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導言:南宋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廣為傳頌,他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同樣革命烈士夏明翰那氣壯山河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也令人無比動容。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文天祥率軍勤王、苦戰東南,他義使元營、江西抗元,直到戰敗被俘、從容殉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元廷召見文天祥告諭說:“你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說:“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願賜我一死就滿足了。”然而忽必烈還不忍心,急忙揮手要他退去。有的說應該答應文天祥的要求,詔令可以。不一會兒又下詔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對獄中吏卒說:“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後被處死。幾天以後,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面部如活的一樣,終年四十七歲。他的衣服中有贊文說:“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出生於父親居官的湖北秭歸,12歲時隨全家回到家鄉衡陽。少年夏明翰,貼近勞苦大眾,表現出對國外列強的強烈不滿。有一次他和母親途經漢口時,看到滔滔長江上懸掛外國國旗的船艦橫衝直撞,心中無比憤慨,當即寫下“國恥恨難消”的詩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1924年夏明翰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負責農委工作,後兼任組織部長、農民部長和長沙地委書記。他大力培養農運幹部,積極輸送革命青年到廣州的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為了推動農民運動的開展,他把剛從廣州農講所和長沙政治講習所畢業的弟弟夏明震、夏明弼和妹妹夏明衡派去家鄉開展農民運動。其弟弟妹妹深入農村發動群眾,使衡陽的農民運動成為湖南農運開展得最好的地區之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1927年他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10月間,湖南省委委派夏明翰兼任平(江)瀏(陽)特委書記。他的主要任務是以平、瀏為中心,繼續組織起義,以配合井岡山的鬥爭。

1928年初,中共中央調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上海的黨中央派李維漢來到武漢,同郭亮、夏明翰研究決定取消兩湖年關暴動,制止盲目行動。同年3月18日,夏明翰從謝覺哉處得知交通員宋若林不可靠的消息,返回漢口東方旅社準備轉移時,宋若林帶著軍警將夏明翰逮捕。3月20日被殺害。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正是有了像文天祥和夏明翰這樣無數的英雄,中華民族才能在任何艱難險阻面前無所畏懼、威武不屈,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們,歡迎繼續關注下期精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