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媛陸小曼,北平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

01

陸小曼,1903年出生於大上海。傳說她出生的這一天是觀音菩薩的生日,於是家裡人給她取了個別名叫“

小觀音”

陸小曼的父親陸定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母親吳曼華出身官宦世家,是當時少有的知書達理的女子。他們一共生有子女9個,卻僅有陸小曼一個倖存下來,於是兩人將陸小曼視為掌上明珠,對她極盡疼愛,在教育上尤為精心。

陸小曼9歲時隨父親到北京,進入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女子附屬小學讀書。後又轉入貴族學校北京聖心學堂。在這裡,她學舞蹈、音樂、法文、鋼琴……

到了18歲時,陸小曼已精通英法兩國語言,學貫中西。而且她長相美麗,氣質瑩澈秀雅,舉手投足皆是弱柳扶風的柔美,成為名噪一時的“絕代佳人”。

因英法兩門外語優勢,陸小曼被北洋政府外交部長顧維鈞聘用為兼職外交翻譯。這樣,陸小曼才名正言順地在會議及權要的舞會上大出風頭。

她一進入北京社交界,就如魚得水,驚豔了整個上流社會。

胡適曾發出感嘆:陸小曼是北平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

一代名媛陸小曼,北平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

02

19歲那年,陸小曼奉父母之命嫁給王賡。王賡年長陸小曼7歲,曾先後在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就讀,學習哲學和文學,後轉入西點軍校學習,可謂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

王賡與陸小曼的結合,在外人看來是佳偶天成。然而兩人婚後的生活卻並不甜蜜,王賡性格古板,一心撲在仕途上,對陸小曼不夠溫存體貼。而陸小曼性情天真浪漫,忍受不了這份寡淡。

這段婚姻的第三年,王賡被任命哈爾濱警察局局長,陸小曼隨他前去哈爾濱。在哈爾濱住了一段時間,陸小曼感覺很不習慣,不久後就回到了北京孃家,與王賡兩地分居。

陸小曼熱愛北京,尤其熱愛北京的交際圈。她穿行於各大場合,和富太太、官小姐們爭奇鬥豔,夜夜笙歌。她和王賡的婚姻也在這時走進末路,岌岌可危。但心高氣傲的她從不肯將這些說與任何人。

一代名媛陸小曼,北平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

03

直到遇見徐志摩。

一次舞會上,徐志摩和陸小曼相遇了。那時徐志摩剛與林徽因斬斷情緣,正是失意時,見到陸小曼,猶如遇見一束光。而陸小曼,驚奇地發現世上竟有那樣一個人,他的才華、秉性、愛好都與自己吻合,他是那麼浪漫多情,懂得她所思所想。

一個是風度翩翩的才子,一個是情意綿綿的佳人。就像郁達夫所說:“志摩熱情如火,小曼溫柔如棉,兩人碰在一起,自然會燒成一團,那裡還顧得了倫教綱常,更無視於宗法家風。”

後來,陸小曼和王賡離了婚,和徐志摩演繹了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一代名媛陸小曼,北平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

陸小曼不顧父母反對,徐志摩不懼老師梁啟超責罵,兩人更是抵住時人的閒言碎語,終於走在一起。1926年8月14日,24歲的陸小曼與36歲的徐志摩結婚了。

這場婚禮盛大非常,但是最特別的還是證婚人——徐志摩的老師梁啟超在席上說的一段話: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上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必要痛改前非,重做新人。希望1你們不要再一次成為過來人,我作為你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還認我作先生的話——又作為今天這場婚禮的證婚人,我送你們一句話:祝你們這次是最後一次結婚。

04

新婚之後,徐志摩陸小曼離開北京這個“是非之地”,搬到上海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他們在上海一個有名的弄堂裡租下房子,月租100多塊大洋。因陸小曼從小養尊處優,想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徐志摩就請來了廚師、傭人和車伕。陸小曼愛浪漫,徐志摩就每天一早到花市買一束花送到她的床前。陸小曼是京滬社交界的大明星,少不了有人圍著轉。今天有人請吃飯,明天有人邀跳舞,每日穿梭於不同的玩樂場所,揮金如土。

一代名媛陸小曼,北平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

精緻的生活需要金錢的支撐,兩人的生活很快就捉襟見肘。徐志摩深愛陸小曼,為了維持她的高額開銷,同時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三所學校講課,奔波於京滬之間,拼命地寫詩寫文,賺取稿費貼補家用。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飛機前往北京,飛機在途中失事,徐志摩遇難。

得知噩耗,陸小曼立即昏厥過去。她覺得徐志摩雖不是她殺的,卻是因她而死。她為此落入了無盡的愧疚中。

在徐志摩的葬禮上,陸小曼的輓聯是:

多少前塵驚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

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

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

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05

徐志摩走了以後,陸小曼一改往日作風,有了脫胎換骨般的轉變。

據好友王映霞回憶:“小曼是愛志摩的,始終愛志摩。他飛昇以來,小曼素服裹身,我從未見她穿過一襲紅色的旗袍,而且閉門不出,謝絕一切比較闊氣的賓客,也沒有再去舞廳跳過一次舞……”

陸小曼的臥室裡掛著志摩的大幅遺像,隔幾天她就換一束鮮花放在遺像前。她對王映霞說,“

豔美的鮮花是志摩的,他是永遠不會凋謝的,所以我不讓鮮花有枯萎的一天。”

陸小曼過往一向慵懶,徐志摩走後她卻能潛下心來,讀書、寫書、作畫。她寫過小說、詩歌,也翻譯了不少外國文學作品。她拜劉海粟為師學習繪畫,後又請來陳半丁、賀天健教她畫畫。她對中國古代大師的繪畫技藝十分感興趣,反覆琢磨明朝沈周等大師的作品,因而她的畫作也形成了文人畫的風格。天賦加上刻苦,陸小曼的畫技進步神速。

一代名媛陸小曼,北平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

對於陸小曼的繪畫成就,一些名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孫雪泥的評價是:

腕底煙雲筆底山,胸中丘壑意清閒;

道升畫裡無斤骨,天際真人想象間。

06

一代名媛陸小曼,北平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

徐志摩逝世後的第十年,陸小曼在上海大新公司舉辦了個人畫展,轟動一時;

1949年,陸小曼的兩幅畫作入選建國後第一次全國畫展;

1955年,陸小曼又有兩幅畫作入選第二次全國畫展;

1958年,陸小曼被評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

1959年,陸小曼被全國美協評為“三八”紅旗手。

1964年,陸小曼自覺生命已快到盡頭。她從20歲起飽受病痛折磨,靠吸食鴉片抵禦病痛,因此染上毒癮。晚年的她面容消瘦,牙齒掉光,不復當年豔彩。臨終前幾天,她反覆說著:“志摩要來接我了,他要來接我了……”

1965年4月3日,一代才女佳人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