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防安全日,远离火灾,防范于未“燃”

消防安全天天讲,但平常每注意还是会出现意外,所以要防范于未“燃”,就要做到把消防安全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有对火灾的警觉性,才能真正做到未燃先消。

全国消防安全日,远离火灾,防范于未“燃”

世界各国的火警号码都不一样,每个国家都选取了让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数字来组成火警号码。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为火警号码?原来,“1”在古时候念作“幺”(yāo),它跟“要”字同音。“119”就是:“要要救”。

在这里给大家重申一下火灾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预防火灾、灭火的基本常识。

一、火灾预防基本观念

1.火的形成需要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燃物、空气和火源,三者缺一火即无法形成。

2.对火灾扑救,通常采用窒息(隔绝空气),冷却(降低温度)和拆除(移去可燃物)等三种。

二、火灾的种类依我国国家标准(CB4968)的规定可分为四类

1、普通火灾(A类):由木材、纸张、棉、布、塑胶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

2、油类火灾(B类):由引火性液体及固体油脂物体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煤油等。

3、气体火灾(C类):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

4、金属火灾(D类):钾、钠、镁、锂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5、电器火灾: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

全国消防安全日,远离火灾,防范于未“燃”

三、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1.泡沫灭火器:使用AB类火灾,分为化学泡沫和机械泡沫两种,其中化学泡沫使用时颠倒使用,现已淘汰,而机械泡沫使用方法同于粉末灭火剂。缺点:造成污染,不可使用于C类火灾,每四个月检查一次,药剂一年更换。

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BC类火灾,使用方法:a)拔出保险插销;b)握住喇叭喷嘴和阀门压把;c)压下压把即受内部高压喷出。每三个月检查,重量减半,需重新灌充。缺点:使用人员易冻伤。

3.干粉灭火器:分为ABC和BC干粉两种,其中适用ABC类火灾,使用方法:a)拔掉保险销;b)喷嘴管朝向火焰,压下阀门压把即可喷出。三个月检查压力表(1.2Mpa)药剂有效时限三年。

4.清水灭火器:它最适合灭A类火灾,不适合扑灭其它类火灾。采用拍击法:先将清水灭火器直立放稳,摘下保护帽,用手掌拍击开启杠顶端的凸头,水流便会从喷嘴喷出。

全国消防安全日,远离火灾,防范于未“燃”

四、生活小细节,需增强防火意识

1、不乱丢烟头,不将未熄灭的烟头等带有火种的物品扔到垃圾道或垃圾箱内,不躺在床上吸烟。

2、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3、使用液化气做饭要经常检查燃气阀门,防止泄漏。一旦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4、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5、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6、利用电器或灶膛取暖,烘烤衣物,要注意安全。

7、不在禁放区及楼道、阳台、柴草垛旁等地燃放烟花爆竹。

8、不要在住宅阳台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在公共通道、楼梯、安全出口等处堆物、堆料或者搭设棚屋;邻里之间相互提醒、及时清理杂物,保持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

9、应大力破除迷信,不要在家里焚香点烛,将火灾隐患减少到最低程度。

10、让小孩子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小孩子对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玩火或无意识的恶作剧往往有意无意地引发火灾。家长、学校教师要重视消防常识教育,让孩子们意识到火灾的危害性。

全国消防安全日,远离火灾,防范于未“燃”

五、家庭灭火方法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

3、油锅着火,不能泼水灭火,应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以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4、燃气灌着火,要用灭火器去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6、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远离火灾,防范于未“燃”,要做到时时警惕,即使发生火灾,也要把它扑灭在萌芽状态,让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