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点史记】魏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更深的坑

说起魏豹,知道他的都把他当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典型,拿他当笑话看,这因为一个小故事:

取了个生天子的老婆,可惜孩子不是他的

魏豹有个妾,姓薄,不知道名字,后人称为薄姬。古人有个习惯,没事算两卦,薄姬的老妈也是卦迷,找来个大仙给家人算卦。大仙一看,说薄姬能生天子。魏豹一听那个高兴啊。当时还跟刘邦混一起呢,甩了刘邦要单干,跟项羽挤眉弄眼的。

【乱点史记】魏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更深的坑

魏豹是不是很有想法?

当时魏豹那地盘,就在刘邦老窝关中和前线荥阳之间的东北方向。魏豹跟项羽挤眉弄眼,刘邦哪能受得了,把手底下最厉害的曹参、周勃给韩信领着去揍魏豹。韩信三下五除二就把魏豹给办了。魏豹乖乖又回到刘邦身边。薄姬也被俘虏,去洗衣房干活了。

约莫过了一年,事有凑巧,当年跟薄姬要好的两个闺蜜得刘邦宠幸,正在背后笑话薄姬,正让刘邦听见了。原来啊,三人约定过,就是陈胜跟同伴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种话,现今俩美人都发达了,都看不起薄姬。刘邦心里一个劲的可怜薄姬。刘邦当年不就受过项羽的挤兑嘛,被封到汉中那么偏的地方,手下兵都差点跑没了,都是苦孩子知道其中的滋味,一冲动,就把薄姬招来侍寝。说来也巧,就这一下,薄姬就怀上了,生下来一个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刘恒。

真是压对了开头,没有猜中结尾啊。

其实魏豹能力也是有的

魏豹,是战国魏国末代君主的小儿子,秦灭魏后,沦为庶人。秦末,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群雄云集,魏豹和哥哥魏咎投靠起义军。魏国故人周市,打下魏国故土,陈胜欲封其为魏王,周市坚持请立魏咎。陈胜封魏咎为魏王,抵御秦军的反扑。没多久,秦将章邯兵出函谷关,陈胜等相继灭亡,接着攻打魏咎,齐、楚救兵被秦军击败。魏咎被围,以自杀为代价与秦军约定放过城中百姓。魏咎死后,魏豹没有被吓怕,只身前往楚怀王处借得数千兵马,回魏地与秦周旋。章邯移兵北上灭赵,后与诸侯众军对峙,魏豹趁机夺下二十余城。

魏豹能抓住机会占住一角地盘,也算是一时枭雄

【乱点史记】魏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更深的坑

魏豹剧照

钜鹿之战后,秦军主力大将章邯投降,魏豹随项羽入关。项羽想自己称王,先封灭秦众诸侯将领为王。魏豹被由山东河南结合部迁移到山西运城一带,被封西魏王。魏豹心里估计也不是个滋味。

后来,刘邦反对项羽,趁项羽在山东打田荣家族,招呼那些受了气的搞偷袭,魏豹见有便宜占,也入伙了。谁曾想,项羽一个反踢脚,把刘邦打回原形,一路从江苏徐州追到河南郑州西北。魏豹一看,没啥便宜占,说回家看老娘,一去不返。还跟项羽眉来眼去的。

魏豹占据运城,那就跟拿着刀子放到刘邦脖子上了。上文已经说过,刘邦拿下了魏豹。

最大的问题搞不清要干啥

魏豹离开刘邦后,刘邦曾经派郦食其去规劝他,他觉得刘邦不尊重他,忍不了,坚决不回头。等刘邦又把他俘虏了,也没有杀他。毕竟当时魏地刚刚打下来,刘邦又韩信、张耳带兵打赵国去了,魏地相当空虚,把魏豹留着有点想稳定魏地局势的味道。

很快,韩信和张耳就把赵地拿下了。

刘邦把魏豹留下跟周苛收荥阳。项羽围攻荥阳,攻击很猛烈。周苛觉得魏豹有过反叛不能跟他患难守城,就把魏豹杀了。

魏豹曾经犯过错误,丢了国土。要么跑了,以图报仇;要么战死;要么投诚之后死心塌地跟人家做事。魏豹地盘战略纵深不够,没地方跑,跑到别处也免不了寄人篱下。他投降了,但依然没有融入。要不融入队伍,有活路吗?有人说可以不去担当重要任务逐渐边缘化,其实很难办到,因为他还是有影响力的,这么做难以摆脱另有所图的嫌疑。

要说心比天高,刘邦难道不是心比天高?但是刘邦很清楚要做些什么。刘邦跟项羽在一起时,能称兄道弟,在怀王手下,也能得到仁厚的名声。

所以,魏豹的问题,不在于他心比天高,而在于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干啥,要付出什么代价,自己有犹豫之态。自己不知道干嘛,别人也不知道他要干嘛,也就得不到别人信任,错失本钱,又丢性命

现在公司里也是这样,有能力但是不去一心一意与企业同心同德的,在一个正常的企业里往往靠边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