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有趣的少数民族婚俗,你的家乡,结婚有哪些讲究呢?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婚礼都是民俗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大多数人一生只结一次婚,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婚礼是独一无二且富有创意的。

虽然现在的婚礼形式和流程逐渐西化,即男士穿西服佩戴领结,女士身穿白色纱裙手捧礼花,最后二人在神父的见证下宣誓亲吻并交换戒指。

但是,在今天的华夏大地上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婚俗礼仪,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少数民族通报的传统婚俗。

新奇有趣的少数民族婚俗,你的家乡,结婚有哪些讲究呢?

蒙古族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居住在辽阔广袤的草原地区,族人们热情好客,奔放热烈常以哈达来表达情谊。

自古以来,蒙古族一直沿袭着古老的郭尔罗斯传统婚俗。比较有特点的一个是新郎在到达新娘家后,男方的祝颂人会悄悄带着新郎来到新娘屋里,接受一项掰羊脖子的挑战,以试验其力气大小。

有的陪娘们为了使挑战难度加大而故意往羊脖子中插入坚硬的木棍,有的新郎识破其中奥妙,便能将它取出,轻易取胜,而有的就只能原地干着急了,最后可能还会被人取笑。

此外蒙古族还有娶亲路上巧争先、不拜天地拜炉火等传统婚俗,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新奇有趣的少数民族婚俗,你的家乡,结婚有哪些讲究呢?

彝族

彝族的婚礼举办过程与一般汉族的旧式婚礼十分相像,但是在婚礼举办前,他们有一条极其苟刻的规矩,那就是新娘得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进食。

这样的习俗一方面是来自于彝族“虎妻”的传说,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新娘需在迎亲路上如厕的尴尬。更要说明的是,彝族人认为在路上解手是不吉利的事情,可能会带来噩运。

这个习俗也被当地彝族称之为杂空,如果新娘能够恪守该项规定,那她将会受到族人们的称赞,同时也意味着她以后的婚姻生活会顺顺利利。

新奇有趣的少数民族婚俗,你的家乡,结婚有哪些讲究呢?

哈尼族

提起哈尼族,很多人可能会没听过这个少数民族。但其实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哈尼族在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66万多人,其中云南境内就达到163万,位居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二。

哈尼族最为特别的传统婚俗便是在新婚之夜,新郎新娘禁止同房的礼俗。虽然在传统的观念里,同房是喜庆之事。但是哈尼族人民却觉得,新婚当日同房会导致爱情不长久,甚而破坏了婚姻的纯洁性。

所以在新婚之夜,会由送亲的女伴倍同新娘在洞房里说话或做别的事,但就是不能行房事。

新奇有趣的少数民族婚俗,你的家乡,结婚有哪些讲究呢?

拉祜族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他们人口数量约为48.5万。

拉祜族将恋爱称作串婚,在串婚的基础上订婚后,还是不能正式结婚,男女双方必须到对方父母家中进行“劳动检测”,若不合格,可据此解除婚礼。

拉祜族人对爱情十分忠贞,如若男女双方有一方背叛了婚姻,那么这个背叛者将会被赶出寨子。有些地方的拉祜族新婚妇女会剃光自己的头发,以表勤劳,这也是表示她们妇女美的符号之一。

新奇有趣的少数民族婚俗,你的家乡,结婚有哪些讲究呢?

看完了上面的四个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婚俗,大家是不是感觉很奇特呢?其实像我们汉族,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有趣的婚俗礼,比如广东的一些地区用汤圆作答,以测试两个人是否有结为夫妻缘分的传统习俗。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婚俗礼,只要男女双方的婚姻能幸福就足够了。

读者们,关于少数民族的婚俗,你有哪些看法呢?如果喜欢本文章,欢迎转发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