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冷漠,父母需自省

我家孩子比较小,现在才读五年级,但从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我感到了一丝焦虑。

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因为耽搁一会,儿子就把盘子里的菜全部夹光了,一点儿不剩。

于是我问儿子:“你咋不知道给妈妈留点呢?”

结果孩子说:“我看得好吃,我就吃光了。”

听到这话,我是既开心又忧虑,开心是因为儿子争强好胜、能吃,以后能长大个儿,忧虑是因为儿子不体谅父母,逐渐有冷漠、自私的表现。

孩子自私冷漠,父母需自省


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或孕妇都装作没看见,坐着不动;有些学生看到有人需要帮忙,也不知道伸手帮助一下;还有的学生经常对同学打骂,甚至辱骂老师等等自私冷漠的案例屡见不鲜,可见孩子们的情感世界简直就是一片盲区,而为了让我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品行,我不知道咨询了多少位老师,一点用都没有。

不过格行教育的老师告诉我,孩子自私、冷漠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父母过分爱护孩子

替代、包办、纵容、袒护孩子,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依赖,孩子认为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很容易造成孩子爱的能力缺失,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二、父母拒绝孩子的爱

比如,孩子想帮妈妈扫地、洗菜,妈妈却说:“你还小,不用你来干。”“你去学习吧, 只要你成绩好,什么事情都不用你做。”

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后,孩子觉得父母不需要他的帮助,也不会再主动帮忙了。

孩子自私冷漠,父母需自省


三、父母体罚孩子

可以想象一下,家长经常打骂孩子,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孩子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会悲观厌世,甚至形成畸形的人格。

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体谅父母呢?难道你希望孩子体谅父母打骂他是对的吗?再说了,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往往会学习父母的暴力行为。

听完老师的分析后,我清晰地认识到孩子品行好坏,其实真的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作为父母的我们,是时候反省自己的言行了,那么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行

1、针对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不体谅父母的情况,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溺爱的行为。

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而应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

比如,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又有助于孩子体会到父母以往对自己的照顾的辛劳。

2、针对家长只知道付出不懂得接受孩子的爱,造成孩子不体谅父母的情况,家长不妨转换观念。

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把自己适当地看弱一点儿,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孩子做。

孩子自私冷漠,父母需自省


当你忙碌时,不妨叫孩子来打个下手,帮一帮你;当你累时,不妨让孩子帮你捶捶背、倒杯水;当你生病时,不妨让孩子来照顾你。

哪怕孩子只能做很简单的事情,你也要让他学会付出爱。这样,孩子有机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才能懂得体谅父母。

3、针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导致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情况,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杜绝家暴。

另外,家长需培养孩子对弱者的怜悯之心,引导孩子更好地关心身边的人。

平时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比如,妈妈带孩子去逛街时可以对孩子说:“妈妈不认识路,你等会儿要记路啊,别把妈妈带丢了。”买了东西之后,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东西太多了,我提不动,你帮妈妈提一些。”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肯定孩子的付出家长及时表扬孩子懂事、体谅,渐渐地,孩子的责任心、体谅之心、感恩之心就被培养起来。

孩子自私冷漠,父母需自省


在这些方法的学习下,我小孩自私、冷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平时还知道帮妈妈摘菜、打扫房间,真的太暖心了,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非常的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