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監控1500家公立醫院臨床用藥!

4月9日,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明確,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科學運用藥品臨床綜合評價結果,加強與醫保、藥監等部門的溝通共享,促進完善藥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等藥物政策,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衛健委監控1500家公立醫院臨床用藥!

今後我國將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工作,國家基本藥物、抗癌藥降價專項工作藥品以及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品種被列為監測重點。

事實上,近年來已有不少醫療機構開展了重點藥物的臨床監控,逐步清除不合理用藥現象的存在:

2015年11月,華西醫院發佈新藥申報通知,明確不接受中成藥和部分輔助用藥;

2018年7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發佈《備案採購藥品資料遞交通知》,明確中藥製劑、輔助用藥品不予接受;

2018年9月,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下發《新藥登記須知》,規定輔助性、營養性等高價藥品、中藥注射劑等列入南京市醫療機構重點監管清單品種以及臨床不合理用藥較為嚴重的藥品,均不予新藥登記。

據醫學界智庫的數據統計分析顯示,按照實際藥品銷售額與合理藥品費用的差額,“中國神藥”每年浪費的金額高達9600億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一次座談會上表示,輔助用藥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濫用,消耗了大量醫療衛生費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家對於臨床用藥的管控是為了醫保控費,讓更多的醫保經費運用到具有真正治療效果的藥品上。

信息智能監控

1500家醫療機構重點監測

《通知》明確,各級衛生部門要依託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立國家、省兩級藥品使用監測平臺和國家、省、地市、縣四級藥品使用監測網絡,實現藥品使用信息採集、統計分析、信息共享等功能,覆蓋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

同時,開展全面監測,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按要求主動配合,系統收集並報告藥品配備品種、生產企業、使用數量、採購價格、供應配送等信息。

《通知》指出,全國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中抽取不少於1500家機構,在全面監測工作基礎上,對藥品使用與疾病防治、跟蹤隨訪相關聯的具體數據進行重點監測。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

2019年,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試點省份、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城市、各省(區、市)重點監測醫療衛生機構,要以國家基本藥物、抗癌藥降價專項工作藥品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品種為重點,按照要求開展藥品使用監測。

2020年,監測範圍基本覆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並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逐步實現對所有配備使用藥品進行監測。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自主自願參與藥品使用監測工作。

《通知》明確,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對監測信息的分析利用,針對醫療機構藥品實際配備和使用情況,分析用藥類別結構、基本藥物和非基本藥物使用、仿製藥和原研藥使用、採購價格變動、藥品支付報銷等情況,為臨床綜合評價提供基礎信息,並指導醫療機構藥品採購和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

同時,在數據分析和深度挖掘基礎上,定期形成監測報告,加強與工業和信息化、醫保、藥監等部門和藥品集中採購機構的溝通協調,強化數據信息共建、共享、共用,持續有效保障藥品供應,更好促進“三醫”聯動。

藥企謀求轉型

未來醫藥市場格局將變

雖然2019年剛剛開始,醫保控費壓力卻已經顯現。此前江西已經發布了首個省級重點監控目錄,此後贛州、九江等城市,以及部分大醫院的重點監控目錄或管理辦法也已流出。

此前,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做好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表示,要制訂全國輔助用藥目錄及省級和各醫療機構輔助用藥目錄,以加強醫療機構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規範輔助用藥臨床應用行為。

分析人士認為,2019年衛健委對公立醫院用藥對付輔助用藥的監控將更加嚴格。可以預計,大批安全無用銷量卻畸高的“神藥”將徹底失去市場。

毫無疑問,監管政策的收緊,也讓不少企業開始尋求轉型。

白雲山在2018財報中指出,限制輔助用藥等政策讓集團傳統業務備受挑戰;

華潤三九2018年中報,由於對輔助用藥監管的進一步加強,部分中藥品種尤其是重要注射劑的銷售和推廣面臨困難;

九芝堂也在2018年業績預告披露,受包括各省地區輔助用藥等政策的影響,公司的處方藥銷量嚴重下降,對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而麗珠集團的形勢更加嚴峻,其主要品種參芪扶正注射液曾被多地列為輔助用藥。在2018年中期,該藥品的營收較上年同期遞減了34.66%;三季度報時,該產品銷售收入8.21億元,同比下降36.18%。

早在2018年全國藥政工作會議上,提出了研究建立綜合評價結果產出的關聯應用機制,特別是在基本藥物遴選和動態調整、藥品採購、臨床合理使用等方面,讓評價結果發揮基礎支撐作用。

這意味著,未來,對於醫院的用藥管理,將不只是控制藥佔比、限制使用目錄、醫保控費等,通過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將從多個維度進行臨床用藥管理,將使臨床用藥更加合理、科學。

輔助用藥成為監管部門重點監控的藥品類型。業內普遍認為,在全國4+7帶量採購模式啟動後,如果全國範圍內都開展藥品的重點監控,或將影響數百億的用藥市場,整個醫藥行業將面臨轉型調整。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決定藥企能否在醫藥市場上存活的因素,將不僅僅是藥佔比、輔助用藥監控、抗菌藥物監管、醫保控費、藥品採購等政策,藥品臨床綜合評價一旦啟動,將貫穿所有環節,對醫藥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來 源 / 衛健委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