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些高中生的留言:

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你有接触过抑郁吗

你可能不知道,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你是众星捧月的尖子,或是在中游斡旋的平行生。都难免与抑郁情节有过交集,但或许是你,也或许是你身边的人,只是你当时没有留意。

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只有当跨过了高考,迈向人生的进阶旅程多年后,在工作和学习中蓦然回首,才能从客观的角度看清楚------当年自己与身边的人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当时抑郁情绪就在你身体内捣乱,而你苦苦煎熬,或者在你周围的人身上发生却视而不见,每个人都在绷紧着同一根弦,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掩饰着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而来自父母的希冀、老师的期许,使孩子们没有了倾诉内心的真实消极情绪的勇气与空间。

不得不承认,但实事就是如此,在每年这个时候,贴吧、知乎等相关话题中总聚集了一群“蓄势待发”的高中孩子们,此刻的他们完全不是誓师大会上那个激情澎湃,意气风发的自己。狂欢过后脱下故作的坚强,悄然回到自己堆满书籍资料的房间,打开了电脑。

相比于在家人和学校之间,他们更愿意在上网寻找出口,找到一些同样旅途的人,互相倾吐一些埋藏至深的,自己无法控制却又无法逃避的心事。

有个患抑郁症的孩子说:“只有经历过抑郁症的人才会理解我说的话,大多数人都会把我规分成“另类”,或者把我所说的当作“不好笑的玩笑”。她所经受那些不可告知的痛苦与挣扎,又岂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所能体会呢。

主妇发现,大多数有抑郁情绪的孩子们,选择在这个节点上网倾诉的目,并不是要寻求某种安慰,也不是想和其他人携手共筑防御之墙。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正常抒发内心的出口,能偶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获得理解与同情。而不是来自家长同学的不屑、嘲笑甚至谩骂。

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想起我初中时候,班上有一个男生很自闭,从来默不作声远离人群,经常受到我们几个的合伙欺负,捆绑、扇耳光、跑腿什么都干过,也许是太融入了作恶者的氛围,事后总有一股“为民除害”的“正义感”。

现在想来一个原本抑郁的人,在最需要身边朋友关心和理解的时刻,遭尽了同学朋友的排挤,冷落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多年以后,每次想起总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罪孽深重的痕迹。

高中的时候由于学习压力,我竟也出现了抑郁情绪,整晚地睡不着觉,我很清楚自己并非紧张和焦虑,现在理解为对眼前所做一切和对未来的不可控性无休止的怀疑。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对于自己是否真的有价值,我这么拼命的努力是否真是自己内心所需,还是一种被动的盲从……类似的问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漫长的三年。

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从一个“加害者”到一个“受害者”的经历,我深谙高考关键期这些孩子们倾吐心事,真正想要的仅仅是理解与关心。庆幸的是,当奶奶父母对我的倾诉表示了理解,他们虽没有什么文化,也正因此他们不会以“想当然”的大人思维来回应我,而愿意相信我,跟我统一阵营。父母的态度对我的鼓励很大,一直到大学二年级,父母每次打电话来结束后都会再三加嘱:“不要想多,多吃点,把身体照顾好就行。”

都在给高考孩子鼓励“鸡汤”?请关注一下这部分“异类”的学生

教育孩子,您还可以借鉴这位 。

快过端午节了,您还可以送给亲朋这一根 。

买对东西好好过,跟主妇一起追寻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