乡的地方。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土尔扈特部一致决定---“不论如何,我们都要回家,回家。”

土尔扈特艰苦卓绝的万里归途过程:

从土尔扈特人西迁开始计算,到大清乾隆三十六年腊月,已经过去了将近150年。在今天24万土尔扈特人就要起程回家了。因为东归的消息走漏,不得不仓促提前起程。可刚刚开始就给了这群游子一个万分痛苦的打击,十冬腊月的天气,伏尔加河居然没有封冻,河流西岸的7万部族成员无法按照计划顺利渡河。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消息已经走漏,沙俄不可能一点也不知道,拖的时间越长越危险,可能再也无法回家),东岸的17万族人只能和西岸同胞洒泪分别,开启了东归路程。(备注:留在西岸的土尔扈特余部由于沙俄的及时拦截留在了伏尔加河,到今天发展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依然信仰藏传佛教,是俄罗斯众多联邦中唯一信仰佛教的共和国)。

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土尔扈特起程东归

将近17万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扶老携幼踏上布满积雪茫茫万里的归途。这个消息令叶卡特琳娜二世大为震怒,小小部族居然敢逃离,这个口子一开,其他被征服的部族是否会效仿?沙俄本着杀一儆百的心理对踏上归途土尔扈特部进行暗无天日的血腥绞杀。渥巴锡把部族成员进行战斗编制,勇士在外,老弱妇孺在内;以死中求活的拼命的架势向东冲锋,首领渥巴锡率领卫队亲自断后。恶劣的天气和沙俄骑兵的围追堵截就让这个部族付出了数万人的代价。阵亡的战士,冻死的老弱妇孺,累累的尸骨铺满了回家的路。直到夏天,东归的部族都没有穿过哈萨克草原。战斗、疾病不断吞噬着弱小部族的生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少沙俄军队的拦截,土尔扈特回家的脚步依然无比坚定。在归途中由于惨烈厮杀和疾病引起的人口减员也曾经引起部族成员思想上的动荡,但是土尔扈特及时统一了思想,无论如何都要回归家乡。

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一往无前的回家路

终于,经历长途跋涉,粮食已尽、身心疲劳,士气不振的的土尔扈特余部在公历7月到达祖辈故地-魂牵梦绕的伊犁河,和前来迎接的清军胜利会师。渥巴锡等受到乾隆皇帝的热情接待,拨出白银、牛羊、布匹粮食等等安置他们在祖先的故地伊犁河流域。渥巴锡受封为卓里克图汗。乾隆皇帝写下了诗句称赞曰:

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至此,万里的归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可东归的17万部族成员仅仅剩下不到七万人,三分之二的成员倒在了回家的路上。有人说土尔扈特的回归是18世纪最伟大的长征,我们发自肺腑的认为这是正确的评价。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基石之一。

受气同宗离家出走,百年后舍生忘死踏上归途-土尔扈特的前世今生

万里东归示意图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烦劳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