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面对看不懂的行情,一定回归常识

第十八期CC封面人物 | 水皮:面对看不懂的行情,一定回归常识

第十八期CC封面人物 | 水皮:面对看不懂的行情,一定回归常识

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中国著名财经评论家;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因开办财经评论专栏“水皮杂谈”,而通晓于世。“一枝红杏出墙来,券商撑起半边天”, 他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评论财经热点、分析市场动向、解读财富八卦。其系列杂谈“中国股市的十万个为什么”,堪称“中国股市现实版《呐喊》”,其人更被誉为“股市鲁迅”。

早在2001年的时候,水皮就出版过一本叫《猴市》的书,中心思想恰如书名一样,“中国股市不存在牛市,也不存在熊市,有的只是上蹿下跳的猴市。”

水皮说,中国股市是个另类市场,选股不如选时,选时不如选势,而选势就要懂中国股市政治。对于当前的股市行情,水皮认为,“猴市理论”依然是非常贴切的比喻。早在2015年之前的杂谈中,水皮就提及,上证指数的价值中枢在3500点,指数围绕3500点的上下波动都很正常。而2015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速下行、扩容加大、市场的流通盘加大、以及IPO的常态化等,价值中枢可能会下移。因为体量在,供给的股票越来越多,可以流通的股票也越来越多,所以股指中心不可避免的要下移、移至3000点左右,而3000点上下500点都是一个正常的区间范围。2500点是一个底部均衡区间,跌破2500那就是空头陷阱了。超越3000点,就要看资金的体量和大家乐观的情绪、风险偏好度等因素了。

2019开年,股市行情出现连续大涨的利好走势,是多种因素构成,起因是政府救市和大机构自救,原因包括政策暖风吹来,市场条件支持,资金流动性增强等等多重条件之下推高了股市。但与此同时,机构过度包装概念导致的市场跟风,想象力超越了企业业绩本身,也是投资人必须警醒、注意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过滤能力,从目前市场上充斥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独立思考,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避免被淹没和迷失方向。正如水皮在接受《CC封面人物》专访时所言,“面对看不懂的行情,一定回归常识。”

第十八期CC封面人物 | 水皮:面对看不懂的行情,一定回归常识

以下对话内容由《CC封面人物》独家呈现:

问: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总结2018年,会用哪句?

水皮:“2018,想不到。” 这一年意外太多了,但实际上也是一个回归常识的过程。我们沉浸在过去、上上下下都比较膨胀的情绪中,年初还有像《厉害了,我的国》这样传递中国力量的象征事件。但后来发生中兴通讯这样的事情,大家才知道,原来,中国在科技方面、科技救国方面,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大家多多少少的清醒过来。其实,2018年是一个狂热到清醒的过程。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问:过去一年,有哪些问题或者现象是特别值得投资者关注的?

水皮:最引人瞩目的可能就是“中美贸易战”了,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实际上,本身也是我们的经济体量巨大,之后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总是要寻找新的增量,所以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也是一个必然。当然我们还是比较乐观判断中美贸易的前景,2019年这会成为一个干扰中国经济的新的不确定因素。

另外伴随着“贸易战”,这种不确定性,加大了对中国经济调整的一种担忧,这是第二个情况,中国经济再一次增速回落,附带着这个资本市场大幅度的下跌,差一点导致了局部的金融风险。因为股权质押,民营企业在内的很多经营资金链就有断裂的风险,这是对我们影响比较深的第二个事情。

第三是独角兽倒下的问题,比如共享单车神话破灭、美团和小米流血上市等事件为代表的新经济投资问题;对于新经济投资而言,都是一个拐点。标志着一级市场融无可融,只能到二级市场来融资。他们上市之后股价距离发行价都有很大距离的下跌,说明新经济投资在一级市场的泡沫可能比较严重。自此之后很多基金又开始脚踏实地的,寻找新盈利模式。

还有一个影响比较深刻的就是P2P暴雷。本身也是金融创新失控的一个结果。暴雷,本身也是排雷的一个过程。

问:从长期来看股市,哪些行业会有新的增长点?

水皮:我觉得无非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所谓的硬核科技。搞科创板是大家的一致共识,就是要搞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发明专利的、真正的科技型的企业。科技型产品不是依托互联网,用流量思维做的模式创新,因为中国人聪明,这种应用型的技术,复制拷贝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发明技术那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希望新的科创板上来的是像华为这样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5G领域有独到的技术优势的。可惜华为不愿意上市。真正的龙头不上市,这就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悲哀。

问:谈谈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水皮:人工智能实际上现在还处于机器人的运用与工业互联网的连接之间。至于它日后能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国仍在探索,但这个应用的前景还是比较开阔的。包括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上、无人车的驾驶上等等,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问:媒体行业是不断变化、不断受冲击的一个行业,行业的变化有哪些?

水皮:传播环境的变化,让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形成了平台,把控了传播渠道,在这么一种背景下,传统媒体都演变成了寄生媒体,自身作为独立媒体的价值也的确是大大折扣。我们现在说“两微一端”,微博是新浪,微信是腾讯,一端APP是苹果的或者安卓的渠道,包括我们现在的主流媒体,很大的中央级的媒体,现在也都是两微一端,都是寄生在别人的渠道上的,这是很大的冲击。

传统媒体现在也变成寄生媒体,其他的不管自媒体、主流媒体现在都演变成了内容供应商,像我们也一样,我们的记者主要就是做深度报道,做行业分析、市场分析、政策分析,完了之后我们上网是全网分发。媒体的属性它是不断在演进的,你也没法抗拒这个时代。我们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专业价值,保持我们自己的敏感和敏锐度,能够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或者与众不同的报道、分析、解读,或者在舆论监督方面更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其实就是专业、规模、勤奋、持久,这么一个优势,尺度划一,客观公正一点,这个是传统媒体的专业素养,也是价值所在。

问:在这个环境下面,会不会个人的价值有时候超越过这个集体的价值?

水皮:会有。但我觉得要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我们现在的策略也是这样的。一方面有华夏时报这么一个大的团队品牌,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水皮杂谈的个人品牌,当然我这个个人品牌也是放在整个公司平台里运营的。

问:在这样的时代,如何打造个人品牌的影响力?

水皮:首先还是要干活,把你所在的行业的活干好、干到极致,不要好高骛远,我觉得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就有专业价值。比如说写稿,现在互联网让普通人发声变得很容易,但个人要塑造品牌,天资再好、再有天赋都离不开勤奋,如果不勤奋那就浪费了,暴殄天物了。想成名成家最根本的就是劳动、就是付出,这个就是我的感受吧。

问:最欣赏的一个职场人士是谁,为什么?

水皮:我欣赏王石,他是特别值得欣赏的一个人。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然后思想自由、思考自由、身体自由,想上哪去哪,而且他非常自律,既自由又自律,这是相关联度很高的。也不能讲他完全进入自由了,因为他还是会处于各种各样的诱惑,分心、走神,但他心中有自己的执念,有追求,就接近进入自由王国的状态。

现在讲财务自由,有的人是达到了,但王石这叫财富自由,他对财富的认知已经超越了财务这个层面。多好的自由经济!财富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身体是自由的。但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是做不到的,绝大多数的人是做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