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抄26: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一首先进的诗

出自全唐诗卷39第4

全唐诗抄26: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一首先进的诗

【背景大略】

陈子良(575-632),吴(今江苏苏州)人,唐初与萧德言、庾抱同为东宫学士,也就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627年,他出任果州相如县令。我们知道就在这前一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均遭屠戮。一朝天子一朝臣,陈子良的身份,一下子从未来皇帝的近臣,跌落成偏远地区的小小地方官。

果州相如县,位于今四川南充市北。本期这首《入蜀秋夜宿江渚》很可能就是627年诗人前往相如县的贬逐途中所作,诗人当时的情绪,绝非仅仅是思乡那么浅显。只是全诗写得谨慎克制,俨然是标准的羁旅乡愁题材,不考背景,难察诗人身世的浮沉。

全唐诗抄26: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一首先进的诗

本诗的先进性,在于体式。格律化是初唐诗歌重要的发展脉络。本诗四联八句,以律体写景抒情,手法之老练不减盛唐,在诗体进化史上有着如同化石标本般的价值。

【不求甚解】

入蜀秋夜宿江渚

标准的羁旅乡愁题材,可曾想起孟浩然的名篇《宿建德江》?

  • 我行逢日暮,弭棹独维舟
弭棹,停下船桨;维舟,用缆绳系住舟船,即停泊是也

首联叙事,用散句,点出诗题:我一路跋涉,至日暮时分,孤身一人停船夜宿。

全唐诗抄26: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一首先进的诗

  • 水雾一边起,风林两岸秋

颔联写景,用对句:水面雾气从一边升起;风吹树林两岸秋意顿生。一河两岸之景象,运用对仗的技巧,拆成“一边”、“两岸”分述。“秋”于此作动词,属词类活用。古诗里“春”“秋”常能活用成形容词、动词,“夏”“冬”却无此待遇(这算“季节歧视”吗?)。

兴象,通过外在的意象兴发内心的情感,可以说是唐诗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日暮、独宿,随着水雾升腾,风林吹动,立马能感受到一种悲愁情绪的存在。而愁绪本可是抽象无形的,孕无形于有形,融抽象于可感,造景生情,正是“兴象”独有的强大力量。

全唐诗抄26: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一首先进的诗

  • 山阴黑断碛,月影素寒流
碛,水中沙石;月影,即月光

颔联写景,用对句,黑、素均是使动用法:水中孤立的沙石被山体黑压压的阴影所笼罩,寒冷的江流在月光的照映下显得异样惨白。意象的选取、场景的布置,显然出自作者的精心策划,断、寒,黑、素,此等形容词、动词的使用皆显锤炼。描摹月色下的江流,画面感特强,黑白对比度浓烈,宛如恐怖电影的骇人镜头,能嗅出一丝政治斗争的险恶来。

  • 故乡千里外,何以慰羁愁

尾联抒情,用散句:故乡在千里之外,又有什么能够慰藉我旅途中的乡愁呢?经过颔颈两联的充分铺垫,郁积的乡愁终于一涌而出,引发读者共鸣。

全唐诗抄26: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一首先进的诗

对仗,是律诗最为显著的特征,对结构的讲究,对层次的强调,天生就是表现空间感的利器,恰与写景兴象构成绝配。而叙事,侧重时序性;又而抒情,则情愿冲破形式的束缚,这两者本不依赖对仗,更适合用散句表达。

依律诗标准,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则不作要求。这就看出陈子良此作的科学性来,首联叙事、尾联抒情皆用散句,中间写景,两联都是极为精工的对仗,正是艺术功力的集中体现。全诗堪称即景抒情律诗的模板,而如此先进的写法出现在唐初,真令人瞩目。

【碎碎念】

皆知李世民有“秦王府十八学士”,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身边又何尝没有聚拢一批英才?早在系列的第7期,我们就见识过太子舍人庾抱的诗才。而陈子良,当属李建成麾下最杰出的诗人。若无玄武门之变,唐初诗坛虞世南的宗师地位说不定就应是他的。

陈子良,出身吴地,明显继承了南朝诗风对艺术技巧执着追求的特质。没有南朝诗歌对声律的探究,不曾经历“永明体”的繁荣,很难想象唐诗的格律化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作为先进流派的传人,陈子良有才能写出如此早慧的律体。只是历史由胜利者书写,陈子良,连同庾抱等隐太子李建成一派的文人,在我国的历代诗论里备受冷落,几乎无人问津。反而是美国汉学家梅维恒在《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仗义执言“陈子良应该得到比通常更多的研究”,并特别提到了这首《入蜀秋夜宿江渚》。呜呼,现实中名实不符的情况难道还少吗?

最后附上平仄分析,考虑毕竟是唐初,稍放宽平仄限定,本作当入律诗之列:

全唐诗抄26: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一首先进的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