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廠礦生活和孩子們的世界

很多三線二代的子弟大都到了近半百的年紀,也開始回憶,讀他們描述小時候的各種文章,既親切又熟悉。其實,大山深處雲馬廠的生活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父母每週工作六天,如果“苦幹100天”之類的大型標語橫幅打出來,那就意味著這一段時間裡連續的加班加點。廠裡的北方人多,大都“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生活模式,我們家的家務活基本落在母親身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母親有一雙巧手,從小我和弟弟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她用縫紉機踩縫出來的。那時候誰家有好看的衣服樣子,好看的毛衣花式,媽媽們都會相互取經,在相互的走動中傳遞著友誼。我母親生活能力是極強的,更有創造性。記得小時候經常長途運來一車車的綠皮生香蕉,母親會找到大幅的塑料布,用白酒,在香蕉上均勻地噴灑,密封后放到床底下,掰著手指頭數日子,20天吧,就可以吃到嘴裡啦。那時候沒有噴壺,我看見母親把白酒含在嘴裡,從左到右,一條條漂亮的拋物線。吃的時候開心,卻不知道母親的嘴被白酒浸辣的,吃飯都疼。

那時候廠裡家家戶戶都燒煤,除了黝黑的煤塊,還要自制蜂窩煤。這種重體力活就是父親的事了,我很享受拎個小桶,再裝個小鏟子,尾隨在父親身邊,在山腳挖一種黃顏色的土,那可是個技術活。土質不能不粘,也不能太黏,否則做出的蜂窩煤都不好燒。挖回來的黃土和散煤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用鐵鍬反覆和勻,倒入蜂窩煤的模具定型,提起模子,一個個圓圓的成品就那樣整齊地排放在院子裡,等著曬乾備用。父親認真地幹活,我就在旁邊認真地玩,用那把小鏟子,把面前煤磚拍的噼噼啪啪……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蜂窩煤,用來烤辣椒最好用

那個年代,與物質匱乏如影隨形的就是文化生活的單調枯燥。於是,介紹對象,成為廠裡媽媽們的一種“娛樂項目”。廠裡年輕人有一定的優越感,大多不願意和當地原居民通婚,適婚青年的終身大事,基本上在雲馬廠區這個小社會里解決,再不濟,可以和附近的廠礦聯姻。每年都有外地的大學生分到廠裡,他們是最受歡迎的,條件好的,父母們都會各顯神通,四處託關係,給自己的孩子牽線。先下手為強,後下手可就沒戲啦。這個時候,雲馬廠的幹部子弟,表現出近水樓臺的優越性。廠裡的親戚關係層層疊疊,纏纏繞繞,那是相當的複雜,以我的智商根本理不清楚。大人們東家長李家短地議論時,我不吭氣,就豎著耳朵偷聽,這足以說明,打小,我就有八卦的潛質。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回家的路

生活再艱苦,精神再苦悶,都是大人們和哥哥姐姐們的事情,我們這群年齡相當的孩子,除了玩還是玩,除了高興就是創造高興。節日或者學校運動會,都是讓我們興奮的時候。頭天晚上早早地準備好白襯衣,藍褲子,紅領巾擺在床邊,對了,還有白球鞋,用白粉筆一遍遍地在鞋面上塗抹,讓球鞋變得更白,穿起來那是英姿颯爽,帥呆了。

廠區孩子教育一直力求“德智體”全面發展,小時候我給五七大隊的奶牛打過草飼料;響應學校號召,撿過900多斤的廢鐵,成績第一嘛,在廠裡的大喇叭裡被表揚了好幾次呢。那時候學校課間有眼保健操,還有廣播體操,上午兩節課以後,同學們就在放牛坡的大操場按班級排好隊,大喇叭裡傳出慷慨激昂的聲音:“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第?套(不好意思,不記得第幾套)廣播體操現在開始,第一節,伸展運動……齊步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廣播體操中跳躍運動同學們最喜歡,可以群魔亂舞。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假期到了,對我來說,最廉價的快樂就是“溜達”。喜歡到處溜達,到了工農橋向左,是羊馬寨的方向,暑假,驕陽似火的八月,柏油大馬路曬得冒油,走在上面暄暄軟軟的,有的地方還黏鞋。可大路兩旁黃燦燦的刺梨果密密麻麻,都已熟了,顫顫地掛在枝頭上招搖著,每次溜達過去,先吃個小肚圓圓,再來個收穫滿滿。工農橋向右,就會走到四區第一設計所,找好友小羿或胡小妹玩耍。小羿同學是我朋友中最厚道、最真誠的人,父母的寶貝老疙瘩,還有三個寵愛她的哥哥,可據她回憶,小時候,我沒少欺負她(嗯,這個有待考證);胡小妹是個小屁孩,跳級到我們班的,年齡小,做事情特別認真,走路說話有板有眼,成績出奇地好。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著名的工農橋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刺梨啊

那時候,我性格內向不合群,總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路上的時光,不言不語都是好風景;那個年代的友誼,純真而綿長。大熊,就是其逵同學,是我的發小,幼兒園時關係最鐵,親密無間。小學時候,他也喜歡一個人到處亂跑,經常在地埂田間和我不期而遇。那個年代男女同學之間不大說話了,曾經遇見他獨自在田裡捉泥鰍,他回憶說,當時他想把泥鰍分給我的,可我卻向他翻起了白眼。現在回想,這個場景太歡樂了!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三區孩子麼跑向放牛破中學的小路

順便嘚瑟一下,上學那陣子,本人蠻招老師喜歡的,主要得益於我那張大圓臉,肉嘟嘟地掛滿嬰兒肥,說是代表著福氣。直到上高中了,我的班主任韓老師還對媽媽說“我就愛看她那張大臉”。可我卻鬱悶,覺得缺乏美感。好吧,臉大、臉圓我就忍了(都不許笑),可個子總也不見長高。這下該父母著急了,父親小聲嘟囔:“不長個子長心眼也行吧”。 在珠海參加過一次集團公司的競聘面試,9個評委考官一溜兒排坐在面前,正回答問題呢,董事長突然插話問,你身高有160CM嗎?(身高是報名的條件之一),我小心翼翼地回答“這個嘛,有時侯有,有時侯沒有……”心裡想,有沒有完全取決於鞋跟高度嘛。考官們都咧開嘴笑出了聲,這事也就滑過去了。我父親就是英明啊,沒長個子的時候,真是長心眼去了。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它叫“濛濛”

小時候吃到嘴的任何東西都是美味。如果時間緊,來不及做菜,就吃豬油拌飯,香噴噴的大米飯剛出鍋,挖上一小勺豬油,再淋上醬油拌勻,真香啊。那時候的零食也不少,除了大自然中的野果,商店裡可以買到一種黑褐色的土蔗糖,記得一毛錢3顆吧,關於這個問題,肖同學堅持一毛錢9顆,林同桌糾正為一毛錢7顆,真記不住了,只記得好吃,糖裡還能吃出甘蔗渣;當地苗族嬸嬸賣一種脆脆的薄餅,2分錢一個,大概是米湯做的,有紅白兩種顏色,甜甜的,入口即化。每次我都喜歡買紅色的,也不知道用什麼染色的。夏天的時候,雲馬廠五七大隊生產的冰棍最受歡迎,冰棍裝在一個泡沫箱子裡,架在自行車上,箱子上面壓著厚厚的棉墊子,推車叫賣,弟弟四歲時,偷拿媽媽10元錢買了一根冰棍,捱了一頓胖揍,由此讓我記住了,那冰棍3分錢一根。前年烏鎮出差,又看見了賣冰棍的自行車,那場景就是童年生活的回放,頓時兩眼放光,饞得我都忘了掩飾。朋友覺得好笑,一口氣給我買了5根,咬在嘴裡,哪裡還有童年的味道?最後都扔了!

三線生活記憶 之二----獻給父親及奮鬥的三線人

濛濛啊

84年考到北京上大學後,就少有機會回到雲馬廠,很多同學朋友漸漸地斷了聯繫,雲馬廠的印象越來越模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