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小年里的“灶王爷”

昨天是腊月廿三——北方小年。

之所以说是北方小年,是因为南方的小年并不在昨日,而是今天——每年的腊月廿四。关于小年,我已好久没写些什么了,此时虽并不闲暇,但必须坐下来敲打出一些文字,以慰藉心中久违的情感。

传统文化中,小年是民间祭灶神、送灶王的日子,。民俗中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这一歌谣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唱起的。这一天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打算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说一说小年里的“灶王爷”

北方小年


这次咱们主要说一说民间祭灶的事: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司命灶君、东厨司命等,民间俗称“灶王爷”。过去几乎家家的锅灶前都供奉灶王爷,因为人们认为灶王爷是居家之神,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守护神。

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民间众人的善恶,玉皇大帝据此对民众予以赏罚。为了让灶王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不使自家受到惩罚,人们便想到了“贿赂”的办法——焚香、敬酒、煮饺子,同时把一块黏稠的糖瓜或甜糕粘在灶前供像的灶王嘴上,以使他“嘴甜一些”,尽说好事,然后将供像烧掉。大年三十再将一幅新灶神画像请回贴上,因为据说灶神在天上待满七天,会在大年夜返回。有诗云:

又逢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过小年,

清水洗刷厨房净,香烛缭绕麻糖甜,

百姓下拜何所求,灶君上天进善言,

添财添物添富贵,保福保寿保平安。


说一说小年里的“灶王爷”


为了让世间众人都生活得好,或者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灶王不得不说假话。时间久了,也有被发现的时候——这年,一位穷秀才因科考落第,家道败落,在街头卖字糊口,半饥半饱地过日子。到了腊月二十三,连祭灶的东西都买不起。他深感世道不公,气愤之下,便在灶王爷的神像上写了一首诗:“一匹黑马一支鞭,我赶灶王早升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何文章不值钱?”就这样,灶王饿着肚子被赶上天,玉皇看了穷秀才的诗,深受感动,对那些嘴上抹了蜜糖,报喜不报忧的灶王给予重重处罚,并向穷秀才传旨道:“灶王受贿把我骗,唯有秀才敢直言,玉皇问了人间事,从此文章应值钱。”后来,这位穷秀才获得了富贵。人们都称赞他不给灶王爷溜须拍马,赶灶王赶出了好报应。

话说回来,收受贿赂毕竟不是好事,正直清廉的官员往往不屑于此,比如宋朝的包拯和明代的海瑞等。当然,从民间传说的角度,我相信灶王也是正直者,每年一次的“贿赂”也只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的渴望和对美好的期盼,传承至今,“讨好”的意味早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习俗,人们还是继承了下来,毕竟,只有这样,才会“年味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