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7!今年贵州经济作物种植占比较去年再提2个百分点

33:67!今年贵州经济作物种植占比较去年再提2个百分点

近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发布《贵州省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按计划,2019年全省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将调整优化为33:67,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去年再提高2个百分点。

33:67!今年贵州经济作物种植占比较去年再提2个百分点

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稳住粮食生产,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力争稻谷、小麦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提升油料和大豆供给能力,力争全年油料和大豆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巩固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80万亩以上,到2020年确保建成1035万亩高标准农田。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选择10个重点县整建制推进,重点推进水稻、油菜等重点作物。紧紧围绕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重要内容,聚焦重点环节,加快突破种植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绿色投入品、农机农艺融合等领域自主创新,集成“全环节”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构建“全过程”杜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依托种植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优化种植结构,围绕农村产业革命茶叶、食用菌、蔬菜、水果、中药材和辣椒等6个重点产业及“一县一业”,结合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巩固籽粒玉米结构调整成果,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计划实现全省茶叶种植面积700万亩,蔬菜种植2000万亩(次),食用菌种植30万亩(亿棒),水果种植720万亩,中药材种植720万亩。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优化达到33:67。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专用小麦、“双低”油菜、优质食用大豆等,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种植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茶菌菜果药、杂粮杂豆、薯类、花卉等产业,发展壮大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种养结合,以养带种、以种促养,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促进产加销衔接,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支持新型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茶叶、食用菌、蔬菜、水果、中药材、 辣椒、油菜等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旅融合,挖掘种植业外部增收潜力。

坚持绿色引领,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结合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在石阡县、丹寨县、普安县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转变病虫防控方式,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化学农药替代技术和精准高效施药、轮换用药等科学用药技术。

长按二维码查看

贵州省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