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改革到底動了誰的奶酪?劉強東真的辜負了“兄弟”?

4月以來,關於京東和劉強東的消息不斷,密集刷屏,各種負面消息頻出。筆者看了後,真的感受到了什麼是“牆倒眾人推”,什麼是“人言可畏”。惡意解讀,斷章取義,謠言不斷,致使京東這個中國互聯網第四極深陷輿論危機。

京東改革到底動了誰的奶酪?劉強東真的辜負了“兄弟”?

今年2月19日,在京東集團開年大會上,劉強東宣佈2019年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這意味著京東正式拉開了改革(組織升級)的序幕。

京東的組織大換血自高層開始,逐步蔓延到中層領導、基層員工、快遞員等,可以說,京東17.8萬名員工,無人能夠置身事外。但改革力度之猛,衝擊之大,反彈之兇出乎絕大多數人的預料,引來無數的爭議。

其中爭議最大的有兩個:一個是堅決淘汰三類人(1、不能拼搏的人,無論業績好壞,職位高低,也不管是老員工或者管培生,不管是身體原因還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動的;2、不能幹的人,也就是績效差的人;3、性價比低的人,有的人不斷升職加薪,或者因為崗位調動,喪失了性價比。);另一個是取消快遞員底薪,並降低快遞員公積金繳納係數。

2018年5月,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劉強東針對裁員的傳聞表示“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因此,很多人拿這個說事,說劉強東辜負了“兄弟”,拿“兄弟”開刀,讓劉強東的形象繼明尼蘇達事件後,再次跌入冰點。

京東改革到底動了誰的奶酪?劉強東真的辜負了“兄弟”?

首先,從劉強東大刀闊斧的動作來看,可以看出京東改革的決心。而筆者也認為,京東的改革勢在必行,因為目前的京東,內憂外患。

從內部來看,京東內部拉幫結派現象嚴重,各種大企業病不斷顯現,比如系統龐雜,層級眾多,人浮於事,效率低下,既得利益,纏鬥不休。這些是大企業病,不只京東有,其他大企業也有。

針對這些大企業病,BAT的應對策略是一致的,騰訊的策略是裁撤總經理層面的中間層,百度走的是內部退休策略,阿里則對外聲稱10%的末位淘汰。雖然路徑不同,但目標都是一樣——騰位子,去冗雜,尋求新動力。

從外部來看,從京東公佈的2018年財報可以看到,雖然營收和淨利潤超過市場預期增長,但18Q4京東年化活躍買家僅3.053 億,對比去年同期的活躍用戶數2.925億,僅僅一年僅增加了一千萬。

反觀京東最大的競爭對手阿里,2018年淘寶四季度移動月活用戶增長至6.99億,相比上一季度,增加了3500萬活躍用戶。就連成立僅僅才三年的拼多多,都增加了3300萬活躍用戶,表現也遠超京東。

所以,京東改革是勢在必行。

京東改革到底動了誰的奶酪?劉強東真的辜負了“兄弟”?

但改革肯定會有阻力,尤其是大企業改革,阻力巨大。那麼京東改革到底動了誰的“奶酪”呢?

在員工看來,當然是動了他們的利益了。所以因為員工的不滿,開始不斷爆料,進而引發外界爭議不斷。而針對取消快遞員底薪和降低公積金繳存係數的消息,京東官方也進行了正面回應,表示是由於目前的薪酬結構不適應企業發展才做出調整,激勵員工積極性,還表示薪酬不一定是降低。

還有人口口聲聲說劉強東把員工當兄弟,現在卻拿兄弟開刀,這是做兄弟的嗎?這不是辜負了兄弟嗎?

在筆者看來,要未來,沒兄弟;要兄弟,沒未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京東現在有17.8萬名員工,規模如此龐大,這麼多員工跟劉強東混飯吃,京東垮了,大家的飯碗都不保。所以,有些“兄弟”的飯碗,該砸還得砸。做企業,不是講兄弟義氣,最終還得迴歸到商業的本質——盈利;京東作為大企業,17.8萬名員工的背後,可是十幾萬大大小小的家庭啊!舍小取大的京東,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在此之前,劉強東是真把員工當兄弟。劉強東曾說,“在公司做了5年以上的員工,如果因病保險報銷後不夠的錢,不管多少京東出,公司不會不管兄弟的!”而京東在光景好的那些年,也的的確確是這麼做的,沒有不管這些“兄弟”,說明劉強東的確夠義氣。

如今公司有困難,劉強東不得不大力整治,要讓一些不做事的人離開,很多人就說劉強東這是拿“兄弟”開刀,不僅不支持,不理解,還各種討伐,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麼?

作為一名員工,最重要的是努力工作,而不是天天想著拉幫結派,想著跟老闆稱兄道弟。假如你真拿老闆當“兄弟”,那就不是老闆的問題了,而是你自己的問題,是你自己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

電商行業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平臺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世上沒有鐵飯碗,只有努力奔跑,才不會被淘汰。

所以,筆者雖然作為局外人,但看到京東如此努力的升級改革,也是持支持的態度的。假如你們覺得我的支持沒說服力,那你再去看看京東的股價,自2018年底以來,京東股價已經從20美元漲到目前的30美元了,而4月份以來,雖然京東動盪,但股價依然穩步上漲,這也說明外界資本對京東改革非常看好。

京東改革到底動了誰的奶酪?劉強東真的辜負了“兄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一個企業之所以成功是有原因的。路徑依賴是很多企業自身難以邁過去的一道坎,一般企業難以適應轉型很多時候不是企業家沒意識,而是難以做到知行合一,而突如其來的外力有時候都能起催化作用,痛定思痛,眼一閉,腳一蹬,心一橫,別無選擇反而成就了選擇,比如2017年王健林的壯士斷腕,讓王健林的萬達提前上岸。

如今,在經歷了2018年的內憂外患後,劉強東也成為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力圖使京東脫胎換骨,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真正的兄弟,與其一團和氣,不如攜手拼殺於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