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谁给他的勇气?

yEs_HeLlo


“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正值开元盛世,天下承平日久,民众安居乐业,大唐上下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慢慢地忘记了战争的危险,唐玄宗李隆基在位中后期,早已没了早年那股励精图治、积极进取的锐气,变得骄奢淫逸起来,沉溺在歌舞女色中难以自拔,大唐表面上虽显得海晏河清,花团锦簇,但因唐玄宗重用奸佞,阻塞言路,朝堂上群鸦蔽日,贤者远离,内里早已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早在唐朝立国之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实施,是夯实其最稳定统治基础的保证。到了唐中期,府兵藩镇最集中的关中地区(今陕西关中平原),大片土地被权贵、豪强兼并殆尽,府兵们不堪重负,相继逃亡。而出于对外扩张(主要在西域)战争的需要,唐帝国必须维持庞大数量的军队,唐玄宗却没有采取抑制权贵大肆兼并土地这种有效方法,而是大量任用胡人(指塞北各游牧民族以及西域诸国 、中亚、高句丽之人)充当统领戍边军队的将领,驱使各游牧民族部民以及中亚归化(移民)之人为边军;另一方面,他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并将招兵买马的权力交给了各镇节度使。

他这样做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戍边将士中有近三成是胡人(游牧部民)。而各节度使招募的士卒,“兵为将有”,基本成了将领们的“私家军队”,为他们日后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史载,到唐玄宗在位中后期,镇守边关的十大节度使所控制的地盘和所拥有的军队已经渐渐超过了日益虚弱的唐中央朝廷。

史载,在这些兵多将广、实力雄厚的节度使(藩镇)中,出身于柳营(今辽宁朝阳)杂胡(突厥、鲜卑混血种)的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二十余万,且大都是剽悍善战的骑兵。他在范阳节度使的位置上干了三十年,可以说手中掌控了大唐所有精锐之师的30%。唐玄宗对安禄山宠信有加,对他的“忠心”从未起疑,甚至做梦都不会梦到有朝一日他会起兵造反,加上他的哥哥安思顺担任河西节度使,离京师长安近在咫尺,这些有利条件为他后来的忤逆之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文献记载,安禄山身躯肥大,表面憨憨傻傻,貌似一粗蠢武夫,其实为人机警,异常精明狡黠,尤其善于装傻守拙。

深藏不露、假装糊涂是历代宫廷、官场上安身立命的绝招,安禄山虽是胡人,却也无师自通,巧借自己的特殊身份,将这套汉人发明的韬晦把戏玩得是炉火纯青。

文献记载,某日,安禄山第一次朝见太子李亨,他假装不识,见了李亨也不跪拜。左右提醒他那是太子殿下,快磕头,他却装作一面懵逼的蠢样说:“我是胡人,不晓宫廷礼节,也不知太子是何官”?唐玄宗一面“呵呵”,一面耐心解释道:“太子是一国储君,将来朕千古(千秋万岁)后,他将继承朕的皇位来管你”。安禄山答道:“臣过去蠢笨如牛,只知有陛下,却不知还有殿下”。话毕倒身便拜。 唐玄宗见他心里只有自己,认为这厮确实忠厚笃实,于是让他和杨国忠、杨玉环兄妹拉亲结拜,他一眼就看出杨贵妃独宠后宫,杨氏一家正炙手可热,于是提出不拜兄妹,干脆做贵妃的干儿子吧。彼时杨玉环刚三十出头,安禄山已是四十好几的油腻中年,他竟然甘愿做小伏低,请求做比自己小十好几岁的贵妃之干儿。见玄宗与贵妃并排端坐,他先拜贵妃,玄宗纳闷,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胡人以母为尊,跪拜时皆先母后父”。玄宗、贵妃听后乐不可支,为之喷饭。

为取悦皇帝、贵妃,他甚至不惜损害自己朝廷重将的威严形象,充当宫廷弄臣(小丑)。史载,又一次他到长安来拜谒玄宗,恰逢其生日,杨贵妃特意缝制了一个巨大的锦绣襁褓(包婴儿的被子),把胖大汉安禄山包裹起来,命人抬入后宫,宫人嬉笑戏谐之声传到正在寝宫的唐玄宗耳里,他好奇的询问缘故,宫娥回答是贵妃在给禄儿“洗澡澡” ,要连洗三日,美其名曰“洗儿会”。唐玄宗好奇心起,连忙去看热闹,只见安禄山肥大的身躯裹在一个五彩斑斓的锦绣襁褓里,还装出一副天真烂漫、啃咬指头、让人忍俊不住的可笑顽童样,引得玄宗顾不得帝王的尊严,哈哈捧腹大笑。

安禄山背靠玄宗、贵妃这两棵大树,红得发紫,谁都不怵,唯独害怕当朝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是史上有名的奸相,却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了安禄山貌似憨厚的外表下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安禄山虽是一个骄横跋扈的军头,但在李林甫面前却战战兢兢,小心谨慎,不敢造次。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替了他的位置。他也是史上有名的奸臣,但他和前任丞相李林甫一样, 也很看不惯大奸似忠、极善逢迎的安禄山,两人一向不和。

杨国忠曾几次预言安禄山定会造反,他对唐玄宗建议道:“安禄山包藏祸心,一直暗中积蓄实力,阴欲谋反,陛下若不信,可以试试召他入朝,假如他心里有鬼,一定不敢来”。不料使者一到,安禄山立即随他进京面圣,见到唐玄宗后,他哽咽流泪道:“臣本是胡人,蒙陛下恩宠才坐此高位。现在遭丞相杨国忠嫉恨,臣的死期即将到了”。唐玄宗见他一条雄赳赳粗壮大汉却哭的泪眼婆娑的可怜样,心一软,立马厚加赏赐,以示宽慰,甚至还想将丞相的尊位也赏赐给他坐。

安禄山大洒金钱,大肆收买人心,在朝中交游甚广,很多大臣都和他称兄道弟。他看透了大唐朝政腐败、外强中干,以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实情,于是在范阳等地积极打造兵器、训练士卒、征集粮饷,准备铤而走险,举兵造反。

他在军中专门组建了一支由少数民族健儿(同罗、奚、契丹、突厥、室韦、鲜卑等族)组成的亲军,名曰“曳落河”,翻译成汉语就是“壮士” 之意,人数多达八千。为拉拢人心同时培植一支无限服从自己力量,他一次就提拔了五百余位胡人将领,并以胡人武装作为与朝廷较量的基干力量。他的发小史思明,也被任为大将军。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见玄宗宠溺杨贵妃,不理朝政 ——“从此君王不早朝”,杨国忠擅权揽政,国势愈发衰朽,觉得时机已到,便召集诸将,拿出一份伪造的诏书出示众人,宣称奉皇帝密旨,要他带兵进京诛杀奸相杨国忠,借“进京勤王诛杨” 的名义,公然扯旗造反。

他率领范阳、卢龙、平卢三镇的十五万兵马,浩浩荡荡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洛阳。在洛阳,这位当今贵妃的“干儿子” 公然竖起反旗,自称大燕国皇帝,改元圣武。

然而,起兵不久,安禄山的双眼就瞎了,因脾气愈发暴躁,只过了一年的皇帝瘾,就被其子安庆绪诛杀,结束了其奸诈狡猾的一生。

安禄山死后,叛军一分为二,分别由安庆绪和史思明率领,陷入分裂的安史叛军再也无法相互支持以扩大战果。唐廷借来西域善于骑射的回鹘兵帮助平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平息了安史叛军。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帝国积蓄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损耗一空。而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各地节度使乘机将军权、财权、地方司法权集于一身,成为地方上诸般大权的实际掌控者,对朝廷阳奉阴违。唐王朝为维护统一,不断用兵削平藩镇,各藩镇一面联合对抗唐廷,一面相互攻伐,争夺地盘与人口,几乎无日不战......安史之乱后,曾强盛富庶的唐帝国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一条下坡路,开始日益衰落了。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辛苦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安禄山造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他的实力强大,手握十八万大军,约占唐朝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这是他敢造反的基础;二是唐廷内部的宦官、文官、武将各种不和,犹如一盘散沙,安禄山看得很清楚的;三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合,导致安禄山产生了唐玄宗会干掉自己的认知。

于是,安禄山就在这种自以为很强,自以为对方很弱,自以为一定会害死自己的背景下,他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安禄山自认为很强

安禄山起兵之前,唐军总兵力约六十万,其中安禄山的关东军十八万;哥舒翰、郭子仪等人的河西军二十二万;中央军九万;封常清、高仙芝的西域兵四万。剩下的就是一些散布在各地的藩镇部队了。

当时,安禄山的部队虽然只占唐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兵力不占绝对优势,但他的实际统领兵力是最多的。比如河西军,总兵力二十二万人,比安禄山多,但这些部队分别交给三个节度使统领。单个来看,没有一个节度使是安禄山的对手。

由此也可以看出,唐玄宗确实老糊涂了,他居然给了安禄山那么大的权力。

如果说,玄宗只让安禄山管一个藩镇,其它两个藩镇,分别交给另外两个人。就是借十个豹子胆,安禄山也不敢谋反。因为就算安禄山敢造反,他手下的将领也不敢跟着他造反。毕竟道理摆在那里:安禄山只管一个藩镇,当安禄山想造反时,周围另外两个藩镇必然要出兵揍他。等中央军赶到时,安禄山就只有吃瘪的分了。

可惜的是,唐玄宗给了安禄山一个足以造反的资本:三镇节度使,就相当于河北、辽东、山西的兵马都掌握在了安禄山一个人的手上。当年光武帝刘秀建立霸业时,他能掌控的地盘也就这么大。

既然有光武帝占据山西、河北、辽东成就帝王霸业的先例,那么我安禄山为什么就不能试一试呢?

安禄山认为唐军很弱

安禄山造反之前,狂妄得不得了。当时唐军能入得了他法眼的将领,一个都没有。

比如说郭子仪,他在安史之乱前,还没当上节度使。安禄山身为三镇节度使,压根就瞧不上郭子仪这种低阶人物。

还比如李光弼,他是郭子仪当上节度使,并且坐稳了之后,经郭子仪的推荐,才当上的节度使。这种比郭子仪更低阶人物,安禄山更是一万个瞧不上眼。

至于其他后来在安史之乱中,通过爆揍安史叛军,一步步提拔上来的唐军将领,安禄山就更瞧不起他们了。

因此,安禄山起兵之前,郭子仪、李光弼这一票人,都还没什么名将光环,根本不在“自认名将的安禄山”眼中。



可能有人会问,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都是当时的名将,难道安禄山也瞧不上?

答案是:是的,安禄山瞧不上他们。

首先是封常清,他比安禄山大十三岁,但是晋升的很慢,他是在安史之乱事发前两年才做上节度使的位置。在安禄山看来,封常清就是个碌碌无为之辈。并且,安禄山也不认为封常清在西域能碰上什么很强的敌人,都是在虐菜罢了。

再就是哥舒翰和高仙芝两位,他们两位都不是汉人,在朝中没有根基,如果老皇帝唐玄宗一旦不信任他们,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被玄宗所猜忌,甚至是弄死。后来玄宗果然就弄死了高仙芝,不信任哥舒翰。

并且,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是西域节度使,他们两人的兵马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人。别说他们回援不带自己的部队,就算他们带了,区区五万人而已,安禄山也不怕。

而哥舒翰虽然是河西军的老大,可惜呀,他因为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已经无法指挥大兵团作战了。后来灵宝之战,哥舒翰的临场指挥确实是很烂。

因此,在安禄山的眼中,自己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而唐朝方面的将领都是渣渣,能用的将帅要么是无根基的藩人,要么是老迈之身的残疾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安禄山认为自己肯定会杀他

其实安禄山的造反,就是唐玄宗一辈子搞政治平衡,让大臣斗来斗去的报应。

唐玄宗是靠政变上台,他一辈子都怕别人也篡他的权。因此他十分热终于平衡政治,一辈子都在让大臣内斗。李林甫没死之前,他的政治平衡非常得奏效(安禄山被李林甫压制得死死的)。

可是当李林甫死后,新上台的宰相杨国忠完全就是个只会敛财的废柴玩意。他无法有效的控制安禄山,就只能靠简单粗暴的打压和排挤对付安禄山。

玄宗认为这会破坏平衡(既要压制武将,又不能让宰相坐大),就拉拢安禄山,甚至还让他认了杨贵妃当干儿子,借以拉拢。

结果杨国忠还是不依不饶。他为了能让安禄山作实造反的罪名,不惜主动给安禄山的叛变创造种种条件。因为只有安禄山真的造反了,才能证明他是对的,玄宗才会继续信任他,重用他。

这是不是很搞笑?



虽然当时玄宗并没有表示不信任安禄山,但站在安禄山的立场来看,杨国忠这么不依不饶的整他,他最后肯定是必死无疑的。

首先,当年掌管四镇兵马的王忠嗣跟玄宗的关系非常好,玄宗也表示非常信任他。然而李林甫在玄宗耳边反复说王忠嗣会造反。结果玄宗就信了,将王忠嗣贬官,导致其抑郁而死。因此,玄宗的表态在安禄山看来,完全没有任何信用保证。或者说,唐玄宗在安禄山看来,根本就没有信用可言。

第二,玩命整自己的是杨国忠,自己的干妈杨贵妃可能会救自己一次两次,但是肯定不会为了自己,跟杨国忠撕破脸皮。

第三,当初为了求宠于唐玄宗,安禄山已经和太子李亨闹翻了。就算玄宗不杀自己,太子一旦继位,他也肯定会杀自己。

既然宰相一心一意的要弄死自己,皇帝又靠不住、干妈也靠不住,太子还直接就是自己的死敌。那么安禄山想造反,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总是一死,还不如搏一把。



总结:安史之乱爆发前,唐玄宗过分高估了安禄山的理智,低估了他的智商,给了他太大的节度权力。而安禄山对唐朝的局势判断也存在误差,他过分高估了自己起兵造反的胜算,全然无视唐军的实力。并且,唐玄宗和安禄山君臣之间又缺乏默契,导致安禄山一直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最终也就酿成了安史之乱的巨大悲剧。


Mer86


在唐朝历史上,安禄山的名字是一道深深的疤痕,公元755年,他在盛世大唐发动了叛乱,是大唐盛极而衰的分水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叛乱,又是什么给了他发动叛乱的底气呢?

而这一切,不得不从安禄山的崛起说起。

公元703年,突厥部落的一个拜火教女巫生了个孩子,由于不知道父亲是谁,这孩子没有姓氏,母亲便用拜火教神灵的名字给他取名为“轧荦山”。

幼年的轧荦山岁母亲生活在突厥继父家中,继父姓安,后来家道中落,轧荦山离开突厥,投靠了在山西做唐朝地方官的安氏族人,改名为“安禄山”。

于是,这个盛世魔星开始走向盛唐,书写了一部草根逆袭枭雄的奋斗史。

在29岁之前,安禄山的人生主要靠在边境靠给商人做中介维持生活,由于经常跟少数民族打交道,他学会了好几门外语,因为中介这个职业,他为人处世也磨炼得机灵圆滑,跟他的身形一般圆滑。

到了他29岁这一年,手脚不干净的安禄山因为偷羊被抓,当地的边防长官张守珪本想直接处死他,但在关键时刻,安禄山竟说出了一番杀敌报国的豪言壮语,张守珪被其言语打动,将其纳入麾下,于是安禄山走上了他的发迹之路。

安禄山在张守珪麾下一面努力工作,一面小心讨好,张守珪嫌他胖,他就吓得长期不敢吃饭,一来二去,张觉得他比较听话,办事马丽,于是不断升他职,还收他为义子。

6年之后,张守珪去世,在东北边区,35岁的胖子安禄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人物,他处理边疆事务能力不错,行贿送礼和溜须拍马更有一手,官位升得飞快,在短短数年间,安禄山先后加平卢、范阳两地节度使,成为东北边区的头号人物。

当时天下十镇,安禄山独得两镇,可见其人厉害之处。

安禄山高超的行贿手段,很快就通过朝中官员传到了唐玄宗的耳中,于是从一个边将逐步走向了帝国的中枢。

胖子安禄山深知自己的权术伎俩只能应对一般官员,对于政界高层大人物没用,于是面对唐玄宗,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手段––––卖萌。

安禄山肥胖臃肿,但为 讨得唐玄宗杨贵妃两口子的欢心,苦练舞艺,终于成为了一个灵活的胖子,他能讲笑话,扮小丑,成为皇帝跟前最受宠的谐星。于是安禄山获得他第三个节度使,即河东节度使,自此,安禄山成为了武将之中第一人。

然而在其逐渐受宠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老谋深算的超级大腹黑李林甫,两人几次交流,安禄山发现这个老家伙总能猜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越发忌惮李林甫,朝廷的局面,一相一将之间,李林甫把安禄山吃的死死的,似乎形成了一种“将相和”的局面。

然而这个局面,在李林甫死后,彻底被打破!新宰相,也就是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能力不行,威望不行,安禄山对他毫无敬意,杨国忠对这个不服管教的封疆大吏也很忌惮,于是经常在唐玄宗勉强打小报告,同时还把哥舒翰的军队安排在安禄山辖区周围。

将相失和,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斗争,最终强化了安禄山的造反念头,于是在755年,他打上了“清君侧”,消灭杨国忠的旗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叛乱。

纵观安禄山一生的奋斗,我们不难发现,安禄山是一个十分谨慎和小心的人,在没有把握的情形下他根本不会去做,他能周旋于张守珪、唐玄宗、李林甫之间,并且一直混得风生水起,暗中就能整合三镇的军事力量,可见其具有极强的政治军事能力。这是其能够发动叛乱的主要因素。

他依靠自己影帝级别的演技,成功地麻痹了放飞自我的唐玄宗,在繁荣盛世的表象下,偷偷发展自己的势力,当所有人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时,他瞬间翻脸发动叛乱,时机掐得相当之准。彼时唐廷中央并没有多少兵力,从河东、范阳、平卢发动叛变,只要准备充分,实力足够,可以一路毫无阻碍的平推到潼关,只要掌握住战争的节奏,在唐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攻下潼关,就能攻破长安城。

他的战略其实极其正确,而同样也成功了,可他并没有预料到,唐朝还不到灭亡的时间,天下还有7镇,忠于大唐的人还有很多,他的敌人们,也并不是如唐中枢那般堕落腐化。


文话史


古代造反,基本上都在乱世。那时候,自然灾害频发,民变四起。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力严重减弱,皇权的威信不在,地方上不服从中央的管理,不听中央的安排。这时候,那些拥兵自重的诸侯们,找个借口造反,那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造反的诸侯都明白,在那时造反,他们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

但安禄山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情况。当时唐王朝国泰民安,没有遇到什么自然灾害,也没有什么民变,地方上的藩镇也都各安本分,没有谁有异心想造反。安禄山当时虽然拥有三个藩镇的兵力,但也并不算多。然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安禄山居然发动造反,从边关一路杀来,长驱直入,先夺洛阳,再夺长安,居然成功了。那么,究竟是谁给了安禄山这么大的胆子,安禄山凭什么就觉得他能够成功呢?

(安禄山剧照)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古代皇权社会的特点及当时的情况来考虑。

一、皇权的漏洞。

古代皇权社会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地方的权力小,中央的权力大。臣民的权利小,皇帝的权力大。这样一个特点,可以保证中央处在一种高度统一的状态。

但是这样一种体制,也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皇帝的存在太重要了。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只要皇帝这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整个社会都会出现问题。皇帝一旦被蒙蔽,被撺掇,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动荡。

尤其是在兵权上,谁要是稍微有一些异动,就有可能被杀头。网上有一种说法,说秦始皇规定,没有他的命令,就算是都城出现什么问题,在外面的将军也绝对不准把军队带回来。最终,陈胜吴广一呼百应,葬送了秦王朝。这个话虽然极端了一点,但是也说明,在皇权社会,权力结构有多大的漏洞。

唐玄宗的时候,虽说当时国泰民安,天下安定。但是唐玄宗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而安禄山就抓住这一点,把唐玄宗给蒙蔽住了。

他蒙蔽了唐玄宗哪些地方呢?一是唐玄宗喜欢被吹捧,因此他就尽力吹捧唐玄宗。二是唐玄宗喜欢别人忠诚,因此他就尽力表现出忠诚的样子。三是唐玄宗多疑,因此他就利用这一点,让唐玄宗不会轻信别人。就算有人告诉唐玄宗,安禄山造反了,唐玄宗也不相信。

唐玄宗被蒙蔽,唐玄宗不发号施令,因此,大臣们都不敢随便下命令,各地的军镇也不敢随便动用军队。由此,安禄山能够一路杀到长安。

(唐玄宗剧照)

二、信息的盲区。

古代社会,信息不畅。信息不畅的结果,就是大家只能听到有限的声音。尤其在军队里面,长官的声音,就是最正确的声音。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来起事?因为当时信号不畅,大家并不知道扶苏、项燕已经不在人世。所以都觉得陈胜吴广说的这个话好有道理。

同样的,安禄山告诉士兵们,朝廷中出了杨国忠这样的奸臣,他把皇帝挟持起来,皇帝做不了主。现在,皇帝让我们带部队去“清君侧”呢!士兵们不了解真实情况,觉得这确实是一件大事情。你想啊,奸臣窃命,天子蒙尘,多么严重的问题。所以,大家就跟着安禄山打起来了。他们并不以为他们在造反,反而认为他们在干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这么着,一直打到了长安。

就算后来发现了错了,但木已成舟,改不过来了。

(杨国忠剧照)

三,拓边的厌倦。

古代皇帝都喜欢好大喜功,开疆拓土,这在古代将士那里,产生了深深的厌倦。

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那是无休无止的苦役。长期在塞外,忍受风刀霜剑。家里面的农活没人干,无法和家人团圆。而且很可能随时随地都有生命的危险,死了也不一定能够被人记住。“可怜无定河边骨,正是闺中梦里人。”“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算有功劳,那也是将领的。

但是将领又觉得,就算打胜了,朝廷中有奸臣在皇帝身边进谗言,自己得不到一个好。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仗打得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将领们也厌倦。

唐玄宗时期,以上讲的特点非常典型,将士们有着深深的厌倦情绪。而安禄山正是抓住了将士们的这种厌倦情绪,鼓动大家杀回去。杀回去就可以建功立业,就可以和家人团聚,就可以封妻荫子,就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最终大家都跟着安禄山疯狂地打起来,安史之乱就轻易爆发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安禄山起兵的时候,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以后的鼎盛期中。安禄山在这个时候起兵,的确让人措手不及。一般而言,只有在王朝走下坡路,或者王朝在内忧外患不断的情况下,才会有人趁机起兵,而安史之乱,显然不符合这个情况。

安禄山胆敢在盛世起兵,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安禄山对唐朝内部的虚实了如指掌。其二,安禄山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充分的自信。

唐朝方面,安禄山起兵前,唐朝还沉浸在开元盛世的光辉中,歌舞升平,大多数将士已经数十年没有打仗,中原百姓更是半个世纪没有见过烽火了。而另一方面,唐朝中枢经过李林甫、杨国忠的接连祸害,朝廷上下一片腐败,军务废弛。而唐玄宗本人,也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开创之心,而以至昏聩不遗,听信奸谗。总的来说,唐朝内部早已腐坏,华丽的外衣之中,早已腐朽不堪。

而这一切,被可以随意出入宫禁的安禄山,早已看在了眼里。安禄山在朝廷布局多年,不仅深得唐玄宗信任,还认了杨贵妃做干娘,并和杨氏兄弟攀亲交故,朝廷有大把帮他说话的人和眼线。朝廷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安禄山甚至比唐玄宗更清楚。

至于安禄山方面,安禄山掌握着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兵力,是当时势力最大最强的藩镇将领,总兵力十数万,且都是精锐,要知道,玄宗时唐朝总共只有十个藩镇,而安禄山独占其三。此外,由于杨国忠当权后,建议玄宗多任用胡将,因此,安禄山的军中,胡将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这也是叛军对安禄山死心塌地的原因之一。

靠着对唐朝的了解,以及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安禄山发动了对唐朝的攻击。实际上,正如安禄山所了解的那样,唐朝的确不堪一击。幸运的是,安禄山起兵仅一年,就被儿子弑杀了,否则,安史之乱平定起来将更加困难。


苏绽


首先要说明,别看安禄山造反的动静这么震撼,但对这事儿,他真没多少勇气。

比如公元756年夏天时,洛阳都已是安禄山的囊中物,他还大模大样的在洛阳登了基,“大燕国”的国号都喊了出来。可一听说安史叛军在潼关外吃了憋,李光弼大军正直奔他的老窝范阳,刚过了把“皇帝瘾”的他,立刻吓得腿哆嗦,朝着部下破口大骂:“汝元向我道万全,必无所畏。今四边若此,赖郑、汴数州尚存,向西至关,一步不通,河北并已无矣,万全何在?更不须见我”——你们不是说造反成功率百分百吗?这是要坑死我啊!

所以,哪怕气焰最嚣张时,安禄山的造反成功信心,也是十分脆弱的。稍吃点亏,那就不留神就要崩。可既然这样,他为何还敢咬牙硬干,把这煌煌大唐打到水深火热呢?

第一个高调原因,就是他扯旗翻脸前,唐朝军事制度的槽点:大唐军备“外重内轻”,十大节度使执掌精锐重兵,手握平卢河东范阳三镇节度使大权的安禄山,更拥有十八万大军,是唐朝中央军数量的一倍。而且早在天宝六年时,他就紧锣密鼓准备造反,连每次入朝,都要详细考察关中各地道路。其部队经过十多年经营,更是“禄山精兵,天下莫及”。等于是马刀早就磨的雪亮,就差朝唐朝狠砍下去。

而相对低调的,就是安禄山的部将们,那能跟安禄山比狂热的“积极性”。别看当时是“盛唐”,但大唐的府兵制荡然无存,府兵制度下的武将待遇,也是名存实亡。以《资治通鉴》记载,那些士卒出身,靠军功拼杀出来的武将们,当时反而受尽权贵们的歧视。边镇的军将,也早已脱离了府兵系统管控,成了节度使的私人势力。放在安禄山的地盘里,安禄山本人,更被其麾下十八万大军视作衣食父母,安禄山指向哪,那就打向哪。

别说是扯旗造反前,哪怕在安史之乱已覆灭多年后,安禄山的牌位,依然被归顺唐朝的安史叛军将领田承嗣供进庙宇,享受了这些老部下兵将们二十多年的祭拜,直到唐代宗年间才被砸个稀巴烂。失败后都这么高人气,可以想象,在安禄山振臂一呼前,那支他苦心锤炼多年的叛军,是何等的死心塌地。如此“积极性”,当然撑起安禄山的胆气。

但最重要的原因,却还是大唐君臣的“神助攻”。

虽然后世的学者们,给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总结了种种毛病。但不争的事实是,当时的大唐王朝,并非是明末那样水深火热的衰世,相反一切看上去无比强大。单以军事说,就算安禄山能打又如何?唐朝仅在河西地区,就拥有精兵二十四万,且都是多年来吊打吐蕃的虎狼之师。而且看看地图部署就明白,安禄山若敢南下,李光弼郭子仪的朔方军就敢猛攻安禄山老窝,叫他进退不能!无论拼战场还是拼消耗,安禄山本没有胜算。

可就是大唐君臣的蠢操作,一次次给野心勃勃的安禄山,送上“胜利的曙光”。

且不说安禄山苦心经营那些年,奸臣李林甫对他的包庇纵容。踩掉李林甫上位的宰相杨国忠,这位安禄山的死敌,却是不停送大礼:为抢政绩发动对南诏的战争,反而瞎指挥打到全军覆没,活活报废了数万精兵。导致长安洛阳的防务一片真空。外加多年把持选官大权,一切金钱开道,长安各级衙门昏官扎堆。坑事坑到这地步,偏还要揪着安禄山恶治。反而被胆肥的安禄山,直接拿着当招牌,打出“入朝讨杨国忠”的幌子,撕破脸发起叛乱。

可笑的是,就在河北前线打成一锅粥时,杨国忠还在不停给唐玄宗灌迷魂汤:皇皇上您放心,不出十来天,安禄山的部下就会把安禄山捆了来见您——那边都亮刀子了,他还在做春秋大梦,如此猪对手,怎能不叫“信心不足”的安禄山,不停的打鸡血,一口气席卷中原。

但比杨国忠更蠢的,却是他的“上级”:唐玄宗李隆基。身为一位开创“开元盛世”的铁腕帝王,“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更生动诠释了“权力让人变傻”。

安禄山的壮大,本身就是唐玄宗昏聩执政的结果,但猛醒过来的唐玄宗,也一度开始了冷静的应对。全速转动的大唐国家机器迸发出强大的威力:打到756年时,唐军已经稳守住了潼关,李光弼郭子仪的朔方精锐,正朝着安禄山的河北老窝猛打,气焰熏陶的安史叛军,眼看就要被瓮中捉鳖。

这惨淡局势,才叫安禄山信心崩塌,发出“万全何在”的悲叹。这不是他过度悲观,这就是安史叛军当时的无解死境:凭着强大的国家实力和正确应对,养虎遗患导致的安史之乱,原本可以在一年多时间里迅速平定。大唐别说“由盛转衰”,延续盛唐辉煌,也绝不是什么高难度。

但就是这个历史关口,短暂英明的唐玄宗,却再次私心作祟。只因怀疑驻守潼关的哥舒翰“不忠”,就不顾战场局势,死催哥舒翰决战,终于把原本赢定的大唐潼关守军,活活送进安禄山的口袋,然后潼关失守,长安沦陷,唐玄宗仓皇跑路,安史之乱,终于从覆灭在即,变成横扫半壁山河的战祸,盛唐时代,就此终结。

可以说,不是安禄山有多么坚定的“勇气”,而是唐王朝一次次昏聩的应对,不断在他最崩溃的时候,给他勇气!

一个表面强大,其实严重逆淘汰且战略昏聩的团队,会“作”出怎样的灾难。唐玄宗君臣的作死过程,就是生动说明。


历史风云录


我们先简单捋一下安禄山的发迹史,早年的安禄山是根本没有造反的野心的。从奴隶到幽州节度张守珪的义子和手下,他畏惧的连饭都不敢吃饱(因为他的义父张守珪嫌他太胖)。到开元二十八年,他出任平卢兵马使,开始进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也是从此时起,史书中对安禄山的记载不是军功多少,而是对他如何讨好上级和朝中要员颇多记录。由此可见,安禄山已经意识到要往上爬必须讨好这些他得罪不起的权贵们,尤其是那个圣明的皇帝!从此以后,安禄山的仕途进入快车道。天宝元年(两年后),安出任平卢节度使,正式进入十镇节度行列,获得面见皇帝的资格。天宝三年,兼任范阳节度使。天宝十年,兼任河东节度使。短短十年,大唐十镇节度他一人兼任三个。整个唐朝东北方面的军队都归其一人节制。这还只是军队方面,这三镇下辖的今天辽宁西部,河北、山西的大部分州县的官吏考核任用,财税调拨都是他的权力管辖范围。

综上,安禄山的野心就是在这短短十数年的不断晋升中慢慢滋长。自身权力的不断膨胀再加上其他的因素综合作用下,安禄山有造反的勇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个人觉得从安禄山的角度来看。他敢于造反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安禄山军事实力雄厚。前面我们分析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十五万。请注意,当时大唐的常备军估计在六十万左右,安禄山占据其中四分之一。而且这十五万军队是精锐中精锐,常年在边境对东北的契丹,奚胡等番族作战。可以说除了西北的几个节度使手下的军队,没有谁能抵抗安禄山手下的精锐。所以安禄山的实力不能简单的以数量来分析。应该综合数量和质量分析,其实东北三镇和西北三镇的军力差不多。其他部队西域两镇路途遥远,且刚从怛逻斯之战后恢复不久,战力成疑。剑南节度、岭南五府经略使(岭南的叫经略使,实际上叫九节度一经略比较准确,这里为了行文方便,统称十节度)和中央的禁军都久疏战阵,不堪一击。所以安禄山的军事实力应该说是略弱,而不是简单数字上的一比三的比较。

第二,大唐的外强中干。正如题目中所说,唐玄宗的统治被称为大唐盛世,但是这只是指开元年间,天宝年间的大唐朝廷的外强中干,或许外人不一定清楚,但是安禄山是肯定能看出来的。毕竟他的身份和地位摆在那里。他对大唐帝国的中枢里的哪些权贵到底有几斤几两是肯定能了解的。老皇帝的怠政放任,杨国忠等权贵的政治和军事能力,安禄山了如指掌。帝国内部州县的防御力量,包括拱卫帝都的禁军战力如何,安禄山也肯定都探查的很清楚。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安禄山的野心越来越无法遏制。事实证明,无论是洛阳防御战,还是潼关防御战,大唐中央尤其是唐玄宗都做了“猪队友”,统兵的封常清(安西、北庭两镇节度),高仙芝(入京为郡公,曾任安西节度),哥舒翰(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都是名将,三人均不同意出关速战,但是前两者被军前斩首(直接导致军心打乱),后者被强逼出关寻求安禄山主力决战,中伏兵败。

第三,安禄山任职过久,准备充分。节度使的这一设置虽然有其高效性但本身有其较高的风险性。节度使的权力太大,在管辖范围内可以说就是名义上没有称王,但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军事,政治,经济大权都集于一身对中央政权来说就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般节度使任职不会太久(离任的节度使一般也会召回京城任职便于控制),而安禄山到反叛时已任职平卢节度使接近十五年,范阳节度使接近十二年,河东节度使接近五年,这在其他十镇节度中是非常罕见的。当然对此要负最大责任的应该是唐玄宗和李林甫。一个是老皇帝怠政昏聩无节制的宠信,一个权相怕人争权争宠改变过去边镇节度使入朝为相的惯例,导致节度使久任专权。同时府兵制的全面瓦解,导致节度使麾下的军队和节度使形成了极强的依附关系,使安禄山牢牢控制了帝国最精锐的军队。再加上河北本身是北方产粮基地,安禄山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山西的盐,陇西牧场的马,这些都归安禄山管辖,你看看,反叛的后勤准备都齐活了。

第四,民族矛盾可以利用。这里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唐玄宗酷喜边功,所以对周边地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张性进攻。导致周边关系一度紧张。安禄山也是赌反叛之后,中央政府不敢或来不及抽调过多的边军。第二点也是更关键的一点是,安禄山在平卢和范阳盘踞多年,河北等地胡人众多,同时安禄山在胡人中形成了一股效忠于他的实力。在他的麾下本身就有非常多的胡人将领,再加上网罗了一批失意的汉族文人组成了智囊团。就在叛乱前夕,安禄山还一次性在军中提拔数千名胡人军官,替换了许多汉族将领,这使安禄山军中的胡人势力进一步稳固,其本人也更能牢固的掌握这支精锐。还有就是我们不要以为安禄山就一定是反面的残暴的不得人心的。其实在河北的军事割据势力中,安禄山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他死后,他的旧部从将领到士卒甚至称他为圣人。为他和史思明等人立祠,可以想象当时安禄山在军中和胡人中的威望。

综上所诉,可以看出安禄山的野心是随着个人权势的膨胀一点一点的滋长起来的。在反叛是,他个人已经对大唐朝廷的虚弱非常清楚,他个人所掌握的权力也使他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充足的后勤保障。长期盘踞在范阳等三镇使其在军民之中都有较高的威信,这一切都促使了安禄山渐渐有了不臣之心。最后,安禄山较为惧怕的李林甫死后,唐玄宗的日益老迈,杨国忠上台后对安禄山的打压,和太子李亨的关系也不佳,再加上安禄山本人非常胖身体已经出现问题(叛乱不久就几乎已经失明),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其在天宝十四年发动“安史之乱”,开启了连绵数百年的乱世。


围炉品茗人


从理论上看,安禄山应该是没有造反的实力。因为,当时大唐帝国共有十大军区,总兵力约60万。安禄山虽然负责关东三大军区,但总兵力加起来也只有18万左右,相当于帝国总兵力的三分一。

并且,当时大唐帝国在西北的三大军区(朔方、河西、陇右)总兵力就已达21万,这还不包括禁军的兵力。如果加上禁军的兵力,西北地区的兵力可达到25万。换句话说,仅西北军区的军事力量就足以压制安禄山。

更主要的是,大唐中央政府实际控制着二十多个省,而安禄山实际控制的范围不会超过四个省。一旦战争开始,双方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安禄山造反,等同于以卵击石。但问题是,安禄山却不这样认为。因为,虽然从军事上来说,不官是军队人数,还是军事素养,西北三大军区的实力都要远远高于关东三大军区。

所以,只要安禄山敢造反,大唐皇帝就可以大举将西北军调往关东,直接就可以把安禄山打残。但问题是,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大规模将西北军调往关东平叛,却存在着一个天大的隐患,那就是回纥、土蕃有可能趁大唐西北边防薄弱,大举率军南下趁火打劫,到时帝国的都城长安,可能都会受到回纥和土蕃的威胁。

再者,即便大唐皇帝能够通过一些政治受手段安抚回纥和土蕃,但问题是,如果西北三大军区在平叛的过程中选择出工不出力,或者也趁机闹独立,那大唐帝国的优势,自然也就荡然无存。

第三,大唐皇帝拥有绝对优势的前提,是江南和西南会坚决的站在大唐中央政府一边,如果安禄山叛乱后,西南和江南也跟着遍布叛乱,大唐帝国恐怕就只能是风雨飘摇。

所以,处于安禄山的角度,如果乐观的分析,显然会觉得,只要他敢造反,回纥、土蕃就有可能趁火打劫,而帝国的西北、西南、江南也会趁机跟着一块作乱,这样一来,大唐帝国当时就砖崩瓦解。

在这种背景下,安禄山只要行动够迅速、执行力够强大,就可以取代大唐帝国的。本来,对于造反这种事,人们通常容易把它想得非常乐观。而且安禄山的手下也都会极力劝说他,夸大他们的优势,总而言之,只要您造反,就能如何如何。这种情况下,安禄山终于忍不住选择了造反。

但遗憾的是,安禄山造反之后,开局虽然近于完美,但他希望出现的事,一件也没有出现,所以最后只能在绝望中垂死挣扎。



我是赵帅锅


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谁给他的勇气?

就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论,唐朝的实力是高于了安禄山。当时大唐总共分为了10个军区,国家加起来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60万。反观安禄山,他手上掌握了关东三军,总兵力加起来也仅有18万左右,算下来的话,他的兵力低于唐朝的兵力,两军开战,他的胜算可以说是很小。



可问题是,当时安禄山知道这种情况,可他却不认为自己的赢面很低。先从军人的实力上来看,唐朝的西北三军实力远远高于安禄山手上的关东三军,但他的关东军实力又高于京城的禁卫军。如若和唐朝开战,只要他们调动西北三军,安禄山基本必败。但是,西北的边防一直都是大唐皇帝头疼的事情,西北军应对的是吐蕃,回纥之类,因此这部分兵力根本就不能调动。否则造成西北边防力量消弱,其他部落就会率军趁机攻打中原。



当时安禄山都能带着关东三军动乱,那大唐皇帝当然也害怕西北三军跟着作乱,若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大唐的天下就真的是保不住了。因此无论如何,大唐皇帝都不敢轻易调动西北三军。没有了这支铁血军队阻挡,安禄山的赢面就大了很多。



更何况,关东军们的实力也是比较强的,军队里还有很多的将领能力也比较出众,加上他们的兵力足,马而强,还有着充足的粮草。因此信心十足的安禄山就此开始向唐朝宣战,但造反这种事成功的几率太低了,再加上安禄山真的想得太美好,在实力上就低估了唐朝,最终反而被唐朝压制。


漠外孤舟


安禄山自豪地回答道——“是我手上的军队给我的勇气,是李唐王室强枝弱干给我的勇气,是蕃汉文化交融给我的勇气。是奸臣专政给我的勇气,是李隆基老儿察觉到我的野心,杨国忠对我的敌意,令我不得不破釜沉舟给我的勇气,”

首先第一点,大唐的确是盛世,但是个军事上强枝弱干的盛世,是个矛盾重重斗争激烈的盛世。

玄宗年间为了更好地应付边疆战事而进行了兵制改革,废除了府兵制,扩大了节度使的权限。本来的采访使,屯田使,支度使的职能也被节度使兼任。加强了地方士兵对地方节度使军职升迁,经济,政治上的依赖性,大量的节度使亲兵力量得到增强。而与此同时禁军的战斗力却由于管理的疏忽而逐渐下降。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控近18万大军,同时还取得了陇右群牧使的职位,为军队补充大量一流战马提供了便利。

第二就是唐王朝社会的胡化风气,尤其是军队体系中对胡人将领的重用自然削弱了狭隘了民族忠诚性,汉人士兵对于李唐没有忠诚,追随着胡人节度使给予自的现实利益。

到751年,除了剑南道,其余节度使都是由胡人将领担任的了。大批的胡化汉人集团也因此地方利益的忠实代言人。

第三就是李隆基对安禄山野心的逐渐察觉。

杨国忠为了打击政治对手京兆尹李岘,曾经指使京兆尹的官员去袭击安禄山在京城的府第,并在那里发现了安禄山意图谋反的证据,安禄山在京城的两个代言人安岱和李方来因此被处死,安禄山大怒,并提起申诉,最终玄宗信任并安抚了他。

在755年初,安禄山不敢亲自来朝,但希望玄宗批准很多非汉族将领取代汉族将领,最终李隆基派了一名宦官去调查安禄山的意图,由于收受大量贿赂,最终这名宦官回禀声称安禄山忠诚于唐王朝,玄宗因此让杨国忠以后不要用这种对安禄山的指控来打搅他。

但随着时间推移,安禄山的异常表现越来越明显,比如门下给事中裴士淹在前往河北巡视时等了三周才被接见,同时还受到冷遇。

杨国忠同时也继续在京城打击安禄山的支持者,并且寻找安禄山谋反的证据,搞得安禄山惴惴不安,因此在玄宗亲笔诏书让其回京参加其子安宗庆阴历六月的婚礼时,安禄山称病拒绝了。

最终玄宗疑心也越来越大,收贿的宦官东窗事发被处死,最终当玄宗的使者抵达范阳时,安禄山甚至是坐着接见,甚至拒绝表达敬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