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完研究生,不想再讀博士,作為家長應持什麼意見?

沙漠風暴一滴水


關於讀書我一直比較贊成的觀點是,堅持孩子的自己想法,但是你的想法也要表達出來!

首先,孩子已經不是個小孩子了,研究生畢業,就說明知識水平都已經很高了,有著關於這個社會的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當然,我的意思是那種既讀書,又平時在兼職的那種,因為這樣才會真的鍛鍊到自己,但如果是學碩那就不一樣了,但孩子的自主想法,是第一的,畢竟年齡放在那,第二,就算博士出來,如果孩子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那麼還是無用功。

其次,身為父母,不應該總是太多幹涉,讀完高中讀大學,讀完大學多碩士,讀完碩士讀博士,還有博士後,那後面呢?不應該總是為孩子安排一切,其實很多的時候也應該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因為目前的就業來說,儘管學業高可以進好公司,但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孩子對於自己的專業與學習,有著自己的看法,所以需要尊重孩子的自我看法。


知商少年


請尊重孩子的選擇!

我來舉幾個真實的事例。

一位鄰居的孩子,是個女孩子;但是整個人脾氣個性大大咧咧的,就像男孩子一樣。

小姑娘從小學開始到整個高中階段,一直是不把學習放在心上的那種狀態;但是由於人很聰明領悟能力極強,所以只要用功點成績就是嗖嗖地往上竄的那種。

到高三下學期的時候,她終於開始覺得需要用功了;然後埋頭苦讀,最後考上了二本的學校。到了大學後,她似乎是像開了掛一樣;從大一就開始拿獎學金,年年都不落空,英語四級、六級也都是很輕鬆地就過了。

轉眼間大學四年就過了,父母覺得女孩子一個人在外地會很辛苦,就勸她回來工作吧;她覺得有些不甘心,但架不住父母的苦口婆心,回來後考上了編制在一個事業單位工作。

但是雖然工作單位很好,她卻沒有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在一年後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辭職了。然後自己考語言、投資料、找中介,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去經辦,到海外繼續進行研究生的學習。

另一位女孩子,在名牌大學畢業後,到某規劃院工作。按理說,專業對口、工作單位又好,她應該很開心;可是她等到工作了,才發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當知道她想要辭職的想法時,她的父親激烈反對;好在母親還是支持她,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於是,她向單位辭職,同時鄭重向父母借了些錢作為啟動資金;然後租了一個小小的店面,開始了她心中的夢想——開了一家甜品店。

後面的過程自然很辛苦,在剛開始的階段,不要說加班、簡直連每天的睡眠時間都不能保證幾個小時;但因為有心中的信念支撐,所以她覺得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幾年下來,她的甜品店早就換了地方,店鋪面積是剛開始時的四倍;而且第二家甜品店也已經開張,生意同樣興隆。至於當初借父母的錢,自然早就還清了。

我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人生應該由自己來作主。

就像題主的孩子,作為一名研究生,心智已經成熟、也有了一定的閱歷,肯定會有自己對人生的規劃;而且我相信,這樣的規劃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的後果。

作為家長,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認同他們的選擇。如果成功了,對孩子今後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萬一這樣的選擇並不理想,但年輕人勝在年輕,可以有試錯的機會,大不了跌倒了再爬起來。

但是,因為父母於孩子來說,是他們最為親密的人;所以父母的支持,對孩子來說才是一份最好的禮物,也才能讓孩子在面對任何選擇時都會感到安心和有底氣。

我是“諾善說育兒”,可以和你聊親子教育,陪孩子一路成長。


諾善說育兒


我也是工學研究生畢業,本計劃繼續深造攻讀工學博士的,後來導師建議我去聽一場工學博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然後根據再決定是否讀博。於是在聽完那場報告後,我毅然決然放棄了讀博,因為那場報告讓我認清了工學博士的難度......實在太大了!

我也不是勸所有的讀者放棄讀博,這是因人而異的,雖然博士研究生的難度比碩士研究生高很多,但是也有很多人選擇讀博,而且博士畢業後的收入也是很客觀的!

讀博過程中的艱辛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既有來自學術上的挑戰,又有來自導師的高標準要求,還要有能抗高壓的心理素質,所以讀不讀博一定要聽取當事人觀點,家長切不可為之做決定!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個人對博士的一些理解:

博士研究生平均畢業年限>4年

不論是哪個學科的博士,除了少數人才之外,大部分的畢業時間都是四年以上,甚至六年、七年,原因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要麼學術成績不達標,要麼導師不放人。

博士安家費不少(限高校方向)

我有一個博士師兄畢業去了高校當老師,安家費給幾十萬,還送一套120平房子,同時解決其妻子工作問題,非常可觀,所以花個五六年讀個這樣的博士還是很可觀的。

博士就業面較窄

博士畢業大部分人都是進高校,少數部分進企業研究院或者研究所,因為博士的可塑性沒有本科生或者碩士強,一方面是因其專業方向已經非常明確,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企業不會花高價錢去請博士來做一個本科生或者碩士生都能幹的活。

。。。

解讀教育形式,分析教育動態,我是猴哥知識站,感謝您的閱讀


猴哥知識站


我女兒也是讀完碩士之後,一點也不想讀博了,因為她覺得,如果讀下去,她將會一直在實驗室待下去,她不知道實驗室以外的世界是啥樣的?雖有所不甘,但依然尊重她的想法。在經歷了一系列的面試、工作、辭職之後。她終於明白自己真的就是適合呆在實驗室裡,而且讀博離她的夢想更近一些。於是她又聯繫導師,在畢業兩年之後,獲取了國家公費留學生的資格,在英國繼續她的博士生活。她現在很享受她的學習生涯,沉浸在克隆細胞的實驗中,怡然自得……

讀博是一段很艱難的學習,只有讓孩子想得明明白白的,她讀博的目的,她今後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等等,她才有勇氣和力量堅持下去。


迷糊46025


我覺得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一個人讀書,可以讀到哪種學歷,除了看勤奮和天資聰穎,還要看孩子學習的意願程度。

我是今年考研成功的幸運人士,如果是我,我也不願意再讀博士了。

首先是我考的是專碩,不能直博,如果想再深造,就要自己再考博士;

其次,我家裡的經濟條件有限,如果有幸考上博士,我將會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想,我本身科研能力不足,沒辦法成為博士。

我想,一個人既然都考上了研究生,應該是對未來已經有所規劃了,可能不想讀博士的原因還有很多種,但真的要尊重孩子的決定。不要把父母的想法強加到小孩子身上。父母覺得讀博士似乎很簡單,但小孩經歷過科研生活,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方向,所以早點出來就業遠好過於考博士。因此,尊重使雙方很好的溝通!


你的甜味小祖宗


根據問題的描述,您的孩子似乎滿足一切讀博士的條件,但這一切都只是外部條件。

而他自己願不願意讀,願意什麼時候讀,適不適合讀才是關鍵。

本人1993年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後,在國內某大型計算機公司工作四年後,考取經濟學研究生,本來打算畢業後就工作。但後來確實對經濟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繼續讀博士,以至於後來做博士後研究,大學從教等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個人體會,如果沒有濃厚的興趣,為了飯碗,或為了光宗耀祖,都沒有必要讀博士。第一大可不必,第二確實很痛苦,要想學點真東西,確實不容易。

當然,現在沒興趣,不等於以後一直沒興趣,我對經濟學的興趣就來自於工作過程中對一些問題的思考,後來博士後研究方向轉向知識管理,也是來自於關注問題的轉變。你的孩子現在沒興趣讀博士,可能是因為沒有發現為之付出多年努力的研究方向,這正說明他是認真的。

再一個,並不是具有良好知識基礎的聰明人都適合讀博士。說到底,博士應該是現在某個領域前沿,能夠發現新的問題或方向,並能夠尋求突破的人。從對問題的敏感性、研究方法、意志品質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也許您的孩子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這也正說明他是認真的。

當然,確實有很多博士生或博士真不適合讀博士或不配這個名字。但這並不證明,你的孩子也要不考慮興趣或適不適合,而去一味追求高學歷。

他的個人條件和家境正可以給他足夠的空間去發現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包括讀不讀博士,以及什麼時候讀。

願他能夠自由地用心選擇,而且越走越好!


七星導學


我的觀點:聰明,學習能力強和科研能力沒有必然的聯繫。攻讀博士之路是一條漫長的艱辛之路,選擇同樣要慎重。

以人文社科領域而言,碩士研究生階段,對學生的科研能力要求還不太苛刻,研究生只需要中規中矩完成一篇3萬多字的論文即可。學生畢業要拿到學位證書,絕大多數學校也不需要發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基於此,碩士學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拿到的。

以我的觀察,身邊絕大多數學生根本不是衝著科研這條路來考研究生,而是為了給學歷鍍金,提高求職平臺,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比例不超過1%。

博士學位不同於碩士學位,含金量要比後者高很多。因此,過程也比後者難度高了幾個級別。

比如:博士畢業論文需要的篇幅,10萬字以上,這個篇幅不好輕易糊弄過去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創新性要求也比較苛刻:或者建構一個新的理論-現象模型,或者需要觀點或方法的創新。而要完成這些,大量的資料文獻閱讀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要拿到博士學位,中期發表論文也是絕大多數學校規定的硬性條件:人文社科領域博士大多要求2篇CSSCI或SSCI,理工科領域則要求SCI……這些決定了博士學位的攻讀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漫長、孤獨、艱苦,需要不斷跟自己較勁,克服巨大壓力,磨礪自己意志的過程。

談完了博士學位攻讀過程特點,再來談一下博士就業。

一般來說,拿到博士學位後,就業的範圍基本鎖定在科研院校:大學、研究所、企事業研發部門等。當然,也有的博士會選擇初高中,去年人大附中招聘,最後錄取的教師擁有博士學歷的不少。

僅以科研院校為例,我自己的觀點,博士就業的境遇是在不斷惡化的。主要表現在:

第一,現在很多高校尤其是名校進行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終身制,採用聘任制。對於新聘員工,簽訂考核期,“非升即走”。這意味著,博士就業並非苦盡甘來,而只是從一個“壓力場”轉入了另一個“壓力場”。去年武漢大學的“3+3”聘期制,第一個三年工作考核期後,教師淘汰率達到97%,只有4人通過評審進入正式教師編制就是一例典型。

第二,博士正常入職後向上晉升的途徑難度也在不斷加大,表現在從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的職稱系列上,晉升高級職稱的條件和難度都在不斷向上疊加。不僅如此,很多高校現在對副高以上職稱有名額限制。僅以我們學院為例,一年一個學院一般只有2個高級職稱名額:一個副教授名額,一個教授名額。而我們學院現在有講師20多人,這意味著有些講師可能得熬到40-50歲才能評到副教授。

第三,聘期考核挑戰。現在很多高校實施4年一考核,能升能降。4年終規定了科研和教學任務,完不成降崗,比如從教授降到副教授崗等。4年一度的崗位考核同樣讓人放鬆不得。

……

綜上所述,說明了什麼呢?那就是:博士-科研-大學的這條路越來越艱辛,遠非一條可以投機取巧的人生路徑,除非你有足夠的科研悟性,強大的意志力,濃厚的科研興趣,坐冷板凳的耐心,遊走學術江湖的情商。

有些職業,只是表面上光鮮亮麗,其實暗地裡的苦不比任何職業少。

回到這個問題,孩子讀完研究生,已經成人,對自己的前途其實能有獨立的判斷力,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家長所需要做的只是放手,尊重自己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多做嘗試,哪怕這意味著要多走一段彎路。有可能孩子未來會在嘗試了別的人生路徑後仍然迴歸博士-科研這條路,但那個時候的選擇就是孩子主動性很強的選擇了,這種主動性意味著更大的成就可能性。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我兒子也是工學碩士研究生,研二上學期導師問他是否願意碩博連讀。我兒子看到博士師兄師姐整天在實驗室給導師做課題研究,發表論文第一作者都掛導師名字,辛苦幾年還是第二作者。而且博士生難及時畢業,非要把導師項目完成後,導師才準畢業。而產生副作用影響了師弟師妹,等你畢業大多數都在三十歲年齡了,除高校教師和研究院研究員職位外,就業面窄,一般公司養不起博士生,只有大公司需要博士,但人數不多幾個人而已。分析分析下來還是放棄讀博士,早點出來工作,成家立業孝敬父母。女博士生找對象都困難,都是戀愛後男朋友支持才讀博士。家庭條件好可以繼續讀博士,一心一意搞科研會出成果,窮人家沒必要讀博士,培養費用太大了家庭付出代價也受不了。


木然111770581


1、要讀下去。

博士必須繼續讀,應該繼續讀。

2、理由:

研究生現在遍地都是,一個磚頭下來砸著幾個都是研究生,已經大幅貶值了,而且現在研究生數量規模十分巨大,甚至還不如以前的本科生、專科生,大學裡面研究生培養根本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其社會地位根本與博士無法相提並論。

博士生國家控制規模,而且現在大部分學校不能收在職博士了,現在不讀,以後沒有機會,而且一旦成家立業,就更不會讀了,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就是從經濟上看,博士生國家給的待遇也比一般的社會勞動力要好,何樂而不為?不讀才是想不開呢!

3、建議:

好好開導開導吧,一定要讀下去,於國於民、於己於人都是好的不得了的事情呢。


鴻道樂學


孩子已經23歲了,作為父母只能提出意見,而不能強逼孩子做任何決定,因為讀博的過程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這份苦要孩子受,那必須孩子自己願意才行。

朋友的兒子在中科院讀碩士,每天的忙得不得了,一方面要學習,一方面導師交給的任務要完成,孩子也說,這種忙其實也不是真正的忙,而是在心裡在腦海中一直有事情沒有完成,即使出去玩的時候,腦子裡還是想著事情,玩起來也不爽,他一直說,讀完碩士就不讀了。那朋友一家人的意思還是讓他讀博,說讀博後可以當大學教授,工作也不用愁,工資還可以,孩子就是不聽意見,說什麼也不肯讀了。

這種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原因大概有這幾種:

一、孩子認為,一直讀書,讀得人跟傻子一樣了,對外面的世界根本不瞭解了,跟社會脫軌了。

二、如果將來的工作是大學教授或是研究院的話,一方面是教學生,另一方面還是要做科研的,科研最好要愛好科研的人來做。因為科研實在太枯燥乏味了,一般人受不了,如果本人不想做的話,就不會用心去做,那他在這崗位上就不會太努力,大多是混日子的。

三、一般學生認為,碩士生畢業後,進企業是他們最想要的,學到的專業知識也可以用,如果不夠用的話自己還可以學,這樣既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利用起來,又可以在工作中吸收更多的新知識,這樣比讀博士進步得更快,對自身也有一定的好處。

有些家長只是想讓孩子讀到博士後,在找工作的時候可以有更好的機會,但其中的辛酸只有孩子本人知道,家長們不理解,所以最好把這個選擇權交給孩子自己,萬一將來他後悔了,也可以讀在職博士的,家長也不用太糾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