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市乡村教师每人每年发放一万元生活补助,盼甘霖普降

近日,《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称,呼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决定为旗县区政府所在地以外的乡村公办学校,幼儿园在编在岗教职工发放生活补贴。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一万元,离退休人员不属于补贴对象,补贴从今年开始实行。补贴针对旗县区政府所在地以外的乡镇,村的公办学校,幼儿园在职在编老师,包括以上地区的支教,轮岗,特岗教师。该项补贴只针对乡村在岗老师,调离,退休老师自然取消。

内蒙古呼市乡村教师每人每年发放一万元生活补助,盼甘霖普降

消息传来,引发网上热议,其他省市的乡村老师在羡慕之余,纷纷晒出自己省市的乡村老师优惠政策,几家欢乐几家愁,各个地方对乡村教师的补贴力度不一,从一个月几百到上千的都有,呼市出台的按年发放生活补贴的比较少见,况且数字不小,难怪引来老师们的围观。

做教育的人都知道,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学生向城区学校集中,乡村教育日渐凋敝。很多乡村学校因为没有生源,面临关闭。农村教学条件艰苦,新分配的老师下不来,留不住。很多村校仅靠一些老教师勉强支撑,没有老师,也进一步导致生源地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我所在的学校是江西的一个边远山区的村级小学,两年之前我到这所小学当校长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有着130人的学校,现在只剩下50人,而且还在进一步减少。我们镇原来有11所村小,由于实在没有生源,已经关闭了三所,剩下的8所村小加起来也不到400学生。

内蒙古呼市乡村教师每人每年发放一万元生活补助,盼甘霖普降

每年都有一些新老师分配到我们学校,但是多则两三年,少则一年半载,或者调往中心校,或者通过考试选调进城,或者干脆留下一封辞职信,潇洒地看世界去了。农村学校老师下不来,留不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针对这个问题,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对农村教师进行补贴,通过提高待遇地方式留住人才。以我所在地江西省为例,对市区县政府所在地之外地地乡镇教师每人每月补助400元,直接打入工资账户。对边远山区,另外发放边远山区津补贴,根据距离县城距离远近,地域不同从两百元每个月到五百元每个月不等,边远山区补助按年发放,最高每年6000元。以上补助,只针对在编在岗人员,调离,退休老师自然取消,代课老师不发放以上津贴。

内蒙古呼市乡村教师每人每年发放一万元生活补助,盼甘霖普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乡村教育而言,留住优秀的老师,让年轻老师能下得来,留得下是至关重要的。内蒙古地广人稀,我虽然没有去过呼市,但是想来乡镇交通比起内地肯定更为不变,生活条件肯定更为艰苦。呼市这一次出台乡村教师生活补贴的政策,相信能有效地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一批有志于乡村教育的老师安下心来,踏踏实实从教。毕竟一万元,对工资不高的老师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按照我目前的工资水平,一万元大概相当于三个月的工资了。

内蒙古呼市乡村教师每人每年发放一万元生活补助,盼甘霖普降

也许很多人要说了,老师应该讲奉献,难道不给钱就不工作了?工作积极性就不高了?事实是,乡村交通不便,老师工资又比较低,很多考上老师编制的年轻人,工作一两年之后,纷纷离开,现在留在乡村从教的,基本上都是工作几十年的师范生。如果能适当补助,让留在农村的老教师,新分配的新老师们觉得心理有个慰藉,对农村学校留住老师确实能取到很大的作用。

在为呼市领导点赞的同时,我们不禁把目光转向其他省市,转向更多的地方,莫要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了,希望能够春风普渡,雨露均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