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74岁老汉改造专车,风雨无阻坚持陪老伴做透析治疗700多天


我们在晋南拍摄地坑院期间,来到了四周大山环绕的一个小小村子,像一个小盆地,这里山清水秀,一条小溪穿村子而过,两旁坐落几个竹园着几十户人家,由于年轻人大多出去或做生意居住县城或外出打工去了,村子里留下的大多是年龄大了的老人,我们在拍摄期间从路上看到了这个靠崖院院子里的一对老夫妻,当时大叔陪着大娘正从院子里往屋里走,我们便和主人说明来意,主人欣然答应进去拍摄。

随主人进到窑洞里,这家的窑洞颇为讲究,新市门窗,地上铺着地板砖,窑洞也用涂料粉刷的白白的,里面宽敞明亮,刚进门盘了一个暖炕,进到屋子里便感觉暖意融融,大叔是一个很风趣的老人,说自己今年74啦,老伴比自己小一点,因为当地忌讳说73岁,外人问起都说74岁。

就是眼前的这位大娘,70出头,前几年检查出肾脏疾病需要坚持做透析治疗,做透析的医院离自己家有15公里左右,每隔一天就要去做一次治疗,好在现在国家政策好新农合承担了这些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基本上全部报销,要不生活压力就大了。其实儿女们都非常孝顺,平时不定期回来看望他们,在县城的还会在治疗期间去陪护,但是大叔觉得这个病要不间断的要做治疗,儿女们都有一家人要生活,平时也不可能腾出时间专门接送送。


为了不拖累孩子们,自己就在大娘得病后买了一个带楼子的三轮车,因为每隔1天就要去做透析治疗,为了避免大娘下雨和冬天冷,又在后面的车斗上加了个棚子。为了大娘坐着舒服,后面坐的板子包了了海绵。大叔还自称是他们老两口的“宝马”车。

大叔平时很少做饭,原来都是大娘做饭,这不到了饭点了,大叔切好了菜,由大娘来炒,大叔说自己也会炒。但是没大娘炒的好吃,所以大娘坚持自己炒菜,细心地大叔还为大妈准备了凳子可以坐在炉子前着操作。

大娘说今天刚好要做透析,都是提前预约安排好的,做一次要4个小时,不能耽误,吃完饭就得赶紧走,要不回来就天黑了,说着大娘锅里的油热了,先泼了碗辣椒面,然后开始炒鸡蛋,今天的菜就是油泼辣子和西红柿青椒炒鸡蛋。

大娘身后的水缸旁边还安装了自来水和洗菜池,污水也埋了下水管能流出去,儿女们都很有心,怕大叔出去地里干活,大娘不方便都提前给安排好了。

这就是老两口的午餐,中午炒的菜就着自己蒸的馒头,配着豆酱咸菜,简单实惠。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饭桌上老是有豆酱和咸菜坐底,饿了就拿个馒头一夹就可以吃了。

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大娘在给大叔拿馒头,看得出老两口都很贴心,老话说的少年夫妻老来伴,看来一点都没错。

吃完饭,大娘要换衣服出门,我们就提前离开了大娘家上到窑洞顶,窑洞顶已经用耙耙过了应该下一场雨就要进行碾压了。这是为了保证窑洞顶的雨水不下渗,更好的保护窑洞,先辈们发明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这个碌碡就是用来碾压窑洞顶还有夏收时候碾场用的。

从窑洞上面可以俯视小院全貌,大叔和大娘收拾完了走出窑洞准备去医院,左上角的绿色棚子就是专门为三轮车加工的防风防雨的棚子,由于最近天气转暖,已经拆下来放在一边了。

大树把三轮车从车库倒出来,扶大娘上车后去开大门,可以看出三轮车的车斗不光有个坐的板子上包了厚厚的东西还另外放了一个垫子,这是大叔为了大娘在车上坐的更舒适而精心准备的。

大叔把三轮车开出院子,返回锁门。我们说大娘大叔开车水品咋样啊?拉着你可不能跑的快了,一个是不安全还有就是路如果不好还颠的厉害。大娘说没事的,他开的快了我就在后面打他脊背,他就知道了,就会慢下来。

大叔锁完门回来把车发动笑着说,我这水平绝对没问题,拉着她跑了几年了,尽量会让她坐的舒适,再着急也不着急那几分钟,绝对要安全第一。

看着老两口远去,我一直在想,什么是爱情?也许就是大叔大娘这样平平淡淡的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老了更是不离不弃数年如一日的接送大娘并陪伴她做治疗,也许十次八次很简单,但是能坚持几年如一日的做下来这就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喜欢更多百姓图片故事请添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