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建国几十年来,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国家的百年巨变。

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当时,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中国人对这一新兴事物充满恐惧,在清朝统治者眼中它更是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尽管如此,受“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影响的“洋务派”清政府官员还是被迫接受了铁路,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自此,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唐胥铁路唐山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唐胥铁路是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奏请朝廷同意,由开平矿务局主管唐廷枢主持、开平矿务局英籍工程师金达设计的一条从唐山到天津北塘河口的运煤铁路。

事物凡是第一总有许多曲折。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煤炭运输问题迫在眉睫。而迂腐的清廷经顽固派阻挠,在批准铁路筹办后又收回成命,致使修路计划宣告破产。李鸿章只好组织开挖运河,以求直通海口运煤,谁知胥各庄地势陡峻水路也被迫放弃。说来李鸿章为尽快打通运煤大动脉也是殚精竭力,他再次上奏朝廷,请求在开平矿区经唐山到胥各庄区间修筑一小段铁路,以连接运河。并特别提出,火车用骡马牵引,减小噪音震动,避免惊动睡在清东陵的先祖。如此忠心得到恩准。

1881年11月,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4英尺8英寸半的标准轨距(1.435米),全长9.7公里的唐胥铁路竣工。

通车庆典结束后,火车是靠畜力牵引的。后因边疆危机加剧,中法战争一触即发,清朝舰队急需开平煤炭补给,为提高唐胥铁路的运输能力,清廷才解除对火车头的禁令,唐胥铁路自此改用蒸汽机车牵引,并开办了客运业务。而一些顽固派官员在受邀乘坐火车后,对这一新事物的非议声也日渐衰微。

开滦博物馆展出的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是仿照英国著名的“火箭号”机车造成的,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称做“龙号”机车。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部铁路之意。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这是东北大地上出现最早的铁路。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14日),东清铁路全线竣工,正式通车营业。 由满洲里经哈尔滨到绥芬河是铁路干线,全长1489.2公里;由哈尔滨经长春到大连是铁路支线,后称南满铁路,全长940公里。解放后改为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三条铁路线。

中东铁路旅顺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旅顺火车站始建于1898年,最早名为巴得达多(ПОРТЪ-АРТУРЪ),后改称旅顺口(Люйшунькоу)。旅顺站是沙皇俄国租占旅顺时期中俄联合修建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南线终点站。车站由沙俄人设计,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木构建筑特色。将车站建在大连湾畔军港码头附近,则出于军事目的。

广告

CC7960中国风复古印花开衫外披肩两件套

漂亮女装小店

¥168.00

车站1903年投入运营,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铁路运输中断,1905年恢复通车。1907年旅顺线由窄轨改为标准轨。清政府赎辽后,苏联军队接管了车站。

日本二次侵华时,车站一度称之为"旅顺驿"。1945年,日本战败,苏联红军接管旅顺站,由中苏双方共同运营。直到1952年12月,中国政府才正式接管了该车站。

中东铁路绥芬河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绥芬河1899年建站,中东铁路时期称五站,即从俄罗斯海参崴排序第五站而得名。俄罗斯人一度称其为"边境站"。绥芬河站是中东铁路东部线终点车站,过境与俄罗斯铁路相连,时为二等站。1903年7月,中东铁路正式运营时定名为绥芬河站。

1929年9月"民国十八年中俄边境战"时,苏联红军飞机曾将票房炸坏,无大伤,10月修复。

绥芬河三号隧道长约百米,出口距离国境线500米,是东部线的第一个隧道,隧道有一宽一窄套排的中俄两国不同轨距的两条铁路,这段铁路是全国唯一的一套骑马式双道铁轨。1936年,侵华日军曾将隧道封死,断绝中苏铁路运输,直到1945年8月才打开。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绥芬河铁路大白楼位于站前路北端,西临滨绥铁路线不足百米,1903年,由俄著名设计师设计。原中东铁路的附属建筑,先后用作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总理委员官邸、俄铁路员工宿舍、苏联铁路专家办公地与宿舍、绥芬河铁路地区党办、绥市政府宾馆。2009年辟为中共十六大和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

大白楼是中东铁路发展史的见证,更是早期红色秘密国际通道的历史见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罗章龙、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前往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与共产国际联系,曾在此下榻,使该建筑成为珍贵的革命历史遗址。

中东铁路横道河子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横道河子站(Ханьдаохэцзы),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东部线上车站之一。开站于1901年,时为二等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车站对面的横道河子镇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它始建于1897年绥满铁路修建之时,比哈尔滨建市还早一年。当时中东铁路要穿过张广才岭,而横道河子路段是施工中的一大难点,于是这里成了铁路施工的指挥和技术指导中心,集中了大批俄国工程专家和技术人员,他们陆续建起了办公楼、住宅和教堂,至今老街还有200多栋保存完好的俄罗斯建筑,昔日小镇的繁华可见一斑。

圣母进堂教堂又名约金斯克教堂,始建于1901年,总占地约400平方米,完全使用木材卡、嵌、镶、雕建成。室内可容纳500名信徒进行宗教活动,一度为西起石头砬子、亚布力乃至哈尔滨,东到海林、铁岭河一带东正教的活动中心。

横道河子镇是我国3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东三省惟一。电影《萧红》、电视剧《悬崖》都有它的身影。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1903年,中东铁路根据运输需要和生产布局设立了10个机务段,横道河子为第9机务段所在地,建有中东铁路当时规模最大的机车库。

机车库由15个并列库房呈扇面形蝉联组成,砖墙坚厚,铁瓦盖顶,总面积约为2000多平方米,铁扇的轴心是调转机车头的大转盘,扇骨就是伸向每一扇库门的铁轨,"三位一体"的完美组合,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上世纪90年代由于蒸汽机车淘汰和高岭子线封闭,机车库停止使用。

中东铁路浑河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浑河站(沈阳)1904年4月开站,原为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南支线上车站,时为会让站。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老浑河站停运。

"浑河站"旧址有12个单体建筑,其中采用青砖,木架顶水泥质面的为沙俄时期建筑,俄国人为了御寒砌的墙壁厚度约80厘米,分析为当时的俱乐部;而采用红砖、木架顶结构的建筑,则为日占时期的后续建筑,分析为当时的铁路职工宿舍。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这么简陋的站外厕所也有铁路房产户籍。

胶济铁路大港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青岛大港火车站建于1899年,是岛城资格最老、面积最小的火车站,在青岛港开埠之初,大港火车站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胶济铁路青岛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1898年3月,德国迫清廷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中写有:"中国国家允许德国在山东营造铁路二道。"其中之一就是胶济铁路,其名称取胶澳与济南之首字。

胶济铁路1899年开始建设,建成一段通车一段,在青岛站完成之前,大港站是胶济铁路的始发站。

大港站与当时正在兴建的现代化深水港口一街之隔,青岛站距海岸线仅300米。德国当局这样选址,目的在通过路港相连,以利在租借地推行自由港制度。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它沟通了胶州德占区青岛与山东省之间的联系,为德在我国的势力扩张打开了大门。从此,青岛开始了城市与港口、铁路互相依托的近代化进程 。

京奉铁路前门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前门火车站正名为“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始建于1901年(光绪27年),落成于1906年,是当年国内最大的火车站,由英国人主持设计和管理。1959年,新北京站开通运营,前门站完成了它铁路车站的历史使命。正阳门东站的对面,也就是前门的西侧,原来还有个正阳门西站,是平汉铁路的起点,1958年拆除。

京奉铁路是中国于清朝末年修建的一条铁路,其最早建成的路段即本文首先记述的唐胥铁路。京奉铁路起自北京正阳门东站,终至奉天省的奉天城站(竣工后更名为辽宁总站,现沈阳老北站),全长约862Km,建设历时53年。京奉铁路现称京沈铁路,经过大规模的修缮与扩建,如今是北京通往东北各地重要的铁路动脉。

京汉铁路大智门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武汉江岸区,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京(芦)汉铁路的终点站,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建,由比利时贷款,法国工程师设计,中国铁路总公司承建。大智门站1896年破土动工,1903年建成。1906年4月1日卢汉铁路全线通车。

京广铁路建成后,武汉仿大智门站建筑风格易地建成今天的汉口火车站,老站址不再沿用。

大智门车站不仅记载了中国铁路发展史,也见证了中国近代风云。1911年10月10日晚,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官员从大智门火车站爬上现代化的火车逃往北方。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17日下午,第9军军长郝梦龄从这里北上抗日,血战成仁,终得马革裹尸还;;1938年春,八路军副总指挥、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在这里莅临武汉;台儿庄战役中,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以身殉国,灵柩经大智门车站运抵武汉…

滇越铁路碧色寨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滇越铁路是中国境内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滇越铁路是云南百年前惟一的运输“大动脉”,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1898年,法国以武力相挟取得滇越铁路修筑权。滇越铁路全长859公里,南段在越南境内,自中越边境的老街市经首都河内至海防市,长394公里,1903年建成。1903年,中法签订《滇越铁路章程》,滇越铁路云南段正式动工,自老街市跨红河进入河口县,经碧色寨到昆明,1910年竣工。

法国殖民者力图通过滇越铁路控制云南的对外交通命脉,垄断云南的商业。然而,作为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和文化传播工具,滇越铁路大大促进了昆明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繁荣,使之从一个封闭的边疆古城一跃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沟通的重要门户。尤其抗战期间,在国民政府的武力保护下,滇越铁路这条国际通道始终畅通。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碧色寨车站位于云南蒙自草坝镇碧色寨村,建于1909年,是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的换装站,米轨和寸轨在这里交汇,米轨车站站台面积520平方米,寸轨车站站台面积226平方米,滇南进出口货物都在这里中转。

碧色寨站是我国最早的火车站之一,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好,风格独具特色,在中铁史上罕见,是研究中国铁路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云南十八怪,火车未通国内先通国外"的明证。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碧色寨车站处处沾染着浪漫的法国气息:百年前工程指挥所的黄墙红瓦、亚细亚火油公司仓库的高墙、哥卢士酒吧的小门、法国职工宿舍半开着的百叶窗、挡雨棚下的法国老钟以及机车库、警察分局、海关仓库等古老遗迹都在讲述繁华的过往。

这么有味道的车站,难怪冯小刚用作电影《芳华》的外景地。

奉海铁路奉海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奉海站建于1925年,是奉(辽宁沈阳)-海(吉林海龙)铁路始发车站。铁路全长251.2公里,原计划三年完工,实际提前九个月于1927年8月正式通车。奉海铁路是中国人自建自管铁路的开端。

1925年,奉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官商合办修建奉海铁路,官股为奉天省财政厅投资,由东三省官银号支出。商股在银行和商民个人中募集。公司章程明确规定:“入股者以本国籍人民为限”,公司股票“不准转让或抵押给外国人”。1927年铁路建成,技术全部来自本土,营业里程337公里。

奉海铁路打破了外国对东北铁路的垄断,填补了东北国有铁路的空白。特别是奉海铁路与京奉铁路的接轨,大大加强了东北与关内的联系。同时,奉海铁路的通车也推动了沈阳城市的发展,以奉海铁路为母线的铁路支线把兵工厂、大亨铁工厂、造币厂、迫击炮厂、粮秣厂等连成一气,在沈阳东部形成了新的奉海工业区板快。

除此之外,东北官商还修建了吉海,陶昂等十余条自主铁路,到20年代末,东北民族铁路里程已经占全国民族铁路总里程的82.3%。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1931年建设的奉海站机车库,高20米的水塔。

张作霖刚主政东北时,诸多方面都受到日方制约。当时,长春以南铁路全被满铁控制,奉军如果使用,除交付运费外,还加设各种条件,比如:奉军在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和关东军司令部批准之后才能乘车,必须临时解除一切武装,枪支弹药另行托运,关东军和铁路守备队有权监督;奉军的军事物资,必须得到关东军司令部批准才给运输;日本方面随时可以拒绝奉军运输。 可见,奉海铁路的建设,就是为了同日本争夺权利,首先是铁路建设权,其次是经济权,再次就是军事运输权。

"九一八"事变后,奉海铁路等东北地区的全部国有铁路都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1932年奉海站被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攫取,更名为"沈阳驿"。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后才回到中国人手中。

奉海铁路东陵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东陵站是奉海铁路第一站,1927年和奉海站(沈阳东站)同时通车。东陵站堪称沈阳最美的火车站,它隐藏在沈阳福陵(东陵公园)北门附近,车站百年古松环绕,候车室与长廊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彩顶,如果不是火车通过时的一两声轰鸣,你会以为这是个宫殿庙宇。

中国的老火车站大都由外国人设计修建,或东洋或西洋。东陵车站却是典型的中式建筑,与毗邻的福陵相得宜彰。真心佩服前人的设计理念。

京奉铁路辽宁总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辽宁总站(原沈阳北站)始建于1927年,1930年竣工,杨廷宝设计(东北大学、同泽女中、汉卿体育场都出自他手)。

中国的铁路事业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殖民主义的色彩。老毛子小鬼子为了各自的利益,修筑了中东和南满等铁路,顺手还修了铁路沿线许多站点,现在的沈阳站就是日本人设计修建的。随着民族主义的复兴,和奉海、吉海、打通等铁路线的修建,崛起的奉系军阀逐步打破了日本南满铁路对辽宁的运输垄断。辽宁总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起来的。

辽宁总站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传统韵味,设计水平和实用价值在当时国内均堪称一流,它的建成为国人争了光。 1988年6月,该站停办客运业务。

白阿线阿尔山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在兴安盟地区的驻军曾达5万多人,准备对苏进行军事战争。1929年,日军为掠夺南兴安地区的资源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和向诺门罕地区输送军用物资,修建了由吉林白城经乌兰浩特、索伦、阿尔山至伊尔施的铁路—白阿线。白阿铁路从1929年8月动工修筑,至1939年11月完成,1941年11月正式运营。

阿尔山火车站是白阿线终点站,修建于1937年。车站是一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候车室和贵宾室以及行李房都小巧的仿佛私人宅邸。建筑一侧好像“粮囤”似的半圆形尖顶的东东其实是座碉堡,当时的枪眼已被水泥封堵。

车站仍在使用,十几年前我去时每天只有两班车,一趟来自白城,一趟开往白城,现在增加了旅游直达车。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中国各地——大有来头的小火车站


侵华日军阿尔山五岔沟军用飞机包遗址。1935至1945年,日军在五岔沟东南2公里山脚下修建两个飞机场,9个飞机包(小型作战机停机库),飞机包状如半个馒头,高5米多,宽12米,长24米。9个飞机包由东到西,一字形排列,每个飞机包旁还建有一个小型弹药库。

自十多年前和旅顺火车站相遇,我就爱上了小火车站,还曾想选条线(比如中东铁路)一站站走走看看。然而,随着铁路飞速发展,很多小站已不运营或不存在了。下一个有故事的车站在哪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