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灶王爷”乱说话,除了让他吃灶糖外,还有一招儿

春节将近,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年味。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有很多古老的习俗,一直被保留到今天。比如说祭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左右,人们会祭祀灶王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种食物,那就是灶糖。

不让“灶王爷”乱说话,除了让他吃灶糖外,还有一招儿

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灶神可大有来头。他的名字叫做黎,是黄帝的后代,成为夏官祝融,再后来就演变成灶王爷了。当然后来还有不同的说法,小编只介绍这一种。至少在汉代的时候,就有灶王爷上天告状的说法。灶王爷上去一嚼舌头根,犯过大罪的人扣掉三百天寿命,小罪扣一百天,这谁顶得住啊。

不让“灶王爷”乱说话,除了让他吃灶糖外,还有一招儿

有一个典故“周处除三害”,周处和猛虎还有蛟龙被乡里人并称为“三害”,他杀掉猛虎和蛟龙,同时改过自新,除掉了“三害”。周处写过一本《风土记》,里面就谈到吴地(周处的父亲是吴国将领周鲂)祭灶的习俗。当地人在腊月二十四日的晚上祭祀,因为他老人家第二天就要上天了,好让他少说点闲话。

不让“灶王爷”乱说话,除了让他吃灶糖外,还有一招儿

中国幅员辽阔,祭灶的风俗并不统一。在南北朝人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在荆楚一带,人们是在腊月腊日,也就是腊八节来祭灶的。祭品是酒和肉。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汉朝人阴子方,在腊八节的时候看到了灶神,用黄犬来祭祀,子孙受到福荫。就因为这样,腊日祭灶的习俗就传播开了。

不让“灶王爷”乱说话,除了让他吃灶糖外,还有一招儿

为了不让灶王爷乱说话,人们用到灶糖,甜嗦嗦的挺好吃,但是有点粘牙。这个灶糖就是用来黏住灶王爷的嘴——好了你不要再说了。不过这里或许能够看出来,祭灶从原始的神明崇拜,变成一种偏“儿戏化”的传统习俗。如果有人相信灶王爷真的存在,还能够上天告状,然后会被灶糖黏得说不出话,那也是没谁了。

不让“灶王爷”乱说话,除了让他吃灶糖外,还有一招儿

除了用灶糖以外,还有一招儿,那就是用酒浇在灶门上,称之为“醉司命”。这或许是把灶王爷灌得迷迷糊糊,好让他不乱说话吧。不过这也真是信任灶王爷的酒品,万一他喝得兴起,上天以后一直张家长李家短的拉家常,事无巨细地叨咕一遍,那可真是弄巧成拙了。还有给灶王爷好吃好喝的,毕竟吃人家嘴软嘛。当然了,这些估计也都是为了取个好彩头而已了。

参考文献:《风土记》、《礼记》、《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抱朴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