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像奥丽芙,但我们并不想成为这样的妈妈

再早几年,我可能还不会像今天这样理解她。那时的我还没有孩子,还相信婚姻是爱情的结晶。

当我遇见奥丽芙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读着爱情童话的小女孩了。我要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中年的琐碎日常,华袍下的虱子,失败的婚姻以及无数个崩溃的夜晚。

她,就是《奥丽芙·基特里奇》一书中,和小说同名的女性角色——奥丽芙·基特里奇。虽然很多人都评价她“人高马大”,但其实她很脆弱。她固执、敏感而又孤独,父亲自杀的阴影其实以另一种方式影响了她的性格,也影响了她付出爱和表达爱的方式。

人人都像奥丽芙,但我们并不想成为这样的妈妈

一、我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

奥丽芙是一个过于强烈的角色,她自私、冷酷、暴戾但又善良。如果不是作者不断转移时空与视角来叙述,可能我们都无法忍受她。

这本小说的作者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用十三个故事串联起了奥丽芙·基特里奇的生活。小说不断地转换视角,奥丽芙也在其中不断地变换角色出现。每篇小说,既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又是奥丽芙所生活的小镇中的一个片段。这些故事让我们在围观小镇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奥丽芙,进而勾勒出了立体而又清晰的女性形象。

她是丈夫亨利眼中暴躁而又冷漠的太太,儿子眼中永远不可理喻的妈妈。她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但却曾向想自杀的学生凯文、患上厌食症的女孩妮娜伸出援手。她冷眼看着别人的人生,却始终无法看清自己。她被自己的儿子嫌弃和厌烦,她曾歇斯底里地在儿媳的毛衣上画上黑线,她也差点和自己的父亲一样自杀,走到崩溃的边缘。

人人都像奥丽芙,但我们并不想成为这样的妈妈

电视剧剧照

《奥丽芙·基特里奇》曾获美国普利策小说奖,根绝小说改编的同名HBO美剧横扫艾美奖6项大奖,这大概和人物的立体刻画不无关系。作者曾这样评价奥丽芙:“对我来说最迷人的还是你,你泼辣、和善,有时候还很绝情,拥有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你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压根儿不知道我有多累,教一整天课,开傻子校长主持的白痴会议!买菜、做饭、洗衣服、熨衣服、陪克里斯托弗做功课!”

这是深陷庸常中的我们。

不过之后他从来没有问过她,她也从来不说,正如他也从未向她坦承过自己对丹尼丝那欲罢不能的病态渴望……

这是婚姻中的我们。

童年时,母亲管教他都是大呼小叫的,他曾两次目睹过母亲的精神崩溃,由此带来的无声的恐惧在内心深处折磨着他。因此,虽然鲜少发生,但一旦有顾客对价格发出微词,对A牌绷带或冰袋的质量不满,亨利都会竭尽所能快速给予解决。

这里有躁郁症、讨好型人格、双向情感障碍等无处不在的精神、心理疾病的人物样本。

“许多人无家可傍,尽管他们仍有家可归。”

这是生活的真相。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写,中国人颇爱大团圆结局,“中国人不大喜欢麻烦和烦闷,现在倘小说里叙了人生的缺陷,便要使读者感着不快。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

然而《奥丽芙·基特里奇》的作者讲起故事来毫不留情面。都说“人艰不拆”,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偏要把那些生活中真实而又普遍的痛苦赤裸裸地展现给你看。她对人物关系的处理,带有女性细腻的笔法而又不失张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看到了我们自己想要隐藏的脆弱,也看到了生活的庸常和婚姻的真相。

二、但我并不想成为她

人人都像奥丽芙,但我们并不想成为这样的妈妈

电视剧剧照

有时候,一个人是好同事、好朋友、好老师、好邻居,但她不见得是个好妻子、好妈妈。

奥丽芙本人就是这样。她很真实,身上有我们自己的影子,但她同时是一个糟糕的妈妈。她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她有很强的控制欲。她以为自己对孩子付出的爱,和孩子真正感受到的完全不同,以至于儿媳妇在婚礼上说出“他(克里斯托弗,奥丽芙的儿子)过了一段难熬的日子”,奥丽芙就崩溃了,愤怒地扔掉了儿媳妇的内衣和鞋子。

小时候,印象中的妈妈也总是像奥丽芙一样在发脾气。她会因为我弄乱屋子而骂我,会因为她做好了饭菜我没有来及时吃而大发雷霆,会因为误解我手里的自动铅笔是偷偷拿了她放在橱柜里的零钱买的,就拿着烧红的炉钩子让我承认是我偷的。最终,我因为害怕而承认了偷钱,而她,却在找到钱发现误解我之后没有一句道歉,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不是你偷的你为什么要承认呢!”。

如今,当我自己经历了婚姻,经历了人到中年,我才发现,要维持平淡无奇的生活,已实属不易,更别说养育孩子要耗费多少心力。我听妈妈讲当年的贫穷与难熬的日子,才稍稍理解了她的苦衷:她也曾脆弱迷茫,她并不是恨自己的孩子,她的暴躁易怒情绪化,可能是因为她自己也被生活折磨得难过不堪。

然而回到童年那个孩子的视角,我仍然希望妈妈当初能够信任我,信任我没有拿家里的钱去买自动铅笔。我仍然希望小说中的奥丽芙能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而不是用强加的控制欲和打骂来代替爱。奥丽芙曾被父亲的自杀所影响,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我能理解她的行为。但从成为母亲的角度来说,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要成为奥丽芙的样子。

同是女性视角的小说,《奥丽芙·基特里奇》免不了被拿来跟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相提并论。萨冈说,她理解小说是一种节奏。如果说《逃离》是静水流深,那《奥丽芙·基特里奇》的节奏就是缓缓流淌,这种节奏更接近真实的生活,它比《逃离》更易读,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以至于我们常常忘记从小说的节奏中醒来,也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其中。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希望我们都能在婚姻、家庭和亲子关系中多一点沟通和理解,不要被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所束缚。即使选择不原谅,能放过自己也是好的。人生只有一次,不妨勇敢一些。

人人都像奥丽芙,但我们并不想成为这样的妈妈

电视剧剧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