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廠史上3次大變革,“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鹅厂史上3次大变革,“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本期導讀:

組織不斷髮展,大調整、小調適總是難免,這也是其不斷重生的根本之策。處於變革中心或特定生態系統中的個體,也應明確其背後邏輯,方能在變革中成長。

  • 變革之根本:結構跟隨戰略

  • 變革之誘因:問題與不滿

  • 變革之節奏:大調、微調並行

  • 變革之二元結構: 適度冗餘與避免疊加

  • 變革之生態:平臺與自營業務

  • 變革之妄念:沒有完美的組織架構

本文是2019年4月推送的第11篇乾貨,計4230字,閱讀時間9分鐘。

文 | kengkengzhitu

來源 | 非虛非實(ID:feichangdao28)

大企業調整組織架構,很受人關注。

原因之一是其中的人事升遷或跌落有故事可說;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企業或個人因為身處以大企業為中心的生態系統中,大企業錨定的新方向、新動作,作為生態中的覓食者必須十分關注,以便快速調整身位。

騰訊的組織變革,便是焦點中的焦點。當然,一千個看客眼中有一千個看點,也有一千個槽點。畢竟,立足點不同,看法自然不一樣。有據此斑窺新式組織形態的,有據此分析將來業態願景的,也有挖掘背後故事的。

本文要說的是,它的三次組織變革體現了哪些“正常的”組織原則。

1

變革之根本:結構跟隨戰略

戰略與結構的關係,至少可以溯至阿爾弗雷德·錢德勒的《戰略與結構》。其結論是:結構跟隨戰略。

具體而言,他認為:

不同的組織形式源於不同類型的增長……不妨把計劃和執行這樣的增長稱之為“戰略”,為管理這些擴展的活動和資源所涉及的組織則被稱為“結構”。

這個組織設計,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都有兩個方面:第一,各個不同管理機構和主管之間的權力和溝通路線;第二,通過這些權力和溝通路線流轉的信息和數據。

結構跟隨戰略,而形式最為複雜的組織結構是多個基本戰略串聯的結果。

騰訊三次公司級的組織變革,分別發生於2005年、2012年、2018年,都緊跟戰略的變化。

  • 2005年看到了社交、網遊、網媒、無線等市場機會萌芽已現,果斷進行新業務佈局,並將公司從按功能模塊分工轉為BU制,以便業務可以更好發展。

  • 2012年

    挖掘騰訊潛力,擁抱互聯網未來的機會,目標包括:強化大社交網絡;擁抱全球網遊機遇;發力移動互聯網;整合網絡媒體平臺;聚力培育搜索業務;推動電商揚帆遠航;加強創造新業務能力;聚合技術工程力量,發展核心技術及運營雲平臺。

  • 2018年伴隨數字化進程,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兩個新成立的BG,分別承擔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生態融合、社交與內容生態創新的探索。

2

變革之誘因:問題與不滿

然而,僅僅有戰略拉動,組織結構還不一定需要調整,只有當現有架構不適應戰略時,才需要動手。

最近,在2019“激發共創”騰訊T+HR峰會上,騰訊HR與管理線高級副總裁奚丹在組織架構的技術層面分享了一些問題,揭示了三次組織變革背景的另一面。

2004年,騰訊在港交所上市。此時,騰訊的組織架構是典型的U型結構。按職能劃分,開發、設計、市場銷售各自是一個部門,同時支持好幾個產品——主要是QQ和移動QQ等主營業務。

對已經2000人的騰訊來說,這個結構的問題是速度慢,效率低。而戰略層面又要快速多元化,因此,推動組織朝著事業部制(M型)進化,也就是所謂的BU化。

每個核心業務都變成一個大的BU,所有一線資源切分並閉環到各個BU,即職能部分下沉到業務線,提升各個業務線的作戰能力。各條業務線也分別承擔相應的業績增長責任。

這種“諸侯分封”在帶來巨大激勵效應的同時,也為各自為政、內耗埋下了伏筆。隨著各個BU體量的增加,壓力會越來越大,BU對同一事務的優先級存在分歧甚至對立的認知。奚丹舉例,QQ團隊做PC版QQ,移動事業開發部做手機版QQ,兩者除了賬號打通,分享一些必要的用戶信息之外,對於QQ未來該如何發展分歧越來越大。

時任CTO的張志東在一次活動中舉了一個更細節的例子:

“QQ的未讀消息,在手機上閱讀後,PC端的消息提醒應該自動取消。當手機QQ的產品經理拿著需求去PC部門溝通時,無論需求推進還是實際開發,都遭遇了極大阻力。”

用馬化騰的話講:“由於架構的限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用戶層出不窮的新需求了。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聚焦用戶、順勢而變,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從產業發展的角度重新調整組織架構。”

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的BU制升級為BG(business groups,事業群制)。group的另一箇中文翻譯是“集團”,其實就是業務集團,是整個控股集團下的小集團。

2018年的結構調整,在制度層面其實沒有更多變化,而是業務條線進行了重組:整合成立了兩個新的事業群——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此外,整合升級了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併成立騰訊技術委員會。

其背景是,過去騰訊在To C業務中無往不利的打法,在To B業務中失靈了。騰訊面對企業客戶時越積極,客戶越痛苦。比如,如果客戶有一個需求,希望騰訊為他提供一個微信平臺上的LBS服務,也就是地理位置服務,騰訊會有很多團隊先後去找他,為他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並且都是細分領域非常專業的團隊。

此外,騰訊在2017、2018年還面臨著諸多挑戰,一個關鍵挑戰是主營業務——遊戲遭遇各種“非難”;騰訊的“氣質”、形象也被廣泛質疑,如投行化、沒有夢想等等;今日頭條系的挑戰也咄咄逼人,讓人感覺騰訊的大本營被攻破;股價也從四百多一路跌到兩百多。

3

變革之節奏:大調、微調並行

組織架構的挑整,不可能一勞永逸,更不應該抱有這樣的幻想。但是,如果大的調整太頻繁,那說明公司的戰略陷入了迷失。

所以,大調整一定要慎重,減少隨意性,否則會稀釋領導層的權威性和領導力基礎,導致公司最終分崩離析。例如,對於騰訊2018年的“930變革”,馬化騰的說法是“經過了將近一年的思考和醞釀。”

然而,戰略方向即便是對的,也不可能萬無一失,所以,微調是必要的。來看騰訊2012年調整結構時的戰略目標:

強化大社交網絡;擁抱全球網遊機遇;發力移動互聯網;整合網絡媒體平臺;聚力培育搜索業務;推動電商揚帆遠航;加強創造新業務能力。

至少在今天看來,其搜索業務未能培育出來,電商業務也未能揚帆遠航。

為了包抄百度,2013年,騰訊投資4.48億美金給搜狗,獲得36.5%的股份,同時把搜索業務和輸入法併入搜狗;為了牽制阿里,2014年,騰訊以2.15億美元入股京東,拿到京東15%左右的股權及上市認購5%的股權,其QQ網購、拍拍網和易迅網併入京東。此外,2014年5月,微信被升級為微信事業群(Weixin Group)。

4

變革之二元結構:

適度冗餘與避免疊加

眾所周知,騰訊內部有“賽馬機制”,也就是允許多個團隊做類似的事情。不過,這僅適用於種子業務,限於開發階段,尤其是早期。一旦內部分出了勝負,多處開花的現象就應該停止,因為這樣會造成浪費甚至內耗。

2012年7月,馬化騰在騰訊合作伙伴大會週年之際,致信合作伙伴,講述了“灰度法則的七個維度”——需求度、速度、靈活度、冗餘度、開放協作度、創新度、進化度。其中,關於“冗餘度”,他寫道:

在資源許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兩個團隊同時研發一款產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認為這個項目是你在戰略上必須做的。

在騰訊內部,先後有幾個團隊都在同時研發基於手機的通訊軟件,每個團隊的設計理念和實現方式都不一樣,最後微信受到了更多用戶的青睞。

但另一方面,2012年的架構調整又遵循了一個原則:“按照各個業務的屬性,形成一系列更專注的事業群,減少不必要的重疊。”

在2018年9月舉辦的一次沙龍活動上,一位AI部門的人抱怨道:“公司目前的AI研發團隊分散在多個不同部門,而且很多重複。一方面,帶來研發力量的分散浪費;另一方面,組織牆導致數據難以打通,在AI+大數據上無法形成合力。”

於是,就在當月底,新公佈的組織架構就以技術委員會的形式對此進行了回應。至於它是否會被進一步調整,這取決於委員會的運轉效率和成效,以及對AI業務的認知是否會發生變化。

5

變革之生態:平臺與自營業務

在2012年之前,騰訊是一家自我“閉環”的公司,經歷3Q大戰之後,開始走向開放,開始做平臺、做生態,用馬化騰的表述,是“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它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戰略面臨著一個新問題:自營業務和合作夥伴業務如何相處或共生。

平臺和自營業務的商業模式並不相同。有人把前者描繪為“連接器”,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商業地產模式”,平臺負責招攬客流量,其他合作伙伴負責賣貨,然後平臺再負責收租、佣金、“物業”服務、營銷服務費(流量費)。

如果業主喧賓奪主,砸了平臺的鍋,平臺可能會毫不留情地封殺。就像微信一樣,屏蔽了淘寶、抖音、頭條的鏈接;同時“定向狙擊”,加載了友商京東的入口,並自己開發了微視、天天快報。

組織架構的靈活一面就是,必須對平臺的業主保持十足的關注,養著一批類業主的自營業務,防止“打劫者”出現,一旦出現,這些兵就要在流量優勢下對競爭對手形成震懾力。這也是一種冗餘,但相對而言,它是競爭導向的或者說防禦導向的。

6

變革之妄念:沒有完美的組織架構

據說瑪麗蓮·夢露有句名言:“我自私、沒耐心、缺乏安全感。我會做錯事、發脾氣、有時還很難纏。但如果你不能包容我最差的一面,那你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

(I'm selfish, impatient and a little insecure. I make mistakes, I amout of control and at times hard to handle. But if you can't handle me at my worst, then you sure as hell don't deserve me at my best.)

對組織的結構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能包容它最差的一面,那麼也不配擁有其最好的一面。任何試圖製造完美組織、終極組織的企圖都是痴人說夢。不可能存在完美的組織架構。因此,大調整、小調適,分分合合、進進出出,總是難免的,這是組織的宿命,也是組織不斷重生的根本之策。

當市場相對穩定、產品品種少、需求價格彈性較大,而領導者又相對懂具體業務時,U型組織可以做到令行禁止,發揮職能部門的專業優勢;

但如果這些條件、前提被破壞掉了,如市場變化大、新發明不斷湧現、規模不斷擴張,這種結構的問題就是權力過於集中,部門間的壁壘日益厚重,負責“監軍”的行政機構越來越龐大,官僚化越來越嚴重。

半自治的M型結構可以讓領導層從具體業務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整體戰略和長期決策,並監督協調各事業部的活動、評價其績效;但長期以往,“諸侯自決”“混戰”似乎又不可避免,而領導層長期遠離業務,也可能破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作戰原則,以為自己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其實不過是瞎指揮。

而且,當總部被擁有太多財務觀念的人掌控時,新業務很可能面臨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尤其是可能危及自己主營業務的新業務在左右手互搏中被斬落馬下。

BG在本質上仍然是BU。BG仍然有邊界,有難以避免的本位主義傾向。一方面,它有自身的增長壓力,搞成大而全的“內部閉環”,就像亨利·福特買礦山一樣,有出於效率的必要性,但也要擔當專業程度不足帶來的問題,以及從整體上看到的“各自為政”效應;另一方面,它不能“僭越”,承擔過多總部的職能。

任何大公司都有綿延不絕的“小公司情懷”,重視創業精神,在方向上、價值觀上,它值得肯定,畢竟當個坐享其成的“資本家”,而非創新的“企業家”,讓人不齒,至少難以贏得發自肺腑的尊重,更有“富不過三代”的“被期許”。

但不要忘記的是,一方面,在組織架構上,如何做到激勵員工具有創業精神,並沒有終極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不受控制的創業精神帶來的不過是一地雞毛而已。

本文來源於非虛非實(ID:feichangdao28)。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

投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往期文章推薦

美感度竟然是未來領導力的首要標準,看完我服了

致領導者:請不要讓你花重金挖來的人才成“孤島”

“有意拖延”才是有效的時間管理?現在知道還不晚

做“好”人和做好“人”,阿里CEO張勇告訴你到底怎麼做

鹅厂史上3次大变革,“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