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林妹妹究竟美在哪裡?她究竟憂傷什麼,她又在隱喻什麼?

一個人,只要深深地哀痛過傷心過,甚至迷惘彷徨過,然後走出來再回頭獲得一種釋然,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因為你終將明白,假如畢生不得而知的東西,也許就並不是真那麼唯一且重要了。


林黛玉林妹妹究竟美在哪裡?她究竟憂傷什麼,她又在隱喻什麼?


一個人美到了極致,大概就是數不勝數的人年復一年對她念念不忘這種感覺吧。

在我的印象中,大凡喜愛《紅樓夢》的讀者,大概情之深處,在心裡都會有一個漩渦,而這其中很可能就是為著一個藏著幽怨、蘊含秋思,柔婉而憂鬱,叫做林妹妹的空靈嫻靜的姑娘,不時吹過一絲淡淡的風韻,似乎散發出某種千年文化的光澤。

為何如此?

因為林妹妹她身上或明或暗地體現了一種深厚的文化傳承的美,一種純粹的穿越時空的美;這種美冰清玉潔,而又對人世惺惺相惜;國色天香,超凡脫俗卻又孤標傲世,懷才難遇;明明楚楚動人,卻又無盡婉麗悲切,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總是難免不牽動世人心魄,然後步步驚心,然後再難將息。

她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絳珠草一株,一出場就帶了仙氣;

她在詩社別號“瀟湘妃子”,因小心含淚、愛哭,又有了娥皇、女英的遙遠因子,而又時時間夾著些離騷美人遲暮的悲哀;

她婀娜苗條、轉盼含情、憂鬱多病,“病如西子勝三分”,似乎盡得西施顰眉之風流;

她輕盈嫋娜,似風輕移,猶如漢代趙飛燕;

她憂愁、憔悴、柔婉、清瘦,似乎又類比李易安;

就連演員陳曉旭,一旦與她掛上鉤沾了點風情,即使不幸斯人已去,可是至今卻仍令人有一種銷魂的美麗在,一個瘦弱的身影總在心頭晃動。


林黛玉林妹妹究竟美在哪裡?她究竟憂傷什麼,她又在隱喻什麼?


曾經不解的是,林妹妹的憂傷和她的美一樣動人心魄。

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憂傷?

我想大概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對時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嘆

這原因,大概是林妹妹其自身自幼體弱多病,因而常常對生命思考比常人更多一些。例如,當她看到聽到《西廂記》《牡丹亭》的詞曲,“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閨自憐”時,便會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心痛神痴,眼中落淚。

再有,她在葬花吟中觸感更是淋漓盡致,“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透過落花、流年類似情景,林妹妹彷彿總是能看到生命的短暫易逝。

第二,對寄人籬下身世的憂患。

黛玉自出生後,目睹身邊至親骨肉連二接三去世,不能不說這種痛苦和憂患深入骨髓。紅樓夢裡所有的悲傷,似乎也絕不是一時空穴來風。像她,先是弱弟去世,接著母親一疾而終,很快父親又身染重疾身死。或許無奈,外祖母帶在了身邊,即使也有萬般疼愛,也只是稍稍減少了她一些傷疼,隨著時間流逝,難免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何況這種悲劇,無論何時何地擱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將是不可承受之重。這應該就是林妹妹身世憂患最重要的現實原因。

第三,對於愛情的不自信。

林妹妹學識淵博,人格獨立,內心剛強堅毅。然而她也太坦率直接,太渴望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保持真我。可是在她的時代,愛情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族之間,而且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盤根錯節的社會化行為。她越渴望,就越是感覺難以掌握自己的愛情,越是難以掌握就會越是害怕。由此推及自己的命運,她越是深深憂思,就越難以自信。

在《紅樓夢》中,有兩處令人記憶深刻,其一是她悲哀自己和寶玉,“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滾下淚來。”

其二是她感嘆《西廂記》崔鶯鶯命薄時,說道,“雙文,雙文,誠為命薄人矣……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併連孀母弱弟俱無。古人云‘佳人薄命',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勝於雙文哉!”

每次讀到這裡,似乎眼前總是一副林黛玉風雨中搖曳零落的樣子,令人心碎。


林黛玉林妹妹究竟美在哪裡?她究竟憂傷什麼,她又在隱喻什麼?


寶釵其實是林妹妹的另一面。

《紅樓夢》出版後兩百多年來,很多人糾結於既生黛玉何生寶釵的困惑?在有些人眼裡,似乎薛寶釵已經成為林黛玉悲劇的一個直接原因。

我也曾經一度困惑不已。我甚至想,黛玉寶釵最終的“悲金悼玉”,是不是就是暗示了愛情和現實,理想和現實,難以兼得的無奈?畢竟一個是豔冠群芳的牡丹,一個是嫋嫋婷婷的芙蓉;一個是姿質豐豔、嫵媚溫順的“楊妃”,一個是腰骨纖細、身姿輕盈的“飛燕”;一個側重長遠精神,一個注重當下現實。

但是我越是思考,越是深感憂鬱。

後來,忽然有一天,我感覺“金陵十二釵正冊”,薛、林二人合一幅畫,合一首判詞,或許就是某種伏筆。

又看到脂硯齋曾評語道:“釵玉名雖二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而俞平伯先生也在《紅樓夢辨》中講道:“書中釵黛每每並提,若雙峰對峙,雙水分流,各極其妙,莫能上下,必如此方極情場之妙,必如此方極文章之妙。”即“釵黛合一”論。

順著俞平伯所說,黛玉直而薛寶釵曲,黛玉剛而薛寶釵柔,黛玉熱而薛寶釵冷,黛玉尖銳而薛寶釵圓渾,黛玉天真而薛寶釵世故……一個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一個是它的肖子寵兒。我逐漸明白,如果獨立的林黛玉是純潔的美和刻骨的憂傷,那麼代表另一種圓融練達,溫柔敦厚的薛寶釵,則是作者另一種時空維度的探索,很可能就是作者嘗試為這種至清至純的詩意尋找過的一種現實慰藉的過程。出路在哪裡?因而看上去截然相反的兩種走向的審美,很可能都是為了延展了黛玉那種不可救藥的美和憂傷而已。換句話,也許寶釵就是另一個黛玉,或者是黛玉的另一個方面,寫寶釵其實是在進一步拓寫黛玉的美和憂傷。


林黛玉林妹妹究竟美在哪裡?她究竟憂傷什麼,她又在隱喻什麼?


從少年到中年,從聽老人講故事到看電影電視,從聽專家闡述到自己默默領悟,豁然才發現,看和了解的過程,自己其實也已經不斷成長過來了。

我越來越強烈地認識到,林妹妹,或者就是那個朦朦朧朧而又無限美好的青春本身,可見而又不可及。真誠純潔而又並不真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只是一場夢境,終究夢醒曲終人散去。試問,誰的青春可以永恆呢?如果這是一道難題,什麼是答案?

或許紅樓夢充滿隱喻和象徵意義,林妹妹一樣充滿了隱喻和象徵?

我忽然醒悟,或許整部紅樓夢,就是在說明,最好的,其實就是青春。

對於一個人而言,林妹妹越是品質卓著、空靈嫻雅,越是超凡脫俗、風姿綽約,就越是能體現出青春的美好,也越是體現出對於青春已逝後的無奈和悲壯。

之前看紅樓,大都是因為語言優美。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有時候隨手翻開紅樓夢,看看林妹妹的句子,往往就引我我心潮起伏澎湃,自問卻又並不知道心底所激起渴望的究竟是具體的什麼。

有一段時間,我忽然想起民國的美女兼才女林徽因,雖然作家李健吾曾經說過她:“幾乎婦女全把她當作仇敵。”梁思成的外甥女吳荔明在她所著的《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一書中也說:“林徽因和親戚裡眾多女性相處不諧。”然而這些都無損於她幸福而浪漫的一生,一個人似乎極盡了一個時代,出眾的才,傾城的貌,童話般的愛情。

老天是公平的嗎?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侷限吧。

我心有所動,我甚至反過來,想倘若這樣,有哪樣的世間,有哪樣的男子,可以承受得住紅樓夢裡林妹妹的愛?

不過,或許犀利敏捷、聰慧絕倫的林徽因就是紅樓夢林妹妹眾多隱喻和象徵中的一種吧。

如果說林徽因所愛的建築,其三要素是適用、堅固、美觀。那麼紅樓夢裡林妹妹的隱喻和象徵裡,又究竟暗含了哪些因素?

我在想,林妹妹的隱喻裡究竟有沒有一個美麗、堅固而適用的時代?

流年似水,我們也將老去,

關於林妹妹,我想,一個人,只要深深地哀痛過傷心過,甚至迷惘彷徨過,然後走出來再回頭獲得一種釋然,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因為你終將明白,假如畢生不得而知的東西,也許就並不是真那麼唯一且重要了。

我在這裡等你,為了那千年一次回眸的承諾。


(如喜歡,請加微信jingjingfeibababa或者關注於凡諾說 )堅守一個夢想不易,請順手轉發、分享、點贊或者讚賞⋯

其他文章推薦:

1、遇見西伯侯之前:姜子牙的七個問題

2、 那個項羽,為何每個男人成熟時都應為他哭一場

3、 從西施、王昭君、貂蟬到楊貴妃,為何白娘子至今仍然是多數人心中最理想的媳婦

4、屢挫屢戰,一代戰神吳起從小國平民到大國公卿逆襲戰國人生的啟示錄

5、臨危受命,司馬穰苴2500年前的答卷,說透了職場暗藏的秘密

6、今生應追求一份怎樣的愛情?長成武大郎這樣,選擇潘金蓮就是錯嗎

7、這塵世間最美的人是誰?不懂美人,談何懂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