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與聖賢對話,與經典同行

三國時候的徐幹在《中論》中說:“君子必貴其言,貴其言則尊其身,尊其身則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

即人一定要看重自己的言行,自重言行才能得到自尊,得到自尊才能弘揚自己的道,闡明自己的教化自重是君子修身的準則,一言一行都要自重,一事一物都要自重,一時一刻都要自重。

有了自重才能要求別人尊重,有了自重才能免除侮辱、輕慢,才能立身於世,建功立業。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孔子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古代的君子,不會輕易出言,就是害怕招來出言之後卻做不到的羞辱。君子和小人對於忠信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君子將忠信視為做人的根本,唯恐自己有一絲做得不足的地方,他們為了追求忠信,不惜拋棄所有的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

而小人則不然,他們認識不到忠信對於人生的重大意義,也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合忠信的要求。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荀子說:“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言辭不信實,行為無常則,眼中只有利益,為了利益不惜背棄任何諾言,這就是小人。

可見,自重言行是一個君子必備的修養,是高尚人格的體現,任何不願被歸類為小人的人都應注意這一點。

此外,自重言行也是一個人安身的根本。不輕易出言,言出必當,這樣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避免無妄之災;言辭輕佻,浮誇無實的人一定會為自己的輕浮付出代價。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孟子說:“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很多人習慣輕易發言、輕易承諾,說些不著邊際、無中生有的話,就是覺得自己說了嘴上一時痛快,卻不用承擔什麼責任。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可笑的,無論誰都會為自己不負責任的言辭付出代價。經常誹謗造謠的人,人人都會厭惡他,遠離他,喜歡說空話大話的人,沒人會相信他,都輕視他,這還是最輕微的責任。

至於那些隨使答應別人、忽悠別人而不去兌現的人,那些進讒言陷害別人,沒事惹事譏諷別人的人,要付出的代價就更加巨大了。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明人劉基在《郁離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一個漁夫聞聲趕來,商人急忙大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教我,我願意拿出一百兩黃金報答!”漁夫聽後,將他敦上了船。

但到了對岸以後,商人卻翻臉不認賬了,他只拿出了十兩金子給漁夫。漁夫責怪他不守信用,商人說:“你成天風吹雨淋的只怕一兩銀子都要攢好多天,如今我給你十兩金子就不錯了。你一生划船都賺不到這個錢,難道還不滿足嗎?”漁夫無奈,只得怏怏而去。

說來也巧,幾天以後商人返回時又遇上了風浪,他掉進水中,掙扎著呼救。有人聽到了想要去救援,那個曾經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被淹死了。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輕易做出承諾,做了承諾又不兌現,最後連命都丟掉了,這就是說前不考慮,說後不踐行,輕視自己言辭的結果。

語言是人們相互交流的工具,但如果不恰當地使用,它就會變成傷人的利器,變成自己取禍的根源。試看我們身邊的那些爭吵打架,有多少是因為口舌引起的。

本來相交甚好的朋友,因為做出了不能兌現的諾言而反目;一個桌子上吃飯的好友,因為一兩句不恰當的言論面大打出手;本來毫不相識的路人,因為幾句不禮貌的話語而互毆。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古人云“言多必失”、“勿多言。多言多敗”,都是告試人們要自重言行。子貢喜歡品評他人,孔子就用“賜也賢乎?夫我則不暇”來告誡他;子張詢問為官之道,孔子就用“多間疑,慎言其餘”來勸誡他。

無論是立身處世,還是為官治民,人都要慎言慎行、少說多做,如此才能取信於人,才能樹立自己的威望。

慎言慎行、少說多做,才能取信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