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培养孩子的善良,从一点一滴做起

【亲子育儿】培养孩子的善良,从一点一滴做起

01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位奶奶在陪孩子玩耍,突然孩子不小心摔了个跟头。奶奶连忙扶起摔疼了的孩子。边哄,边对孩子说:“奶奶替你打他”。

然后,奶奶就使劲儿的跺脚,仿佛要把刚才碰疼孩子的地方,狠狠的跺个窟窿才算完事。终于,孩子破涕为笑。奶奶的心情也放松下来了,觉得这真是个凑效的方法。

然而,结果真是奶奶想的这样吗?

这种方式来哄孩子,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殊不知,它对孩子的成长却十分不利!

因为,它教给孩子的不是宽容和善良,而是有了任何事情,就去责怪对方,甚至产生报复的心理。

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在人的一开头的那一刹那,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大人看来,不过是“跺跺脚”的事情,却等同于告诉孩子,都是“那块地”的错,是它碰疼了你,我应该打它,替你出气。

孩子的眼中,万物都是一样的,区别只有你和我。那块碰疼它的地方,跟和他平时玩的小伙伴,推搡了他一把,感觉是一样的。

试想,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家长就是一顿责怪“对方”,那么,在孩子的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呢?

在孩子的身上,培养他们好的习惯和行为,需要要从一点一滴的做起,不要忽视任何的细枝末节。

【亲子育儿】培养孩子的善良,从一点一滴做起

02 培养善良的孩子

善良是一种心底的爱,是心灵的闪光,它是人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最美丽的连接点。

一个善良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喜欢,更容易和别人相处,也更容易得到世界对他的优待。

紫涵是楼里的“小名人”,这个快乐的小姑娘,每次见到她,嘴角都溢出甜甜的笑。

有次,紫涵抱着它的小毛绒玩具狗,在楼下和小朋友玩。雨洁看到紫涵的小玩具狗,也想玩,就想过来抢。紫涵的小脸上的笑容没有了,害怕自己心爱的“狗狗”被人抢走,连忙躲闪。

紫涵妈妈告诉紫涵:“你和雨洁都喜欢狗狗,不如给狗狗做个小狗窝?”

这句话成功的转移了这两个“小不点”的注意力,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回家去找材料,他们想把狗窝做的暖暖的,给小狗狗御寒。

热心的雨洁拿来了一个长的木板,紫涵也拿来木板和小工具。正在忙的时候,一不小心,紫涵被雨洁手的长木板给绊倒了。我担心紫涵会哭,没想到紫涵却爬了起来,看看雨洁的手疼不疼,而她自己快速的揉揉了膝盖,眼泪还在眼眶里,就去做狗窝了。

紫涵的妈妈是个聪明的妈妈,她在紫涵的教育中,绝没有出现过“跺脚”踹地的事情。

而我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善良的孩子的未来,充满着阳光和幸福,乃至幸运的眷顾!

【亲子育儿】培养孩子的善良,从一点一滴做起

03

一个人的行为里,藏着他的教养。孩子的教养,就在家长的言行举止之间。一念之差,孩子表现出的行为,便会千差万别。

同事王丽最近总是儿子的事情烦恼。原来,儿子在幼儿园里总是和别的小朋友打架,经常被叫家长。

我问她,孩子平时都是谁在带?她说是孩子的奶奶带。

经过详细了解,我得知,王丽的儿子每次打架回到家,奶奶总是在背地里问孙子:“打架,你沾光了么?”如果孙子打架沾了光,奶奶还会鼓励地说:“只要咱不吃亏就行!”平时,只要有个桌椅板凳的磕碰,奶奶就使劲的把这些东西打一顿,给孙子出气。

现在,搞得孩子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一起玩,就算玩,也玩不了一会儿,就会打架。

我告诉王丽,孩子还是自己带吧。虽然,奶奶疼孙子,可方式不对,也会害了孙子。

一个自私的孩子,是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的,他的眼里总是充满了敌意。就算是到了成年,他的处事方式也会狭隘。

如果一个人总是事事想到自己,他的世界就像“坐进观天”的青蛙一样,看不到更广阔的的天地,从而悄悄地切断了自己发展的枝叶脉络,一生难以取得可观的成绩。

【亲子育儿】培养孩子的善良,从一点一滴做起

04

家长要注意一些小的枝节,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同情和善良的心境,让他试着站在别人的视角上去看问题,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善良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远见。

因为善良,你会得到灵魂的回馈;善良是一种胸怀,因为善良,你会包容周围的一切;善良是一种自信,因为善良,你会让自己永远美丽;善良是一种文化,因为善良,你会让自己变得深邃;善良是一种精神,因为善良,你亮出了做人的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