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儿子吴王李恪是个怎样的王爷,为什么千百年后还人为他惋惜、嗟叹?

陈一逛


有人说他是“关陇勋贵”的最后一滴血;他的父亲李世民说他“英果类我”;当世及后世有太多的人为他婉惜,说他英而贤,说李治懦而朽,直到最后他落得个迫于时势丢了性命的下场。

李恪,祖父李渊,外祖父杨广,两朝帝王的姨表兄弟。李恪,高祖父李虎,西魏八大柱国之一,高外祖父杨忠,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都是关陇勋贵集团中的重要人物。隋杨灭亡,李唐代之,作为前后两朝唯一的共同血脉,又是李世民的爱子,如果李恪继承了皇位,可能是世人所希望的,最终成了泡影,李恪也被逼死,这是世人为之扼腕的主要原因。

贞观元年,李恪以皇子身份封汉王。贞观八年,十六岁的李恪被改封为蜀王,并拜益州大都督。皇子亲王兼大都督属于开通先例。贞观十七年,二十五岁的李恪被推上风浪之巅。这时候李承乾被废,李泰谋储,李世民考虑的立储人选中有李恪和后来的高宗李治。

李世民问李勣,李勣说这是陛下家事。李勣的圆滑在这一句话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李勣既让李世民觉得他可以确定自己宠爱的儿子李恪为储君,又不会让虎视眈眈的长孙无忌忌惮,说了等于什么都没说,不表达观点又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问题在于李世民,做事不够坚定果断。已经立了晋王李治,后来又表达了想立李恪的想法。既然有这个想法,肯定不是一天两天才有的,早有为什么不早实施?种种考虑立了李治,难道不知道立而又废是大忌?为什么还要表达其实是想立李恪?这不是和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又怜悯长子一样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还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表面上说“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实际上当然是因为李治是自己唯一可能上位的亲外甥。不过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也考虑过李恪有前朝隋杨血统,立李恪一定程度上等于恢复隋杨,这应该是他没立李恪的最大理由。

最后结果就是长孙无忌一直钳制李治,到废王立武事件之后才让上位的武后找机会逼死长孙无忌。高宗朝的长孙无忌已经成了阻碍朝政的最大障碍。

房遗直案牵连李恪使之受冤,这是长孙无忌弄权而致。高宗泣而求放过自己兄长被拒绝,按李治的懦弱性格也不像是编的。于是两朝帝王血胤,原本的储君人选,父死而无人护佑,兄弟泣而无力,落得一个被人冤死的下场,这是李恪超级吸粉而令人心中不平的原因。


沅汰


李恪如果当了皇帝,大唐就不会被武则天篡了,所以后人要惋惜嗟叹。

李承乾和李泰相继被废后,李世民可选的皇位继承人有两个,一个是25岁的三子吴王李恪,一个是16岁的晋王李治,李恪是杨妃生的,庶出,李治是长孙皇后生的,嫡出。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李治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但是李治有两个问题,一是年龄小,一是柔弱,李世民怕他当了皇帝后成为傀儡,镇不住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这帮骄兵悍将,甚至被权臣推翻。所以李世民准备立杨妃为皇后,再立李恪为太子,李恪果敢英武,性格很像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想把皇位传给他,但是被长孙无忌劝阻了。李世民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外甥所以反对吗?我看吴王当了皇帝也不会对你咋样坏。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位置这么重要,怎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李世民于是作罢。

有人说如果李世民执意废李治立李恪,区区一个长孙无忌能拦得住吗。其实阻止李世民换太子的不是区区一个长孙无忌,而是传统和规则。自从周公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孔子又背书之后,这套规则就一直延续了下来,上到皇帝的皇位继承,下到小民的家产继承,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红楼梦中同为贾政的儿子,为何纨绔子弟贾宝玉就能呼风唤雨万千宠爱于一身,贾环却连晴雯袭人等丫鬟都要欺负他,就是因为其母并非正妻。所以李世民如果想废掉李治,李治就得有像李承乾李泰一样的谋逆大罪,否则何以服众。因此许多人解读李世民在废李治立李恪的问题上也就是说说而已,这个解读是正确的。李世民也知道此事很难办,所以长孙无忌一劝阻他就打消了念头。

但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忘了,当时真正威胁李唐政权的安全隐患并不是朝中如李靖尉迟恭李勣刘泊等骄兵悍将和权臣,而是女武乱唐的谶语。这个谶语被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卜卦界大佬同时证明是会在未来发生的。所以李世民杀了疑似应谶的李君羡,还准备杀掉所有后宫的姓武者,但被李淳风劝阻了。李治当了皇帝,果然发生了女武乱唐之事,武则天篡夺了大唐江山,大唐可以说已经亡国了。只不过后来通过张柬之等人搞政变又复国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李世民一意孤行,不顾长孙无忌反对,执意要立杨妃为皇后,让吴王李恪继承大统,那么还会有女武乱唐之事发生吗?

李世民死于贞观二十三年,此时李恪已经31岁,即使到现在,也是合格的家族继承者了。如果李恪上位,长孙无忌肯定会被弃用,武媚娘会被安置在感应寺为尼,三人不会像李治武媚娘长孙无忌一样产生任何生死纠葛。李恪有两任王妃,首任杨妃,贞观年间去世了,次任萧妃,出自南梁萧氏,都是名门望族,萧妃生了好多孩子,会成为合格的皇后,所以根本就没有武则天什么事。至于李淳风说的如果杀掉后宫姓武者以后还会生出新的姓武者继续祸乱李唐,其实纯扯。根本原因是他就没算出来应谶者到底是谁。就如隋朝时都说姓李的要篡夺杨隋江山,结果杨广杀了好几个姓李的,李密也以为自己是应谶者,却没想到李渊才是真命天子。因此李世民这就叫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唐风宋月


唐太宗英明一世,可惜他没有选好接班人,终于造成武则天之乱,在唐宫搅出一番腥风血雨。

固然,李世民不该选“逆反青年”李承乾,不该选“阴毒后生”李泰,但是最终选择柔弱不明的李治作为接班人,显然也不是一个好选择。于是有人就想,如果李世民选择第三子李恪为接班人,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

(李世民剧照)

之所以大家觉得选李恪为接班人更好,是因为李世民曾评价过李恪“英果类我”,也就是说,李恪像他李世民一样英武果敢。因为这一点,李世民打算废了李治,立李恪为太子。但因为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李世民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李恪的生平,其实可以发现,他在当藩王期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反而是因为耽于游猎,不顾及老百姓的庄稼,被罢官。后来虽然李世民派权万纪给他当长史,权万纪相当厉害,他才有所收敛,但这主要是权万纪的功劳。从这些地方,实在看不出来李世民说李恪“英果类我”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世民之所以那么喜欢李恪,大约有两点:一是李世民一向舐犊情深,只要是他的儿子,他就喜欢。儿子犯了错误,往往责怪在别人身上。比如李恪犯了错误,李世民不说李恪不对,说李恪当时的长史柳范不对。二是李恪相对于李承乾、李泰来说,知错能改。

那么,李恪如果真的当了皇帝后,就一定是个好皇帝吗?我看未必。就说他知错能改这一点,也是因为权万纪很严厉,压住了,同时他已经吃过一次亏,害怕李世民再次责罚他,才不敢这样。原先给他当长史的人,也多次劝说过他,但他并不以为然。如果将来他当了皇帝,没有了约束,他还会这样吗?这是值得怀疑的。

(李恪剧照)

李恪一生并没有多么突出,后世却对他充满怀念。

后世对李恪很怀念,至少有两个证明:

一是《新唐书》在写李恪的时候,有意地隐藏李恪所犯的错误。《旧唐书》说李恪当初被罢官,是因为“游猎”。同时因为游猎破坏了老百姓的庄稼,才遭致罢官。但是《新唐书》在写这一段的时候,说的却是李恪和他乳母的儿子玩“博簺”的游戏。“博簺”是什么?《旧唐书》上并没有解释。但仅仅是玩一种游戏而已,其罪错,显然是比游猎破坏庄稼轻了很多。

但实际上,《新唐书》这样记载,不过是有意掩饰李恪的罪错而已。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先生考证,“簺”其实是一种打猎捕兽的设置。那么,李恪实际上也是在“游猎”,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二是南唐为了让国家显得正统,特地在李唐宗室中找了一个人来作为他们的“义祖”。他们找的人,就是曾当过吴王的李恪。要知道,李恪最终是被杀掉了,而南唐还要将他作为“义祖”,显然就是因为怀念,对他的一种认可。

(长孙无忌剧照)

那么,后世为什么这么怀念李恪呢?

我觉得根本的原因,除了李世民说他“英果类我”外,还在于他确实死得很惨。

不得不说,李恪最后的遭遇,李世民是要负责任的。当初他决定不选择李承乾和李泰为接班人的时候,就不该冒然选择李治。选择了李治后,又对他不满意,想要选择李恪。而他想换成李恪,不找别人,偏偏找长孙无忌商量。找长孙无忌商量,不是白商量吗?长孙无忌怎么会同时把自己外甥废黜,选一个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当太子?李世民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当时就对长孙无忌说,你一定要坚持不废李治,无非他是你外甥而已。李世民错误就在于,你既然已经认识到这点,你就应该防范,而不是仅仅说说而已。

可以说,李世民想换李治最后又没换这一点,给了长孙无忌很大的刺激,让他如坐针毡。最后才利用房遗爱造反案,冤枉李恪,造成李恪被冤杀。

也正是因为他被冤杀,大家又都觉得他能力“不错”,所以千百年来,才那么怀念他。


张生全精彩历史


吴王李恪是李世民与杨妃的儿子,排名第三,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生于武德二年(李渊的年号),公元619年。武德三年,封为长沙郡王,武德八年,改封为汉中郡王。

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为帝,李恪被封为汉王。贞观二年,改封为蜀王,并且担任益州大都督,不过这个时候才十岁,年纪太小,所以并没有实际赴任,仍住在长安城。

贞观五年,封秦州刺史,贞观七年,封齐州刺史。贞观十年,李恪被改封为吴王,封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贞观十一年,封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李恪因为喜欢游猎,踩坏了庄稼,所以被御史柳范弹劾。李恪最终被免去安州都督,并且削去三百食邑。

贞观十二年,李恪再次担任安州都督,李恪临行前,李世民对其多有劝诫,李恪也一直记在心上,李恪就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喜欢游猎了。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为担心自己的太子的之位被魏王李泰夺走,所以预谋造反,最终被平定,李世民本打算立魏王李泰为太子,后来在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的劝说下立李治为太子,因为只有这样,李承乾与李泰才能都存活下来。

但没过多久,李世民有点后悔了,因为李治这个人实在有点仁弱,有点像西汉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李世民跟长孙无忌说:我觉得李治这个孩子有点懦弱,不能过守国,你看李恪怎么样?他比较像我,有勇有谋,我觉得他比较合适。

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李世民说:是不是因为李治是你的亲外甥,所以你才样反对吗?长孙无忌说:李治那不是懦弱,而是仁德厚道,这样的人才是守成之君呀,再说太子都定下了,怎么好随便又换了呢?

李世民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李恪与长孙无忌就产生了矛盾。

李治继位成唐高宗之后,在永徽四年,高阳公主为了能让自己的丈夫房遗爱能够继承房玄龄的爵位,所以就告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对自己无礼,最终却扯出了,房遗爱、荆王李元景的谋反案。

而房遗爱为了活命,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之下,诬告李恪也参与了谋反,最终,李恪被谥杀于长安宫内,终年三十四岁。而长孙无忌,最后也在公元659年,被许敬宗诬告谋反,也自缢身亡。

从李恪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是有打算传位给李恪,但也因为如此,才让长孙无忌和李治给记恨上了,后人为其惋惜、嗟叹,主要是因为李恪是冤死。另外,李世民传位给李治,李唐的江山才会落入武则天的手里。


历史简单说


李恪本应是唐太宗时期太子谋逆案后最佳的储君人选,但由于李世民的失误,导致了后来的武氏篡唐,令后人惋惜,反之中国又会失去一位唯一的女皇帝。

李世民谋划玄武门之变登基后,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并立嫡子越王李泰为“备份”,没想到李泰和李承乾明战暗斗的争夺储君之位,导致了这两人都想学他爹的非法手段上位。

李世民忍痛废了太子李承乾,流放了越王李泰后,就面临了重立太子之位,此时的选择其实还是很多的,毕竟李世民的儿子多。

所有帝皇的第一选择肯定是从嫡子中选,从这个角度来看,嫡三子李治最为适合,李治性格温和,待人坦诚,没有心机,是个好人,但是没有做皇帝的强势性格和铁血手腕,李世民是很犹豫的。

李世民犹豫的根源其实就是有庶子李恪的存在,李恪在当时是李世民最为年长的王子,成熟而且多智,勇猛多谋,颇有当年秦王之风。

唐太宗李世民就询问当时的重臣李勣,李勣的回答非常的模棱两可,此为陛下家事,臣下不好建议,其实从这句话来看,李勣是希望李恪为太子的;李世民又询问了宰相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回答很明确,谁都想当国舅爷,说大唐现在需要的是李治这样的文人皇帝,且李治为嫡子,传位于他合符法统。

于是李世民就确定了李治为太子,虽然他很喜欢李恪,其中还有一个血统的原因让李世民比较犹豫,那就是李恪的生母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氏,大唐自李渊起兵造反建朝开国,夺的就是隋朝杨氏的江山,如果立李恪为太子,这江山变相的又回到了杨氏的手中,这让李世民有点不能接受。

李恪后来牵连于房遗爱一案,被长孙无忌陷害至死,从此李治高枕无忧,后登基是为唐高宗,同时又接手了李世民的才人武氏,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沉墨I方之城


贞观大帝李世民一生英明神武,但是最大的一个败笔就是没能处理好家庭问题,特别是继承人问题上。还是他在位的时候,以李承乾为首的太子党和以李泰为首的魏王党便彼此争斗不休,大臣们也大都牵连其中,甚至还搞出了谋反行动。忍无可忍的李世民干脆将这两个不孝之子全给废了,另立嫡子中最小的晋王李治为太子,并把长孙无忌、李勣、薛万彻、宇文节这些文武重臣组合成强有力的大臣班底辅佐,最后帮助李治顺利完成权力交接。

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在李世民的大舅子、李治的舅舅、大唐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孙无忌眼里,总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整天骚扰着他,令他不爽。李恪就是其中之一。

李恪不是李世民的嫡子,是李世民和隋炀帝女儿的儿子。集两朝皇族血统的李恪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更是文武双全、富有才干,深得李世民欣赏,并且逢人就说这个儿子最像自己。据说李世民晚年一度想废掉懦弱不堪的李治,改立李恪。但是长孙无忌极力反对,认为太子作为国家的储君,频繁的换来换去有伤国家根本。李世民当然知道这是长孙无忌的私心作怪,不过人家说的也不无道理,自己也实在经不起折腾了,于是就罢了这个念头。但是从此李恪和长孙无忌深深地结下了梁子!

李治即位为唐高宗后,长孙无忌独揽大权,处心积虑的要搞一场政治清洗,铲除掉那些他不喜欢的人!

正好在这时已经作古的贞观朝重臣房玄龄的两个儿子房遗直和房遗爱之间因为家事彼此争斗,长孙无忌便以此为突破口。房玄龄是开国元勋,为开创贞观之治立下了赫赫功劳,在贞观朝拥有庞大的政治势力。长孙无忌自然对此十分忌惮,要知道在当年的太子党和魏王党之间,房家曾一度支持过魏王党,房遗爱便是个标标准准的魏王党。如果这些人串通一气,联络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是宗室亲王之类的与他长孙无忌分庭抗礼,那就糟糕了。而宗室亲王中,已经被封为吴王的李恪显然是深孚众望的人。

于是,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将房遗爱逮捕,并且严刑逼供。房遗爱屈打成招,一股脑儿将许多王公大臣列为“同党!”李恪就在其中!

而此时的皇帝李治虽然也对长孙无忌这种做法感到厌恶,特别是把自己的哥哥李恪判处死刑。他甚至去央求长孙无忌放李恪一条生路,“吴王,朕兄,欲匄其死,可乎?”吴王是我的哥哥,乞求你不要让他死,可以吗?堂堂帝国皇帝居然用哀求的语气跟大臣说话,足见其内心的痛楚。

但是胜券在握的长孙无忌绝对不会纵虎归山,李治的乞求遭到了冷冰冰的拒绝!

李恪最后被下诏自缢而死,这样一个唐朝宗室中精明能干的才子就这样惨死在一场莫名其妙的政治清洗中,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临终前,李恪留下一句话,“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这句话真的成了长孙无忌的诅咒!6年后,长孙无忌被李治、武则天以相同的方式——诬陷搞得家破人亡,最终在荒凉偏僻的黔州上吊自杀。


大将军威武K


人们为吴王李恪惋惜,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在认为唐高宗李治是个比较差的皇帝,更信任武则天几乎让大唐王朝灭亡,想象如果是吴王李恪做皇帝回避李治好的多。其实这是一种很错误的偏见,唐高宗李治无疑算得上很出色的皇帝了。二是惋惜吴王李恪被长孙无忌等人冤杀的悲剧命运。这点是李恪的确是非常冤屈的。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论血脉高贵的话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身负隋唐两朝皇室血脉。李恪的母亲是,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一位隋朝公主。可能是李渊反叛隋朝攻入长安后,李恪的母亲隋朝公主杨氏作为战利品被李世民纳为妾室,后来为李世民生下了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两个儿子。

(杨妃)

李恪善骑射,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可以算得上文武双全。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李恪英武不凡,有点类似年轻时的自己,对其在庶子中比较宠爱。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爆发,李承乾被废除太子之位。李承乾案发过程中,李世民也明白了李承乾的谋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魏王李泰的压力,从而放弃了让宠爱的儿子李泰继承太子位置。最终李世民选择了李承乾、李泰之外唯一的长孙皇后所生嫡子晋王李治继承太子位置。

但李世民认为晋王李治比较柔弱,担心李治难以掌握权力,曾经考虑过立吴王李恪为太子。但李恪母亲是隋朝公主,身份尴尬,庶子天然竞争力也不如嫡子,加上长孙无忌等人的强烈反对,李世民也放弃了这个想法。

客观说,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一时冲动的因素更大些,李恪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很小。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继承皇位。

永徽四年(653年)年,李治做皇帝的第四年,房遗爱谋反案爆发,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名将薛万彻等人企图发动政变废掉唐高宗李治,拥立李渊第六子荆王李元景即位,政变没有发动就泄露了。权臣长孙无忌在处置房遗爱谋反案期间,进行了扩大化,株连了不少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李恪曾经被考虑立为太子,长孙无忌视为是对自己外甥唐高宗李治的威胁,诬陷李恪介入了房遗爱谋反案。李恪含冤被杀,家人被流放。除了李恪,宗室名将李道宗由于和长孙无忌不和,也被长孙无忌诬陷流放。

(李恪)

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参与房遗爱谋反案,含冤而死,的确是很值得惋惜的事情。但认为李恪做皇帝就比李治好则是错误的看法。

首先李恪做皇帝的几率很小,还有嫡子的情况下选择庶子可能不大,何况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凌烟阁第一功臣和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李世民真要选择李恪做太子必须要清洗长孙无忌和其党羽,这点可能性很小。

其次李治是很被低估的皇帝。因为武则天的因素,李治常常被误认为是懦弱无能的皇帝。但事实上李治在位期间,是唐朝的巅峰时期,唐朝灭西突厥、高句丽、百济等国,威势无与伦比。尤其灭高句丽,实现了杨坚、杨广、李世民等隋唐多代皇帝一直以来的梦想。李治在位期间,整体政治也比较清明,经济人口都有了极大恢复和发展。

即使一直被诟病的武则天问题,在李治在位期间也不是大问题。武则天比李治年龄还大,正常的情况下武则天顶多在李治去世后作为太后实际掌握几年大权,在中国古代史上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李恪即使做皇帝,做的比李治好的几率也不大,没有必要为李恪不能做皇帝惋惜。


仁勇校尉


李恪(619年-653年3月6日) 爸是唐太宗,妈是公主,出身高贵,又帅又有才。有道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公主是前朝的公主,自然成不了皇后。这李恪简直就是唐朝版的刘如意,妈(位)不给力,不过这位王爷,虽然死很窝囊冤屈,N多年以后,他还被追尊为皇帝——唐定宗。下面请随福垊一起走入那波澜壮阔的大唐,来感受他到底是怎么个冤枉,又是怎么圆了“皇帝”的梦想的吧!

德才兼备,比不上弟弟强大的妈妈

唐太宗最喜欢和最像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他最喜欢的儿子是老四李泰,但认为最像自己的却是老三李恪。如同刘邦曾说:刘盈不类我,如意类我,唐太宗对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说:“公岂以非己之甥邪?且恪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

虽然李恪的母亲是公主,但她是前朝皇帝杨广的女儿,这也就决定了她当不了皇后,她的儿子也很难夺嫡,尽管前朝公主和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还是亲戚。李世民即位后就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因为他更喜欢嫡次子老四魏王李泰,不少待遇高于诸王甚至超越东宫。这样一来弄得大臣们胡思乱想,李泰更胡思乱想,太子更胡思乱想,于是太子先出事了,出大事了!

太子是冲动的惩罚。

其实唐太宗对太子不够好,还因为太子不够检点,人缘也差,相当的差!太子盖房于志宁告密说奢华;太子和太监玩藏猫猫,于志宁又打小报告说是秦二世哥哥。孔颖达更是对太子不客气,太子就像穿小鞋,气的太子经常捡肥皂,哦,那时没肥皂。气的太子分桃断袖,结果分到桃子的帅哥,被李世民给宰了。而李泰写了一本《括地志》,太宗高兴的奖个不停,儿子太有才了。不仅奖赏超过太子,为了平衡太宗就取消太子花费限制。可太子的表现越来越差,太子竟然派自己的卫士老外纥干承基刺杀于志宁、李泰,当然,都没有成功,绝望之时又谋反。于是谋反者如侯君集、游文芝、刘兰、李元昌(唐太宗七弟)、城阳公主的老公杜荷等被杀,而李承乾只是被废为庶人,而纥干承基却高升了。请问为什么?福垊答曰:卖主求荣!

鹬蚌相争,妹夫损人害己命断白绫

魏王是装13的代价。太子被废后,轮到次子了吧。次子是楚王李宽,不仅妈不给力——级别低,而且很早就过继给李世民的五弟李智云为嗣。魏王李泰有才又很帅,关键还是皇帝父亲老爸的最爱。为了讨好里李世民,李泰表态:他日即位后,杀子传弟(李治)。情令智昏的唐太宗忽悠住了,感动的一塌糊涂。大书法家褚遂良清醒的很,当时就说:

他会杀子传弟?传子灭兄弟还差不多。陛下,还记得想当年吗?李世民一下就想到了玄武门之变,吓了一头汗!他活着别人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别人以后不能的活的人,他的下场也可以看到李泰就这样与太子位说拜拜了。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长孙无忌看李泰没希望就全力劝唐太宗立嫡三子李治。但唐太宗对李治非常不放心,他说:“公劝我立雉奴

(李治小名),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 意思是你光叫我立老九,老九老实无能,把我大唐玩完咋办?福垊想大概长孙无忌说有外戚有功臣有皇子共同辅政,河清海晏,天下昌隆之类的话。唐太宗要知道以后出了个武则天,他一定不会选李治,武则天也去不了感业寺,只能去黄泉路,也就极可能立李恪为太子。唐太宗当时就说了:“公岂以非己之甥邪?且恪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长孙无忌就说老三李恪的各种不是,最关键的还是其母的问题。

“房谋杜断”是唐太宗两大名臣,一个杜如晦,一个是房玄龄,他们家的老二闯下大祸了!杜如晦家的老二杜荷娶的是城阳公主,前边说了杜荷死于李承乾谋反,让公主一下子成了小寡妇。同样地房玄龄家的老二房俊更惨。方俊字遗爱,高阳公主的老公,高阳公主非常博爱——爱尽小鲜肉,她最爱的不是她的老公,而是辩机和尚。辩机和尚的师傅就是唐僧(唐三藏玄奘),您说孙悟空该叫辩机师兄还是师弟啊?她和辩机偷情多年,因为盗贼的赃物而被曝光,辩机就这样被人超度了。等到李治即位后,高阳公主还想让自己的老公继承房玄龄的爵位,因为爵位被老大房遗直继承了。高阳公主就诬告房遗直非礼她,经过长孙无忌审理,却有意外的惊喜。原来高阳公主他们正与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丹阳公主的老公薛万彻、平阳公主的儿子柴令武(妻巴陵公主),准备废掉高宗拥立李元景(李世民的六弟)的大事。


房遗爱就这样被坑了。高阳公主一家被捉之后,长孙无忌忽悠房遗爱:你想不想像纥干承基不仅不死还能升官发财啊!房遗爱太想做纥干承基了!长孙无忌就让房遗爱诬告吴王李恪也参与其中。然后房遗爱就拿告密之事向大舅子李治邀功赎罪升官发财。李治说:你尚公主,你什么身份,他什么身份,你怎么能跟他比呢?再说现在告发早就晚了。李治曾想赦免李恪、李道宗等王室人员,但为臣下所拒,他们拿管蔡说事。福垊认为这事根本就是他和他舅的阴谋,一切都为了宝座。公主、房遗爱、李恪等人一并被处死,李恪在死前曾对长孙无忌说:你这样作——弄权作恶,迟早会家破人亡的。

雪冤多年尊为帝

长孙无忌的下场我们都知道,唐太宗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最终武则天篡唐建周。659年,长孙无忌被处死后,李恪初步被平反。684年天后武则天掌控大唐时,李恪的儿子才能继承郡公的爵位。706年中宗复位后,才彻底平反,恢复王爵。939年三月,庚戌日,南唐皇帝李昪以吴王李恪为祖(乱认)并追尊其为定宗孝静皇帝。


福垊


吴王李恪,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高富帅一名,而且还是美貌与才华齐聚。上天把能给的优点都给了他,只可惜老天永远都是公平的。李恪的个人战斗力爆棚,然而他的助攻并不是很强悍。以至于千百年后,依然有人为李恪的境遇感到惋惜嗟叹。笔者认为,后人之所以感到惋惜嗟叹主要因为两点,其一,李世民没有传位于更优秀的吴王李恪,而是传给李治,酿成了后来的武周代唐。其二,就李恪的个人命运来说,最后被长孙无忌等人残害,确实值得人惋惜。具体来看:

首先,个人战斗力方面。李恪出身高贵,血统纯正高贵,放眼整个大唐,也没几个人能够跟他匹敌。李恪的生母是杨妃,杨妃是隋炀帝爱女。可以说,李恪继承了母亲杨氏和父亲李世民的双重皇室血脉。再者,李恪从小善于骑射,诗文修养更是难得。在李世民诸皇子中,李恪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李世民经常能在李恪的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所以对李恪也是非常欣赏。

其次,李世民之前确实有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在经历太子承乾的谋反事情之后,李世民开始思考继承人问题。联想到自己当初的玄武门事件,李世民认为导致太子承乾谋反的根本原因是李泰,李泰的声望对太子承乾形成了压力,太子铤而走险,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所以,李世民最后曲线救国,另立长孙皇后的儿子,晋王李治为太子。这样一来就缓解了太子与李泰的矛盾。然而李治的性格相对来说比较柔弱,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相反,李恪更深的李世民的喜爱。作战勇猛,文武双全。然而废嫡立庶压力确实不小,再加上李恪外公是隋炀帝的尴尬身份,李世民只好将这个想法放弃。这就造成了李恪个人命运的惋惜。

最后,李恪的无故去世确实很值得惋惜嗟叹。李治当了皇帝后,不久就爆发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谋反的事情,只可惜事情泄露,反被长孙无忌很快镇压下去。在镇压房遗爱的过程中,长孙无忌认为威望甚高的李恪也是威胁李治皇位的潜在危险,所以将李恪拉下水,断定李恪也参与了房遗爱谋反事件。最后,李恪含冤而死。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恪的个人命运确实很值得惋惜。但不一定是惋惜他没当皇帝,因为即便他当了皇帝,未必就见得他比李治做的好,况且李治做的也不差。


木剑温不胜


隋炀帝杨广身死国灭,李渊建立唐朝,把杨广一位女儿许给秦王李世民,就是后来四妃之一的杨妃,也是隋唐英雄传如意公主的原型,619年,杨妃为李世民生下第三子李恪,李恪一出世便备受宠爱,二岁被封长沙郡王,长大后改封吴王。


李世民一世英明,后期在太子问题上昏招迭出,太子李承乾当储君多年,协助处理政事井井有条,因喜欢突厥风俗并患有腿疾,引致内外议论,太宗便移爱四子魏王李泰,准许他如自己当年故事开设文学馆,激起储君党争,李承乾谋反李泰谋储双双被废,长孙皇后所生嫡子只剩九子李治在朝。

李世民征询群臣意见,在拥立第一功臣,国舅长孙无忌力争下,褚遂良和房玄龄的大力支持下,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太宗平时对内兄长孙无忌敬重有加言听计从,独在此事一直犹豫反复,认为李治懦弱,吴王李恪英明像自己,更适合当太子,“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便打算废掉李治改立李恪。


长孙无忌极力阻止,李世民便说,难道因为他不是你的外甥吗?恪儿的性格像我,以后也会好好保长孙家族。“公岂以非己之甥邪?且恪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长孙无忌便指出储君位反复的危害,批评太宗朝三暮四,并力保李治以后能成为明君,李世民于是作罢,但李恪声望如日中天,长孙无忌深为忌惮。

649年唐太宗去世,李治继位,几年后,653年发生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事件,房遗爱为活命效法纥干承基,按照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李恪被攀附诛杀。《旧唐书》“永徽中,会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新唐书》记载大同小异,多了一句,“(李恪)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后来长孙无忌褚遂良被武则天打击蒙冤,后人多以为他们罪有应得。王夫之认为李世民应该学光武帝刘秀,当机立断废李治立李恪,方免武氏之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