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賽特中心的倒閉,可以反思什麼?

從北京賽特中心的倒閉,可以反思什麼?

北京賽特中心的倒閉還是引發了衝擊!賽特購物中心1992年開業,作為北京高端商場標杆,聚集多個奢侈品大牌。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國家科技部門與日本八佰伴攜手,成立了京城首家中外合作的新型商廈賽特購物中心。1992年12月20日,賽特購物中心開業,成為京城的商業盛事,賽特“開業大擠”一度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賽特購物中心地處建國門商圈,是北京消費活躍度較高的區域。作為北京最早的高端購物中心,當年賽特創造了京城商界的多個“第一”,包括第一家自動滾梯最多的商場;第一家使用電腦聯網收銀系統的商場;員工學歷最高,同時也是首家將奢侈品牌帶入北京的高端精品百貨。賽特還率先將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概念引入京城商業圈,吸引不少國外貴賓到訪。1995年與日本八佰伴合作期滿後,賽特購物中心走上了自行管理的道路。

從北京賽特中心的倒閉,可以反思什麼?

從剛剛開業到21世紀初的10年時間,這裡可以用“人頭攢動”來形容。上世紀90年代,賽特就入駐了圖騰、皮爾卡丹等高端品牌,2000年前後,這裡就有專門出售化妝品的專櫃,“比當時北京絕大部分商場都要先進不少。收入一般的工薪階層,都不敢隨便進來逛。”但是,從2010年以後,隨著北京SKP、大悅城等商場陸續開業,來逛賽特的人開始逐年減少,特別是週一到週五,經常空蕩蕩的。儘管打折力度不小,但店內的消費者並不多,即便有人在店內閒逛,也是在附近工作的人,過來遛彎兒,“消消食。”

賽特的上級公司是王府井集團,據王府井集團相關人員表示,賽特購物中心閉店後要升級改造,但目前沒有更多的信息可以透露。實際上,這種老店的未來,王府井集團也並不清楚。

搞商業地產的一般分析認為,老牌百貨商場的倒閉潮,主要是這樣的幾個原因:1、電商衝擊;2、同質化的競爭;3、國有體制;4、費用和成本太高;5、商場創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近兩年,京城老牌百貨商場紛紛閉店改造,向年輕化轉型。問題在於,向年輕化轉型是否就能解決問題,本身也有疑問,因為南方一些主打年輕化品牌的上市公司,本身也經營困難,處境維艱。而且失去了有能力消費高檔品牌的中老年人群體,年輕人消費能力能否支撐得起零售業這片天地,可能性也不大。

從北京賽特中心的倒閉,可以反思什麼?

分析起來,可能還是對這一波行業關閉潮的原因解構不正確。我們認為,主要的原因:1、城市化的速度過快,破壞了商業的結構體系,造成奧特萊斯式的商業過於集中,商業的多樣性不足且無法生存;2、電商的衝擊;3、成本上升的速度過快,把商業創新遠遠甩在了後面;4、經營上的問題,定位不準確。在這些問題當中,以城市化的速度問題最為重要,這是根源性的問題,是其他問題的基礎。

基於問題的結構,要解決這些問題,解決方案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集中式的新型商業必須走綜合性的立體街道模式。將城市化浪潮破壞的街道商業,用某種新穎的形式“搬入”新型集中式的大型綜合體當中,把街道商業立體化的予以展現,走進這樣的商業綜合體。必須創造一種感覺,就是走進這樣的商業綜合體,可以享受猶如以往街道的商業空間。到了這其中,不僅僅是為了購物,更多的是為了享受和消磨閒暇時光。

從北京賽特中心的倒閉,可以反思什麼?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業態的豐富當然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立體街道商業氛圍的設計和建立。只有當消費變為生活的組成部分之際,未來的商業體系才有新的活力,而且競爭還要適度,成本還要可控。這就不僅僅是設計商業的問題,還會涉及到城市管理政策和發展戰略。

無論怎樣,現有的城市商業是沒有前途的。一個無法想象的情景是,城市中的街道靜悄悄,人類所有的活動都在電腦上進行,這樣的城市根本不是一個人的城市,而是一個虛擬空間,人已經成為了電腦的附屬物,而且上班與下班沒有區別,人永遠活在電腦的世界裡面。現在已經到了改變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