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甲午战败清廷屈辱赔款,其实此前日本向中国赔款5万多元

关于近代中日关系,想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十九世纪末的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几番角逐下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战败求和。根据《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大清几十年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

世人皆知甲午战败清廷屈辱赔款,其实此前日本向中国赔款5万多元

甲午中日战争,怎么看都是日本精心蓄谋的产物,否则清廷也不会如此惨败,日本更不会在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实现逆袭。

1886年发生的长崎事件也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世人皆知甲午战败清廷屈辱赔款,其实此前日本向中国赔款5万多元

187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受权督办北洋海防后,便着手筹办北洋水师,一路招兵买船,实力不断壮大。一方面,李鸿章提携陆军出身的丁汝昌为水师提督,统领海军事务;另一方面,不惜重金从海外购置战舰扩充实力,尤其是装备穹甲巡洋舰“致远号”、“靖远号”与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后,北洋水师实力傲视东亚,在世界范围内也位居前列。


世人皆知甲午战败清廷屈辱赔款,其实此前日本向中国赔款5万多元

当是时,东北亚格局发生变化,英国、俄国、日本相互博弈。出于战略考虑,清政府便派北洋、南洋水师前往永兴湾巡防,借以展示清政府强大海军实力。长途航行后,北洋水师铁甲舰回港维护,便将镇远、定远、威远、济远四舰停靠在日本长崎造船所进行检修,并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北洋舰队抵达日本,长崎市民争相观看,惊叹者有之,羡慕者有之,愤懑者有之。不久,这种复杂情绪很快就演变成一次流血事件。

世人皆知甲午战败清廷屈辱赔款,其实此前日本向中国赔款5万多元

一开始,北洋官兵受邀登岸购物。上岸后,水师官兵的部分恶习便暴露无遗,一些水兵违反纪律,到妓院寻欢作乐,甚至酗酒斗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后来,日本警察赶来,平息了事端。然而,在此之中一名水兵将警察刺伤,随后遭到了逮捕。这下官兵不干了,400多人直接从军舰上冲到警察局,同时将12寸巨炮对准长崎市区。这种情形下,警察只好乖乖放人。

事情并没有就此终止。两天后,400多名水兵得李鸿章授意到岸上自由观光。一些水兵违反丁汝昌禁止执军械上岸,并与警察放生了械斗,围观的群众也参与其中。事后,水兵、警察和长崎市民均有不同程度的死伤。

世人皆知甲午战败清廷屈辱赔款,其实此前日本向中国赔款5万多元

日本方面不依不饶,水兵们情绪自难平复,最后四舰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再次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当时,总教习琅威理看到日本海军刚刚起步,甚至主张对日开战。但这一主张很快被否决。

此时,清廷累经战争,尤其是中法战争后,元气大伤,不愿再度卷入战争。后来,这件事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最终的结果是:日本赔付清廷52500元,清廷赔付日本15500元,包括日方支付的2700元医疗救护费,相当于日本向清廷进行了赔款。

长崎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外交风波,而日本却不这么看。北洋水师炮口所向,日本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从此日本加快发展海军的进程,集中精力加强军备扩军,并专门针对北洋水师设计和订购了一系列舰船,从而较早地掌握了甲午战争的主动权。

世人皆知甲午战败清廷屈辱赔款,其实此前日本向中国赔款5万多元

同时,长崎事件也留下了一个隐患。在冲突中,清军密码字典被一个名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窃取,日本军方由此掌握了北洋水师电报汉字译电的方法。从此,清廷决策意图一览无余,这更是给甲午海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