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成為光伏企業考慮的首要問題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在裝機規模登頂全球光伏市場的同時,我國光伏行業在產業鏈各環節都展現出強勢發展姿態。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多晶硅產量超過25萬噸,同比增長超過3.3%;硅片產量109.2GW,同比增長19.1%;電池片產量87.2GW,同比增長21.1%;組件產量85.7GW,同比增長14.3%,並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同時,規模化生產的多晶黑硅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達到19.2%,使用PERC電池技術的單晶和多晶黑硅電池效率提升至21.8%和20.3%,較2017年分別提升0.5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

儘管獲得了亮眼的成績,面對日益臨近的平價時代,不斷壓縮的利潤空間和體量龐大的創新成本需求,還是促使光伏製造企業的研發投入比重都在近期開始出現不同程度地下降,提高投資性價比已不約而同地成為了他們的當前發展首選。

性價比成為光伏企業考慮的首要問題

在選擇技術路線時,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協鑫”)將鑄錠單晶視為了投身下一階段市場競爭時的制勝法寶。

鑄錠單晶硅片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早在2010年,其國內首次實現量產的新聞就曾在業內引起轟動。然而,由於當時的技術還存在很多不足,鑄錠單晶並沒有成為市場主流。歷經三代產品的研發調試,保利協鑫才終於推進鑄錠單晶技術走向成熟,並開始大規模銷售。

“在當前光伏市場,性價比應該是光伏企業發展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張淳表示,目前,我國光伏製造各環節技術已相對成熟,用高投入換取高回報,不再是企業制定發展政策時的首選。鑄錠單晶技術是在現有鑄錠設備上進行改造升級,在有限成本內實現效率的顯著提升,更適宜當前市場發展,在品質方面也“擁有更高性價比”。

據瞭解,質量方面,鑄錠方法生產的單晶產品擁有相對較低的含氧量,進而確保了相對遲緩的衰減速度,能夠為光伏發電項目的長期高效運行提供更多保障。價格方面,在效率與單晶產品相差僅為0.1%左右的情況下,每片鑄錠單晶的成本僅提高了0.3元左右,與單晶相比仍保有約15%的價格優勢。成本方面,鑄錠單晶主要是通過對原有鑄錠爐進行設備改進,成本投入相對較少。同時,通過鑄錠技術,鑄錠單晶沒有缺角,能夠實現硅片面積的百分百利用,達到更高發電效率。

目前,除保利協鑫外,晶科、旭陽雷迪等多家企業均已具備鑄錠單晶的中批量供貨能力,賽維LDK、阿特斯、榮德、環太也已完成了前期的技術儲備。正如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德仁所說,“鑄造單晶將鑄造技術的低成本、低能耗、大尺寸優勢和單晶的高效率、高質量優勢結合到了一起”,在多重優勢的加持下,業內預計,鑄錠單晶產品有望實現市場佔有率的大規模提升。

尋找平價與高效的發展平衡點

“在當前國內晶硅市場走勢下,單晶電池和組件在度電成本方面並沒有太大優勢。”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技術副總裁邢國強向記者表示。對於企業發展來說,面對來勢洶洶的平價上網浪潮,保持一定利潤空間是比佔有尖端技術話語權更實際的事情。

細看光伏製造產業鏈各環節,硅料選擇方面受到歷史政策影響,單、多晶在國內外光伏市場的的“冰火兩重天”局面依然存在。伴隨完全市場競爭的日益深化,相信我國光伏企業會日漸作出不一樣的選擇。

電池片環節生產技術進步飛速。目前,我國常規電池生產線關鍵設備已基本完成了國產化。據王世江介紹,2018年,我國新建產線已全部為PERC產線,原有產線也在加快升級改造。伴隨關鍵設備國產化的不斷推進,2018年,我國PERC電池產線的每兆瓦投資成本已達到42萬元,並有望在2020年降至35萬元左右。

組件環節,雙面技術已成為光伏企業提升發電效率、降低度電成本的一個重要手段。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8年版)》,截至2018年底,單面組件的市場佔有率高達90%。然而,在“領跑者”基地等一系列政策的帶動下,可有效提升發電效率的雙面組件的市場佔有率正在實現大幅提升。未來,伴隨農光互補、水光互補等新興光伏應用的規模拓展,雙面發電組件的市場佔有率有望在2020年達到30%,在2025年翻一番達到60%,佔據市場主動權。

“目前,我國光伏企業還在尋找平價與高效的平衡點。”邢國強指出,為更快滿足平價上網要求,適當降低電池效率已成為光伏製造企業快速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一項項發電轉換記錄在我國企業的實驗室裡被不斷刷新。然而,大規模量產時的不確定性、必須壓縮的度電成本、逐漸收緊的政策支持,都在慢慢促使企業把“性價比”擺在了首位,走上了一條更加“穩妥”的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